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七十七章 登州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七十七章 登州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驾,驾驾!”

张世强骑着一匹菊花青,虽然跑的风驰电掣一般,但还是被他拼命催逼着跑的越来越快。

这马是刚用六十两银子买的好马,当然好马的意思是在胶东这里是上等好马。

胶东的马,一般能骑能跑的儿马,二十两能买的到,挽马,也就是拉车套犁的劣马,十两左右可以到手。

马价和牛价差不多,不过相比几十年前,价格都是涨了接近五成。

这物价其实大有奥妙所在,崇祯年间的物价,相比于万历年间是涨了四到五成,所以税赋看似增加,其实有相当一部份是折损在物价增长上了。

买这匹马,对张守仁的骑兵计划简直是微不足道,利丰行已经接受了他的委托,打算派专门的商队到口外去买马。

象这种四五百斤的马,在胶东算是好马,一匹卖到六十两。

要是六百斤以上的上等好马,在胶东这里就是天价了,一匹过百两也不稀奇。

如果是这个马价,组建一只三四百人的骑兵队伍要一千二三百匹战马,再配上几百匹运输的骡子和挽马,这个代价就太高了。

从口外买,价格平均也就十来两到二十两一匹,这个价格,可以一次买到几百匹好马。

只是这个计划暂且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张守仁官职太低,而且不是营兵系统。

一个卫所武官买几百匹马,沿途根本就不可能通行无阻。

就算把马买回来,这件事也不是这么容易好消化的。

在地方上养几百号盐丁是一回事,养几百骑兵,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明现在到处烽烟起,朝廷对地方上的控制也是越来越严格。这就叫怕什么越来什么,越来什么越怕什么,什么叫死弯,这就是死弯。

“劳驾,请稍等一会儿!”

远远的看到一队营兵正在清理城门,预备关门,张世强在马上就是一声声叫喊。

“这谁啊?”

“不认得,不象是咱登州的人。”

“穿的战袄是卫所兵的,不是营兵。”

“那就不管他,照关不误。”

几个兵先是议论,虽然隔的远,不过也是瞧出来张世强穿的鸳鸯战袄是卫所兵的装扮。现在营兵穿着的战甲和袍服都是和卫所截然不同。

象是这一伙营兵,穿着就是青布大袄,外罩一层对襟棉甲,上面饰着铜色泡钉。

这当然是有甲的兵,无甲的就是一身大袄,手中拿着一根长枪,这算是营兵中最下等的兵种,每次打仗的炮灰人物。

事实上要是精锐也不会在这里守城门,每天苦哈哈的吹风,也就是能克扣乡下人的一点卖菜钱,所得有限,真正有钱的富商和达官贵人的油他们也不敢卡,反正就是一群叫花子,还是要不到钱的叫花子。

在城门这里呆久了,人心也冷漠了,所以就算明明看到张世强差几十步就赶到了,这群兵丁还是决定关门。

张世强是凌晨时分接到张守仁的命令,带着书信和一些方家集上买的土物,骑着刚买的好马赶往登州。

从浮山这里到登州有官道,从即墨县到登州是二百七十四里,张世强骑着好马,从早晨天刚亮就出发,沿途休息了两次,主要是叫马休息,这样到了天擦黑的时候,终于是赶到了登州城外。

这座城池,原本是山东半岛最紧要的军事要塞。

从登州水关渡海而东,就是辽东的东江镇所在。皮岛、宽甸、长生岛、觉华,这一线的岛屿都仰赖登州过去的给养补充。

除了粮食,军饷,器械,还有大量的人员补充过去。

在毛文龙为东江镇总兵的天启到崇祯初年,登莱一带的物资是源源不断的补充给东江,而东江也是牵制后金的有力力量。

等到袁崇焕斩毛文龙,东江被毁,登州已经失去了东江后勤基地的作用,然后是崇祯六年到七年的孔有德之乱,这一次乱子登州城几乎被全毁了,所有的民居和衙门都是被摧毁,城中的百姓几乎死绝,侥幸活下来的真是人不人,鬼不鬼。

因为在朱大典率祖宽和吴三桂围登州的一年,孔有德部军粮断绝,是把城中的老百姓当军粮来吃的。

这样一个城,等朝廷恢复的时候,已经是和鬼城一样。

就张世强眼前也是,城墙凋敝破坏,围城时大炮打出来的缺口还有不少没有补好,角楼也是烧了一半留下一半,城外的羊马墙到现在也没恢复,护城河当年被填平了,现在也没有重新开挖。

