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有户农家 > 第一零三章 有女百家求

有户农家 第一零三章 有女百家求

作者:木儿呆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22:08: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大海家,一早又开始忙碌着。

另外搭起了好几个茅草屋,石磨也已经搬出了院子。唐大海家也正式有了一头牲口,驴,公驴,推石磨的。

饶是如此,人手还是不够,请了李水生和唐大柱,工钱是五文一日。至于鸡舍那儿,春兰已经十三了,吕氏倒不让她做这活了,只让在家养着,绣绣花,烧烧菜的。同样也请了李大娘家的大儿媳,帮着打扫舍圈,喂喂牲畜。

春兰近两年的针线活,倒是进步不小,虽说跟惯会女红的没法比,至少能看得出绣的是啥,手也不是那么容易刺破了,这缝缝补补倒是没个问题。近些日子,方氏教着春兰量体裁衣,居家必备的。

“可有人在家,大喜啊,我来报喜了……”一女声突兀地在院子外想起。

吕氏祖孙三代正在屋子里,忙着穿针引线的,这会儿听着这“报喜”的声儿,有些反应不过来。

“咱家还能有啥喜啊,娘,我出去看看,春兰你扶着点你姥姥。”方氏虽说又老了两岁,但是精神骨却愈发地好了,闲时做做针线,跟老姐妹瞎扯瞎扯。笑起来愈发地大声,用夏竹的话说,就是越来越有乡下人的味道,大口吃肉,大声说笑。

“来了……”吕氏还没出屋子便扬声应着,走到院子里一看,虽说不认识,但是看着一把年纪了,打扮着花枝招展的,心里隐隐觉得这怕是就是媒婆了吧。

“这是大海家的吧?我是花媒婆呢……”花媒婆拿下衿带上挂着的红帕子,“呵呵”地笑着。

吕氏心里一咯噔,她家也就春兰适龄,这怕是给春兰来说亲的了。也不知道说的是哪户人家,虽说春兰十三了,也不算早了。“原来是花媒婆啊,快请屋子里坐,这不,都在屋子里。没听见声儿呢。”

让着花媒婆去了堂屋,方氏正巧也出了屋子,瞧着这副打扮,心里就有底了。“去,把你小妹给叫回来,你一会儿就待在屋子里别出来了。”

“大喜啊……刚刚是你家的大闺女吧,瞧着还真是标志,水灵灵的,这附近村子的怕是难找到个比得上的,真是好福气啊……”花媒婆嘴里好话不断。不住地夸着春兰。

虽说如今的春兰。白皙秀气。一双灵动的大眼,总是巴眨着,无辜地望着你。夏竹每每看到这般姿态的春兰,总忍不住吐槽。丫的,这也端地忒好了,要不要这么无辜,这女大十三变了?

夏竹还没进院门,就听见了夸张地笑声,夏竹忍不住揉了揉胳膊,这也太寒颤人了。慢步走进堂屋,这一看就是媒婆得打扮,难怪春兰躲进屋子里去了。

只瞧见花媒婆扭动这肥胖的屁股坐在凳子上。只是好似坐不稳。涂着血红的嘴正奋力地说着什么,唾沫横飞,四溅。眼角的皱纹已经聚拢在一起,眼睛也显得格外的细长。

夏竹拿着水壶给加了水,找了吕氏收着的糕点房子啊案桌上。乖巧地叫了声,“婆婆!”原本想着是否应该叫声“姨”,只是实在难以开口,这太践踏良心了。

“哟,真是你家的小闺女吧,这么小就能看出来长大了可不得了,到时候一定要请我来说亲啊!”花媒婆可是丝毫不放过任何机会的,连几年后的都预定好了。

夏竹可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春兰真的是那叫水灵灵嫩汪汪的,自个儿可真是比不上,拍马不及。不止一次地,夏竹觉得,爹娘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比较慎重,轮到她的时候,随便了事了,这才导致差距如此之大。

这花媒婆一番话夸下来,夏竹真觉得自个儿那么多年的眼睛出了问题,莫非自个儿确实很美,只是还小?要么这审美不一样,自个儿这模样是极美的?

“咳,咳……”瞧瞧,吕氏也听不下去了,就说自个儿没美得人神共怨。“花媒婆今儿个,是有啥事吗?”

