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官居一品 > 第七三六章 润物无声 (中)

官居一品 第七三六章 润物无声 (中)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2: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 第七三六章润物无声(中)

归有光很好奇。但沈默不让看,郑若曾也不给看。

郑若曾不是个不知轻重的人,他没忘了自己昨夜里都说了什么,当然知道沈默的回答,很可能会大逆不道,所以他揣着那盒子,也不敢回家,干脆让他连襟,在府衙里给找了个院子,锁起门来不再露面。

“什么东西神神秘秘的?”归有光小声嘟囔一句,便把疑问深埋在心底,他知道两人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原因。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当天晚上,沈默马不停蹄的奔向了苏州工学院,在那里,苏州研究院兼苏州工学院的双料院长,已经迫不及待了。

苏州工学院,位于苏州城东南一角的石皮巷,这里原是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聚居的茅棚陋舍。与外口十全街的显贵宅院相比益显破败不堪,人称‘破巷’,因嫌其不雅,故以拆字法称‘石皮巷’。

但那都是老黄历了,这些年苏州飞速发展,富商云集,早超过了两京、杭州,成为天下一等一的风流富贵之地,说是寸土寸金也毫不夸张;那么多的商号想要进驻苏州,那么多的有钱人想要城内置业,但苏州就那么大点地方,还被‘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占了大半,怎么安排这些刚需,就成了考量苏州官府的难题。

其实在沈默担任苏松巡抚时,便感受到了这种强烈的兴建需求,但他对在苏州大规模改扩建很不感冒,给出了三条批示曰:第一,无论何人、以何种理由,苏州城古迹名园不能拆、人文风貌不能改;第二,你情我愿才能拆,胆敢以势压人强拆者,严惩不贷;第三,购置产业请往东去,新建的上海城又大又宽敞,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各项配套设施世界一流,就不要打老苏州的主意了。

沈默的想法很明晰。首先随着上海城的兴起,东南经济中心将毫无疑问的东移,上海会取代苏州,成为东南乃至大明经济的领头羊;虽然苏州仍会是往内地转运的重要商埠,但已经没必要大兴土木了……在他的规划蓝图上,上海作为经济中心,苏州作为人文中心,两城交相呼应,成为照亮大明的双子星。

在他看来,作为人文中心,不在于城市有多繁华,而在于底蕴的雄厚和内涵的丰富,所以他对苏州的愿景是,在保持历史风貌上,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下功夫,而不是整日造园建馆!

但他有他的思路,大家有大家的想法,三令五申也没法阻止各种商铺、宅院、会所、园墅、馆阁,如雨后春笋般在苏州城中冒出来,让沈默倍感无奈。其实也不是大家故意忤逆他,事实上。再也找不出比他更有威信的巡抚大人了,只是人都有凑热闹的爱好……上海城的美好未来,大家都知道,可人毕竟活在当下吧?少字有道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止那几个外国翻译把苏州当做天堂,明朝本国的富商缙绅,也迷恋这天下第一等的风流富贵之地。

而且上海城本身的吸引力还是欠佳,毕竟是个新兴的港口商贸城市,人流巨大、鱼龙混杂,最不缺的是亡命之徒,最缺少的是那份高贵的底蕴,这让喜好享受的大明贵人们,在做选择时一点都不困难。

对此沈默也没什么办法,他就是权威再强,也不可能派人在街上盯着,谁盖房子就抓谁,只能反复重申禁令,并祈求不要出什么乱子。

但乱子该出一定会出,而且就出在了这石皮巷。方才说过,这一代是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聚居的棚户区,原先财主们是不会涉足的,可苏州城的地方有限,在连番兴建之下,好地皮早已告罄。一些有眼光的大家户便盯上了石皮巷、相王弄一带的贫民区……这里的地价比别处低了数倍也无人问津,不过是因为环境不太好,没人愿意在穷人窝里住下而已。

