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宫檐 > 第381章 太后之谋

宫檐 第381章 太后之谋

作者:阿琐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0:08: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早在计划杀多尔衮时,玉儿就最先考虑到,多尔衮一旦死,八旗上下的“妖魔鬼怪”就都要冒出头。原本福临只要面对多尔衮一人,多尔衮来应付全天下,现在,全天下都摆在了他们母子的面前。

可这是帝王亲政必经之路,他们必须闯过去。

而先于所有人来见皇太后的,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他是皇太极和多尔衮的堂兄弟,昔日辅政大臣曾有他一席之地。

奈何多尔衮兄弟独断专权,济尔哈朗为求自保,之后不再过问朝政,如今多尔衮去世,论功勋地位,八旗中无出其右,玉儿自然要第一个见他。

济尔哈朗神情郁郁,对太后道:“昔日他年少气盛,在兄弟叔侄中桀骜不驯,先帝宠爱他,遇事往往一笑了之,堂兄弟几个里头,他还算肯听我的话,对我也十分恭敬。后来的事,虽然演变到今天这个地步,臣心中十分怨恨他,可人真死了,心中却是空落落的。多尔衮那样的英雄战神,该死在战场上,才死得其所。”

玉儿一身素淡衣裳,她是皇太后更是兄嫂,不该为多尔衮服孝,但素淡衣裳是庄重,无可厚非。而济尔哈朗一身缟素,也不知是谁给安排的,可见这天下所有的人,早已很自然地把多尔衮的地位放在他们所有人之上。

“逝者已矣,但大清不能乱,还望皇叔能辅佐福临,共渡难关。”玉儿正襟危坐,虔诚地问,“请皇叔来是想问问,眼下可有什么对策,能稳固朝纲?”

济尔哈朗亦是聪明之人,深知慈宁宫是有手腕的人,便是谦恭地说:“事出突然,臣脑中一片混乱,还望太后指点。”

玉儿道:“我一个女人家,实在不敢指点江山,但昔日跟随先帝,偶听一些朝堂之事,我揣摩着先帝的意思,猜想若是先帝遇见眼下的形势,他会怎么做。”

济尔哈朗忙道:“还请太后明示。”

“京城之外,江南川渝两广云贵,无一不乱,大清不能再乱。”玉儿道,“这些年正白旗镶白旗,权势滔天,莫说皇叔的镶蓝旗,就是皇上的两黄旗也要退让几分。如今多尔衮倒下,两白旗群龙无首,各旗不免觉得是时候了,该出手抢回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两白旗又如何肯相让,这一旦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京城一乱,外头跟着乱,全国都乱起来,咱们就该回老家了。”

济尔哈朗沉吟不语,静静地听皇太后说。

玉儿道:“我想,先帝若在,遇见这样的局面,他必定先求稳。”

济尔哈朗揣摩出皇太后的意思:“您是说,还是先让两白旗说了算,以此震慑其他各旗势力?”

“皇叔也如此认为?”玉儿没有端着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商量的口吻说,“皇叔若能相助于皇上,镶蓝旗先稳住不动,其他人看着您的威望,自然也不敢动。眼下暂时还是以多尔衮身前的威望来压制京城的骚动,让各旗先死了这条心。慢慢等皇上将两黄旗被分散的权利收回来,渐渐削弱两白旗的气焰,然后再……”

济尔哈朗见太后欲言又止,心里也想象着外头人说皇太后和摄政王的暧昧是真是假,毕竟这番话到最后,就该是清算多尔衮兄弟的旧账,可皇太后说不出口了。

多尔衮于大清有不世功勋,可福临继位这七年来,他的确也做下了许多对皇权和小皇帝大不敬的事。

且不说他几乎以帝王自居,将福临变作傀儡,他的一些屠杀政令,也对大清平天下有着极坏的影响,南边的汉民,无不想要多尔衮的人头。

皇帝亲政后,若要安抚南方汉民的心,就必须祭出多尔衮的人头。

济尔哈朗明白,玉儿更明白。

她镇定下来,人一死,什么都不知道了,活着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活着的人看,不必在乎。

“皇上与我商议,想要给摄政王无上荣耀。”玉儿擅自替福临做主,说道,“追封多尔衮为皇帝。”

济尔哈朗呆住,僵硬了许久许久,才颤巍巍地问:“太后,您说真的?”

