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民国女校长 > 第一章

民国女校长 第一章

作者:君莫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23:58: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着院子里忙碌的阿姨,方言清把手上的书放了下来,眨了眨眼睛,手轻轻的摸了摸手跟前篮子里的布料,看着院子里的鸟叫了几声,迈着小细腿在花台上走来走去,潇洒的很。

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口的小丫头立在门槛后面,朝趴着窗口晒太阳的方言清喊道。“表姑娘,太太让你去堂屋。”

方言青抬头应下了,自父亲故去,她和母亲就投奔了过来,舅舅是官,用母亲的意思来说,她们是来寻求庇佑的,不仅要听话孝顺,也不可给府里生任何麻烦。

在这深宅后院里两年,方言青活的颇感疲惫,以前那些个可以和父亲吟诗玩棋的自在日子不见了,每日都不得不在母亲的眼泪下,做着舅母最喜欢的女红,甚至看本书都需要偷偷摸摸。

方言清站起身,把读了好几页的《诗絮》合上,塞到了抽屉里,又拿几张废纸盖着,舅舅向来是看不惯这种书的。他给那个朝廷卖了一辈子的命,极为讲究那些礼法,尤为推崇女子无才为德,对于这些都是打心眼儿里不喜。

舅舅家的四合院不大,毕竟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走了会儿就到了堂屋了。

“表姑娘。”

小丫头微微低头,摞着身子给方言清让路。

屋子外面是老旧的四合院,屋子里面居然换了一套新沙发,带着花纹,像是美利坚的产物,与屋子极为不搭。

“舅母。”方言清轻声唤了一声,扫了一眼站在舅母身旁的女人,青绿色的满清旗袍,上下包的结结实实的,生害怕露出哪一块肉给别人瞧见,目光收了回来,继续问道,“舅母,刚冬丫头说您唤我来这。”

富态的中年女子穿着今年制造局新做的锦缎旗袍,这面料,自己是识得的,教做女红的婆姨最爱念叨这些,蜀地的蜀锦,江西的云锦,云南的蚕丝锦,各地制造局新出的布料都如数家珍,也最爱交代自己晓得,说日后若是做了太太,连布料都挑不好,那出了门便是让十里乡亲拿来做茶余饭后的笑话,日日都念叨两句,自己竟真的识得了。

“这几日女红做的怎样,”中年女子一边慢着语调问着话,一边拿着团扇轻轻的扇着风。

方言清微微笑了笑,“刘婆婆教的仔细,现在已经能绣一些寻常花鸟了,只是我手脚粗笨,时时犯错,还须得勤勉些。”

中年女子轻声笑了起来,扇子的风带起了鬓发,摆了摆手,让身后的丫头停了锤肩的动作,“言清还是这么自谦,前日里刘婆婆还夸你聪慧来着,怎今儿你就粗笨起来了。”

自己这位舅母汤依云原是荣城宝器所的独女,洋务派兴起时也是这儿踩着高跷也攀不上的高枝,谁曾想后来竟没落了,还嫁给自己连官都排不上称号的舅舅。这人之前也是个仔细人,方言清心中暗暗自省,不应拿女红的事糊弄她,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大抵是刘婆婆念我年纪尚小,又肯用功,故念了我两句好。”

“哦,原是如此。”汤依云没有继续追究,只是招了招手,之前一直站在舅妈旁的那位青绿旗袍的女子向前走了两步,汤依云开口介绍道,“这位是丁三娘。”

方言清不知为何忽然给自己介绍这位,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了。

汤依云伸手要端桌子上的茶盏,丁三娘手疾眼快的拿起茶盏,轻轻的递到了汤依云的手上,汤依云颇为赞赏的看了丁三娘一眼,又看向方言清,“这位是我请来教你规矩的,你之前被退过婚,名声不大好,日后挑郎君规矩只能宽些,之前你学得那些个玩意都是无用的,这嫁人后的讲究,得从头学,好在你是个聪明的,想来耽搁不了太多时间。”

听着汤依云的话,方言清只觉得头皮发麻,顿时不知所措了起来,又不敢忤逆汤依云的意思,只好掩了自己的神色,规矩答道,“让舅妈劳心了。”

“唉,”汤依云摆摆头,看着丁三娘,微微蹙着眉,轻叹口气,说道,“我这外甥女也是一个可怜人,还请三娘多照拂一二,以后再为她找一个能互相扶持的郎君,日子过的平坦些,我的心愿也算是了了。”

丁三娘唯唯诺诺的应着,“夫人心善,表姑娘聪慧,又承了夫人的福气,自然是可以的。”

“如此便好。”汤依云揉了揉太阳穴,挥了挥手,“得了,下去吧,我也乏了。”

身后的丫头走上前,把放在旁的薄毯轻轻披在了汤依云身上。

“是,舅妈好生休息。”

方言清正要退出屋子,身后的人忽然开口说道,“今日里为你堂哥新谈了一桩婚事,你那些堂姐均嫁出去了,日后你嫂嫂嫁进来了,可以陪着,解解心。”

话音越渐微弱,方言清转头看着斜卧着的汤依云,后者眼睛已经合上了。轻身迈着步子走出了屋子。

丁三娘就跟在方言清后面,“方姑娘。”

方言清看着对方,问道,“丁三娘?该怎么称呼?”

