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 > 第七百九十九章解气

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 第七百九十九章解气

作者:千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22:38: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气暖和以后,千丝坊卖什么呢?

当然还是和毛线有关的物件。

比如各种坐垫,圆的、方的、素色的、花色的或者带各种图案的。

又比如毛线包包,手提的、斜跨的,各种颜色,不同针法,还能添加一些自己的创意图案。

还有就是毛线地毯、毛线抱枕、毛线盖毯、毛线椅垫等等,这些都是季节性不那么强的物件,春夏秋都可以售卖,客人也可以买了毛线自己织。

花色可以任意搭配,图案可以学着毛线动物的样子勾勒,每个季度都选出最受欢迎的前五样图案单品给予奖励,千丝坊的员工们都摩拳擦掌。

千丝坊的毛线织品都是有手工费的,如今就是小黄和小王这等伙计都学会钩织毛线,学会了以后,大多都是全家人行动起来,一起挣这份手工费。

这样等于一个人能带动一家人的挣钱,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薛小苒让石惠心她们先做些样品,然后摆放出来,客人来了,多介绍一些新物件,让客人懂得这些物件的用处。

很快,冷清了一段时间的千丝坊又慢慢热闹起来。

坐垫和抱枕成了最受欢迎的新品。

特别是各种卡通动物图像的抱枕和坐垫,简直不要太受欢迎。

这种动物图像的抱枕和坐垫,因为配色针法要求比较高,手工费也高,卖的价钱自然也高。

可京城是什么地方,越是稀罕越是卖得俏,价钱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甚至有些客人点明要求用最好的羊毛线钩织,开始定制毛线织品的客人就越来越多。

当然,亲自跑来学习如何钩织的女眷也不少,高门大户的女眷一天到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总得找些事来忙活,好打发闲暇的日子。

有了各种时兴的毛线织品,千丝坊的生意又红火起来。

那些跟风卖毛线团的布庄,没有像千丝坊这般精巧的毛线织品撑铺面,天气一暖和,毛线团根本卖不动,只能看着千丝坊红火的生意眼馋。

乌兰花巴拉巴拉把外面的情况回报给薛小苒,笑得脸上都快开出朵花儿来了。

“……看到那些布庄卖不动毛线团,真是太解气了,哈哈,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跟风了。”

乌兰花仰面大笑,惹得在树上摘花的阿雷都探出了头观望。

她们正坐在花园假山上的凉亭里,二月的暖风拂动荷塘边的垂柳,小鸟在榕树上唧唧啾啾,四周一片春意盎然。

热孝中的薛小苒哪都去不了,董明月她们也不好上门,好在还有乌兰花每天下午跑来陪她说话解闷。

“卖还是会卖的,不过,应该会谨慎些了。”薛小苒也笑,有利润就有人眼红,不可能不卖的。

“哼哼。”乌兰花哼唧两声,随后又说起了旁的事情,

“我瞧见街上有不少书生都背着粗布大背包,后来才知道,这种远行用的背包,周遭的城镇都流传开来了,赶考的书生都用背包背书和衣物。”

乌兰花不高兴地嘟起了嘴。

那些背包也是仿制她们的。

薛小苒听着却乐呵呵的,“这是好事啊,背包能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便利,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这种没有啥技术含量的物件,会女红的姑娘妇人都能做得出来,没什么好计较的。

两人絮絮叨叨说着话,等到申时过半,乌兰花才带着阿雷回了薛府。

整个二月,薛小苒基本都在府里猫着,不适宜出府,她闲着无事,就督促起卫青涯招人的事情。

卫青涯招了八个落第书生负责抄书,而译文的事情,他让苏源和另外一个叫宋荣的幕僚负责。

那八名书生都是秀才,有老有少,年纪最大的四旬出头,年纪最小的二十有五,都是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

乡试无望,只能另寻出路。

这些秀才都有同一个特点,就是字写得好。

知道他们要负责抄写古籍珍本,这些秀才都甚为欣喜。

卫青涯亲自去了趟酆王府,挑选出他觉着有用有意义的古籍珍本,借回王府,让这些秀才们每日抄写。

瞧着卫青涯对抄书的事情很上心,译文的任务却直接抛给了苏源,薛小苒撇撇嘴,知道他虽然接受了译文的用处,心里却还是很不以为然的。

薛小苒也不与他多辩,自顾去找苏源。

苏源三十多岁,性格温和有礼,才学也不错,所以,连烜才会让他去教薛小磊。

另一个宋荣,年近五旬,胡子和鬓角都已花白。

宋荣也是个好脾气的人,要不然,把野史游记翻译成大白话这种活,可不是谁都会接的。

对于有些心高气傲的读书人来说,大概会觉着有辱斯文吧。

“苏夫子,那本《七国周游记》译了多少?”

这本游记是前朝一名非常有名的大儒写的,他年轻时周游列国,写了很多游记心得,年老后著了这本《七国周游记》。

厚厚一本,里面描写了各国的风俗人情,景致人文,薛小苒很感兴趣,可这老头用词太过晦涩华藻,逐字逐句看,薛小苒都觉着眼晕。

“回娘娘,译完一半了。”

苏源起身作揖,一旁的宋荣也跟着站起。

“不用多礼,你们继续。”薛小苒溜达到苏源的书案前,拿起他译好的手稿看了一下。

瞧着上面的工整漂亮的字迹满意地点点头,最让她舒心的是,上面整齐标准的段落和符号。

这时期有标点符号,可都不完整,而且文人都不喜欢用,文章读起来那个费劲呀,还得自己理解意思,自己断句。

在苏源和宋荣开始译文的时候,薛小苒就要求他们用标准的标点符号断句断章,还规定一句话不宜过长,以免看着吃力。

她把主要的标点符号都列好,用法和意思也标注清楚,让两人在译文的时候,参考着用。

一开始,苏源和宋荣是不大愿意用的,薛小苒就与他们一路说道,

“……原文用词晦涩华藻,言简意赅,翻译成白话文,字数增多数倍,没有标点符号,看文会很吃力,你们读书人在看书的时候,为了方便阅读理解,都得自己画圈标记,更何况普通人……”

“……一段句子,没有标点符号断句,可以读出好几种意思,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的阅读理解,有了标点符号就不会出现这种混乱……”

薛小苒语重心长,一脸沉重的与他们说了半个时辰。

苏源和宋荣两人听得脸都僵起来,最后,老老实实按着她列出的标点符号译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