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九十九章 为将之道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九十九章 为将之道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被刘景曜撵散,只有一些没官没职的百姓还留在四周,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这群明显和普通卫所兵不同的浮山兵。

“国华,这下随我来吧,老夫叫人弄几个小菜,你我二人好生饮上几杯。”

论起交情,刘景曜和张守仁只是在浮山堡见过一次,这一次再见还是有一点生疏感,刘景曜决定不要任何外客,显然是要好好与张守仁聊上一聊,增进彼此的熟悉度和感情。

这个安排不可谓不好,不过张守仁却另有打算。

他亦步亦趋的跟在刘景曜身后,从容抱拳,躬身,微笑:“老师在上,学生想先带着人去军营,安排好食宿,再到恩师府上受教。”

“哦?”

刘景曜身形一抖,回转过身,脸上的神情也是变幻莫测。

张守仁却是丝毫不退,对军队的掌握和重视是他的底线,如果刘景曜不同意他的选择,也就是触及底线,那也就没得商量了。

“嗯,国华,在你身上,老夫也是真的感受到了古大将之风。怪不得,你能把军队掌握的这么好,原因也在此了。军士不食,自己亦不食,老夫还是在书上见过,现今还有你这样的带兵将领,实在是国朝之幸事。”

“学生还谈不上是将领……”

“这不是举手之劳么?”

解决了丘磊的麻烦,刘景曜的脸上也是傲气十足,明显能看的出来,是心中一块大石去了的样子。

他对张守仁是真的满意,如果是别人,他可能会怀疑是作伪,假装,但在浮山所时,他就知道张守仁是一个十分能干和诚恳的年轻人,既有的印象十分深刻,原本就特别良好,加上这一次的事情,更是锦上添花,所以他对张守仁的话能听的进,也是往好处去想。

当下只是负手而行,而且也接受了张守仁改变称呼的做法,以师徒相称,自然是比大人和下官的称呼要亲近和自然的多了。

“快些把你的儿郎安置好,老夫在府中等你。”

刘景曜吩咐过后,似乎是想了一想,便又是淡然吩咐道:“刘福,去帐房领二百两银子,替我去犒劳远道而来的将士们。”

他这笔钱,不走公帐,而是用自己的银子,意思也很明显。

这不是以兵备道的身份出公几点,而是以自己的私人名义出这钱,来感谢这些走了二百里路跑来帮助他的士兵们。

或许是被张守仁触动了,这位高高在上的兵备大人,终于是想起来把士兵也当成需要认真审视和对待的对象了。

“是,老爷。”

刘福神情愉快的接受了任务,他现在对浮山这边的人印象极佳,特别是对张守仁和张世强两人,而对三次往返浮山和登州的张世强,则是五体投地般的佩服和推许。

“谢兵备大人赏!”

说话的是张世福,这等事,当然不需要张守仁亲自吩咐。

“谢大人赏!”

所有人都有点垂头丧气的感觉,刚刚的那种情形刺伤了这些军户子弟们并不顽强的自尊心,所以回答的有气无力,没精打采。

刘景曜也不在大意,反正军士们向来就是这样,没有什么特别。他现在一心想问的就是这枪阵如何练成,有什么要素,问清之后,就是打算上奏折给皇上,若是天下兵都能练成浮山这样的精锐,什么东虏北虏,流贼中的张献忠李自成,都算得了什么?

“没吃饭就这鸟样了?”

刘景曜不在意,张守仁却是暴怒,向着众人怒喝道:“重新再来一次!”

“是……”所有人都挺直胸膛,大声怒吼道:“谢大人赏!”

“再来一次!”

“是!”这一次仿佛是一场风暴从登州城上刮过:“谢大人赏!”

“国华!”刘景曜有点吃惊,责怪道:“这是干什么?”

“老师,”张守仁回过头来,解释道:“学生以为,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做什么都要有精气神,少了精神,什么枪法阵势,都是无用。”

一句话倒是引的刘景曜深思起来,张守仁也是对军士们的表现勉强接受,不过仍然是用冷峻的眼神看向众人。

大家都是知道,副千户大人脾气是有点那个,平时和大家一点距离没有,爱兵如子是谈不上,因为大人从来不会这么居高临下,把士兵当儿子来管。

张守仁是把所有人当成兄弟,伙伴,手足,可以把后背交托过去的同袍。所以向来就是和众人用这种原则来相处,不过脾气上来时,倒也是打骂不禁,这些家伙,也是叫他打皮实,骂皮实了。

“你们这些家伙,回去之后,我会好好修理你。”又骂了一句,接着张守仁又是轻声道:“要人瞧的起,自己先得立的直,管别人怎么样,做好自己才是最要紧的!”

