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宫檐 > 第298章 叔父摄政王

宫檐 第298章 叔父摄政王

作者:阿琐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0:08: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往后的日子能否过得安生,齐齐格心里实则比谁都明白,是以才严格要求东莪对福临遵守君臣之道,她不能让自己和孩子在任何方面拖了多尔衮的后腿。

她曾经是盛京城里人人敬佩的十四福晋,将来能不能做皇后她没准,但北京城睿亲王府的门庭,她也会好好地为多尔衮撑起来。

不多久,东莪上了药后被抱回来,被齐齐格的震怒吓的老老实实,伏在额娘怀里又乖又软和。也叫齐齐格不忍心再责备她,带着女儿跟随多尔衮一道,将整座睿亲王府逛了一圈。

这本是前明亲王所住的宅邸,如今成了他们的家,气派豪华之余,心里总有些膈应。

多尔衮说将来有时间,从大门起一点一点改装修缮,做出齐齐格喜欢的模样,但精明聪慧的妻子却道:“又要花精力,又落人口实,我才不稀罕呢,住哪儿不是住,要紧的你在这个家里。眼下最该修缮的是皇宫,皇上住的地方还散着焦味儿,没道理我们先享受起来。”

多尔衮欣慰地说:“这个家有你在,我什么都不必担心。不过,齐齐格,不必再像从前那样憋着,放开些过日子,这大清如今……”

齐齐格捂着他的嘴:“小心叫女儿听见,她还不懂事,学了到外头去说,就是祸了。”

她抚摸丈夫的胸膛,眼波婉转,温柔妩媚地说:“你是我的男人啊,你心里想什么,我当然都知道,不用说出来。”

多尔衮心口一热,咽喉缓缓滚动。

分离数月,他惦念玉儿,自然也放不下齐齐格,不论如何,一个是心头求而不得的人,身边的,却是相伴二十年,把自己放在心窝上的女人。

初到北京的这夜,对齐齐格而言是小别胜新婚的缠绵,是**蚀骨让她不得不在丈夫身下求饶的旖旎,齐齐格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座繁华富饶的北京城。

但同一片夜色下,大玉儿守着熟睡的儿女,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就能找到家的感觉,可是她要如何在这偌大的皇宫里,找到自己的归属?

玉儿一夜无眠,看着窗外的天色,从暗到明,听着鸟鸣婉转,将所有人的唤醒,一天又开始了。

福临虽小,终究是皇帝,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要他去做,如今做了汉家的主,更是不得懈怠,在大清朝廷、军队、民生一切安定之前,他身下的龙椅,注定是要硌着屁股的。

到北京的第二天,皇帝便奉安太祖武皇帝、孝慈高皇后、太宗文皇帝神主于太庙。仿照盛京清宁宫之制,定坤宁宫祭萨满礼,定朝会乐章,定赐宴群臣朝贺大典。

内宫之中,哲哲和玉儿忙着清点安排宫女內监,制定未成年皇子格格们的起居制度,以及贵太妃、淑太妃和庶福晋们的住处,加紧修缮后宫宫规,用哲哲的话来说,一个家就该有个家的样子。

整个九月,前朝和后宫都忙得脚不沾地,玉儿根本无暇悲伤感怀。当终于松口气,宫里一切都有了规矩模样,抬头看日子,已经到了十月。

这一日,福临率众臣赴南郊祭告天地,遣官祭告太庙、社稷。在太和门,举行入关后的登基典礼,大赦天下。

皇帝奉两宫皇太后懿旨,以睿亲王多尔衮居功最高,命礼部建碑纪绩,加封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此外,济尔哈朗、多铎等人皆受封,皇帝更出人意料地,复封了兄长豪格为和硕肃亲王。

