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为头越内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审慎的乐观

为头越内 第三百五十六章 审慎的乐观

作者:落梅河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22:37: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位于西长安街西侧的央%行大楼,冯一平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因为在各种新闻里,这栋大楼他经常见到,但凡是降息或者是提准的时候,总会以这种大楼作为背景。

说是陌生,因为他从来没来过这。

从84年工行成立起,央%行就剥离了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专门行使一国央行的职能,是一正部级的职能单位,主要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国内金融稳定,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它不是不管钱,不过,它管的是国家的钱,就是俗称的“国库”,以前的冯一平一平头百姓,根本不可能和这地方有交集。

大楼外观也让不少人津津乐道,说这像是一侧放的金元宝,冯一平认真的看了看,真觉得并不是太像,倒是后来沿海一带各级政府修建的“官帽子”办公楼,倒有点像从这栋楼汲取了不少灵感,不过把弧形改成了矩形。

办公厅的一位闻姓副主任,专门在大堂迎接冯一平,因为在电视新闻里见过,所以他是认识冯一平的,看到冯一平从车上下来,居然好像是冒着大太阳打量大楼的外观,有些纳闷,难不成还要拍照一张,以纪念到此一游咩?

好在冯一平晓得轻重,专程来见领导的,不好做出这样的事来。

见他终于朝里走,闻主任迎出来几步,“冯总你好,我是办公厅的,请跟我走,”

“劳烦闻主任,”

这一路上,不但闻主任,行里的那些路过的年轻俊彦们,也都在打量冯一平,首富的名头,还是很有一些吸引力。

看穿着打扮,衬衫西裤公文包的,真和他们这些职员没什么两样,就是更年轻些,要是不知道的,肯定会以为这是那个部门的一个小办事员。

或者,就他这身打扮,到外面客串一下那些业务员,同样可以无缝过渡。

闻主任的感受就一点,年轻,真是年轻!听说和亲眼看到,这感受就是不一样,自家那小子,今年已经大三,连工作单位都要自己操心,可眼前这位呢?真的是人比人,气死人。

行长自然很忙,冯一平在会客室里等了十多分钟,看那边办公室进进出出的都是人,他这个首富坐在这里,真没几个人多看几眼。

要说,这个单位,真是牛,如果单论实力,目前已经隐隐坐上了世界各国央行的头把交椅。

但以前更牛,就说一点你就能有个直观的体会,除了工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这三个正部级的部门,可都是从这里分出去的。

十三分钟后,约定的三点整,行长的秘书过来请他,“你好冯总,请跟我来,”

这还是冯一平第一次进部级大员的办公室,虽然没他最大的那间办公室大,但视野自是极好的,整体装修风格很庄重,办公家具自然很有档次,大办公桌后的那面国旗很引人注意。

行长带着眼镜在批复文件,“一平同学你好,快请坐,”

这些大人物,你如果有机会跟他接触,会发现他们真没有什么架子,因为已经没必要摆什么架子——前提是你要能有和他们接触的机会。

“行长好,”

行长把文件交给秘书,“一平,喝什么?”

“茶,或者水都行,谢谢,”

“那就龙井,”行长是南方人。

“一平,今天叫你过来,就是想谈谈你这篇论文里的一些观点,”行长拿出冯一平的那篇论文。

“你认为将来房市会产生巨大的泡沫,依据何在?按你的观点,国内的房地产泡沫,和日本房地产的泡沫有何异同?”

他开门见山的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这并不是问道于盲,也不单单是因为冯一平的论文谈到了这个问题,众所周知,冯一平现在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个享誉国际的青年学者。

而行长为什么特别关心泡沫这事呢?房地产这样的泡沫,一旦出问题,必然会殃及银行,因为不管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要从银行贷款。

“原因论文里都有说明,”切身经历过房地产的野蛮疯狂发展之后,冯一平现在回头找原因,还是比较容易。

“但是,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和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有很大不同,我们的房地产泡沫,区域分化较大,一线城市,将来主要是存在价格泡沫,三四线城市,主要是存在库存泡沫,”

“因为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未来在房价快速上涨的同时,国民经济同样也在快速增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的适龄购房人口同样是每年递增,再加上我们国家的金融政策,倒不会出现类似日本那样大崩溃的悲观结果,”

一方面,这也是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带来的好处,虽然后来不止一个地方房地产泡沫破灭,但没有一个一线城市,所以对整个国家来说,那些地方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对全局产生的影响并不大。

“这其中,金融方面的努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对房地产市场的将来,还是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要说我们国家起步晚,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日本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国家肯定会吸取,比如,导致日元大幅升值的广场协议,使得日元资产吸引力增强;又比如,为了缓解日元升值后的经济下滑和通胀压力,日本央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又进一步大幅助长了资产泡沫……。

