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转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转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也幸亏东虏势大,朝廷不能调辽东兵和宣府兵南下,听说边军几乎尽丧于松山一役,不策算。%&*";还有,山东镇咱没算上。”

刘宗敏是一个十分豪爽直率的人,在场众人不愿说起的话题,也只有他敢这么直言不讳的当众说出来。

“朝廷糜烂于东事,这也是诸帅当初奋起的理由。情形是和隋末很象,所以我要劝大元帅,得天下后,需调养国家元气,东虏之事,慢慢图之。”

牛金星皱眉道:“向来只要中原安定,虏事不过是边患小事。”

“嗯。”李自成点头道:“东虏与明相仇,和咱们向来无怨无仇,我灭明之后,申明此节,以抚慰为主便是。”

他已经称大元帅,曹操为副帅,地位与往日绝然不同,沉声发话的时候,自有一股常人难以触犯的威严气度。

对东虏的认识,义军上下就是这样的水平了。牛金星就是一个河南举人,到过几次京城,交际圈子和眼界使他能辅助李自成梳理内部军政关系就不错了,想有全局性的眼光,他差的远。

宋献策则是一个江湖卖解的术士,他对闯营最大的贡献就是十八子主神器的童谣流传开来,争得了不少的人心。

刘宗敏等人,先前或是铁匠或是农民,知识面多窄就不必说了,闯荡十年下来,无非是对大明的事情有了深刻的了解,但对整个天下大势,对关外那个异族敌人有多凶恶,野心有多巨大,他们却是懵懂无知,全然不明白其中的严峻之处。

从李自成入京师,到他对关宁兵招揽的态度和作为,再到他匆忙亲征的草率,从头到尾,农民军上下是没有一点儿防备的心理,这种彻底的茫然无视,比起清国上层对农民军的重视和一直想连络,包括后来动员时下的举族出动的决心等等,两边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在此时,李自成所想的,无非就是击败明军主力,问鼎北京!

“捷轩你不能去,叫李过去,带上他的部下,给老左狠狠一击!”

“嗯,我这就和补之说,叫他出尽全力。我和摇旗这***带兵做补之的后阵。”

“还有玉峰,一功,所有人都调齐了。%&*";”李自成神色平静,呼吸却也带着一点急促出来,他强行按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心道:“稳住,要稳住,这是最要紧的关头,绝不能出错,这一仗打胜了……嗯,一定会打胜!”

在决战之前,他和牛金星还有刘宗敏等人多次计较定了,就决心在河南在开封打这么一场大仗。

一来,河南还有不少饥民可资利用,因为他多次放赈,在河南人心归附,一直不停的有饥民来投,吃上一个月饱饭后,这些饥民就能挑出不少精壮来。第二,中原是腹心之地,据中原而掩有天下,才是正办。原本他一心想到关中去,占了西安再往外打,但如果能盘踞开封,自然是比到关中一隅之地要好的多。总之,开封是必争之处,打赢了这一仗,经略河南,往南夺荆襄,打下归德府后往徐淮,经略水师,沿江而下,南京可得。

唯一可虑者,就是淮安到徐州,再到沂州这一带有山东镇兵,这使李自成深为忌惮,他已经决心,干脆在打赢这一仗后联合革左五营,打掉凤阳镇,夺安庆,九江,把长江联成一片,经略好南直隶后,再入关中,夺下这些地方之后,大军在百万以上,以这样的力量,到时候才够力量与山东镇去打!

原本以他的流动作战的想法,河南一役未必能打成这样的规模,坚守不退,也有张守仁给他太大的压力的原故。

必须在短时间内,多占地盘,多招兵,所幸就是此前精铁足够,靠着练和打两种法子齐头并进,打出了一支核心力量,虽不能和内营老兵比,但也不比官兵精锐差一点儿!

“我会赢……”李自成默默想着:“杨嗣昌再扑腾,他麾下还是这些人。老左这一群将领,私心重,内斗多,杨嗣昌再是阁老,也约束不住他们,所以同心协力,比多搜罗几支兵马要强的多……”

一念及此,他竖起手掌,叫住急着要走的刘宗敏,吩咐道:“捷轩你亲自到曹帅那里,请他派一支精兵,和补之一起行动。”

“我们能包打的,何必……”刘宗敏话说了半截,看到李自成的脸色和责备的眼神,他突然醒悟过来,重重点了点头,道:“我这就去!”

他是向来说做便做的性子,在这里已经耽搁半天,想到官兵前锋已经接近过来,刘宗敏觉得浑身都是力量,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感觉。

在咚咚的脚步声中,刘宗敏大步而行,在他出去之后,牛金星才满面笑容的向李自成拱手道:“麾下能在最后关头想到曹帅,确实是叫人感觉麾下的胸襟气度与常人不同,有人主之气质!”

