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七百七十一章 杀洪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七百七十一章 杀洪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厮现在满面春风,看来是在这一次的大战中有所斩获了。i^

“俺现在已经转到汉军正黄旗,巴结上了一个小官儿。”

曹振彦神色变的十分矜持,话语虽随意,官威却是已经拿捏起来了。

“恭喜,恭喜曹大老爷!”

丁宏广是一个十分会来事的人,以他的相貌体格,说这些话的时候还十分诚挚,不丢份,又叫人十分舒服,曹振彦听了,顿时十分得意,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什么老爷,刚当了牛录章京,管着二百五六十人……这真算不得什么……倒是皇上听说了我的贱名,知道我在高桥指挥炮队开炮,二十多炮几乎全中明狗阵中,皇上十分欣悦,说是我汉军火器也已经超过明国,实在令人欣慰……你想,能得皇上褒奖,不比当个牛录章京要好的多了?而且皇上也不亏待我,叫恭顺王实授我炮队教官一职,着我教练炮队,遇到战事,就以佐领炮官身份出战……有了战功,将来荫子荫孙,俺老曹这一生也就不亏了。”

这样的话,算是推心置腹,将丁宏广当好朋友了来看待了。

丁宏广心中听的烦闷,但亦没有办法说什么。

眼前这位,也算是为国尽忠,而且是顾家的好人,做战勇猛,心细如发,虽然学打火炮没两年,却是手艺水平不俗,能被授为教官,肯定说明技术在一般人之上,这样的人,当然是难得的人才了……

可惜的是,这位心里绝没有民族大防,最多是有隐约的夷狄之分,但这一身衣服穿了几十年下来,那金钱鼠尾的辫子也留了几十年,这一身的装束反而习惯了,习惯了当然也就无所谓了……绝大多数的辽民肯定也是如此适应了下来。

至于夷狄之防,反正有读书人的顺天应人改朝换代天命已经在清的一套说辞来开解,这年头根本没有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的意识,能隐约想到夷狄大防已经算多心了,又怎么能经的起那些无良书生的忽悠?

所以曹振彦的表现才是这年头一个优秀汉人青年应有的表现,从个人而言,这个人是无可指摘的……

丁宏广心中气闷,却也只能拿一些好话来恭喜洋洋得意的曹振彦,好在对方也是有差事,不能多呆,没过一会儿,就拱手告辞。i^

“老兄这么忙,看来我回山西前咱们是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丁宏广套话的技巧很好,曹振彦不曾怀疑,顺着丁宏广的话便拍腿道:“那可真不巧,还打算这阵子过去找你吃肉来着……既然这样,就等你下次来再说吧……我这倒霉差事,现在是实在脱不开身。”

“老兄也是能者多劳。”

“算不上,只是跑腿帮闲,松山堡里只有万把人,明狗也知道守不住,皇上吩咐下来,年前年后必定破堡,叫肃亲王准备一拔人,乱中抢出洪承畴来……这个人,还算有本事的汉官,皇上大约是想要用他。不过,明官读书的很讲气节,我看皇上未必能如愿……”

曹振彦说的口滑,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当下大为紧张,不过丁宏广却显出外行的模样,故意说了几句不在点子上的话,看到他如此,曹振彦放下心来,两人又客套了几句,旗人多礼数,在旗的汉人也沾染了这种风气,说走不走,又聊了好一气,尽到了友朋之道以后,曹振彦才高高兴兴的打马走了。

他走了之后,丁宏广深吸口气,感觉挑战已经在眼前了!

洪承畴这样的大官在乱军之中是很显著的目标,破堡之夜,清军肯定会组织一拨人去尽量俘虏明朝的大官,至于总兵副将一级,现在清方已经很多投降的汉将,倒不会很着紧。当然,明将要投降的话也会接受,只是不大可能出现三顺王归降时皇太极亲自出迎,行抱见礼,一步步封到王爵的这种待遇了。

至于洪承畴,皇太极看重他是应该的,明清交战以来,投降的是不少,不过文人只有范文程这一个秀才,真正的文官投降的是一个也没有,象张存仁这样的辽西副将投降后都授了参政,算是以武转文了,要是真得到一个在明朝专任方面,是皇帝心腹大臣,位置眼光远在一个辽东土秀才之上的总督级别的大官,皇太极怎么可能会不动心?