对方抿唇一笑,“就这么称呼吧,左右大家都是这么叫的。”

方言清点点头,屋内的丫头也都退出来,把门轻声合上,恐扰了汤依云午睡,一个丫头向方言清的位子走了几步微微福身,说道,“表姑娘,丁先生,夫人觉浅,还麻烦表姑娘……”

话未说话,意思却已经很清楚了,方言清点点头,“知道了,我回我院里。”

丫头连忙谢道,“多谢表姑娘体恤。”

两人走过了几节回廊,就回了方言清的院子里,原先在院子里打扫的阿姨已经走了,现在院子里倒安静了起来,之前若是这么安静,自己也不至于看不进去书了。

“进来吧。”方言清提起茶壶,往杯子里倒了两杯水,一杯移动到对面,一杯自己端起来仰头喝完。

“茶水是冷的。”丁三娘葱白的指尖轻轻沾了一滴茶水,待方言清喝完后才开口。

方言清点点头,把茶杯放回到桌子上,淡声道,“嗯,我这院子里,没有丫头,开水昨夜厨房的人烧好装到铝皮瓶子里给我送来的。”

“铝皮瓶子?”丁三娘疑惑的问道。

听到丁三娘的问句,方言清忽然想起,荣城这儿的深居内地,许多新鲜玩意都是没见过的,想着,用手指向放在八仙桌子上的铁皮酒桶状的铝皮小壶,“就是暖水瓶,放在桌子上的那玩意儿,听说是英格兰那儿生产的,我父亲在世时常喜爱买这些东西,当时觉得这个巧妙,也给舅舅家送了好几份,我就管她叫铝皮瓶子,用来装开水的,开水装进去,会冷的慢些。”

“原是如此。”丁三娘看着八仙桌上的瓶子,点点头,忽然笑了起来,问道,“姑娘,你可知太太让我来教你些什么?”

“礼法?规矩?”

丁三娘轻轻摇了摇头,“那些东西我可教不来,我只是教姑娘行为举止,日后若是嫁人后该如何操持家中的一些琐事。”

“想必也是有大讲究的,我生的蠢笨,学起来也应是麻烦的,要是领悟的慢,还请丁三娘莫恼。”

“姑娘兰质蕙心,这些是不用忧心的,我还惶恐姑娘三两天就学会了,那要我就无用了。”

互相抬举的场面话说一轮就够了,说多了就显的虚假了,方言清点点头,问道,“那今日讲些什么?”

“就讲,”丁三娘看着茶杯,说道,“就讲姑娘刚刚的饮茶吧。”

“未洗盏,未静候,动作似牛饮泉。”

听到方言清的话,丁三娘‘噗呲’笑出了声,“我可未这样说,姑娘可莫要吓我,方才的动作虽称不上端庄,但也不至于此。”

方言清也勾了勾唇,“方才口渴的很,一时急躁了,我也知我动作不雅,但人有三急,也无可奈何。”

丁三娘点点头,赞同的说道,“自是无可厚非。”微微侧头,看见了篮子没绣完的锦帕,上面绣着兰花,抬头看了一眼方言清,询问道,“我可以拿来看看吗?”

方言清点点头,“这是前几日刘婆婆布置的,本应绣钱袋的,无奈我始终挑不来针脚,故只让我绣了锦帕。”

方言清之前是从未做过女红的,父亲极爱惜自己的才华,只教吟诗,做画,下棋。只可惜是个女儿身,依稀记得父亲感叹的念叨过一次,只可惜是个女儿身,若是男儿,必能成为大人物,但女子始终都逃不过嫁人,宽厚如父亲,也觉得自己逃不过这命运。

“针线细密,这花绣的极好看,和平日里见的不一样。姑娘这针线活可不像学了一年多的手法,着实聪慧。”

丁三娘的赞扬声把方言清的思绪拉了回来,这丁三娘似乎也不着急教自己规矩,只顾着看自己篮子里的针线活。

“方姑娘聪慧,行为举止若是用心,自然是让人挑不出错处的。”

方言清看着丁三娘,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我听闻方姑娘之前是在大城市读书的。”

原是在这儿等着我,方言清心里说道,点点有,“在北平读过几年书,识得些字。”

“方姑娘若是也叫识得点字,那我们可不是大字不识了。”丁三娘拿手帕捂着嘴,笑了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两月后荣城卫家老太太生辰,依底下人的意思,是请些个年轻懂事的孩子来,我听旁人说过方姑娘的才情,故提了一嘴。”

“舅母是什么意思?”方言清问道。

“卫老太太是荣城这儿人人都敬着的人,下面的孩子都争气,不是做大官,就是发大财,能在老太太面前晃两眼自然都是好的。”

“左右是两月后的事,不着急。”

丁三娘将锦帕都放回了篮子,低头淡笑,“姑娘说的是,说起这,你堂兄的婚事也是我去说的,你可知谈的是哪家的姑娘?”

方言清抬眼,听丁三娘把剩下的关子说完。

“是柳家柳云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