到处还能看到烧毁的民居,到处是断壁残垣。记得张世强头回到登州时着实被吓了一跳,然后回堡中和张守仁禀报。

当时张守仁听了半响不语,脸色也是很难看。

因为很多事情,在书本上看到和现实中看到,那是绝然不同的感受。

张世强所看到的事情也就是发生在几年之前,也就是发生在骑马一天能赶到的地方。想到当年城中百姓的遭遇,想到百姓们全家老小被人当猪羊一样的养着,然后一个个提出来杀了吃掉,不管是耄耋老人还是襁褓中的幼儿,都成为别人口中的粮食。

打仗死人也就罢了,象吃遍全城这种事,用尽人类的智慧和语言来解释也是苍白无力,根本无话可说。

“我们一定要把浮山建好,将来天下再乱,也总有一块平安的地方可以安身。一家老小,总不能被人当牛马一样役使,然后再吃了去。”

当时张守仁也只能这么说,而且也确实是这么想。

虽然他在努力,不过以他个人的努力来对抗整个历史大潮,他有时也是感觉有心无力。

李自成,张献忠,都是人杰。

皇太极,更是人中翘楚。

特别是女真人,也就是现在的满洲人已经成了一个大的利益整体,和蒙古旗,汉军旗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利益集团。

他们就如同一块黑云,时时刻刻的压在张守仁的心头,沉甸甸的,怎么也是排解不开。

如果能破明末这种乱局,以一身挽救天下,付出多大的代价张守仁也是愿意。

毕竟后来的民族融合是后来的事,现在的满洲人连汉语也不懂,汉字也不识,对中国来说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

文化被压制,衣冠被改,汉人总是说自己在同化别人,但清初的时候,就是标准的被别人给同化了。

至于扬州的嘉定等地的屠杀,杀害的普通百姓数以十万百万计,是汉族百姓的一场浩劫!

身为一个曾经保家卫国的军人,张守仁在这等大事上,很难找到置身事外的感觉。

这也是他经常日以继夜的工作,不讲究享乐,只想更进一步掌握更多更大的权力,更多的钱财来训练更强的军队。

他是军人,必要时持戈而上,哪怕是面对群狼,也是要尽自己的职责和本份。

否则的话,有违本心!

这件事,事隔不久,张世强还是记的特别清楚!尤其是到最后,张守仁沉声道:“那个孔有德杀害这么多的人,丧尽天良,简直是不知道怎么说他。现在摇身一变,带人降了东虏,还封他当了都元帅和封了王,他是要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卖个好价钱……这样的人,露到我的手中,凌迟都是太便宜了他。象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这样的大汉奸,抓到之后,唯有用太祖皇帝的剥皮之刑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怒!”

当时张世强吓了一跳,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嗫嚅着退了下去。

此次他又一次来到登州,眼中再一次见到当初震撼他的那种残败景像,而每一棵被火焚烧过的树木,每一幢倒塌的房舍,城墙上每一处被刀砍剑削过的痕迹,这些东西,没有一样不说明当年的惨状。

想到那些房舍里头可能原本生活着虽不富足但安康的一家人,乱兵一起,可能先杀害男子,然后强x家中的妇人,接着把老人和孩子连妇人养在一起,最终再慢慢吃掉。

想到这个,自是不寒而粟,心中对张守仁的话,立刻又有了新的理解。

“是得剥皮,还得挂在城煌庙里,千万代下,还是要叫人知道汉奸的下场。得和孩子们说,小子们看着,这就是叛卖的下场!”

带着这种沉重的思绪,在赶到登州城门附近时,张世强的速度反而是放缓了。

眼看对面的营兵不曾理会自己,就要关闭城门,张世强也是着了急。他这样急赶慢赶,自己能不能在城中住下来安顿好了只是一件小事,误了大人交办的差事,那就十分该死了!

不管是小旗官还是普通的亲丁,所有人对张守仁的崇敬是一样的。

没有大人,大家现在还在海边煮盐,一个月一两银子都赚不到,一家老小都吃的猪狗食,穿的破烂衣。

一切都是大人带来的,所以大人的事,比自己的事重要一百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