对辽东到辽西的局面,包括明朝京师到山东的情形,清国通过几次入关算是有所了解,但明国太大,光是北方清军没有到达的地方就太多了,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往南还有十几个行省,想想都是头皮发麻,蕴藏多大的力量,有多少人力,兵力,财力,驻守官兵多少,分布如何,官员操守……会不会如大金当年那样,越往南打越是困难,不仅受制于对方的力量,还会受制于长江等地形的限制……对这些,就算是皇太极这样夷狄之中难得的雄才大略者也是无解的难题,对后世人而言,受过良好的初中教育已经足够了解全国的山川地利风土人情了,而对信息传送封密缓慢的明清之交时来说,普通的百姓对隔县的情形可能就是一无所知,而就算是大国的君主,对自己疆域之外的事情亦没有办法深入了解,这样的事,就象是皇太极不能尽然了解明朝,而大明的天子也不会真的了解越南和倭国,更无法知道万里之外的泰西已经开始崛起的过程一样的道理。

洪承畴,无疑就是最佳选择了。

在这个夷人雄主想着要得到洪承畴,使自己了解关内局势的同时,在与他隔海相望的山东,在胶莱半岛上,丁宏广在离开登莱之前,预备潜往辽东之时,张守仁也是亲自召见了他。

军情处的人见面不需经过公务局的登记和允许,而是通过特殊渠道,直接不记档的见面。

至于会面的情形经过,谈话纪要,当然是由军情处和秘书局建密档,密级视情形而定,如果是最高密级,没有张守仁的同意,可能永远都无法开禁。

“洪某人领兵不能自专,他性子太软!”

灯光之下,张守仁直接便直入主题,对着丁宏广道:“他若是孙传庭那样的性子,锦州之战肯定不会打成惨败的局面,孙某人是宁愿自己被关起来也不会屈从,他皇帝都不一定买帐,更加不会听陈新甲的,但洪某人不同,他太精于为官之道,不仅不会顶撞皇帝,他也会屈从于陈新甲的压力。阵前主帅,事事被人掣肘,自己没有主张,这仗不打已经败了。败有几种败法,松山一役肯定是惨败,叫你去,无非是看和记,但看和记只是次要的任务,最要紧的,是杀洪承畴!”

“杀洪承畴?”

“是的。”张守仁目光灼灼,眼神中已经一片冰冷。身为一方之主,他已经习惯了这样做主,这样下令,看着丁宏广,他道:“此人通晓我大明内地情形,而且是居高临下,他的性子,不会自杀,这又是他不如卢象升和孙传庭的地方,这两位老哥,不会打成烂仗惨败,也不会活着落到东虏之手,洪某人是不会自杀的,他下不了这么狠心对自己。你去,就要带几个最好的人手,一有机会,就杀掉他。”

“是,属下领命。”

“必要时,牺牲你们全部也可以。”

张守仁神色郑重,缓缓道:“我很少给人下这样的命令,不过这个洪某人如果落于皇太极之手,十分危险,宏广,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到这时,丁宏广才彻底明白这一次任务的重要程度。他感觉浑身血液都沸腾了起来,在这样的时候,他没有紧张,有的只是兴奋,当然,兴奋之中也有一点害怕……不过这不重要,他只是昂首挺胸,大声将这个任务接了下来。

对张守仁来说,他现在的实力已经足够和满清单挑了,但整个天下这一局棋太大了,任何变数都可能会毁了他此前的全部努力。

山东毕竟只是一省之地,加上淮扬力量仍然有限。况且,在淮扬他也放不开手脚如山东这般经营,所以获得的支持最多是盐业收入和招收兵员的便利上,更多的就难了。

要和东虏展开决战,他要做的事前准备工作实在太多了!

洪承畴此人,可以说是明末最无耻的汉奸,是汉奸之首!

没有他,虽有三顺王,吴三桂,满清也得不到天下。

入关的决心,时机,动员的程度,可以说都是他帮满清贵族定下来的,怎么和农民军打交道,农民军的虚实,亦是他提供出来。

后来因为剃发令下,整个江南反叛,关键时刻,又是将他放到江南为五省总督,他也果然不负主子厚望,短短时间,就把江南稳定下来,满清能在风起云涌的反抗大潮中撑下来,没有崩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洪承畴稳住了江南大局,源源不断的向湖广和闽浙战场,后来的云贵战场提供着粮食布匹和银两。

要知道当时小冰河时期还没过去,北方仍然是连年的灾荒,加上清军入关杀戮太狠,北方根本无力供养军队。清廷就算有了江南,最穷的顺治六年,户部存银不足五万,百官俸禄都欠了很久没发,一切都供给前线去了,就算这样,也是差点撑不下来。

仅从这一点来说,洪承畴就够千刀万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