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有户农家 > 第九十九章 一切皆顺利

有户农家 第九十九章 一切皆顺利

作者:木儿呆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22:08: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大海一家子这两日动作颇多,引得村子里相熟的,半熟的,纷纷来串门。至于不熟的,也不太好意思来串门,不过,混着半熟的人群中,也来凑凑热闹,沾沾喜气。

“这么大的石磨啊,咱村子里也就钱家的祠堂里有一个。这可得花上不少钱啊。”一妇人用手摸着石磨,“啧啧”感慨着。

“咱啥时候也能用得起这么大的石磨啊。”

“嘿,你这石磨买来也没用啊,你没瞧见唐大海他们家是有用处的啊,咱们买来难道就放在院子里淋雨啊。”几个妇人调笑着。

“这唐大海家的日子是愈发地好了,说句不当的,这离了村里的那唐家,日渐地好了。当初可是啥都没有,连个一亩地都没,这会儿,怕是存银少不了。”有些后悔,当初咋就没来帮扶一把,暗骂自个儿真是个眼见短的。

“如果我是那家的人,我肯定早悔得肠子都青了,这会儿随便拨点儿银子出来,可够一家子吃喝的了。”

“你这话说的,我可不爱听了。这村子里的唐家,日子过得村子里的好多人家都要好上很多,可不差那么一点儿银子,人家那是作!”

“可不是嘛,照说咱这在背后说人家可不当,不过说起村子里的老唐家,可真是不厚道!那收稻子那会儿的事儿,想必都听说了,这老婆子还有脸带这儿孙来闹,说是咱钱家的。害得他家损失惨重,要咱赔银子,这不还找上了族长,堵在人钱氏族长的院子门口,哭天抢地的。”

唐姓族人听着钱家的说起这事儿,摸摸鼻子走远些。丢不起这个人。

“谁说不是呢,这钱族长被她烦的实在没法子,让人去请了唐氏族长,听说。最后是唐家族人给这老婆子给架回去的!那唐有根打了那老婆子一巴掌,这才算是清净了。”

“哟,这怕是面上都下不来了吧……”嘴碎的,丝毫没意识到这是在人家儿子的院子里。吕氏见着那么多人来自个儿院子,忙前忙后地,脚不停蹄。端茶送水的。平日里准备的一些小吃食,也拿出来哄孩子了。

好不容易等到半熟的不熟的都走了,剩下些交好的人家,帮着吕氏清扫着院子。

“这鹅卵石铺的踩着倒是痒痒麻麻的,不过扫起来倒是不方便。”唐大柱的媳妇,扫着院子。这一地的瓜子壳。

“这不没成想,买个石磨。村子里会来那么多人,这不都没啥准备。”吕氏整着桌子。

好不容易清扫完,才得以坐下来好好地说上话儿。

唐大柱几人正帮着唐大海推着石磨。

“大海哥,听说你家最近要赶活儿,我这不最近也没啥可忙的,就帮你来推推磨吧,好歹也能在你家混上口饭吃。”唐大路看着唐大柱推着磨。嘴馋了老久了。

“你小子怕是又眼馋了吧?”唐大路是几人中最小的,纷纷打趣着。

方氏这会儿从屋子里出来。都在院子里落座,喝着水,说着话儿。

“嫂子,这猪快要出栏了吧?我瞧着这猪喂得可真是不错。”李水生的媳妇,想起了之前在猪圈看到的猪。

现在唐家磨地瓜粉留下的渣都喂猪了,倒是啥都不浪费,反而这猪也乐意吃。好吧,基本没见着这几头猪挑食。

吕氏笑了笑,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你们这荒地上可想好了种什么了没?”

李大娘听着吕氏这般问,倒也没想啥。“我家就多种些玉米的,到时候磨成玉米面,也能管饱,你们也知道,咱家人多。”

“我这儿有些想法,这不,咱家跟镇子里的酒楼里订了契约,我家也就这么些地。如果你们要种地瓜的话,咱家收。”吕氏笑吟吟地说着,这是他们一家子商量的结果。毕竟,按照现在这个价格,这粉条还是有利可图的,对于他们来说,还不是小利。

唐二婶一听,乐了。“这倒是好的,难为你能想得到我们,原本我们还想着多多地种些玉米,也能管饱。”

“现在种这地瓜还早,如果这契约签下来了,我们就收地瓜,不过,你们也知道,咱家做粉条的,也只赚些力气活,趁着这粉条还没人会做,所以,你们几家的地瓜,咱就都收了。不过话说在前头,别人的,咱就不收了……这太多收来,咱也是烂了的,这磨成粉,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吕氏有些为难。

