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螭话音刚落,就见自家兄长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模样,便知道对方没明白。
薛螭当然不会认为,就这么一句话便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他这又不是主角光环级的嘴炮——于是,他便即场讲了一个故事作为例子:
话说某地有一户豪富人家,家中老父早逝,余一老母亲,然后家中有兄弟两人,兄长继承家业已婚有一妻一妾,小弟努力念书尚未婚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哥的小妾因生了儿子,心大了,就联合娘家兄长欲图谋不轨。
接下来大哥的正妻就被小妾暗害而死,而老母亲因发现小妾的阴谋被喂了药在床上病得神志不清,本来感情很好的兄弟亦被小妾挑拨得离了心,等等等等。
最后那户人家死的死,走的走,只剩下大哥一个。这时候大哥才终于发现,问题是出在小妾身上,结局是大哥收集了证据惩治了小妾一家。
——这个故事其实是薛螭改编自,作为白金的时候看的一部电视剧。
晚点的时候,薛蟠还悄悄跟薛螭说:“那些下人,总是在我耳边叨唠,说阿弟你长大了,会抢去属于我的那份家产。”
薛螭瞥了对方一眼:“若到那个地步,我是混得有多糟糕啊。”
薛蟠听到这话,煞有其事地点点头,道:“是啊,估计连饭都吃不上了。”
薛螭又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他说:“哥,要是我真吃不上饭,你难道不会帮我?”
“你没饭吃,哥自然会帮你的!”薛蟠拍拍胸口。
“这不就行了嘛!”
“那阿弟,”薛蟠追问,“你哥我没饭吃,你会帮我吗?”
薛螭笑了,他一字一句地说:“才、不、会、呢!”
“哎?!”
“你若混到那个地步,我可不会给你一碗饭吃!”
“什么?阿弟,为什么啊?”
薛蟠不断追问,可惜薛螭并没有回答。
直到不久的将来,薛蟠才在另一个人的口里,知道他弟弟话语里隐含的深意。
不过这是后话了。
却说,薛家兄弟俩把话说开了之后,一改过去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互看对方不顺眼的做派,开始天天黏在一起,仿佛之前的隔膜不曾存在一般,叫薛王氏见了亦大感安慰。
又有,薛蟠与薛螭,单独拎出来都是折腾人的高手,如今两厢组合,那战斗力简直呈几何倍数般的增长。
这下薛家的下人们,简直是每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之前暗地里取笑过薛螭的下人们无不痛哭流涕、跪地求饶:二少爷,不笑,我们不笑啦!求放过!
——话说回来,薛螭若想跟人交好,凭他上辈子坐到副总位置的手段,别说一个熊孩子,一百个都不在话下。更不必说他是真心要修补兄弟关系了。
如今关系变得融洽,改造熊孩子的计划就得提上日程了。
薛螭的想法是这样的:薛蟠今年都九岁了,在这个古代恰恰属于半大小子的范畴,在农村已经是半个劳力了。
当然以薛家的身家是不用种田的,不过就薛螭看来,薛蟠对家里的事务,是可以去努力争取下“参与权”兼“发言权”的。
一来,薛螭虽说拿个故事警戒了薛蟠别胡乱轻信他人。但人就是这样,说得人多了,不想信也会生出怀疑的心。若能叫薛蟠自个实践多一些,学会明辨是非,就真是再好不过了。
再者,如果薛蟠参与了家中事务,不就代表他知道的讯息增加了嘛!
——爹妈不好说的话,从他哥那,肯定好问多了!
兄弟之间互相商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