花媒婆咬了块糕点,喝了碗水。“你都叫我媒婆了,我来当然是来说亲的。这糕点味儿还真是不错,是镇上的点心铺子里买的吧?”夏竹觉得这花媒婆有点不务正业,本就是来说媒的,这会儿坐了大半会儿了,这重点都还没擦边。

看在花媒婆夸了夏竹以后定是极美的份上,夏竹殷勤地倒着水。投桃报李,花媒婆也不住地夸着夏竹。灌多了水,花媒婆忍不住去茅房了。

“唐夏竹!你悠着点儿,你就一直这么倒水,还要不要说正事了!”吕氏只有在忍无可忍地时候才会叫着夏竹的全名。

夏竹撇撇嘴,“不是你们让大姐叫我回来倒茶送水的嘛,我这不是客气点嘛。不是说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媒婆嘛,小心媒婆这种嘴……”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这么死命地夸着自个儿美,还夸地不带重样的。夏竹不就是想了解自个儿的美,了解地透彻点嘛。

花媒婆重新落座,摸了摸已经半空的肚子。“早就听说你们家最是和善客气的,这不正事儿还没说,就喝了一肚子的水了,让你们见笑了,见笑了,我往日也不是这样的,只是瞧着跟你们一家子投缘。”

花媒婆在茅房的时候,彻底反思了一下下。觉得自个儿第一次来唐大海家,这正事还没开说,就已经喝了一肚子的水,吃了一盘子的糕点,太有失做媒婆的水准了。大彻大悟。

等坐下来,看着又是慢慢的一碗糖水,和新的一盘子糕点,这糕点又换了种新的,也不知道尝着味道怎么样。前头的那盘味儿倒是不错,就是有点过甜了。顿悟!正事要紧!

“咳,咳,咳!”花媒婆自个儿臊红了脸,让自个儿不去看案桌右首的方氏,只转头跟吕氏说着。这看不到就不会又想吃了,克制,先说了正事儿再慢慢品!

“我想你们也猜到了,确实是为春兰来说亲的,这不说的是河湾村的,离你家也近。就穿条小路过去就到了。”花媒婆终于克服了一切,说起了正事。

“河湾村……近倒是近的,不知是哪家啊?”吕氏想去了到时候去问问老邱头。

花媒婆笑着说道:“这人啊就是姚大家的长子长孙,不是我这做媒婆的吹,这男娃子长得是一表人才,难得的是力气又大,种田也是好把手,又孝顺,还识字……村子里没有不夸的。”

虽说媒婆得罪不得,但是媒婆的话也信不得。至少不能全信。媒婆就是靠着一张嘴赚钱的。方氏使了个眼色给吕氏,吕氏借故上茅房去了。

夏竹看着吕氏母女俩在那儿交换眼色,也知道吕氏这是找邱爷爷去打听去了。从没见过媒婆的夏竹,也知道。媒婆说的话里,只能相信对方是个人,其他的都待估。

吕氏径直去了石磨坊,找了老邱头说明来意。“这河湾村的姚大家的长子长孙咋样啊?”

“姚大家的长子?说的是他家的大孙子?”老邱头有些惊愕,不由地提高了些许音调。

吕氏点点头,“嗯,花媒婆还在家里,等着回信儿。看看是不是要相看相看,照说春兰的年纪也不算小了。这会儿开始留意起来也不算早了。”

老邱头点点头,想着该怎么说合适。“姚大家已经分家了,这长子恰好是住在我家的隔壁。这姚大的大孙子人倒是不错,也肯吃苦。只是,虽说孝顺倒是真的。只是过于听他妈的话了,倒有点……”

唐大海这才想起老邱头家的隔壁,“大爷,不是就是你家原先那个,西首的那户人家吗?”

“你也晓得?”吕氏没想到唐大海也知道这户人家。

“大爷西首家的那户,我跟你说过了,就上次我去找大爷的时候……不行,这户人家绝对不行,这儿子就算再好也没用,我家疼到心坎里的闺女可不能嫁到这样的人家去。你没看到过,这他娘是怎么地撒泼,这事儿你赶紧去回了。”唐大海推着吕氏赶紧回去,赶紧去回了人家。

吕氏听得唐大海这般说,招呼了一声,赶紧往回赶。她可不想让闺女碰到个恶婆婆,就算那男娃子再好,也抵不过她娘,孝道压死人。何况还是个孝顺的。

吕氏在院子里喘了喘气儿,平复了下,进堂屋去了。“花媒婆,劳您跑一趟了,咱家的春兰还小,我们想多留几年,这不,麻烦你帮我们回了吧……”

“喝了你们家那么多的茶水,我也没乱说,这男娃子确实是个好的,到时候分家了,也能担起一家子的。”花媒婆有些懵了,刚刚那会儿还在说要不要相看相看,这会儿就直接地回了,这春兰可是也不小的,有的这岁数都已经嫁人了。

吕氏陪着笑,说道:“你也看到了,我家都是小的,都不还希望春兰在家多呆几年呢。”

“我都说了不少亲事了,这岁数还小什么的都是推托之词,怎么的,就出去一会儿,咋就不中意了?要说他家也就两儿子,这家里的条件在小河村算是不错的了。”花媒婆还是尽力地劝说着。

