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七百九十一章 铁桶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七百九十一章 铁桶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松山是从八月被围,其间几个月间,洪承畴组织过曹变蛟和王廷臣等精锐部队冲击皇太极的御营,也曾经尝试过突围,甚至想过办法,想逃到锦州去和祖大寿会合……这样当然是从一个绝境跳到另外一个绝境,所以想想也就罢了。i^

年尾时,洪承畴等高官下令杀了不少战马,凑起一些柴薪,给将领和士兵们分些马肉,过个好年。

当然是将领和亲兵们领的肉多,普通的营兵能有一根大棒骨啃啃就算祖宗有灵,骂娘的甩闲话要投降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年前,皇太极就派人与城中暗中连络,里头有高级将领应承,但只有少数将领愿降,势单力孤,不能成事。

到崇祯十五年一月时,时机终于降临。

一月初,洪承畴听说有援兵来到,这个消息从哪冒出来的已经是个迷,不过肯定是来者不善。听到消息后,洪承畴派了六千人出城夜袭清军大营,试图造起声势,与援兵里应外合。

打起来之后,杀声震天,清军大举还击,没有丝毫顾忌,这时松山城中才知道根本没有援兵,洪承畴慌乱之下,竟然在出城官兵没有回城之时就下令闭城门。

十二年老督师,危急之时,也不过就是如此!

这六千人都是精兵,临危时也只能转道而走,趁夜逃往杏山等处,被清军骑兵尾随追击,斩杀一空,无有脱难者。

到这时,城中兵力已经严重不足,时机到了。

……

“皇上许你家将军官居原职,原本在松、锦一带的土地,可以留给你家将军,你家将军入汉军旗,也是正经主子,他的富贵,不会被满洲八旗的贵人们谋夺,皇上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曹振彦口舌生津,舌灿莲花,差点就把自己的胸口扒开给人看看了。

既然他这么有诚意,对方也是个上路的,虽然藏在暗处,但也明显有点头的动作:“好了,我代我们家将军应下来了,我们的少将军夏舒会在约期之前一天晚上吊城出来,做为人质,以取信大清皇上。”

“怎么破城?”

“现在城中尚有五六千精兵,都是各家总兵的亲兵家丁和正兵营精兵,但围城很久,粮草不足,大家都很疲乏了,选一个日子,大清兵趁夜攻城,我们趁乱打开城门,城池一定能得手。%&*";”

“不要人协助吗?”

“这个,如果可行的话,有大清兵先进城来帮手是最好不过,只是怕进城很难。”

曹振彦挠挠头,也觉得想翻进城太难,就算挑一二百白甲兵或前锋营的精兵也很难做到悄无声息的进城,想了一下,也不把话说死,只道:“先这么定了,我回去后就禀报皇上。”

“好……”来使还得趁夜色吊进城,说话之际将一块狗头金塞到曹振彦手中:“将来大家就是同殿为臣了,这位大人真是青年才俊,将来我家将军必定有仰仗的地方,小小敬意,还请笑纳。”

曹振彦刚是一个牛录章京,另外兼任炮队教官,前者是小官,汉八旗有好几百个牛录,正式的兵丁就有小三万人,他只是汉八旗中不起眼的一个佐领。

炮队教官倒是一个要紧的实职,不过是军职清苦差事,因为十分要紧,连吃点空额和克扣点军需物资也不敢,只能拿死俸禄。

上一次入关抢掠他没轮上,所以一直穷的很,金子入手,沉甸甸的,心头一阵狂喜。

“我会禀报皇上,尽可能帮你家将军,嗯嗯,多谢,多谢。”

就此拜别之后,曹振彦心情一片轻松,想起好友丁宏广这几天一直邀他去小饮几杯,现在还是上半夜,肃亲王已经休息了,不能回事,不如去扰这个好朋友去。

一念及此,也就不往大营去,直接奔丁宏广等人所住的地方去了。

……

“时间已经定了,三月初城中副将夏承德趁乱开城投降,清军入内,会有一批人专门负责捕拿洪承畴。”

