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燕南归 > 264 背叛

燕南归 264 背叛

作者:总小悟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18:42:57 来源:小说旗

(有错字和bug,1点后修改!!!先上传!最近要开始收尾了!恩!大概就是这样)

萧四爷微微敛目,盯着眼前的李德全,目光晦暗不明。

“敢问公公,您可知是什么事情?”萧四爷跟在李德全的身后,声音十分的清晰。

李德全只是含糊地说了几句,是边境传来的战报。

自从白家小爷和萧四爷的女儿萧子鱼定亲后,这宫里不少人都对萧四爷刮目相看。尤其是伺候在万启帝身边的李德全,他从万启帝的言语里得知,万启帝对萧四爷十分器重,而且极其赞成这门亲事。

他多少有些疑惑。

在他的记忆里,每次万启帝暴怒的时候,都会对白家人恨的咬牙切齿。

可在白从简入宫的时候,万启帝又用一副仁慈的模样,和白从简对弈、谈笑。

这边是帝王。

这天下最难揣测的人。

大楚的宫殿并不似前朝那般华丽,但是占地面积却极大,放眼放过去,除了高立的红墙和琉璃瓦外,还能闻见一股腐朽的味道。从未到宫廷里来的人,都想亲眼看看这里辉煌的一切,而在这里面行走的人,却又觉得这里过于窒息……再精致夺目的笼子,终究是个笼子,是用来束缚人的工具。

比起在宫里任职,萧四爷更喜欢在边疆的日子。

两个人走了半柱香后,便走到了御书房附近,远远的……萧四爷便在空气里闻见了水沉香的气息。

他曾听人说起,万启帝最喜欢的贤妃蒋氏,在世的时候便喜欢这种味道。

淡雅,而又宁神。

“萧将军,你在这里稍等片刻。”李德全说完后,便进了御书房通传。

不到片刻,大门从内被推开。

有两位穿着道袍的人从里面走了出来,这两个人留着花白的胡子,看着十分沉稳,有种仙风道骨的感觉。他们在看到萧四爷的时候,眉眼微微一抬,却又在下一刻无视萧四爷的存在,擦身而过。

万启帝虽然信奉道教,但是这些人在宫中并无官职,理应在见到官员后行礼问安。

可是,这两个却偏偏没有。

而且从他们的行为上,看的出来他们早已习惯这般自大,有恃无恐。

萧四爷是个习武之人,对这些并不在乎。

他只是皱了皱眉……明明是两个看起来似高人的道长,为何身上居然有那样浓重的血腥味。

他在战场上多年,早已分得清人血和牲畜血的区别……故而,十分的敏锐。

萧四爷还在琢磨这件事情的时候,李德全又从屋内走了出来,他笑着和萧四爷说,“萧将军,陛下请您进去呢!”

萧四爷点了点头,“多谢公公。”

御书房的花架子上摆了几盆水仙,花朵色泽艳丽,粉嫩似美人掩面。

萧四爷想起妻子身边恰好少几盆这个季节开的花,琢摸着等会回去,要去京郊花农那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水仙,买几盆来摆在屋内。

“你来了?”万启帝皱着眉头,手里捏着一枚墨玉玉佩,淡淡地说,“过来看看,今日从郡城送来的战报。”

萧四爷走上前,从万启帝的身边拿起折子,看了起来。

“莱夷?”萧四爷惊了惊,“陛下,莱夷怎么会突然攻打郡城?”

他说完之后,又立即明白了自己说的话,是何等的愚蠢。

莱夷族为何会攻打郡城,那么目的显而易见。

万启帝拿了不该拿的东西……

难道现在真的要为一张丹药方子,让两国交战吗?