关于这些经验,行长自然比冯一平清楚,倒是冯一平说的将来国内房地产泡沫的形式和那几条意见,对他有些参考作用。

“如果连你这个现在就对房地产发展持很大意见的人,都对未来不是那么悲观,那这是一个好消息,”行长说。

对于房地产的发展,国内的经济界,现在还没有类似冯一平这样泼冷水的言论,出来发表看法的,大多数都是在鼓吹——不排除他们这其中有利益输送的可能。

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能安于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都在用各种渠道和手段,把自己的研究,直接和经济效益挂钩。

“你说的廉租房和经适房,香港和新加坡都在采取这种措施,这确实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减轻居民负担的有效措施,”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和新加坡建立了干部培训和交流机制,对新加坡的一些先进经验,国内的很多干部都不陌生。

行长这里有些话没说,其实,早在94年,几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不过,推行得相当不得力,而且,大多数时候,它也不是以经适房的面目出现,而是“安居工程”。

至于廉租房,那就更是没什么进展,连经适房这种半计划半市场,地方财政多少有利可图的商品房,各地都推行不力,遑论基本靠政府投入的廉租房了。

“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我们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最好还是应该以廉租房为主,经适房的申购资格认证,问题会比较复杂,”

这他说得其实还非常客气,经适房发展到后来,好多地方完全走了样,要么,彻底沦为一些机关单位的福利,要么,政府把资格审查工作干脆甩给开发商,导致各地出现了很多开着好车住经适房的现象。

而且经适房的定价,对于很多有需求,但收入又低的家庭来说,依然买不起。

这其中的关碍,行长自然是一想就明白。

不过,明白是一回事,想改变,或者是能不能改变,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除了这些,你还有没有其它意见?”行长问。

“行长您也清楚,这样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全局的、系统性问题,以我现在的水平,还想不出什么有效的方法来,”

话说,这也不是我应该操心的事。

“还是个人的看法,金融机构在这里面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着行长嘛,当然还是说金融方面的事,“不管是汇率、利率、信贷还是资本市场的政策,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极大影响。”

未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各种调控,主要还是通过金融机构来实现——虽然多半都并没有什么用,有时反而越调越涨。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如何有效应对将来国际上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如果顶不住压力,让人民币升值,那就和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一样,会增加人民币的资产吸引力,”

“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吸引国际上大量的热钱涌入,不排除这些热钱也进入房地产市场,寻找套利的机会,”

后来,很多城市的地产开发商和政府,之所以不愿意降低房价,就是对国际热钱抱有很大期望。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随着出口和贸易顺差的迅速增长,国际上已经有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

行长点点头,“其它的呢?”

冯一平赧然,“再真没有,”

再说,我就是说了,有用吗?

房地产问题不能解决吗?其实,对国家来说,难,也不难,真狠狠心,投入个几万亿,大建一批保障房,房价还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疯涨?才怪呢!

“不错,不错,还是很有见地,”行长喝着茶夸冯一平,“对大局的把握,你不但远超我带的博士生,也比一些知名学者还要全面客观,”

“行长您过奖,老院长……?”冯一平问了一句,提起了一个他们都认识的老人,马上觉得失言。

行长可以说是老院长的嫡系门生,80年代他在清华读在职研究生的时候,老院长亲自带过他的课。

可是老院长不是一般的老人,这样正%国级的领导,即使退休,他的近况,也肯定是机密,怎么好随便过问?

“呵呵,他身体挺好的,”行长笑着说,这个问题他也不好多谈,“听说你在谋求一笔很大数目的贷款?”

可算听到你提这个问题,真不枉我今天来一趟。

“是的,我们目前和工行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他们正在审查我们内地的资产,”

“用途呢?”

“我是计划购并美国的一家上市公司,我很看好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

“有这个想法是好的,如果顺利,这将是我们国内的企业,在海外最大的一宗并购行为,虽然知道你肯定有了周密的策划,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这么大的项目,一定要筹划周密,”

“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列的行动指南,将来会组建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不过,目前,银行的融资支持,是最关键的,”冯一平差点就问出,贷款这事,行长你怎么看的话来。

但行长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和你之前的态度一样,对这笔贷款,我也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冯一平听了真有些开心,这样的人物,能关心他这样的事,而且能说这样的话,那说明这事还是很有希望。

“行长您都这么说,那这也是一个好消息,”他把刚才行长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秘书这时进来小声提醒,“国际司那边的会议在等您,”

冯一平忙站起来,“那我不打扰您的工作,”

行长看了看表,“给一平一张我的名片,”他对秘书说。

“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跟我联系,发邮件,”

“谢谢!”冯一平很高兴,以前很少跟银行打交道,现在一不小心,跟管银行的行长建立了联系,这可是一个很有力的渠道。

…………

与此同时,冯一平的那篇论文,已经在飞快扩散,中国房地产协会里,一些人正在义愤填膺的声讨冯一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