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迫嫁 > 422 厌学

迫嫁 422 厌学

作者:八月初六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22:51: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海,别说傻话了,你还要继续上学,考高中,考大学呢!”

老海就差顿足捶胸了。

小海摇头:“爸,本来我也想考大学的,所以我才如此低声下气的求那家人。但现在我知道了,我那是奢望。所以我不读书了,我要开始挣钱!”

他在“挣钱”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看看。

这狗日的《穷与富》节目,居然把一个刻苦努力的好学生,给弄得厌学了?

温绍年之前一直没开口。

此时也叹气道:“小海,你还没有成年,你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挣钱什么的,不是你现在应该考虑的事情。”

我也开口了:“是啊小海,你父母那么辛苦地供你上学,就是希望你能好好学习,有一个好的前途。他们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是和你学习有关的事情,没有不舍得的。就说那个复读机,你知道么?你爸爸在工地上,连5块钱一份的肉菜都舍不得打,就是想给你买学习用品,给你攒上大学的学费,你现在说你不上学了,你觉得合适么?”

小海看着我们。

小小的年纪。

目光中都是忧郁。

都是心事。

还有不平、憋屈、愤世嫉俗。

“学习?说的轻松!怎么学!我已经够努力了,我想我是一定能考上县里面的重点高中。但那又怎么样?我之前都打听过了,我们县最好的高中,每年能考上本科的,不过才几十个人,能考上重点大学的,不过才几个人!是他们不努力吗?是他们笨么?不是啊,是县里就是那个条件,年纪越高,与大城市的差距就越是明显!在我拿到一个复读机还当成宝贝一样的时候,城里的学生可以上国际学校!可以找外教!或者足不出户,可以在家上网课了!我到了城里,才知道原来还有网课这东西。才知道城里的孩子早就不用磁带了,他们拿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练习听力了。城里的学校在假期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国外去交流,去学习,去设身处地感受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而我们这些在乡下的学生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只能死学!傻学!只能没日没夜的学!除了这些,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甚至想买一本题库稍微新一点的辅导书都买不到!还是几年前那老掉牙的东西!我在城里读的那个学校是初中、高中都有的。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人么?那里的数学老师,有的就是高考命题组的!他虽然不会漏题,但是他比谁都清楚高考的出题方向!他给你讲一堂课,顶得上乡下的老师讲100堂课!当时教我的那个老师说了,以我的成绩,如果可以来城里上学,我上个清华复旦没有问题,但我要是还回到老家,读县里的学校,我就只能上个二本了!因为我现在只是上初中,在乡下的初中数一数二,到了县里的高中,我就很难再数一数二了。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我这么努力,我这么有天赋,结果就因为我没有在城里上学,就只能庸庸碌碌一辈子!”

小海把“我不甘心啊”接连说了三次。

一次比一次悲愤。

一次比一次声嘶力竭。

如同杜鹃啼血。

他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所以……我真的很想留在城里,我之前真的以为陶叔他们是好人,他们会帮我的……我知道我们非亲非故,他们没有义务收留我,但之前他们真的说的很好听,让我信以为真了……”

小海低下了头。

声音变得很低。

然后他又抬起了头:“但现在,我明白了,明白了没有人会真的看得我我,所以我不靠他们了,我要靠我自己,我要挣大钱,我要出人头地,我不要再被人看不起!所以最好是能在城里上学,如果不能留在城里,那我就不上学了,我可以去打工的,打黑工也行。”

“孩子,就是在老家,上个二本也行啊?也是比我们这些没文化的强啊,别闹了,跟爹回去上学吧。”老海的语气,充满了哀求。

“爸,没用的,上大学没什么用的。在来城里之前,我也是觉得哪怕是辛苦一点,累一点,天天为了上学走那么远的山路都是值得的,因为只要能考上大学就好了,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上了大学就有前途了,毕业了就有好工作了,就可以摆脱挨穷的命运了。可是在城里的见闻,我已经明白了,我之前想的太天真了。上大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和家庭背景相比,真的一点都不重要。”

说到这里,小海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嘲讽。

“就像是那个小帅,他什么都不会,他不学无术,他连英文字母都记不全,但因为家里面有钱,所以他还可以出国留学呢。这就是现实,城里的很多孩子,就算是不进好学校,也可以靠着家里面的关系,有好工作。哪怕就是不工作,但家里面有钱,照样可以吃喝玩乐、养尊处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