这种话,在后世是常说常听,世人都不当什么正经话来听了。

在这个时代,却是叫人听着格外的警醒,提神,也非常容易听的进去。

这些淳朴老实的军户们立刻就听进了张守仁的话,众人的脸色从刚刚的沮丧,又重新回复到了饱满昂扬。

“我来带队,马三标,把我们的旗帜举起来!”

张守仁向刘景曜告罪之后,就立刻返回到队伍之中,然后大步行进在队伍的最前头,而马三标就在他身后,高高举旗,在数千登州百姓的注视中,近七百人的队伍重新回复成纵队,然后向着军营的方向,昂然前行。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一二三,唱!”

张守仁知道士气还没有彻底恢复,一天半的赶路,一场激战,刚刚看到的却是文官士绅对自己继续的轻视,这种伤害当然不容易恢复,此时来一首激昂一点的军歌,正合其宜。

“长坂坡上逞英雄,还有张翼德,当阳桥上等,霹雳叱咤响连声……”

这是孙良栋,这个没心没肺的小旗官眼角似乎有泪水,脸上还是那种什么也不在意的邪恶微笑,他的声音粗犷豪放,还带点沙哑,虽然调子没有张守仁唱的准,但一下子就勾起了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这的杀才,唱的还真不错!”

就在张守仁感叹的时候,所有的士兵一起接唱起来:“桥塌了两三孔,河水倒流平,吓退了曹营百万兵……”

歌声嘹亮,特别是曲调十分优美欢快,是这个时代的军歌节奏无法比拟的。

“这是什么军歌?辽东的?”

“不对,不是,我在辽东可没听过辽镇官兵这么唱过。”

“那是晋军或是秦军?”

“也没听过,不过,可真好听,听着就提气,感觉十分奋勇昂扬。”

“没错,我也是这般的感觉。”

“管他是哪里的军歌,好听就成了呗。”

众人议论声中,张守仁和他的浮山亲丁们唱的就更加响亮了。

“看来,国华的带兵之道,果然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啊……”

一直默默前行,眼看就要回到兵备道衙门的刘景曜也是停下了脚步,若有所思的看向和士兵们一起甩着胳膊前行的张守仁。

现在他也明白过来,张守仁和他的部下一样,都是走着到登州来的,在感念的同时,他也略微明白了张守仁这种做法的由来和道理何在。

只是明白过来之后的兵备道也是面露苦笑,看着走的越来越远的张守仁,兵备道刘景曜摇头叹息着,只道:“张国华啊张国华,你这种带兵的办法,叫老夫怎么写成奏折,怎么向上禀报,又怎么请皇上向全天下推广呢?”

虽是如此感叹,但内心对张守仁的看法和欣赏,却又是就此上了一个台阶。

无论如何,张守仁带兵的如此风格和模样,实在是叫他放心,从此之后,浮山是他可以放心使用的一大助力,张守仁只会越来越强,而不会是昙花一现。

这一次刘景曜行走时就从容的多,也是欢快的多了。

……

……

大约在半个时辰之后,张守仁才匆忙赶来,一到兵备道衙门的后院,也就是刘景曜的私人居住的地方,看到迎到仪门前的刘景曜,张守仁就是连忙躬身谢罪,直道不敢。

“你的做法很对,老夫是有点失礼了。”刘景曜已经把官袍脱了下来,头上是网巾,身上是青色的道袍,腰间没有系带,衣服飘飘然,加上下巴上的三缕长须,望之真如神仙中人,特别的潇洒出尘。

做这副家居打扮来见客,就是说不是以官身会面,而是以师徒的身份说话,所以可以不拘礼节,略脱痕迹。

这样当然对彼此交心很有利,所以刘景曜打断了张守仁的话头后就吩咐下人也是又取来一身便装,然后把张守仁带到偏厅,先把那一身五品武官的袍服换下来再说。

“学生见过老师!”

这种士大夫在家里的打扮,张守仁还是头一回这般穿着,穿上之后,也是感觉特别的宽松舒服,大袖飘飘,也确实有一种叫人懒洋洋的感觉。

只是,这样的装束,还是只适合士大夫,而不适合要骑马作战的武夫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