吕氏一口咬定了春兰岁数有些小,想多留家里几年,油盐不进。

“你们家以前的事儿,我也听说了,虽说你们家现在排场铺地挺大,不过那都是开荒的,种些地瓜啥的,一年到头能个多少进项?再说了,这春兰还是长姐,这弟妹的还有好几个,这嫁妆啥的,那边都说了可以不计较,看中的是春兰这个人!”花媒婆很是语重心长。

夏竹看着这吕氏没一会儿就回来了,想着那户人家必是有硬伤,虽说媒婆的话信不得,但是这花媒婆瞧着心眼倒是不坏啊。

“花婆婆,那他家就没什么不好的?花婆婆你可不能光捡着好的说啊。我都给你倒了这么多的水,你可不能蒙我们啊,这可是我大姐的一辈子呢。”夏竹仗着年纪小,随意地说着,不过就那么一会儿,夏竹跟花媒婆的关系确实不错。

“这可是坏了媒婆的规矩的,这以后谁敢再找我说媒啊。”花媒婆沉吟了半晌,看着夏竹一脸期盼地望着自个儿,忍不住心一软。“罢了罢了,我也一把年纪了,没人找我说媒,就在家享享儿孙福吧。”

“要说这户人家。那儿子确实是个好的,不过他家就是他娘做主的,他说道她娘,就跟你家婆婆似的,不过比你家婆婆厉害!”

吕氏正色道,有些不悦。“花媒婆,能说这话我也晓得你是个好的。不过,来我家前,你可是应该打听清楚了,我自个儿的婆婆我没办法选择。我家闺女的-婆婆。我断然是打听清楚的。你也知道这亲事怕是成不了。”

“唉……”方氏长长地叹了口气,“这都是我这个做娘的当初没打探清楚啊。花媒婆,劳你跑一趟了,就说咱家想多留闺女几年。”

“我这开口了。我就知道这事儿成不了,那我就回去了,去回了他家。”花媒婆知道亲事没戏,也就干脆的离了座。

方氏起身送花媒婆出去,“真是怪不好意思的,麻烦你了,有好亲事可得给咱春兰留意着点儿啊……”

吕氏将糕点包了起来,数了二十个铜板。“花媒婆,这是我们的一点儿心意。劳你白跑一趟了……”

“这哪能呢,又没说成,哪能要银子呢。”花媒婆连连摆手,推拒着。

“我家春兰以后的亲事还得靠你留意着呢……”吕氏将东西一股脑儿地塞进花媒婆的怀里。花媒婆推拒不了,倒也不再多说。“行,我这就走了,有好的亲事,我再来啊……”

夏竹看着花媒婆扭着屁 股走远了,忍不住感慨:业界良心啊!

“这几年,春兰都已经很少出门了,这人到底是从哪儿打听到的,还说嫁妆啥的都没事儿,要不是邱大爷刚好是河湾村的,我这都起了心思,要相看相看了。”吕氏也站在院门口,感慨。

“嗯,说到底,这花媒婆倒是个好的。”方氏赞同道。

吕氏扶着方氏回屋,一边走,一边说道。“这花媒婆还算是不错的,这村子里惯常跑的,还有个董姓的媒婆,不过听说这董姓媒婆话里就不怎么实了,这上门了就得提个心眼了。”

回到屋子,春兰也没问什么。吕氏本不打算说什么,不过夏竹可不管,这说亲总得大姐自个儿喜欢的类型吧。

“大姐,你喜欢咋样的啊。刚刚那是媒婆,怕是你也晓得的吧?”

春兰白了一眼夏竹,倒是一点儿都不害羞。“姥姥和娘会帮我看着的,我又不晓得什么好不好的。”

夏竹扶额,“大姐,我是说你喜欢怎么样子的,斯文点儿的,强壮点儿的,识字的,种田的,开铺子的,还有家里人怎么样的?”

“你一个小丫头问这么多做啥,以后等你要找夫婿了,你再好好思量,我这会儿啥都没感觉,姥姥和娘觉得好就行了。”无欲无求了。

吕氏满意地点点头,对春兰的说辞很是满意。背着吕氏,夏竹缠着春兰又问了好多次,春兰还是一样的回答。

夏竹后知后觉地发觉,这春兰还没有开窍!

“大海家的,在吗?”院子口又传来一阵叫唤声。

“咱家今儿个怎么这么有人来啊?”夏竹忍不住嘟囔。

吕氏看了眼夏竹,起身去开门去了。“来了,来了……”

“唉哟,是杏儿她娘啊,快屋里坐会儿……”吕氏请着人进堂屋坐会儿,夏竹很苦逼地又去端茶送水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原本春兰的活儿,现在都是夏竹在做了。

杏儿她娘刚一落座,就直接说了来意。“想必你们也晓得了,这杏儿回娘家了,我这不来买点儿鸡蛋。我知道你家的鸡蛋一向紧俏,这不我这做娘的,杏儿好不容易有了身子,能否先卖我点儿?”

