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为头越内 > 第二十一章 分头行动

为头越内 第二十一章 分头行动

作者:落梅河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22:37: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人认缴的金额很快到位,在面试了一位财务经理后,马斯克没有多呆,坐着他的猎鹰9飞回洛杉矶,他那开张不久的火箭公司,现在千头万绪,都是事,不好离开太久。

斯特劳和马克,现在整天呆在在建的NEXTDOOR园区,准备设计电池测试实验室。

最张扬的是马丁·艾伯哈德,在现在的NEXTDOOR附近租下办公场所后,他非常高效的只花了几天时间,就搭起了一个可以让现在的公司正常运转的行政班子,之后,就拖着一个行李箱前往底特律。

电动汽车和油动汽车,都是汽车,很多事也是相通的,特别是董事会一直决定,所有的一切都从头开始,公司需要很多专业的技术人才。

在前往底特律的航班上,马丁有些心潮荡漾,恍惚间,他好像找到了当初第一次创业时的状态。

之前小小的不甘,在确定了大家的投资额度,并被正式委任为CEO后,已经消失殆尽。

相反,他现在非常荣幸和骄傲能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

有冯一平这样全球年轻人创业偶像的主导,加上马斯克这样惊才绝艳的企业家加盟,他们两位,特别是身为董事长的冯一平身家又特别丰厚,一开始就不是自己原计划的几百万规模的小打小闹,而是直接砸下来近亿的现金,让他对这项事业的明天,充满信心。

投入高,产出肯定高,进度肯定快,这个道理,放在哪都一样。

要是只靠自己和马克,拿着凑起来的几百万在那扑腾,可能还没出什么成果呢,公司就要破产。

又找回了初创业时激情的马丁,这一路就没闲着,一直在浏览已经掌握的一些人的资料,想着见面后,该跟他们说些什么,才最让他们感兴趣,并最终有可能加入特斯拉。

这些人,有底盘方面的专家,有传动系统的大拿,还有悬挂系统、牵引控制系统……,底特律只是他的第一站,欧洲的德法两国,将是他的第二站,最后一站,将是日本,不得不说,在内饰的设计上,日系车确实做得不错。

…………

NEXTDOOR工业园的工地上,斯特劳和马克两人,和其它建筑工人一样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身后跟着新招的几个助手,在一栋已经封顶的小楼里,兴致勃勃的规划未来的电池实验室。

“这里的墙,应该要加上防爆设施,结构,我觉得没必要加强,你说呢马克?”斯特劳问。

“我们这不是爆炸物测试,结构是没必要加强,不过,通风系统,我觉得需要重新设计,”马克指着这栋原本作为办公用的小楼说。

“是很有必要,那是不是要在降噪上做一些处理?我可不想将来经常被周围的人投诉,”

“我觉得应该这样……,”他们俩也一样,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这一项新事业里。

“顺道问一句,在没有决定和冯合作之前,你们准备在哪开展这项工作?”

“还能在哪?”马克说,“不是马丁家就是我家,当然,更可能是我家,”

斯特劳设想了一下那样的美丽场景,马克安静的后院,隔一段时间“澎”一声爆炸一次,然后几个工程师怪叫着拿着泡沫灭火器灭火,身后的人,则用灭火器朝他们身上喷,因为爆炸起火的电池,殃及到了他们,烧伤医生没事干脆就在马克家后院坐诊,邻居有事没事就到他们家敲门……。

他摇了摇头,“如果真那样做,你觉得,会不会影响你的家庭?”

“谁知道呢,现在不是没发生吗?”马克笑,“所以我从一开始就强烈建议,应该跟冯这样的人合作,”

…………

身为董事长的冯一平也没闲着,他报了自己两辈子的第一个兴趣班:泥模制作。

目的不言而喻,他想抢设计师的饭碗,包办特斯拉汽车的外形设计。

这原本看起来好像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虽然在重生之前,他并没能拥有一辆特斯拉,但是他对这一款已经热闹了好久的汽车,主动被动的,也关注了不少次。

12年6月在美国正式上市的特斯拉TESLAMODELS,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国内的明星。

虽然到14年春节后才在国内正式上市,但在这之前,不少这一产品的拥趸,想尽各种办法购进了一些,而这些当时还不能上牌,也不能上路的TESLAMODELS电动车,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合,车展自然有,房展上也有,商场促销,也会把它拖过去站台……。

它的每一次亮相,无不招来众多人围观,而且它的每一次出场,出场费气死那些各种露的车模,直追一些明星的出场费。

据说国内最早从国外花高价辗转运进来一辆MODELS的车主,当年就迅速回本。

特斯拉还没在国内正式销售,就已经成为了环保、高科技、新时代汽车的代名词。

等到14年正式在国内上市之后,应该是拿了好处的媒体,更是铺天盖地的报道这辆车,报道特斯拉,报道马斯克。

冯一平虽然只在路上惊鸿一瞥的看到过几次,在网上却看过多次,对它的外观很熟悉,也记得大概尺寸,也对它那非常科幻的内饰印象深刻。

不过,自认为熟悉是一回事,等他想在纸上画出那两辆车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错的厉害,没有照片,只记得轴距、长宽高等主要尺寸和外型,并没有什么用、

画了好多张,就没有一张像的,无奈之下,他才想到了试着制作油泥模型,反正到最后实车的推出,且有年头呢,说不定,自己就能还原出来呢?

