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雁引春归 > 第一六六章 这一场棋局,起手无悔

雁引春归 第一六六章 这一场棋局,起手无悔

作者:弈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八月初六,秋水关外夷来犯,与阔科旗共存于秋不关的小部落阿木塔上书京城,把敌人的情况一一汇报。皇帝拿着这奏报,觉得很不新鲜,明明阔科旗早就说过秋水关外今年会有战事,怎么阿木塔又来报,真是多此一举。

不过皇帝也没表露在脸上,只是表示了一下重视,然后让内廷回了个旨意,说阿木塔兵马不足,只需要守好自己的地方,其他的地方交给阔科旗就行了。

阿木塔本来就只是照常奏报,得到了回信当然就自扫门前雪了,他们毕竟是小部落,应付不来太大的战争,多年来也一直就在景朝河阔科旗的支援下生存着,早已经过惯了太平日子,基本上不会主动去掺和战事。

而在津渡十六洲以外的布防线上,战争却在无声无息中进行。津东那儿有恪亲王自是高枕无忧,津西和津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津北则成了萧永夜一个人的战场。

“报……”

“进来。”

“元帅,津北萧副帅传书,津北木络一带,再次出现敌人,而且越来越多,萧副帅暂时按兵不动。”

恪亲王看着地图,笑了笑,津北其实只是个障眼法。津洲王希望他们集中兵力去补给困难的津北,当然也不排除如果有希望,直接从津北突围的可能。但是,津洲王最渴望的是,从津东金川直接向他宣战。

“回书,按兵不动,化整为零,昼伏夜出。”恪亲王的话不多,但他相信萧永夜一看就会明白。

萧永夜当然明白:“传罗安,吩咐下去,整军分三十人一队,三千人一大队。务必做出浩大声势来,让敌人相信我们的援兵到了,而且偶们则要一如常,让他们以为我们正准备夜袭以求突破防线。”

“是,副帅。”

攻心为上,这场战事,与其说是刀兵之争,不如说是谋略之争。津洲王的兵力,只能主攻一方,最有可能的不是津北,而是津东……津东那儿,正是十万精兵强将严阵以待,只不过从表面上来看,萧永夜领得兵最多而已。

“津洲王世父王的劫,父王又何尝不是津洲王的心病,不越过这座山,就算将来真掌控了天下,心里也永远有个魔障。”萧永夜叹息一声,心里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个人,也成为他的魔障。

人世间的事,往往经不得多感慨,一语中的往往不是让人惊喜,而是让人始料不及,追悔不已。

“承忆,下个月你跟次庄回津东去,建功立业,能不能那会本就该属于你的一切,就在这一回了。”萧永夜一边整理战报,一边看着坐在旁边擦兵器的承忆说道。

顾承忆应了声说明白,但心里不大愿意离开津北,津东固然唾手可得功名,但他要的不是功名,是他的东西,永远也跑不掉,但是他要替姐姐看着萧永夜,看着他平平安安的才可以:“副帅,我不想回去,津东有大军在列,元帅有精于排兵布阵,我在那儿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到时在津北,副帅不是说艰苦的地方才能锻炼人么,我愿意留在津北。”

萧永夜抬头一笑说:“津北不会有多大战事,跟着我可是没战功可捞的。”

说是这么说,可这回战功的大头,肯定就是顾承忆,要不然怎么封王。

“我不要战功,雁姐姐总爱说平淡是福,我只想要那样的福分就行了。”其实顾承忆的感觉这次分外敏锐,总觉得津北会出事,可目前的种种迹象都指向津东,顾承忆每每有这个念头冒出来,都会自己压下去。

“承忆,这一切都有你自己拿主意,但是你要考虑清楚。”萧永夜并不多劝,顾承忆在他身边,比在恪亲王身边更自在,顾承忆仰慕恪亲王,可心里还是有解不开的结。

正在顾承忆和萧永夜谈话的时候,外头来报:“报,副帅,西南方向一支千人队遇袭,周副将已前去支援,下一步该如何应付,还请副帅定夺。”

西南……萧永夜都不用看地图就知道西南是什么地方,是图日潭,津北的最后一道防线,往里在推进三十里,就进入了津渡十六洲的要塞。

这时候,萧永夜有两个选择:“承忆,你说是痛打落水狗好,还是绕开它们,直击图日潭好?”