“自然不会长久,之后如何推翻这一封号,就有劳皇叔。”大玉儿欠身道,“皇叔若能答应,于乱世辅佐皇上,对大清功在千秋。”

“臣不敢当。”济尔哈朗抱拳,神情犹豫,再三问,“太后,这、这真的是皇上的愿望?”

玉儿颔首:“待皇上迎多尔衮棺椁归来,皇叔可亲自询问皇上。”

济尔哈朗不再迟疑,起身道:“既然太后和皇上都有了安排,臣必定竭尽全力相助,您说的对,不论如何京城不能乱,这一乱,可轮不到哪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做皇帝,汉人就要先把咱们赶回老家去了。”

玉儿起身,欲向济尔哈朗行大礼,被济尔哈朗拦住道:“太后,您辛苦了,臣惭愧。”

三日后,福临接回了多尔衮的棺椁,得母亲授意,没有送去摄政王府,而是直接送入皇宫停放,这显然有违祖制,但更让福临惊讶的是,母亲已经决定,要追封多尔衮为皇帝。

慈宁宫里,一片肃静,大腹便便的巴尔娅本被皇太后叫来问候她的身体,但皇帝直挺挺地闯进来,带着满身肃杀,吓得她定在原地,气儿都不敢喘。

苏麻喇小心翼翼搀扶她离开,殿中只剩下母子俩,福临一件一件脱下了身上的素服,扔在地上,满目含怒地看着母亲:“额娘,为什么?”

这一声为什么里,包含太多的话,玉儿知道她又一次违背了承诺,在关键时候,在混乱的时刻,丢下福临一个人去面对。

可她离开,不仅仅是为了多尔衮去喀喇城,还是为了福临。

她要让多尔衮那些亲信,那些能在正白旗里说了算的人亲眼看看自己对多尔衮的情意,她要收服那些人的心,她依然要用两白旗来对抗八旗上下,来稳定局势。

“既然额娘高兴,那就遂额娘的愿。”福临的气势到底弱下来,转身背过母亲道,“可我不服,皇阿玛在天有灵,也一定不答应,多尔衮不能做皇帝,他不能。”

玉儿努力让自己冷静,起身走来,将被皇帝丢在地上的素服捡起,掰过儿子的身体,一件一件重新为他穿上。

“福临,你能不能数的清,多尔衮这一生,为大清打了多少仗?”玉儿温和地说,“我相信,大清往后百年千年,都不会再出一个比多尔衮更了不起的人,他才是大清,最有资格做帝王的人,只可惜,他不适合做皇帝,福临你明白吗?”

“额娘,我现在脑子里一片空白。”福临委屈地看着母亲,内心的恐慌尚未平复,“额娘,您到哪里去散心了?”

玉儿没有回答,平静地说:“我去为你争取时间,争取最后的人心。福临,你听额娘说,若是多尔衮一死,你就帮着旁人和他算账,会寒了天下人的心,从此没有人敢对你忠心。而那些本就野心勃勃,蠢蠢欲动的人,就更抓着机会要造反。额娘要你封多尔衮为皇帝,不是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是为了稳住朝堂稳住京城,让那些大臣们知道,我们皇上是有主意的人,纵然年少,也配得上一国之君。”

福临怔怔地看着母亲:“他们会吗,额娘,难道他们不是该嗤笑朕,嗤笑您?”

玉儿为他系好扣子,抚平衣襟,从容应道:“他们笑他们的,皇上身上会少一块肉吗?当他们只能嗤笑的时候,也就说明,他们没本事再做别的事。有能耐的人,才不屑几句言语上的得意轻狂,早就干脆利索地把一切握在手中,那样的人才最可怕。”

福临浮躁的心,稍稍平静了一些:“是,那就听额娘的。”

玉儿扶着儿子的肩膀:“世事无常,谁能想到,等不及大婚,你就要亲政了。福临啊,现在这天下,真正属于你了,你敢不敢要?”

福临的背脊,不自觉地听起来,用力地点头:“额娘,我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