可若是逆向来看,如果把穷人都迁出去,把这片城区重建,再改造一番。定然立马连翻带滚的升值,保准赚得盆满钵满,想想就让人激动。而且这些富有商业眼光的大老爷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财富和魄力,可以支持他们想到做到。

于是几个大家主一合计,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不过因为担心引起沈默的不快,他们只敢暗中收购贫民区的房产;严格保密还有好处,是可以很低的价格收到穷人手里的地契,到时候风声一放出来,那些穷鬼们,肯定会坐地起价的。

而沈默当时全神贯注的筹建上海城,竟真得让他们浑水摸鱼,一直没有察觉。终于,在他奉旨回京几个月后,这个蓄谋已久的大项目,彻底浮出了水面。

已经吸饱了筹码的几家大户,串联了另外十几家,联合高调宣布,成立‘新苏商号’,并将旧城改造项目和盘托出,以购得的六百多张房契作抵押,向苏州证交所申请发行债券。募集改建资金,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许诺偿付的不是利息,而是商号未来的收益。

这种带着股票性质的债券,证明了只要有合适的机制,凭中国人的智慧,不需任何人指点,就会在熟练运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但沈默并不会感到多高兴,相反,他感到了愤怒。这些靠工商业兴起来的新缙,实在是狂妄了!一群坐井观天的青蛙,不知道苏州城里一切,不管表象如何,实际上都像嫩芽幼崽一样娇弱,只要出了什么乱子,引来朝廷的强力干预,甚至只需被波及到,都有可能夭折……

~~~~~~~~~~~~~~~~~~~~~~~~~~~~~~~~~~~~~~~~~~~~~~~~~

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他查阅‘新苏商号’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时,赫然看到了苏州知府衙门允许重建的批复书。震惊之余,沈默用八百里加急质询归有光,要他解释此事。

归有光的答复很快就到,他禀报沈默,因为当时那些人找他批复时,他觉着这是件好事……身为苏州知府,他觉着那些棚户区的存在,是给这座梦幻般的城市抹黑添堵,所以在取得对方遵守禁令的前提下,批准了这个项目。

如果当时能回到苏州,沈默一定会指着他的鼻子骂道:“老头,你还真天真烂漫!”他太清楚拆迁会引发什么了,真要是把开发商逼急了眼,王法都不放在眼里,那承诺又算个屁?

但因为沈默知道这件事,就不是第一时间了,然后又要等苏州府的答复,一来二去,一个月便过去了。在这一个月里,新苏商号的新型债券已经挂牌上市,而且广受追捧,已经覆水难收了……除非沈默想把苏州的有钱人得罪遍了,把自己苦心推出的经济模式彻底摧毁。

他只能严令归有光,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穷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又亲自写信知会领头的那几家,要他们遵守承诺,好自为之。无比维持拆迁区域的稳定。

但还是不能阻止矛盾的激化……别以为贫民百姓就傻,生活在苏州这座商业城市,耳濡目染之下,不少厉害人的眼光,绝不比那些大户差。拆迁计划一曝光,马上就有一伙人冒出来,自称是棚户区居民推选出来的魁首,代表大伙儿跟大户们交涉,而且很快让大户们相信了他们的力量――一声令下,十全街以南,石皮巷以东的所有人家,都把房契死死攥在手里,不管原先谈了个什么价,都不卖了。

无产手工业者们,确实比传统的农民更团结、更有组织,也更有眼光……他们早从贫民区突然增多的房屋交易中,察觉出了异样,定然是早有准备,所以才会反应如此迅速而有力。

但这对雄心勃勃的大户们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先是想绕过这些带头的,以优厚的价钱先收买几家,击破这种穷人同盟。但这些以工场手工业者为主的贫户,却表现的十分死硬,不仅自己不卖,还放出话来,谁要是敢背叛了邻居们,便是要毁掉他们家园的敌人!

有几家抵不住诱惑,偷偷卖掉了房子,但当天夜里,男主人便被打得半死,卖房得来的钱财被抢走,家里的东西也被砸得稀烂。效果立竿见影,再没人敢私下与外人交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