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在下欧阳锋 > 291,横扫江南,天下归一

在下欧阳锋 291,横扫江南,天下归一

作者:太灰金星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轰隆隆……

雷霆似的闷响,忽地传入樊城守卒耳中。

城头宋军齐齐一惊,握着枪矛的手掌青筋暴突,情不自禁地踮脚探颈,看向那闷雷声传来的方向。

他们首先看到了一片腾起的烟尘。

那冉冉升腾的烟尘,好像一头张牙舞的黄龙,正向着樊城不断迫近。

随后,几个小小的黑点,自黄龙下方跃出地平线,跃进了城头宋军视野。

很快,跃出的黑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最后汇成一道滚滚黑潮,在那黄龙般的烟尘遮蔽下,在那越来越响的雷霆声中,以不可阻挡、摧毁一切的气势,向着樊城汹涌而来。

“狼,狼骑!”

有宋军士卒忍不住失声惊呼:

“雍军狼骑打过来了!”

“慌什么?”有将官强自镇定,厉声喝斥:“暴雍狼骑再强,难道还能撞碎城墙不成?严守战位,再敢大呼小叫,乱我军心,立斩不饶!”

嘴上虽然严厉喝斥,可这将官还是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天空。

狼骑当然撞不碎城墙。

但再高大坚固的城墙,也抵挡不住暴雍的飞龙。

若是飞龙出现在天空,这将官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会英勇奋战到底,还是会丢盔弃甲落荒而逃,甚或伏地乞降。

好在暂时还没有看到飞龙的影子。

这将官的勇气还勉强能够支撑。

轰隆隆……

那黑潮也似地重甲铁骑越来越近。

终于,停在了城头弓弩射程之外。

当数以千计的黑甲铁骑停下的那一刻,汹涌的黑潮,又似变成了一座爆发前的火山。

看似沉寂,内部却酝酿着恐怖的岩浆,像是随时会爆发出毁天灭地的能量。

看着那静立如岳的骑兵军阵。

城头宋军无不头皮发麻、脊背发冷,喉头耸动着连咽唾沫,额头也淌下大滴冷汗。

襄樊虽是事关偏安小朝廷生死存亡的门户重镇,可自从隆兴和议之后,宋国已经几十年未历战火,襄阳与樊城的军将士卒,几乎没人见识过真正的战场。

初次上阵,就要面对摧枯拉朽般灭亡了金国的大雍强军,宋军将士心中的紧张压抑可想而知。

城上城下一片安静。

就在这几欲令宋军将士绷断心弦的压抑沉寂中。

城下骑军阵中,一骑策马出阵,不紧不慢地向城墙行来。

“我是王武。”

那身披黑光铠,雄壮魁梧的骑士一边前行,一边沉声说道:

“你们应该听过我的名字。”

声音回荡城头,像是与每个士卒面对面说话,令城头宋军一阵惊恐哗然。

王武。

宋军将士们的确听说过这个名字。

大雍第一龙骑战将,雍国战神欧阳锋的亲传大弟子,于灭夏、伐金之战中斩将如麻、破城无数,战功封侯第一人,人称“绝世凶虎”。

传说他即使不骑乘飞龙,也是万夫莫敌的虎将。

当他冲锋起来,再严整的军阵也要瞬间土崩解,再坚固的城防也是脆如鸡卵,纵万军丛中斩将夺旗,对他也只如探囊取物。

面对这头传说中的绝世凶虎。

哪怕对方身在城下,哪怕对方并未骑乘飞龙,城头宋军将士,也只觉随着对方的靠近,一股沉重如山的无形威压扑面而来,令他们紧张压抑地几欲窒息。

王武已策马进入城头弓弩射程。

真容也能被城上宋军将士看到。

他冷厉的目光扫过城上那些面色苍白,甚至微微颤抖的宋军士卒,沉声说道:

“我大雍乃华夏正统,灭金乃是驱逐蛮夷,收复中原,恢复汉统。伐宋乃是浑一宇内,弥合南北,再现汉唐雄风。尔等宋军,与我大雍虽为敌国,却也同为华夏子民,同是炎黄子孙。既为同胞,我军不忍同室操戈,生灵涂炭,愿给你们一个机会。一刻钟内,开城投降,可保活命。”

“若不降,又如何?”

一个顶盔戴甲,但皮肤白皙、身形单薄的中年男人厉喝道:

“若是不降,你又待如何?”

“不降?”王武冷冷道:“无非身首异处,血流成河而已。”

“大宋好男儿,岂惧死乎!”那人看着周围将士,振臂高呼:“大宋养士两百年,捐躯报国,就在今日!”

应者寥寥。

宋军将士皆眼神微妙地看着他。

大宋养士两百年不假,但优养的是文士,跟他们这些贼配军有啥关系?