众人都表示理解,这石磨一天也才只能磨上那么一点儿,这地瓜多了,可不都得烂在家里了。

“我们想着这地瓜,价儿先跟你们透个底,150斤一两银子。”这买卖,总得有个价儿,这价儿是一家人探讨了半日才决定的。

自家的沙地,亩产700斤左右,估摸着能出130斤左右的地瓜粉,加了水,大概能有十八、九两的收入。这150斤一两银子,比起他们家拿的,算不得太高,也已经不算是低了。毕竟唐家重要的是方子,做粉条的方子,一但离了这方子,这地瓜,也不值钱了。

“这,这,可有弄错了,这可是一两银子呐?”唐二婶有些结巴了,连一向漫不经心的唐三婶也坐正了身子,一脸错愕地看着吕氏。

“婶子,错不了,咱家握着这方子就还有点儿赚头,大家都一道儿赚点。一旦别人都晓得了,怕是这地瓜也就不值钱了,咱家也收不起了。”

“嘿,我家的水田,平日里就够吃的了,这不,还开荒了七亩地,这全部都种上地瓜,一年到头,我算算啊,可有多少银子……唔……可有20余两了,好大的一笔。”唐三婶有些坐不住了,话儿也多了。

“种个一两年,咱家的大路,可是能娶上个不错的媳妇了。”

唐二婶也在那儿细算。“谁说不是呢,我那大孙子眼见着就要说亲了,这一家子还吃不饱的,到哪儿去找媳妇去,我这日日愁,天无绝人之路啊,老天保佑大海一家子发了,还能惦记着咱。我可得回去跟老头子好好说说去,让他也能睡个好觉。”

“嗯,虽说我家的孙子孙女都还小,这么多年,老头子早去了,丢下一家子小的给我,我这一个人硬是扛过来了,我这媳妇都是好的,只是平日里也没个啥油水,身子都单薄。有了银子,可得给她们补补,让她们给我多生几个大胖孙子。到了地下,我也有脸见我家老头子了……”李大娘忍不住红了眼眶。

几人说着话儿,倒是真坐不住了,总感觉要回自家,做点什么,一家子好好合计合计。吕氏送出门,“大娘,婶子,这事儿也就咱几家人知道,万一被村子里的人晓得了,我家怕是难做了。这要是都种了地瓜,往我家送,不收,要被人唾弃,什么难听的话儿都出来了。收了,也是糟蹋东西,根本就磨不过来。有心无力啊”

“大海家的,我们这些都晓得的,我们这些分寸还是有的,你们放心,咱现在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了,你家好,我们才会好。”李大娘握着吕氏的手,一脸感激。

没日没夜地忙了几日,得亏了那几家人的帮衬,总算是 赶了50斤的粉条,唐大海和老邱头,带着俩小的,给镇上的听雨阁交货去了。

新鲜的地瓜出粉高,这越到后头,就出粉的越少。唐大海虽不懂这些个道道,只是怕烂了,钱里正家的小石磨也没还,两个石磨一道推,没日没夜地。

这日,唐大柱正帮着推着石磨。唐有根带着江氏来了。

唐大海有些受宠若惊,说是受宠若惊又有些不恰当,瞧着唐大海微微皱起了眉头,怕是心里有些烦躁,只是他自个儿都没发觉。

“大海,早就听人说了,你家买了石磨了,这老大的一个石磨,怕是花了不少钱了吧?”没等唐大海回应,就自顾自地说下去。“看着你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我这心里也就放下心了……”父慈子孝!

江氏听着唐有根说的这些,微微地有些不自在。江氏最是受不得这种父慈子孝的画面,浑身不得劲,特别还是对着最不待见的二儿子。

“爹,也就只是赚些辛苦钱,这不眼见着春兰,文弘都大了,就要说亲了,不赚点辛苦钱,怕是连亲事都说不上了。”唐大海最近镇上跑得多了,说话也学会打着哈哈了。

江氏撇撇嘴,不赞同。“春兰一个闺女,还要什么银子,等着别人家送银子来才是正理,好不容易养大了,送给别人家了,难道还得贴银子?这还是你大嫂子聪明多了,老二家的,可得跟你大嫂好好学学!”

不提田氏还好,一提田氏,吕氏连话儿都不想说了,连应付都懒得应付了。转身就走,说是烧水去了。让夏竹去院子里,注意着点唐大海,别头脑发热,啥都应下来。

本来,唐有根夫妇俩难得来次村尾,吕氏还打算着好好招待下的,免得落了人口舌,这江氏千不该万不该的提了田氏。吕氏一直为秋月提心吊胆着,这江氏还觉得自个儿的大儿机灵,吕氏还能不甩脸走人?。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