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中宫 > 188 好战的皇帝 还有更新

中宫 188 好战的皇帝 还有更新

作者:阿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21:31:02 来源:小说旗

宋渊放下了手里的东西,隐约意识到会是什么事,而他曾就给皇帝发密信提过,当他赶到贸易场时,远远便见烟火熏天,商人们有的互相奔走,有的驻足观望,梁国的官员也赶到了,站在对面冷冷地怒视着这一边。

宋渊心里明白,今年是回不了京城了。取而代之的,是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奔入京城,在皇帝正当朝会时送到了面前。而这一天,秋振宇已经恢复上朝数日,如往常一般站在玉阶之下。

“我们大齐的商人,烧杀抢掠了梁国商人的店铺和妇孺,逃入了赞西国,现已被抓捕,但赞西国暂时不肯把人交出来,交给梁国还是交还大齐,要看两国的朝廷有多少诚意。”皇帝放下了奏折,负手而立,“各位臣工看来,朕该不该去赎那几个害人害己乃至祸国殃民的人,又该拿出多少诚意和赞西人交涉?”

朝堂上一片寂静,良久,才有秋振宇身后的官员出列道:“既是我大齐的子民,不可落入邻国受辱,还望皇上赎回那几人,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这话一出,便立刻有反对的声音,认为不该为了几个罪人大动干戈让赞西人从中谋利,不如给梁国受害者抚恤,眼下该维护的,是和梁国的关系。

但很显然,梁国和赞西国勾结已久,这一次的事也不好说那几个大齐商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点燃这把火,这件事其实怎么处理都不妥当,若是将梁国和赞西国两处都安抚,大齐威严何在,为了几个犯人卑躬屈膝不成。

昔日三国相交,不论疆域军力还是农耕商贸,赵国都远胜与梁西两国,而赞西人更是从游牧部落随着赵国的日益鼎盛,从称臣的小国,发展到与赵国并肩的帝国,在上两代赵国皇帝的手里,赵国在三国中的强弱优势越来越小,到如今项晔称帝,改国号大齐,一切要翻过新的篇章。

他们没有在内战七年里侵入赵国,是因为战争的后半程,梁国和赞西国都遭遇了天灾,自顾不暇,才无力趁虚而入,但项晔不曾掉以轻心,莫说称帝后立刻调集兵马加强国境边防,彼时还在战争中,就以将富余的兵力分散到各处。

对于边境这几个国家,项晔从来都不友好,甚至有人传说,新君有野心魄力,要恢复昔日雄姿,再次臣服赞西国乃至梁国,而这,必然要经过漫长的战争,以大齐眼下的国力,和百姓的需求来看,很不合适。

“四年来我朝实力已恢复到赵国中叶鼎盛之时,兵强马壮、物产丰茂,百姓安居乐业,梁国赞西国早已垂涎三尺。此番的事蹊跷,倘若我大齐与任何一方发生矛盾,必然招致两国合力对抗,还望皇上三思。”

有大臣如是说,正说中项晔的心,早在宋渊之前的密函里就已经提到,梁国和赞西人,正企图合力对付大齐,他们现在不动手,再晚几年,怕是合力也对抗不了了。

“各位爱卿散朝后,可互相商讨议论,明日一早,在此做下决定。”项晔看起来很冷静,威严如山地说道,“你们也要有所准备,不论来自何处,犯我国境者,杀无赦。”

众臣称是山呼万岁,项晔退下朝来,走入清明阁前,抬眸望了眼天色,他揉了揉眉心,吩咐周怀:“这是要起风了,派人去上阳殿告诉娘娘,不要出门小心身体。”

周怀领命,要退下去安排,项晔又喊住他:“顺带问候淑妃和小皇子,也说起风了,不要出门。”

这样的话,被分别送到上阳殿和安乐宫,珉儿这边随着怀孕日子长了,越发的懒,此刻还在床上没醒,而安乐宫里,淑妃正安抚着嚎啕大哭的沣儿,林昭仪、孙修容几位坐在边上,也是束手无策。

听得皇帝的叮嘱,林昭仪殷勤地说:“到底是淑妃娘娘,皇上见起风了都惦记着您。”

淑妃也说不上来有什么得意的,只是看着儿子道:“你看,父皇都说不能出门了,不是娘不让你出门啊,你别哭了,再哭要吵着弟弟了。”

沣儿抿着嘴,小身体一抽一抽的,泪珠儿却依旧大颗大颗地滚落,听母亲三句不离弟弟,一时更伤心,憋不住了说:“母妃现在想着弟弟,都不要我了。”