你是文官出身的知县,你是读书人,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是好男儿。可咱们却只是泥腿子出身的大头兵,哪怕祖坟冒青烟侥幸以军功做到枢密使,那也算不得好男。

好男儿不惧死,咱们这些贼配军却还是惧死的。

再说那王武说得也没错。

大雍又不是金国那样的蛮夷,反而是灭了金国,收复中原,恢复汉统的华夏正统,此战并非蛮夷入寇,而是统一之战,咱们这些贼配军,每个月就那么点口粮,那般拼命做甚?

大头兵们那冷淡的反应,令樊城知县脸孔涨得通红,眼中满是怒其不争。

王武脸上则浮出一抹笑意。

他抬手摘下挂在鞍上的长弓,抽出一枝长箭,对着樊城城门一箭射出

箭矢离弦之时,绽放出璀璨晶光,宛若一枚拖着长长尾焰的流星,瞬息间射在城门之上,爆出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

厚重城门瞬间炸成粉碎,连整面城墙,都在这猛烈爆炸之中狠狠震颤了一下。

王武用的,是欧阳锋在西游世界缴获的天兵弓箭。

即使在狼骑当中,能拉开这等强弓的也不多。

而王武,当然可以轻松拉开。

每一枝箭的威力,都相当于一发炮弹。

方才那将官说的没错,狼骑确实撞不碎城墙。

但王武和狼骑中的神射手们,可以用天兵弓箭,轻松射爆城墙。

在狼骑面前,骑兵攻城,也并不是天方夜谭。

“一刻钟。”

一箭射爆城门,王武凝视城头,沉声说道:

“一刻钟后,生死自负!”

说罢,拨马回转。

他背对城墙,走得不急不徐,像是浑然不觉自己仍在城头弓弩射程之内。

而那樊城知县也声嘶力竭地厉喝:

“放箭,射死那贼将!快快放箭!”

没人响应。

王武那绝世凶虎的威名,本就足够震慑人心,他那射爆城门的神箭,更是令宋军将士彻底丧失了斗志。

大雍的军队,是天兵神将。

咱们只不过是泥腿子贼配军,凭什么跟天兵神将斗?

飞龙未至,单凭狼骑,就足以将樊城夷为平地,这还怎么打?

城上几个将官聚在一起,快速商议一阵,走到那知县面前,说道:

“知县大人,打不过的。弟兄们家中都有妻儿老小,无谓白白送命,还是降了吧。”

知县暴跳如雷:

“打不过就降?你们这些罔顾君恩、不知廉耻的贼配军……”

话音未落,几个将官就已一拥而上,将那知县扑倒在地。

若是异族入寇,他们这些贼配军,为保妻儿乡梓,或许还能豁出去拼个鱼死网破,但既是华夏正统的统一之战,又何必那般顽固?

作为一线守军,他们可是很清楚,官府宣扬的雍国暴政纯属子虚乌有。

雍军在战场上凶残无比,可战场之外,那是真正的仁义之师,对百姓堪比当年岳爷爷的军队,对待敌军俘虏也足够宽厚仁义。

既如此,又何必为赵宋官家,为文官士大夫卖命?

反正他们永远都只是贼配军,永远都不能成为士大夫口中的“好男儿”。

一刻钟不到。

樊城守军全军弃械解甲,出城投降。

樊城陷落,接下来,就该是与樊城隔河对望的襄阳了。

襄阳当然是天险雄关。

驻守襄阳的,亦是忠心耿耿的大将。

但连蜀道雄关都抵挡不住雍军的推进,更何况这襄阳?

半日后,襄阳城破,宋国荆湖防线门户洞开。

……

王武攻打襄樊时。

自蜀中南下的雍军,则与宋军水师爆发了一场大战。

宋军水师很强。

雍军则因为在北方用不着水师,又推进太快,没时间发展,故而水师只能用来运兵,几乎没有水战能力。

哪怕雍军有火器,也无法弥补水战方面的巨大劣势。

不过即使雍军水师过于孱弱也没有关系。

因为雍军有飞龙。

当马跃、董芸、海棠等龙骑从天而降,向着几乎铺满长江水面,看上去声势浩大不可战胜的宋军战船喷吐出龙焰之时。

这场水战的结果就已注定。

以空军轰炸没有任何防空的内河水师,这又是一场毫无悬念的降维打击。

两刻钟不到。

宋军水师前锋、后军、两翼皆陷入一片火海,中军进退两难,在主将旗舰亦被龙焰摧毁后,被火海包围,空中还有飞龙盘旋虎视宋军水师,统统战意崩溃,当场投降。

大雍喜提现成水师。

……

当雍国两路大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节节推进。

大宋境内的内应们也开始踊跃活动。

雍军也不需要内应们在战事方面多做什么,只需他们帮忙做做向导,安抚民心即可。

大宋官府的谣言抹黑,在民间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许多百姓都听信了官府宣扬,对雍军谈虎色变。

