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乾隆后宫之令妃传 > 310 暴政之祸 三更到

乾隆后宫之令妃传 310 暴政之祸 三更到

作者:阿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6 00:59:57 来源:小说旗

富察家为皇后筑起的铜墙铁壁轰然倒塌,并没有让富察家因此一蹶不振,当所有人都等着看富察一氏自此走向落寞,他们早已从悲伤中清醒,开始为家族的未来谋划。

他们查到宁寿宫病死的宫女在去年小年前曾出宫探亲,她在宫里染了天花病死,而她家中也有人同时死于天花,若是这宫女传进来的病,宫里的天花只传染了七阿哥一个人,的确也是七阿哥命运不济。但当时同时有八阿哥和小公主出水痘,又有启祥宫的丽云死于疟疾,各种疾病同时出现一定不是巧合那么简单,如今查到丽云死前曾与宫外人有往来,正待进一步的结果。

如茵对红颜说,她听大夫人等几位嫂嫂的意思,富察家必然要另外扶持一位皇子的,早在皇后产下七阿哥之前,他们一方面为皇后稳固后位,另一方面就已经冷艳在诸皇子中挑选了。所以当时皇后若真的在无所出,选哪一位阿哥来拥护扶持,并不是皇后一人能说了算,换言之当时皇后一心想等红颜又了孩子抱在身边,其实也要看家族点不点头。

如今对富察家来说,查出真凶的意义,仅在于不想支持错了人,自然也会极尽可能让可能存在的凶手付出代价,但更重要的是,要选出最合适最优秀的皇子,来保障富察家千秋万代的富贵荣华。

眼下大阿哥和三阿哥遭皇帝重责,纯贵妃跟着受牵连,即便六阿哥将来有出息,富察家的人也不会看得上眼,再看启祥宫里那几位,四阿哥太憨实,八阿哥还小,最让人无奈的是,亲娘实在是扶不起墙的人,对她肚子里那一个也不会有所期待。这样数来,就只有五阿哥最合适,生母愉妃的为人和出身皆可圈可点,富察李荣保曾在理藩院当差,与蒙古草原交往甚密,愉妃母子的确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但即便如此,富察家的人也不敢急功近利,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是愉妃为了儿子的前程暗中做了什么,他们岂不是扶持了仇人的孩子,如何对得起皇后的亡灵。

如茵这些话,听得红颜眉头紧锁,她深知愉妃不是那样的人,可真正做大事的,就不能有半分疏忽,如茵甚至说连红颜都是怀疑的对象,还有太后都在富察家调查的范围内,红颜并不在乎富察家的人怀疑他,这也算人之常情,但她震惊于富察家的人能把手伸到那么多地方,她问如茵:“富察家的人做这些事,皇上会知道吗?”

如茵也困惑:“这就是他们的事了,不过其他人我不知道,傅恒我了解,他一直恪守君为臣纲的本分。姐姐不必担心,富察家的人都很有分寸。”

这件事知道的人极为少数,红颜也不会对皇帝提起,如今宫里总算度过最慌乱的时候,所有人都想缓口气歇一歇,并不敢惹是生非。而嘉妃待产,金家的人为她送来了心的掌事宫女,这事儿娴贵妃不管,纯贵妃轮不到管,嘉妃一口咬定就要这个人顶替丽云,愉妃也拗不过她,懒得为了一个宫女的事去惊扰太后,就依着她了。

不过愉妃告诉红颜,嘉妃这一胎不乐观,保住就不容易了,将来会怎么样也不知道,在愉妃看来嘉妃有了两个儿子,如此危险的母子都承受着生命威胁的状态下,何必非要硬生,后来她才明白,嘉妃是看中皇帝疼爱小公主,一心一意也想生个女儿出来,好博得皇帝的喜爱。

愉妃说:“命是她的,孩子也是她的,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了。”

然而这些日子里,平静仅仅是后宫,且说裕太妃曾找红颜商议能否为和亲王弘昼说几句好话的事,这事儿才刚刚起个头,四月里,皇帝阅看翰林院所制的皇后册文,发现满文译文中将“皇妣”一词不小心译成了“先太后”,弘历因此勃然大怒,刑部尚书阿克敦被交刑部治罪。其他刑部官员见皇帝盛怒,加重处分,拟绞监候。

可皇帝仍旧不满意,责备刑部党同徇庇,故意宽纵,竟将刑部全堂问罪,阿克敦则照“大不敬”议罪,斩监侯,秋后处决。这样严厉的处分,震得人心惶惶,传到后宫来,连妃嫔们都知道,皇帝变了。

