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重生完美男神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惊人的微博论战

重生完美男神 第一百九十三章 惊人的微博论战

作者:如闻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04:54:01 来源:小说旗

虽然不能够亲自跑来骂一番林若枫,但是很多人聚集到了林若枫的微博上。

顿时,林若枫的微博成为各界人士讨伐林若枫的战场!

“《红楼梦》只有一百零八回,林若枫,你别胡说行不行?”

“就是,你以为这样哗众取宠就有了名气吗?确实啊?不过是臭名气而已!”

“《红楼梦》也不可能是曹雪芹所写的,你看过洪升的《长生殿》吗?里面结构、人物都与《红楼梦》十分之像,你还不承认洪升是《红楼梦》的作者吗?”

“香江大学搞什么啊?请这么一个不懂文学、红学的家伙来讲课,什么玩意?”

“就会胡说八道,看起来有道理,实则经不起推敲。”

“一派胡言,不过是为自己炒作一番而已!”

众多骂声已经淹没了林若枫的微博,虽然也有支持声,但是很快就被冲刷下去。

见此,林若枫回复道:“且不论各位如何说,请将我讲得几点一一驳回之后再来,若不能一一反驳回来,你们也不过是胡搅蛮缠!”

此条微博一出,又是激起了一片骂声。

“是谁胡搅蛮缠?你说《红楼梦》只有一百零八回不是胡说是什么?”一名教育学家怒道。

“为什么《红楼梦》不能是一百零八回?”林若枫反问道。

“呃!这......”教育学家顿时语塞。

所有人都一愣,总觉得林若枫这句话不对,却又说不出来。他们就是本能的听说《红楼梦》只有一百零八回,与他们所认知的一百二十回不同,便是认为错的,所以全部跑过来大骂。

但是现在林若枫要求他们去考证,所有人看过视频之后,都傻眼了。有条有据,他们怎么反驳?

“那你说索隐派只是研究了《红楼梦》皮毛,这又怎么说?”

索隐派之人终于找到借口攻击林若枫了。

“索隐派一味的追究研究《红楼梦》所影射的历史事实,但却不知,《红楼梦》只是曹雪芹的自传说而已。”林若枫回应道。

“《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及若干小说情节皆影射康熙朝的知名人士及时事。贾宝玉,即传国玉玺之义也,乃影康熙时的废太子胤祁;林黛玉,影朱竹垞也,绛珠影其氏也,居沧海文学网馆,影其竹垞之号也。竹垞生于秀水,故绛珠草生于灵河岸上;薛宝钗,影高江村。薛者,雪也。林和靖《吟梅》有曰:“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用薛字以影高江村之姓名也,即高士奇。王熙凤,余国柱也。探春,影冒辟疆。刘姥姥,影汤潜庵等等,所证明,虽不及百之一二,然《石头记》之为政治小说,绝非牵强附会,已可概见。林若枫,你还认为《红楼梦》只是曹雪芹的自传说?”

突地,在微博上,一名索隐派人物回复,下面给了许多的历史资料,来反驳林若枫的话。

“天,是索隐派陈学林陈大师!”

“果不愧是陈大师,一出手就惊人,这么多的东西,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就是《红楼梦》实则是政治小说,哪里是什么自传说?”

“林若枫,你有何说法?”

索隐派人士士气高涨,领军人物陈学林出来了,那可是红学界一面旗帜,代表着这么多年来的索隐派。

就在此时,林若枫更新了微博:我为什么要提出那么多观点?去考证《红楼梦》真相。消极方面,我要教人怀疑许多人的谬说。在积极方面,我要教人一个思想学问的方法。我要教人疑而后信,考而后信,有充分证据而后信。莫把这些小说考证看作我教你们读小说的文字。这些都只是思想学问的方法的一些例子。在这些文字里,我要读者学得一点科学精神,一点科学态度,一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科学态度在于撇开成见,搁起感情,只认得事实,只跟着证据走。科学方法只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个字。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奉为定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

林若枫的长篇微博瞬间被熟人转发,教人独立思考,敢于怀疑,重视实证,打破蒙蔽与教条,追求真理。这些,正是一个教育者,研究者应该学习和所做的吗?

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刘作义评论:“好一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阐述了科学研究之真理。事实上,《红楼梦》诸多疑团,为什么不能大胆的假设?再去求证?一味的争论又有何意义?”

此言一出,红学等各界人士皆是一愣,的确,红学研究实则也没有一个绝对肯定的观点,不管是索隐派还是题咏派,都是提出了各种观点,逐一论证的。

而现在,林若枫提出《红楼梦》是自传说,为什么不行?只要没有论证是错误的,谁又能肯定他是不对的呢?

随之后,林若枫再一次发表微博,将索隐派提出来的研究成果,加以评论。并且引用了前世新红学祖师爷胡适的《考证》,道出了索隐派弊端,牵强附会。

而此时,陈作义再次评论:“林老师在课堂所讲,我已经完全看过,对于其中提出的曹雪芹家世以及高鹗候补之观点,非常的佩服。但是林老师所提到的索隐派研究皮毛,你却没有正面回答我?难道索隐派的小心谨慎研究,仅以‘附会’二字加以抹杀?”

陈学林的再次评论,又一次引起了关注,此时所有人都知道,林若枫所提出来的新红学,已经和旧红学的索隐派成为了水火不容之势,难道要在微博上论个高下吗?

果不其然,林若枫又一次更新微博:索隐派“性情相近,轶事相征,姓名相关”这三种推求小说人物的方法是不适用于《红楼梦》的,顾颉刚所著之中已经明确提出过了,特别是索隐派轻视作者之生平的考究,我实在是不能苟同,《红楼梦》一书所以容易被人穿凿附会,正因为向来的人都忽略了作者生平这一大问题。

微博上的你来我往,所有人内心都惊诧起来,这真是要论个高下啊!

陈学林不说了,那可是研究《红楼梦》数十年如一日的人物,顶起了索隐派的天地,成为了所有红学派系当中最让人信服的派系。

但是现在,林若枫丝毫不妥协,提出来的观点,一次又一次的加一论证,并且还道出了索隐派的弊端,告诉世人索隐派考究《红楼梦》的方法不可取。

“太厉害了!我原本以为林若枫不过是胡说八道,能教什么书?但是从他和陈大师的争论之中可以看出来,林若枫真的是有真才实学的!”

“没错,林若枫所提高的几点,我也有过想法,却不能像林若这般论证出来,实在是佩服!”一名红学研究专家回道。

“不管如何,林若枫提出来的新观点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说不定这又是一条研究《红楼梦》的新路子!”

“如此说来,林若枫不是开创了红学新派?”

无数人震惊。

红学研究一直停滞不前,多少代红学研究者呕心沥血,无法找到突破口。现在,有了林若枫提出的新观点,红学研究不会再原地踏步了。

微博上,林若枫和陈学林两人一直再争论不休,一种学术争论氛围油然而生。之前的骂声全部消失不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加以讨论。

当然,他们不敢去打断两人的争论,那种严谨的逻辑推理,有根有据的观点,让很多人大开眼界。

特别是林若枫从新观点上论述,研究《红楼梦》只能从作者和版本上去深究,让许多人内心感叹林若枫的才学。

原来,林若枫竟是拥有这般学术能力?

社会各界强烈的关注此事。

微博一战,直到天亮,最终,林若枫和陈学林谁也没能说服谁。

但是,没有人再去骂林若枫不够资格讲《红楼梦》了!

林若枫用他的才学,用他大胆的假设,严谨的推理征服了众人。

所有人都知道,自此以后,新红学随之要诞生了!

而创造新红学的人,名字叫做林若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