好在雍军确实军纪严明,又提前做出准备,派出了不少宣传员,又有江南七怪、铁掌帮等颇有威望的地方势力帮忙宣传,总算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恐慌。

有些宣传工作做得到位的地方,百姓对雍军的到来甚至抱有不小的期待——大宋对百姓的压榨,某些方面更甚金国。南渡小朝廷的文采风流,临安等名城的富庶繁华,可以说大半是建立在对乡间小民乃至乡里富户的残酷压榨之上。

有宋以来,民间起义可是从未断过,只是宋国防内的本领炉火纯青,民间起事大多旋起旋灭,很少演变成大规模起义罢了。

对于许多饱受压榨的百姓来说,雍军便是虎狼又如何?

反正咱们已经一无所有,虎狼要吃肉,也得先吃家财万贯,养得白白胖胖的老爷们。

能跟高高在上的老爷们一起灭亡,那也是一种痛快。

更何况,在江南名声不错的江南七怪都说了,大宋官府的宣扬只是造谣抹黑,雍军军纪堪比岳家军,不仅从不屠城残民,甚至还有分田减税免除徭役等诸多仁政,那为何不能稍微期待一下?

对许多一无所有,活得极其艰难,也无甚趣味的底层百姓来说,雍军,或许就是改变现状的唯一机会。

无论如何,百姓就算听信谣言,视雍军为噬人虎狼,可等到雍军到来后,亲眼看到雍军风纪,宋国官府的谣言抹黑也很快就不攻自破。

民间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反抗。

纵有知道雍军政策,真正视雍军为生死大敌的豪强士绅,散尽家资募集民团顽抗,也只是蚍蜉撼树,毫无作用。

连装备精良的朝廷大军都抵挡不住雍军推进,连襄阳雄城都半日陷落,豪强士绅们的抵抗,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入冬之前。

黄药师已经亲领大军,逼近临安。

而临安也正如柯镇恶所料,雍军尚在数十里开外,临安城连雍军行军的尘头都还没有看到,赵宋皇室已经自钱塘码头上船,出海逃遁。

奉旨留守临安,抵挡雍军的重臣大将,则在远远看到雍军先锋骑兵扬起的烟尘时,就下令全军解甲弃械,大开城门,遣使出降。

雍军未动一刀一矢,便已轻取临安。

至于出海逃跑的赵宋皇室,也没能逃出多远,很快就被龙骑追上,几道龙焰焚毁了几艘大船之后,赵宋官家下令降帆停船,奉玺请降。

虽然南方以及沿海一带,还有不少州府尚未落入雍军掌控,但随着赵宋皇家以及随皇室出逃的朝廷重臣全员被俘,这大宋,也可正式宣告灭亡了。

临安。

欧阳锋与黄药师再度并肩步入了临安皇宫。

皇宫里,迎接他们的降人当中,还有个熟人。

正是当初欧阳锋与黄药师带着王武夜入临安皇宫,遇到的那位开创了“葵花宝典”的老太监郭非。

故人重逢,相视一笑。

郭非心中感慨,犹记当年,这两位还是少年,当时一见,便觉他们皆是人中龙凤,前程不可限量。而那白衣少年也曾对他说过,将来他们还会重返临安。

却未曾想,这二位竟是以这样的方式重返临安。

人中龙凤……

这二位,竟真如天外神龙,完成了克金灭宋,一统天下的伟业。

这令郭非不得不感慨,机缘之巧,际遇之妙,着实令人不可思议。

“郭中官,将来大雍内廷的安全,要劳烦郭中官多多费心了。”

欧阳锋含笑说道。

葵花老祖郭非一揖到地:

“贵人有命,郭非敢不从命?”

在郭非陪同下,欧阳锋与黄药师在这临安小皇宫漫步游玩。

逛过大半皇宫,欧阳锋忽然说道:

“宋国既灭,天下已归一统,算算时间,药师你的缘份怕是也快到了。不如去太湖走一遭,撞一撞缘份?”

“神神道道……”黄药师轻哼一声,说道:“南边和沿海还不少宋国州府,大理也还在,还没到我休息的时候。”

欧阳锋笑道:“不急。先休息,等过完年,再把边边角角收拾干净。去太湖吧,兴许有人在那里等着你。”

黄药师眼神奇异地看着他,良久,方才问道:

“那人姓什么?”

“我又不是无所不知,哪能算那么准?”

欧阳锋悠然道:

“不过既是命中注定的姻缘,或许当你遇到她时,自然而然便知道了。”

黄药师若有所思。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