“娘怎么会不要你?”淑妃一脸茫然,可儿子却转身就往外跑,越哭越伤心。

“娘娘,臣妾去看看。”孙修容起身来,立时跟了出去,外头传来她温柔的声音,孩子的哭声也渐渐轻了。

“这孩子不知怎么了,一贯听话的,最近却叛逆起来,动不动就哭。”淑妃吃力地叹了一声,“一大一小,还有宫里的事,我哪里顾得过来。”

林昭仪羡慕地说:“臣妾们想有这样的烦恼也不能够的,倒是皇后娘娘清闲得很,终日在上阳殿过神仙一般的日子,闲来把家人请来享乐,把什么事都推给您。”

淑妃淡淡看她一眼:“你这话传出去,皇后娘娘面前,皇上和太后面前可不好开交。”

林昭仪道:“娘娘怎么会传出去呢,臣妾也是心疼您。”

淑妃苦笑:“还是少些麻烦正经。”

林昭仪又道:“说起来,上阳殿近日时常召见太医,虽说本就每日该请平安脉的,但皇后的性情,娘娘您还记得吗,刚入宫那会儿,是不乐意看大夫的,怎么现在却终日不离,难道是……”

淑妃微微皱眉:“难道什么?”

林昭仪道:“为了求子吗?”

“不应该吗?”淑妃端起茶来喝,可是掩盖的却是她忐忑不安的心,皇后那么年轻,足足比她小十岁,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忽地传来林昭仪的话:“说不定,皇后娘娘已经有了,这些日子见太后,总是喜笑颜开,像有什么高兴的事。”

淑妃一口茶呛住,尴尬地咳嗽起来,林昭仪讪讪地笑着:“娘娘,臣妾是不是说了不合适的话?”

“没什么,我只是嗓子痒痒。”淑妃掩饰着,又正经地说,“近来朝事吃紧,后宫可别再平添是非,皇上不愉快了,越发懒得见你们,岂不是自己作孽?”

林昭仪叹气:“臣妾们,是一定没指望了。”

门前孙修容抱着二皇子回来,小家伙重新回到母亲身边,娇滴滴地伏在淑妃怀里撒娇,孙修容在旁说:“娘娘,小孩子心思细腻,您虽无心的,二殿下也会觉得您对他的爱被弟弟分走了,若是再大几岁懂事了,也就不会和您闹了。”

淑妃哄着怀里的孩子,笑道:“你懂得却不少。”

孙修容笑道:“臣妾家里兄弟姐妹多,小时候谁不爱在爹娘跟前争宠讨喜欢。”

林昭仪连连摇头:“结果你进了宫,还要算计着在皇上面前争宠讨喜欢。”

淑妃见她们俩互相苦笑着,深宫孤寂都在这笑容里,虽有富贵荣华,可心里头都是空荡荡的,而且孙、林两家都是朝廷重臣,他们一定还背负着家族的压力,相比之下,自己要幸运得多了。可所谓的幸运,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终究是悲凉的。

然而她们为此伤感的时候,一阵风从朝廷吹来,口口相传难免夸大其词,又说,朝廷要打仗了。在她们看来,皇帝实在是好战的很,去年才平了羌水关的南蛮,眼下这又是要往那一处去?

午后,皇帝推掉所有的事,到上阳殿坐坐,虽然隔着太液池根本看不到帝后做什么,但今日有琴声传出来,而皇后的琴艺当真是上乘的,妃嫔们都明白,皇后笼络皇帝的伎俩,何止一张漂亮的脸那么简单。

但对于珉儿来说,她身上所有的本事都不是为了讨好项晔才有的,从小祖母教导她琴棋书画,是希望她的人生能丰富多彩,而不要做一个只指望男人活着的庸碌之人。只不过那么巧,她所喜欢的事,皇帝也都喜欢。

项晔静静地歪在美人榻上,看着神情专注的珉儿,似乎因为有了身孕,珉儿的气息变得越发柔和了,每每看到她,浮躁的心便能安静下来,今天他要为三国纠葛做出一个决定,让大臣们回去考虑只是个说辞,其实真正要考虑的,是他自己。

一曲终了,珉儿看向丈夫,想问他还要不要听,却见项晔望着自己出神,她恬然一笑:“我就这么好看?”

项晔摇头:“朕没在看你,看你身后的花。”

珉儿嗔道:“可明明,人比花娇。”

皇帝大笑,说:“可不是,朕才因此怜花,多看几眼。”

“皇上还能开玩笑,我就放心了。”珉儿去捧了一床薄毯子,盖在项晔膝头,说道,“宋渊若是回不来了,我能不能请他的夫人和妹妹进宫坐坐,也算是皇上的恩典。”

项晔颔首:“你看着办就好。”

珉儿云淡风轻地问:“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项晔道:“朕在权衡其中利弊,你乐意听吗?”

珉儿点头:“皇上觉得合适,便说说,臣妾不乱插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