“我道是什么事儿呢,这点小事儿,难道一个村子,我还能不应?要多少个鸡蛋?”吕氏笑吟吟地问道。

“五十只吧,我家里也有些鸡蛋,但是听说你家的鸡蛋又大又补,只适合有了身子的,坐月子的……等过些天,杏儿要回镇上了,我再来买点儿,你可得再给我留个一百个啊。”杏儿她娘笑意满满,这要做姥姥的人就是不一样。

夏竹可以听说,这杏儿她娘可是挥得了扫帚。喊得了老娘的人。要不,一个寡妇,怎撑得起一个家。这杏儿还能嫁到镇上,吃香喝辣,杏儿她娘绝不简单。

吕氏招呼春兰去鸡舍那儿,跟土生他媳妇说一声。

“你倒是好福气啊,这杏儿嫁到镇上,听说她相公对他可疼了,啥事儿都依着杏儿,两个儿女也是个听话懂事的。你算是熬出头了啊。”吕氏感慨着。直觉得杏儿她娘人不赖。

要是被夏竹知道吕氏的想法。准忍不住说。在吕氏的眼里心里,就没有个真正坏的。

“嗯,我这都是托了杏儿的福,熬出头了。你现在也不差啊。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里人不知道有多少红了眼呢。”杏儿她娘随意地说着,看着吕氏有些呆愣地模样,继续说着,再接再厉。

“你们怕是住在村尾,离得远,只晓的事儿少,这村子里,不少人眼热着的。不过咱村子里都是良善的多,晓得你们一家子不容易,大多都替你们高兴的。”

春兰提着篮子进来,吕氏接过,“喏。这是你要的鸡蛋,多贴了十个,算是我这做婶子给杏儿补补身子的。你可别推辞,我要不高兴的,再说了,就那么几个鸡蛋,不值当什么!”

“这哪儿好意思,这到你这儿买鸡蛋,还劳你破费,送那么多的鸡蛋……”杏儿她娘有些不好意思,推拒着不肯接篮子。

吕氏装作不满道:“这有啥破费不破费的,都是自家的东西,再推这鸡蛋可要破了,再说了,我又不是给你的,是给杏儿那丫头的。”

接过篮子,杏儿她娘没想到吕氏这般热情。“大妹子,说句不当的话儿,早点儿给春兰说门人家,你可别不当一回事儿,记着点心里。”

吕氏送了人出去,手捏在围栏上,咬牙切齿。“这都两年了, 看来是还没放弃呢,痴人做梦!”

团团坐,吃饭饭!

“你们几个放在我这儿的银子,我都还给你们。一人就算四百两了,这是银票……”吕氏将早已准备好的银子放在桌上。

晓晨刚刚想说话,吕氏就开口说道:“乖孩子,在咱家也几年了,娘也是当你跟文佑他们一样的,爹娘老了,你也得替我们送终的,这银子你也有份儿,这活儿可没少干。”

“今儿个,有媒婆来给你们大姐说亲了,不太满意就回了。这你们的银子,都是归你们的,这买田买铺子买宅子都行,娘这儿的银子只管日常开销了。”吕氏说得很明白,这以后嫁娶,她都不管了,这陪嫁或者分家以后的家业,都不再管了。

“你们也不用急着回我,你们几个商量商量,特别你大姐的那份儿,我想着给她买田去了,不管嫁到怎么样的人家,这有田总归饿不到。”吕氏没问过春兰,自顾地给春兰决定了。

春兰倒是没心没肺,“娘,你看着办就行。这铺子我又不会经营,就算再镇上买了宅子也没用,指不定嫁到哪儿呢。还是买田最好了。”

夏竹一直盯着吕氏,两年了,吕氏从没说过要怎么花,甚至至今,一家子九口人仍是挤在三间屋子里,唯一不同的是文佑跑去跟晓晨一间屋子了,邱爷爷自个儿一张chuang板。

这怕是受了什么刺激了吧?要说今儿个确实事儿挺多的。

没想到,这么两年来,她家家底也是颇厚了,要是村里人晓得了,怕是给春兰提亲的,就要挤破门栏了吧?

唐大海看着吕氏一反常态,倒也没说什么,这银子总归是要放着置办些田地啥的。这家事儿,唐大海一向甚少管,如果有啥事儿,吕氏夜里也会唠叨的。

只是,方氏却是狐疑地看着吕氏,方氏倒是没想到这么才两年,这家底倒是颇丰了。想想也是,都是卖的稀罕货,再说,一家子平日又是省惯了的,也没啥花销。

ps:

六千字的大章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