“他们为何会攻打郡城的原因并不重要。”万启帝将手里的玉佩往桌上一丢,那张苍老的面容上,露出一丝狠戾,“他们既然敢打过来,便肯定做了准备。现在,他们虽然还未攻下郡城,但是……朕也不想让他们就这么轻轻松松的离去。”

万启帝看着萧四爷的目光,带着几分打量。

“你不愿意再兵部任尚书,那么不如去郡城看看?”万启帝说,“朕给你三天时间做选择,你不用急着回答。”

……………………………………………………

在万启帝收到莱夷攻打郡城这个消息的第二日,白从简便也得知了这个事情。

他看着手里的信函,对身边的文忠礼轻声说,“莱夷动手了。”

文忠礼似乎一点也不意外白从简的话,“陛下拿了别人的东西,又执意要逆天道而行,莱夷会动手也是迟早的事情。这些年,和大楚开战最多的一直是北越,所以大楚根本不知道莱夷的兵力和将领的情况……这场战役看似莱夷吃亏,但是到了最后会怎么样,谁又说的准呢?”

现在的大楚,并不是没有能领兵的好将领,而是这批将领逐渐的衰老,根本不适合和莱夷打持久战。

再加上万启帝迷恋丹药,国库也空虚,如果这场战役打上几年,吃亏的肯定是大楚,而不是莱夷。

最让文忠礼担心的是,莱夷族背后的那位国师。

这位国师,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年迈的药师,擅长炮制各种药材,但是实际上,却是个深不可测的人。

连莱夷的国王,对他都十分的有礼。

白从简的声音似刀剑般明亮,“你说的对,这场战役,对大楚不利。”

前世,这场战役到了最后,大楚差点败了。

大楚没有大败,是因为莱夷最后选择了退兵。

在这场战役里……萧四爷没了,到底是不是战死,也没有人知道。

之后,因为萧四爷的死,顾氏被刺激到病情复发,最后选择了自尽。而萧玉竹在临行前将萧子鱼托付给他后,便离开了萧家潜回了北越。

萧玉竹担心北越回趁虚而入。

然而,萧玉竹虽然阻止了北越,却也丢了性命。

萧玉竹会离世,并不是因为有人害他,而是大限已到。

所有的事情动提前了。

这场战役,在许久之前,白从简便开始想着要怎么阻止……但是因为他和萧子鱼的重生,不少的事情也在因为他们的变动,而生了其他的变故。

一切,都随着他们的改变,而全部都在改变。

“小爷,你是不是担心,萧将军会领兵出征?”文忠礼见白从简皱着眉头,“如果萧将军出征的话,那么对您和七小姐都……”

十分的不利。

萧四爷是白从简的岳父,而白从简又想要护着萧子鱼,那么便不能让萧四爷在这场战役里出事。但是,如果万启帝派萧四爷出去,只是为了试探白从简的手里,是否有兵力,那么……萧四爷便是必死之人。

白家的东西,绝对不能被万启帝知道。

白从简眯了眯眼,“即使萧伯父要出征,我们的势力也不用被陛下知道。”

文忠礼怔了怔。

这似乎,不太可能。

而文忠礼还未思索太久,十一便在屋外轻轻扣门,“小爷,萧将军来找你了。”

还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文忠礼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准备避嫌离开,却听见白从简说,“你不用离开!”

文忠礼有些意外。

他在很久之前便知道,这大楚的江山若是一直握在万启帝手里,必定会变成最腐朽的存在,不用多久就会倒塌!所以,即使当年他能走到那样的高位,却依旧选择离开了朝廷,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若不是后来白从简多次来他住的山林里找他,他也断然不会出现在京城里。

最让文忠礼惊讶的是,自己那位顽固的弟弟,居然被白从简所救。

这些年,他帮白从简做了不少事情,自然明白白从简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看似温和有礼,却是个难以接近的人,而且白从简的城府,丝毫不比当年的丹阳公主少多少。

他犹豫了一会,又说,“小爷当真要让我见萧将军?我觉得,时候还不到。”

他固执的说完,便转身走进了屏风后面。

虽然不见,但是他却可以听听白从简和萧四爷说了些什么。

过了一会,萧四爷从屋外走了进来。

白从简站起来去迎萧四爷入屋内,“伯父。”

萧四爷的神情有些焦急,他没有和白从简客套的寒暄,而是张口就问,“我想问你一件事情,你可以不回答我,这件事情也不会影响你和燕燕的亲事,只是我个人想知道而已。”

白从简温和的笑了笑,“伯父不急,坐下来说。”

然而萧四爷即使跟在白从简身边,却依旧拧着眉头,丝毫不曾松懈。

他怎么能不急?