上了几节课以后,他买回来一大堆书,买回来整套大小近百件工具,各种油泥买了好几箱,黄静萍看着他把一个车库腾空,塞进去这些新置办的东西,摇头笑道,“你们男人的爱好,就没一个便宜的,”

“再重申一遍,我这不是爱好,我这是工作,对吧,阿曼达,”

“yes,”阿曼达对这事的兴致最高,穿着一套特意买的小工作服,坐在地上,无师自通的开始用油泥创作。

之后的业余时间,冯一平花了一大部分呆在车库开辟的工作室里,此时的他,最恨的就是那各种弧度。

在发泡塑料上涂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之后,他从车头开始制作,可是,车头那么多地方,都是弧形的,这个弧度究竟是多少?这些曲面是该往鼓一点还是朝内收一些,曲线是该往上调一毫米还是往下一毫米……?

真是想起来以为非常容易,做起来,才发现处处不清楚,如果他是专业的设计师,说不定会选择干脆自己重新设计一个。

不过,现在的他,很容易静下来心来,而且他也是不服输的性子,也非常希望特斯拉将来的产品,能更多的有自己的烙印,大不了花上更长一段时间,总之,自己一定要把那两辆车的外观设计,给大致复原出来。

…………

动作最大的是马斯克,他返回洛杉矶后几天,冯一平就在一则新闻里看到了他。

曾经做过电影制片人,一向跟好莱坞和媒体走得很近的马斯克,高调接受了一次采访、

他很随便的穿着一件黑体恤,很配合的骑着冯一平家的电动车,带着几位同样骑着电动车的记者,在SpaceX原属于波音一处工厂的巨大厂房里参观。

他首先强调了一次自己的航天梦,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对整个人类的帮助,“我们相信,SpaceX能在二十年内,将人类送上火星,使我们地球人的生活,实现多行星化,”

他好像一直对火星情有独钟。

“我们预计,SpaceX将在2100或2200年主宰太阳系,”他总是少不了这样的豪言。

“那么你们的第一次发射活动,将在何时开始?”

“我们计划,最迟不超过05年,”

“05年?你有把握,”

“当然有把握,”马斯克豪气的说,带着记者,穿过车间里那些戴着ipod工作的工程师们说,“这里汇聚了全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我们的工作模式,又能最大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加上世界顶级的各种设备,最迟05年,我们的火箭,一定能够首飞,”

他这话里,自然有水分在,但是,至少听起来比后来国内的那些创业者在新品发布会上,说自己的产品,这里比苹果好,那里比苹果强要入耳。

说起来,马斯克有点像华为的那位余大嘴,也喜欢说大话,但是,和另一位买锤子的不同,他说的那些大话,可能时间上会晚一点,大多还真能实现。

而且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人民,还就是喜欢马斯克这样不止是能说,做得也很像样的人,私人研发航天技术,将来移民火星这样的行为和理想,在美国很能圈粉。

冯一平明显感觉到了那些记者的激动,其中的一位,估计是安排好的,问道,“除了SpaceX,你还有没有其它的投资项目,”

“有,”马斯克停在车间门口,抱着手臂侃侃而谈,“就在最近,我和几位对环境特别在意的伙伴,在硅谷成立了两家公司,我的合伙人中,就有那位来自中国的一平,冯,”

“就是那位中国的年轻首富,JS的冯吗?”记者直接用了嘉盛音译的头两个字母。

“对,就是他,”

这可是个大消息,中国的首富和美国的科技精英合作,“请问你们成立的这家公司主要的业务是什么?”

“上大学的时候,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最终将自己的工作目标定在三个方向,互联网、太空探索,还有可再生能源,”

“前两项目标,我已经实现或者是正在实现,接下来,可再生领域方面,就是我的下一个投资方向,”

“冯也一直在关注环保问题,当今世界,对环境危害最重的,就是温室气体排放,而产生温室物体最多的,就是各种车辆,他已经进行了不少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且,他认为现在的相关技术已经成熟,所以,他想造出一款纯电动的汽车,来减少我们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他计划研发太阳能等可持续能源,来为电动车充电,”

“我得说,他所设想的,就是我想做的,所以,在跟他交谈了短短几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决定合作,同时,我们把这家公司设在硅谷,就是希望用IT思维来造车,”

“我们这次成立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和太阳能发电公司太阳城,将是我未来工作的另一个重心,我相信,几年过后,你就能开着我们的电动跑车,一路畅通无阻的,从洛杉矶直抵纽约,”

还好,他这次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

“电动汽车特斯拉?请问,你和冯真的非常看好这个领域吗?”记者问。

“有些事,总是要有人做,我和冯,愿意做这样的先行者,而且,冯和我都认为,汽车界,已经近百年没什么变化,我们愿意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震动,”

冯一平有些无奈,拜托,这是你自己的豪言,表拉上我好么!

我现在只想安安静静的进行电动车的各种准备,不想明天就被底特律那些汽车大厂的关系媒体声讨。

可是,他不得不承认,马斯克不仅是一个天才的工程师,同时也确实是一个熟谙宣传和营销的家伙,特斯拉后来那么火,应该跟他的这项特长有很大的关系。

某东那位的各种捆绑营销,和马斯克相比,中间至少差了十个买锤子的胖罗。

…………

不出冯一平所料,他和马斯克,都上了隔天的头条,有褒有贬,只是,这时身在底特律的马丁,却感觉相当不乐观。(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