然而豪格这辈子起起落落,八旗上下已见怪不怪,如今整个北京城,乃至整个大清议论的,是多尔衮这叔父摄政王的封号。

摄政王的称号不稀奇,非要加“叔父”二字,也不知皇帝到底想对天下,对多尔衮表白什么。

然而这个封号,实则是多尔衮自己想的,皇帝登基大典前,哲哲和玉儿找他商量,要给多尔衮特殊的功勋和册封,数日后,多尔衮就送了这个名号进来。

起初哲哲觉得太招人非议,仿佛故意要撇清多尔衮和皇帝的关系,乃至是他和玉儿的关系。

如此一来,知道的人必然多想,不知道的人一定好奇,将来闭着眼睛一通胡编乱造,各种流言蜚语就这么来了。

哲哲不同意,但玉儿问她,打算如何驳回多尔衮,她又想不出来。

“既然多尔衮要把自己堂堂正正地摆在叔父的位置,何不成全他。”彼时玉儿劝姑姑道,“现如今只要不是迫害百姓有违先帝治国之道的事,只要不是伤害福临的事,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依的便依了。不然话说的好听,请多尔衮与辅政大臣扶持皇上,回过头来,却事事都要我们插一手说一嘴,他们心里反而更憋屈。”

哲哲无奈,只能答应,这才有了登基大典上,叔父摄政王的册封。

大玉儿安抚姑姑:“宫里宫外的事,天下人怎么说,我们永远管不了,要紧的是多尔衮到底对皇上和我们是什么态度。您看东莪如今进宫规规矩矩,不再直呼福临的名字,听说齐齐格下了狠手给女儿教规矩,为了在通州行宫当着大臣们的面喊福临的事,东莪的屁股都被打肿了。从多尔衮道齐齐格,算上东莪,只要那一家子人心里有分寸,姑姑就不必多虑。”

见玉儿有信心应对前朝是非,哲哲决心将一切都交付给她,不再过问干涉,沉下心来,带着阿黛和苏麻喇,好好将后宫打点起来。

如今紫禁城里虽然还空荡荡的,可皇帝一年年长大,必须有完善的内宫制度,才能有一天迎接福临的后妃,到那时候,必然就热闹了。

十一月,恰是京城初雪的日子,阿图出嫁了。

阿图的额驸同样来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家族,比起当年将年幼的雅图嫁出去时的千万分不舍,再嫁次女,玉儿的心境已全然不同。

多尔衮为侄女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北京城里足足热闹了四五天,蒙古贵族也以此机会到北京朝贺新君,雅图自然跟着丈夫和吴克善一道来了紫禁城。

这日夜里,趁着前朝官员都散了,苏麻喇掌灯,大玉儿带着雅图,从内宫一直走到太和殿前。

这里的断壁残垣被清空的差不多了,留下一座空荡荡的基台,母女俩登上基台,俯视太和殿前的广场,雅图笑道:“我那会儿对皇阿玛说,要在这里拿崇祯的头颅当球踢,虽然也没过去几年,可现在想起来,真是孩子气,小的时候说了无数傻话。”

大玉儿知道,女儿已经和她的额驸同房了,他们是情到深处的自然结合,这叫玉儿无比的欣慰,不论如何,雅图得到了她所期待的爱情。

“可你们的傻话,对额娘而言都是最珍贵的回忆。”大玉儿欣然道,“额娘一直很用心地,为你们守护童年。”

雅图道:“福临就可怜了,不说别的,每天那么多的事,把他累得,那天在我怀里竟然就睡着了。”

大玉儿带着女儿缓缓走下台阶,从另一边绕回乾清门,进了东六宫,这里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偶尔有听得动静的宫人从宫门里出来张望,还怪吓人的。

“额娘,您怕吗,守着这么大的又这么冷清的皇宫。”雅图浑身不自在,“两百多年来,这宫里一定也发生了很多故事。”

“再多的故事,那也都结束了,而往后的故事该由我们来讲。”玉儿淡定地说,“自己的家,怕什么。”

母女俩走到永和宫前,宫里看门的小太监恭迎出来,宫里的内侍已经统一剃发换了满族宫服,雅图很轻声地问母亲:“额娘,他们是阉人吗?”

大玉儿嗔笑:“汉家历朝历代都有,不必奇怪。”

他们进门看,内廷各座宫殿的建筑格局都差不多,但多少留下了过去旧主子的生活痕迹。

如玉儿住的永寿宫里,有一排屋檐下的地砖上一溜深深浅浅的坑,旧明遗留下的宫人告诉苏麻喇,是过去被罚跪挨打的宫女太监,留下的印记。

“将来福临要有多少妃嫔,才能把这紫禁城填满。”雅图感慨着。

“只怕将来,还住不下。”大玉儿傲然道,“我大清必然是要更兴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