当万启帝和他提起的事情,萧四爷听的目瞪口呆。

怎么会?

白家人怎么会有忤逆的心思。

十一从外走了进来,拿进来一些茶水和点心,又从内退了出去。

等屋内再次恢复安静的时候,萧四爷终于开口了。

他说,“这个问题虽然很冒昧,但是我……”

“我不得不问。”萧四爷坐的笔直,看着不远处的白从简,神情更是凝重。

其实在这门亲事之前,萧四爷便从其他大人的嘴里得知一些关于白家的事情,他当时极度的讨厌白清,导致看白从简的目光,也带了几分挑剔。

白清明显是想利用自己的女儿,还惹了那么多闲话出来。

作为白家如今的家主……白从简怎么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所以,尽管许多人都说白从简深不可测,他却以为他们是在夸大其词。

一个连庶支出来的孩子都管不了的家主,能是什么有本事的?

直到他见到了白从简后,才对眼前的人开始改观。

白从简容貌生的隽秀,因为常年都笑着,所以看起来十分的和蔼,像是十分好说话似的。他温和有礼,却也知进退……

明明是个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少年,却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

“我想知道,白家是否……有私兵?”萧四爷问。

他话音刚落,坐在屏风后的文忠礼,差点气的从屏风后跳了出来,指着萧四爷大骂,问他是不是没脑子。

这种话能随便问?

而且,就算问了,谁又能回答。

在大楚的律法里,无论是谁都不能拥有私兵,除非是陛下特许。否则,会被扣上忤逆大罪……重则满门抄斩,谁都不会例外。

律法上写的清清楚楚的东西,萧四爷又怎么会不知道?

既然知道,那么这个愚蠢的东西,居然在白家问出这种问题。

白从简显然也没想到萧四爷回问他这样一个问题。

他苦恼的笑了笑,依旧和蔼地说,“伯父让我怎么回答呢?”

萧四爷自然知道自己唐突,他低着头说,“作为臣子,我本不该怀疑陛下。可是……我不相信你会生了忤逆的心思。”

“若是白家真的有忤逆之心,当年就不会从官场上退出来,也不会放弃手里的兵权。”

“所以,我不相信。”

萧四爷一字一句说的无比缓慢,“我不相信,没有用。陛下是相信的……我今天之所以会问你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我想从你这拿到什么,而是因为大楚。”

“我不是个好臣子,也不是什么好父亲。”萧四爷苦笑,“但是我却明白,有些人,不该死。”

萧四爷垂下眼眸,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似的,“你可知前些日子,蒋家收留了不少流民的孤儿?”

白从简叹了一口气,“我知道。”

他当然知晓这个,他还知道更残酷的事情。

“其中有个孩子,我陪夫人在京郊买花的时候,曾见过她。”萧四爷说,“那个孩子生的乖巧,我夫人还拿了点吃的给她,本来想带她回府,后来却得知蒋家人愿意收留她。我夫人不好说什么,便又给了那个孩子一串佛珠,说是希望佛珠能保佑这个孩子!”

结果……

结果昨日,他恍恍惚惚的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在无意跟着两位道童去了偏僻的炼丹房时,在角落里发现了这串佛珠。

而因为他是习武之人,所以脚步轻缓并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有个道童在收拾残留在地上的枯叶,低声对身边的人说,“前些日子送来的孩子,都没了……哥,你说我们会不会也被丢进那些炉子里,变成丹药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