雍正爷在位时,政治严苛,对手足兄弟都不留情,在皇帝手下做官是时时刻刻提着脑袋的事,就连此番平定大金川的岳钟琪将军都会被先帝质疑忠心,直到弘历登基,施以仁政,皇帝行事从容性情温和,君臣关系皇族关系因此有了很大的改善。

可皇后故世,像把皇帝那温和从容的个性从身体里抽走了似的,不足一个月,全国举哀、大兴土木、惩罚官吏,甚至连亲生儿子都不轻饶,皇帝无所不尽其极地悼念着先皇后,让习惯了皇帝“好说话”的大臣们看到了帝王的另一面,惶惶终日。

亲贵们担心皇帝长此下去,会失了民心斩断君臣羁绊,纷纷到宁寿宫向太后谏言。皇太后几时经历过这样的事,她最不擅长的就是应付亲贵老臣,而那些老王爷们也似乎从骨子里看不起她,皇太后不过是昔日先帝身边料理日常琐事的妃嫔,哪能比得上孝敬宪皇后当年母仪天下的气度和智慧。

见太后这边行不通,少不得有微词,太后又不能因此发作来显示自己的无能,便索性由着皇帝去,他不过是悼念亡妻,而那些官员也是咎由自取,便不打算劝诫皇帝收敛。

这一日裕太妃到宁寿宫请安,全因和亲王又被罚了一年俸禄,虽说王府里也不指望那点钱营生,可谁知道下一回是不是把人给搭上去了。

明明是翰林院的纰漏,却是刑部尚书背黑锅,这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事儿,皇帝竟然因为当时只找到刑部尚书而对他予以重罚,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裕太妃如何能不为儿子担心,眼下也只有太后能说得上一两句话,她不得不拉下脸来相求。

太后正为了这些事不高兴,碰见裕太妃主动送上门来,少不得一顿责备:“我多少次叮嘱你,要好生教导弘昼,可你一贯的宠溺放纵,这么多年为他收拾多少烂摊子,你眼下不去管教弘昼,让他好生当差,又来为他找什么后路。他就是仗着自己赖在你身上有口饭吃,才这么不求上进的。”

裕太妃碰了一鼻子灰,可为了儿子她实在没办法,哭哭啼啼地求道:“太后您一句话,皇上就会顾念兄弟情,臣妾也不求弘昼什么前程,他能保命臣妾就阿弥陀佛了。”

却被太后责备:“你这话说的,倒是弘历像杀人不眨眼的暴君了?”

裕太妃慌地屈膝道:“臣妾怎么敢这样说,这天底下还有比皇上更温和的人吗?那日臣妾在寿康宫看到皇上与令嫔说话,令嫔笑得眼眉弯弯,皇帝对她呵护备至,仿佛先帝爷与孝敬宪皇后昔日的光景,一言一行都是情真意切在里头。”

太后听见令嫔就皱眉,幽幽问:“他们在寿康宫说话?”

裕太妃忙道:“温惠太妃身子不好那两天,皇上曾与令嫔前后脚来了寿康宫,皇上走时他们在屋檐底下说话,臣妾瞧得真真的。还以为……”她偷偷瞟了眼太后,说道,“还以为皇后故世,皇上再无笑容,那天看到皇上虽不算是笑了,可心情极好,仿佛和令嫔在一起,就什么烦恼都没了。”

“够了。”太后重重叹了口气,她当然记得那天弘历拉着红颜的手离去的背影,对于裕太妃夸大其词的描述竟深信不疑,恨悠悠道,“她怎么会笑不出来,皇后没了,皇帝是她一个人的了,她做梦都要笑了。”

而太后更气恼的事,皇帝对着文武大臣皇亲宗室如此严厉苛刻,弄得百官惶恐,对着女人倒是一如既往的温和,可见他并不是失去皇后悲伤得改了性子,而是魏红颜有本事,能让皇帝依旧温柔待她。

“既然你也知道皇上对着令嫔有好脸色,你怎么不去求她为你说几句话。”太后冷冷地说着,“令嫔既然常去寿康宫,你与她相见很容易。”

裕太妃心想,若是告诉太后自己求过令嫔但不果,此刻这番话就有挑唆的嫌疑,不如顺着太后的心思哄她高兴,她讨厌的人自己也讨厌,太后就会觉得自己是站在她那一边的,想要办什么事也就容易多了。

“过去那几件事后,令嫔眼中就再没有臣妾了。”裕太妃伏地道,“臣妾不过是先帝爷留下的妃子,如何敢去求当今的宠妃。”

太后怒道:“这宫里三纲五常,是要为了‘宠妃’二字,全颠倒了不成?”她喊过宫人道,“去请令嫔来,我有事要她帮忙,她若不肯来,那我就亲自去延禧宫。”

转身又对裕太妃说:“皇上那么喜欢她,现如今只有她能帮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