李自成微微苦笑,心中有一些不足人道的想法,但就算对牛金星,他也不愿说出。

曹操这人,奸滑似鬼,两边合营之后,明明曹操的年纪比李自成大,但坚称以前说错了,认了李自成当大哥。

合营之后,事事也是摆出以闯营为主的姿式,看似十分恭敬听命。

但这些全是糊弄人的表面功夫,曹营仍然是一体,闯营插不进手去,另外在这几个月来闯营在不停的招兵扩大实力,曹营也是没有闲着,也是在拼命的招兵拉夫,训练士卒,对这样的事,李自成只能隐忍,他要做天下共主,如果现在就没有容人之量,谁还信他能得天下?革左五营也会和他分道扬镳。

曹营抓着这样的机会,一下子也扩大到三十万人,令李自成十分嫉恨。

再有,曹营军纪不严,当头对面的说过多少次,曹操只是打哈哈,转头又放纵部下抢掠百姓,使闯营也受了连累,这使闯营上下十分不满。

再有曹操喜欢享乐,全营也被他带的都一样,声色犬马,样样齐全。闯营打大仗,做苦活,却是不如人家能享福,无形之中,坏了士气。

种种行迹,李自成心中的感觉,也是十分郁闷。

但在此时,只能与曹操更加强联络和团结,此中甘苦,唯有自己心知。

“启东勿在夸我了。”李自成苦笑:“唯隐忍为将来耳。”

“将来大元帅一定能万事如意。”

牛金星话语中似有深意,不过李自成也没有功夫细究了。现在,不是和这些书生品头论足的时候……将来的一切,还得靠自己和麾下将士,踏踏实实的用手中的刀剑打下来!

一时间,李自成豪气顿生,他一迭声的吩咐着,下令叫人牵自己的马来,备好佩剑,拿来他的强弓,取来箭袋,捆在马身上绑好,同时下令给总管等人,准备豆料,粮草,咸肉和盐加上干饼子,炒面等等军需……这一场大仗打起来,顺当不顺当现在谁也不知道,唯有必胜的信念在心中燃烧,如果相峙日久,打的就是军需和粮草了!

……

在距离朱仙镇二百多里的地方,在一处原本荒凉,百姓多去逃荒不在家中的大集镇上,此时却是换了另外一番景像。

大量的穿着盔甲的明军将士在集镇中心四处游逛着,原本还有几个不曾逃走的百姓,看到官兵在此,都是吓的急忙逃走了,唯有大队的士兵在镇子外围四处游荡着,天将薄暮,今天的行粮还没有发下来,昨天在路过一个县的时候,那个知县眼看大军经过,吓的封堵了城门,不要说粮食,连人也不曾见一个。

督师辅臣杨嗣昌大怒,但也不能就此将一县正印官给杀了,当下只能严词斥责,他的中军在城下喝骂,督师中军盔明甲亮,威武非凡,将那知县吓了个半死,后来偷偷开了城,送了二百石粮出来,相对三十万大军和几万匹军马和大量的挽马、骡子,毛驴来说,杯水车薪,根本不抵大用。

不过杨嗣昌也知道这不是地方上成心不给,皇帝迭下严旨,下令讨贼,皇帝的脾气大家都是十分明白,这样的旨意之下,谁敢当出头鸟抗旨就是必死无疑……各地是真的没粮了。

大军人数多,士气也不算低,人马多,士气自然就起来了。

但河南缺粮,特别是临近湖广的地方,南阳府汝宁府各府过百州县,赤地千里,到处是成群结队的流民,到处都是倒毙的饿殍,连续三年的大旱使河南已经成了绝地,而临近河南的湖北地方也是受灾颇重。

在张守仁离开谷城附近之后,千里大山之内也一样是流民众多,饥民处处。

好在朝廷再穷,也不会短了征剿大军的粮饷,在几个月的调兵过程中,也是有大量的粮草饷械经由各种途径,不停的送往军中,原本并不缺粮,然而河南一地,几乎毫无补给,大军粮草尽数由后方往前输送,消耗太大不说,还有接济不上的危险。所以杨嗣昌凭王命旗牌下令,强令各地州县,一定要给大军补充军粮。

原本不缺粮的时候,不要说他亲至,就算是他一纸手书,这些州县一定拼力接济,以使督师大人心中高兴,现在这种时候,杨嗣昌哪怕亲自在城下时,沿途各城也拿不出多少粮食出来。

时势易转,就是这般残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