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 > 第八百二十四章没有一个省心的

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 第八百二十四章没有一个省心的

作者:千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22:38: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储已定,为了政局安定,封了王的皇子就该离京就藩,以免人心浮动觊觎太子之位,结党营私,惹出兄弟相残的祸事。

年初时的那场事端,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六皇子被贬为庶民,牵连了多少官员落马,现在还有些被撸下去的职位没能补上来。

王爷们即将离京,饯行宴上热闹非凡,群臣轮着给几个准备远行的王爷敬酒。

一身明黄龙袍的武轩帝瞧着一群儿子儿媳还有孙子孙女,这番热闹的场景,以后怕是很难看到了。

不由的,心里叹了口气。

百姓家中都兴父母在不分家,偏生家大业大的皇家,连这点都做不到。

武轩帝百无聊赖地用筷子拨了拨桌上精致的素菜。

“哇~”

洪亮的哭声在席上响起,武轩帝循声望去。

老三家的男娃衣襟和发梢上泼了一大片菜汁,黏糊糊的菜汁顺着他的脸颊一路滑落,那娃哭得惊天动地。

而闯祸的根源,老二家的男娃一溜烟跑到了老二媳妇身后躲起来。

哭声洪亮震天,让几个小的也跟着哭了起来。

一时,宴会上全是孩子的哭声。

武轩帝:“……”

他瞥了眼躲在老二媳妇身后的熊娃子,再看老二那不以为然的表情,还有老二媳妇护犊子的姿态,武轩帝觉着头疼。

再看老三两口子,围着男娃擦拭轻哄,一副息事宁人的样子,武轩帝嘴角就往下弯。

老二家的那个熊娃,每次进宫总要闹点事端出来,老三家的那个呆娃,就总是一副受气包的小模样。

没有一个省心的,去了藩地也好,眼不见心不烦。

对小孩从来没什么耐心的武轩帝,原本那点不舍,立即烟消云散。

等他看到老大家长子长女规规矩矩立在一旁,没有掺和进那群哭声连天的队伍中,武轩帝这才放心地点点头。

还是沉稳安静些的孩子招人喜欢,老大两口子教出来的孩子果然比其他几个孩子都稳重些。

单凭这点,武轩帝看向太子太子妃的眼神又添了几分满意。

那边,嶺王拎着熊孩子的衣襟走到顺王夫妻两人旁边,“给你三弟道歉。”

“我不。”皇甫凌峻梗着脖子不应,“谁让他不给我小兔包。”

孩子的席面上都摆着一对小巧精致的小兔包,皇甫凌峻吃完了自己的,就跑过来要,没讨到就撒泼,把桌上的菜汁淋了人家一身。

“哎,你这兔崽子,包子有什么好吃的,非要抢人家的干嘛。”

嶺王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

皇甫凌峻立即扯着嗓子嗷嗷大哭,嶺王妃赶紧冲过来抱住儿子,“好端端的,你打他干嘛。”

皇甫凌峻有母亲护着,更加肆无忌惮了,哭着就想往地上滚,嶺王妃好不容易才抱稳他。

顺王这边,刚刚哄好的孩子们又跟着哭起来。

场面再度陷入一片哭闹中。

武轩帝被哭闹声搅得太阳穴砰砰直跳,面色很是不愉,王皇后忙唤了身后的內侍吩咐。

內侍立即小跑过去,低声对嶺王他们说了几句。

嶺王和顺王同时看了眼武轩帝,瞧他面色不佳,立即一人捉起一个,把哭闹不休的孩子抱走,两位王妃急忙跟上。

天地间总算回归平静。

武轩帝揉了揉太阳穴,哎呀,他这病,连孩子吵闹声也听不得了,真是娇贵呀。

他为自己找了个非常合适的理由。

一旁的薛小苒摸了摸肚子,给武轩帝备注了一句:这老头不喜欢小孩。

当然,也可能是不喜欢吵闹的小孩。

希望肚子里的这个娃不要太调皮了,熊孩子可不招人喜欢。

她抬眸看向对面,正好连烜也看了过来,视线落在她腰腹上,两人似乎都在想着同一件事情。

看他面沉如水,薛小苒突然不担心娃会不会太调皮了,有连烜在,估计想熊也熊不起来,一个冷眼刀子过去就能让孩子老实了吧。

应该是这样的吧?薛小苒不确定地想。

宴席结束,薛小苒被召到了王皇后身旁一番叮嘱,康德长公主和太子妃也坐在一侧,不时说上几句。

薛小苒一脸老实乖巧,认真聆听。

另一边,连烜也被武轩帝唤到了跟前说话,连烜一脸淡然,表现得与平常毫无二致,立在武轩帝身后的太子频频对他使眼色。

嶺王顺王他们则被各自的母妃唤了过去,说话的空隙间,瞥见连烜两口子的特殊待遇,都嫉妒红了眼。

等嶺王妃和顺王妃到王皇后跟前辞行,薛小苒才得以脱身。

她暗暗松了口气,悄悄往后退了几步,正想去董明月她们那边说说话,皇甫岚玉和皇甫凌风溜了过来。

“七婶,谢谢你送的译本,我们很喜欢。”皇甫岚玉黑亮的眼眸亮晶晶的,一旁的凌风也跟着点头。

太子家的基因很不错,两个孩子五官都长得好,皇甫岚玉梳着两个包包头雪玉可爱,皇甫凌风长得很像太子,眼神却比温和的太子更多了几分睿智坚毅,小小年纪已经颇有风范。

“嗯嗯,你们喜欢就好,那些译本比较通俗易懂,用来打发空闲时间还是挺好的,以后府里有新的译本,我让人给你们送进来。”

留守肃王府的幕僚有好几个,抄书的书生也不缺,藏书阁里多的是书可以译,薛小苒可没打算让他们闲着,她提前留了书单,让他们慢慢译好。

两孩子顿时就笑起来,“谢谢七婶。”

入住东宫后,出入皇城的机会就变得很少了,东宫有翰林院的老学究专门负责教导他们的功课,那些课程可想而知有多枯燥难学。

这些译本不同,讲的是各地风情民俗,人文地理,还有野史杂谈,都比老八股的文章有意思多了。

“七婶,峪肃城是不是很远?”皇甫凌风板着一张小脸问。

皇甫凌风最喜欢七叔,可父王说,七叔去了领地,好久才能回京,他甚是舍不得。

“嗯,好像挺远,听说快马得十天左右,坐车更慢,要十五到二十天左右。”薛小苒一想到又得在路上走二十天,就郁闷得很,

“等以后,你七叔把京城和峪肃城的驿道都修缮好了以后,应该能缩短一些路程。”

“修好路就能更快是么?”皇甫凌风若有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