丁宏广在曹振彦身上得到的情报很及时,加上在别处获得的消息,几相印证,已经得知松山即将陷落了。

这几个月,他们一直在等机会,同时也是没闲着。

在辽东建立了广范的情报网络,大量的情报从沈阳到赫图阿拉,再到铁岭开原,再到盖州金州旅顺,顺着海道,又送回登州,飞报到军情处和张守仁的案头。

对辽东的情报,浮山军情处已经获得了突破和成功,这是大明锦州想也不敢想的成就。

在明和清的情报战史上,一直是清军有很好很强大的成绩和实力。

从老奴时代起清军就擅长用间,情报收集工作十分扎实到位,十分犀利。

明朝一直是被动挨打的一方,说来奇怪,在壬辰倭乱时十分厉害的锦衣卫在崇祯年间似乎消失了,再也没有一点神奇和有活力的地方,令人扼腕痛惜。

军情处主要的情报来源不是上层,当时的清国上层是拉拢渗透不了的,要打主意,会坏了自己的大事。

但在下层,特别是大量的受苦的包衣奴才中,通过民族大义来感化,或是一点粮食,一块小小的银锭,就能轻松组织起内层核心和外围的情报网络来了。

不管是驿站,酒店,汉军旗,或是满洲王爷们的王府里头,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包衣们彼此闲聊的途径得到确切的情报……这年头,说起情报工作很复杂,但也很简单。虽然清朝上层有用间谍并用的极好,但并不代表清方有良好的军情系统和反间谍的经验。

他们也就是能抓抓那些从宁远混过来的胆战心惊的细作,真正的受过训练的情报人员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发觉,收集情报的手法和分析归纳法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全然了解的。

换句话说,某个王爷随便在家里的一句话,可能清朝上层的一些动向就流露出来了。而那个王爷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无意中泄了密。

就是这样的搞法,丁宏广等人不辞劳苦的在辽东搞了一个庞大而严谨的情报网络出来,哪怕没有人主持,也能自行运转,各部门彼此有联络,但各行其是,环环相扣的同时,又是环环分明,不怕某一环出了事而损坏全局。

这几个月,是丁宏广一生中最忙碌的时刻,不过这样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三月初……我们还有几天时间,召集人手,预备动手吧。”丁宏广眼中寒芒闪烁,决心已经下定。

……

自十四年八月被围入松山城中,洪承畴这半年多来几乎瘦了十斤,但仪容风度,却是一如以前,没有丝毫的变化。

他是一个十分讲究风度和仪容的中年官员,不管是长角幞头大科花的玉带朝服,或是梁冠礼服,又或是乌纱常服,哪一身衣服穿在他身上,都是风度翩翩,一尘不染。

他有几个仆人,专门替他收拾这些细务上的事,挑白头发,梳头,着衣,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精神。

和那些在困境中不修边幅的同僚和向来粗俗的武将们相比,洪承畴的风度是一等一的,哪怕是在京师被皇帝召见时,崇祯也曾经私下赞赏过洪某人的闲雅气度。

可是在这末世一般景像的松山城中,他这副模样,就有点讽刺了。

在上一次早早关闭城门,将六千多人卖了之后,洪承畴在松山城中的威望就一落千丈,几乎跌到谷底。

他仍然坚持每日巡行,往常一见他和亲兵们过来,士兵和将领们就会起身肃立,现在他路过时,不少士兵假装睡觉,躺着不动,将领们也只当没有看到,歪着头不出声。

这样的情形,洪承畴当然是自尊心受挫,不过他没有出声,以他的地位和一群丘八较真,形象会进一步受损的。

“督师大人。”

“见过督师大人。”

几个总兵和副将围了过来,大家例行公事,禀报城外情形。

现在围城的已经不是皇太极的御营兵马了,大半的满洲兵都撤回了沈阳过冬,留下来围松山这个苦差事是肃亲王豪格,这个差事看似辛苦,其实是皇太极为他这个大儿子费了不少的心血。

这是纯粹的摘桃子的行径,如果皇太极不爱这个儿子,怎么会把正蓝旗一旗交给他,同时替豪格在两黄旗竖起威信,经常在大臣面前解释豪格的鲁莽行为,又把最后攻下松山,俘虏和杀掉大批明朝巡抚总兵级高官的美差,交给豪格?

豪格也算争气,将城池围的水泄不通,探马四布,侦骑到处都是,城中一切行为在这样的防御面前都十分可笑,不论是派使者求援,或是再想偷袭,无疑都是自寻死路,毫无机会。

在城头上,看着铁桶一般的清军大营,还有蜿蜒数十里的深长壕沟,洪承畴感觉到一阵阵的无力。

城中粮食越来越少,已经有不少人吃不饱肚子,军心士气越来越低迷,自己已经毫无办法可想。

他素来深沉多智,但在此时,也唯有捋须茫然,没有丝毫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