顾承忆摇头:“都不好,拿下图日潭,不是一次急攻就能成功的,不如绕过图日潭,把鹰嘴关拿下,反而更容易成功。从鹰嘴关进去从后方打开图日潭的防线,大军进津渡十六洲的腹地就指日可待了。”

“鹰嘴关是谢君崇在守,精兵良将以逸待劳,谢君崇是个干将,不是那些个庸才,想从他手里拿鹰嘴关还是有些难度的。”萧永夜对鹰嘴关倒不是没有把握,只是,关系巨大,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拿下鹰嘴关反而容易被包围,到时候补给一断,军心溃散反而不美。

“副刷,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顾承忆到忽然有了个好主意:“咱们今天说攻图日潭,明天还说,后天继续坐着打算,可咱们就是不攻,等这千日防贼的防不住了,咱们在拿下图日潭。图日潭可以缩短补给给线,而且易守难攻,到时候就是津洲王在鹰嘴关也无计可施。”

萧永夜看了眼地图,点了点那头说:“倒也可以一试,传令下去,着图日潭附近军队集结,做攻击准备,等我的命令在做攻击。”

传令兵又领命下去了。

萧永夜掀开大帐,津北多是荒原,植物稀疏,此时正夕阳西下的时候,整个津北一片安宁静溢之美。只是这安宁静溢下,却正酝酿着一场暴风雨,把最后的暑气洗刷干净。

而此时的京城正初现风雨飘摇之意,秋风萧瑟里,处处一片枯败气象。而恒王府正在办这喜事儿,这一场婚嫁,让整个京城都热闹起来那些萧瑟肃杀之气也在一片红色之中,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曲昀骑着高头大马,穿街而过,后面跟着大红的喜轿。这一场婚姻,虽是联姻,但更多的也是他自己愿意。娶妻娶贤,作为一个自己赢得无数功名,而在景朝谋得一席之地的少年将军,曲昀不需要一个大户千金来彰显身份,更需要的只是一个识得规矩礼仪,懂得进退的好妻子。

曲昀婚后在京城待了三天就去边关了,萧玉槿送他到城门,那依依惜别的场景,让一旁顾雁歌很安心。至少这样看来,萧玉槿是平淡安宁的,至于幸福,本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旁人怎么看得出来呢。

陪同萧玉槿送罢曲昀,顾雁歌去了趟法严寺,不为信佛,只为求个心安,找个心理寄托罢了。

法严寺里,香火旺盛,上了三柱清香后,抽了只签,签文上说:“无风无雨到天明,半是辗转半是眠,叶落满城风不归,一株玉树碧堂前。”

中上签,解签文的师傅说:“长公主,这签文有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之意,落花因风不归,却终会自行消逝,只一株玉树四季长碧在堂前,长公主,一切安心,苦尽自有甘来。”

这些话说着跟没说一样,顾雁歌看了看,自己觉得这签文坏算不错,也就听听看看算了。

转过身走出大殿去,却看在忱王在一片秋风萧瑟里,风卷着落叶四处飘摇,整个人衣裳飘袂,说不出的俊逸。

“忱王兄。”顾雁歌对忱王,现在心里有些小小的芥蒂,但还是上前打了招呼,再没撕破脸前,顾雁歌愿意相信原主的判断,那就是——忱王也多是身不由己。一边是父,一边是君,这抉择却是不容易。

“雁儿什么时候也信佛了?”忱王惯是一身白衣,如今却渐渐地爱穿深色了。

看着顾雁歌一步一步向他走过来,她的心里猛然间一震颤,心有些不受控制地乱跳着。

“不信啊,寻个心安而已。倒是忱王兄怎么来庙里了,为阔科旗祈福嘛?”顾雁歌想从忱王的脸上看出什么来,但很遗憾,什么也没看出来。

“不是,是为我自己。”

“忱王兄,记得小时候怎么听过的故事吗,李费问义,是要取孝还是取忠,是要取百年还是取千古?当时父王问咱们,你是怎么回答的来着?”顾雁歌嘴角含笑,象真的只是忽然想起这件事来一样,问得轻松而随意。

忱王脸色分毫不变,也淡淡笑着,轻声回道:“世间无论忠孝,皆在伦常道德四字之中,若忠和伦常道德,当择忠,若孝和当择孝。”

顾雁歌又笑道:“如果都在伦常道德,活着都不在呢?”

“择大义弃小利……”

忱王说完后,两个人都沉默下来,过了一会之后,他看着顾雁歌笑了笑说:“雁儿,不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我依旧是给你串菩提珠子的阿乌子。你叫我哥哥,我就一辈子保护雁妹妹,菩提树下的承诺,每一字,每一句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从不曾忘记。”

“哥,善自珍重。”对于顾雁歌来说,承诺已经有些模糊了,毕竟那时候她还太小。

两人道别后,忱王一直在看着顾雁歌的背景,直到看不见了才喃喃低语道:“雁儿,你会恨我吗?”

顾雁歌是听不到,如果听到肯定会问一句:你做了什么让我恨得事吗?

忱王说完后毅然转身,他有他的选择,这一场棋局起手无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