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宫檐 > 第471章 最寂寞的是心里

宫檐 第471章 最寂寞的是心里

作者:阿琐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0:08: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要裁撤内务府,另立內监衙门,吴良辅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玉儿亦先将他叫去问话,吴良辅吓得趴在地上,几乎要把脑袋磕碎,说他不知道这事儿,说他是冤枉的。

福临倒是很平静,对母亲说,家务事就不该有外人插手,宫里的事就该在宫里解决,由不得那些亲贵大臣拿到外头去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他不是要重蹈明朝覆辙重用宦官,不过是让他们在内宫打打杂,绝不干预朝政。

“干预朝政者,杀无赦。”福临道,“额娘,我早就想好了的。”

玉儿凝视着儿子,严肃地说:“明着不干政,私底下难免有龌龊,皇上你防得过来吗?”

“难道宰相将军,就一定忠心耿耿?”福临似乎预料到了母亲要质问的所有话,平静地反驳道,“朕会看好他们,何况,在宫里更容易管束不是吗?横竖都在儿臣和您的眼皮子底下。”

玉儿有些失望:“皇上决定了?”

福临说:“不过是额娘与朕,还有妃嫔们的饮食起居,就这点小事儿罢了。”

人说厨子不偷五谷不丰,其实内务府里的油水,就是皇室给那些宗室亲贵的零花钱。

皇帝在宫里吃一口饭,可不是去买一口米就成了的事,也绝不是花一口米的钱就能打发的。

往后这些年,皇族亲贵们捞不着了,油水全流进內监们的口袋。他们还有了权力,能对宫女,对守城的侍卫,乃至文武大臣颐指气使。

这干不干政的禁令,待他们将来成了气候,也怕是成了一张废纸。

“一切尚在筹备中,将内务府完全裁撤更改,大概要一年左右。”福临有商有量的态度,一改往日的急躁,“倘若这一年里,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您再和朕商量,大不了就不撤了,总要先试试看。儿臣不想让那些亲贵对您的事,对后宫妃嫔的事指手画脚,不然他们总觉得朕还是个儿皇帝,没担当。”

苏麻喇在一旁听得仔细,朝玉儿看来,主仆二人心照不宣,玉儿道:“既然皇上都想好了,那就试试吧。”

“他们若来找您的麻烦,就让他们来乾清宫见朕。”福临道,“额娘不必理会。”

走出慈宁宫,见吴良辅脑袋上磕得青一块紫一块,嘴巴上也有伤痕,定是被哪个进宫找麻烦的亲贵大臣打的,现在人人都找他出气。

“你的委屈,都是替朕受的,这么想能不能好受点?”福临道。

“皇上……”吴良辅跪在地上直哭。

“你熬过去挺过去,把内廷衙门建起来,好好经办宫里的事,做出点样子给外面的人看。”福临道,“将来就能挺起胸膛,就再也没人敢扇你的耳光,你娘给你起了个好名字,你要对得起这几个字。”

隔着宫门,苏麻喇把这些话都听了,心里明白,哪怕不是吴良辅,皇帝今日也会把张良辅、王良辅推出来。

谁做主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现在就想自己的事,自己来做主。

苏麻喇回来时,玉儿正在发呆,她道:“格格,您不再反对了吗?”

玉儿恍然回过神:“什么?”

“內监衙门的事儿?”苏麻喇说,“往后是不是连奴婢,也归那一头管。”

玉儿冷笑:“他们倒是敢管你啊,真有那一天,我大概也要被赶出慈宁宫,赶出紫禁城,回盛京还是回科尔沁?”

“您别这么说,您可要强腕压制才行。”苏麻喇道,“岂能真的让奴才在宫里做主。”

“就怕压下去,压断了我和福临的情分。人总会不自觉地将错误和罪过转嫁在别人的身上,那件事,我已经迅速隔离了他和孟古青,可我觉得福临心里多少是怪我的。他真的会以为我是看见了要嫁董鄂葭音,因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就让人家嫁了。又或是我知道他心有所属,于是故意把人嫁了。”

玉儿冷然道:“这件事,已经无从去解释清楚,这根刺会一直卡在他心里,也会越扎越深。”

“奴婢以为,您多虑了,你光想着母子之间生嫌隙,自然看什么都不顺眼。”苏麻喇道。

“那么皇帝就做些顺眼的事来让我看看。”玉儿毫不留情地说,“他做了多少?”

“皇上还……”

事到如今,连苏麻喇也说不出口,说皇上还小。

但她还是劝:“您对皇上很苛刻,您也总不自觉地拿他和先帝比,和摄政王比,这比得过来吗?”

玉儿长叹一声:“我是怕我死得太早,再没人护着他。”

为了这件事,朝廷上闹了有好一阵子,其他的国事之外,福临对此态度坚决,势必要改。

在内务府供职的宗亲们纷纷被要求交出手中的权力,他们也极力反抗,里外没有交接,宫里一度混乱,深秋北风起,连各宫烧的炭都没能及时供上。

可福临依旧咬着牙,在景仁宫对元曦说,要她多穿些衣裳,过两天一定能烧上火。

在皇帝的强硬态度下,裁撤内务府一事总算推行下去,眼看着年关也到了。

盛京皇宫本有宗亲命妇,轮番入宫侍奉后妃的旧例,大清入关后,为了稳定宗亲的情绪,让他们的女人进宫来看一眼,玉儿也一直应付着这件她最不情愿做的事。

到如今,福临把人家的零花钱都没收了,脸皮也撕破了,她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再撑。腊月里便下旨,从此撤销这条旧规矩,宗亲命妇们从新岁起,不必再入宫侍奉后妃。

又到一年岁末,看着巴尔娅和元曦的肚子越来越大,两个孩子吃得香睡得好,每天都乐呵呵的,算是玉儿心里能安慰的事。

再有阿哥所里,二公主和二皇子都平平安安,隔三差五抱一抱孙子们,盼着他们健康长大。

玉儿觉得自己才四十出头,已经开始过老太太的生活,连心态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平和起来,果然这人最怕的不是容颜老去,而是心老去。

她对苏麻喇说:“外头说的很难听,说我年纪轻轻守寡,血气方刚熬不住,其实身体上那点事儿,算什么呢?最寂寞的是心里,如今我没有朋友,没有姐妹,没有长辈,我有什么事儿,连个能商量出主意的人都没有。”

苏麻喇道:“奴婢明白,如今您也只能,指望从孩子们身上得一些安慰了。”

玉儿站在大殿的宫檐下,看着连鸟儿都不再飞过的天空说:“苏麻喇,这宫里的日子,太难熬了,我快闷死了。”

巧的是,元曦刚好带着石榴做的点心,来慈宁宫请安,走到门前,就看见皇太后望着天,入冬以后,衣裳穿得厚了,可怎么觉着太后反而更消瘦了。

“怎么站在风口里。”玉儿看见了元曦,笑道,“快进来,屋子里暖和。”

元曦忙朝这边走来,玉儿又嗔道:“仔细你的肚子,走得这么快做什么?都是要做额娘的人了,还蹦蹦跳跳的。”

“怕糕点凉了不好吃。”元曦笑着说,“御膳房的乌雅总管过了年就要走了,石榴每天都过去偷师学呢。”

玉儿蹙眉:“御膳房里的人都要换?”

元曦忽然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忙道:“大概……是吧。”

玉儿转身,元曦隐约像是听见太后在嘀咕:“连口合脾胃的饭,也不给我吃了吗?”

这句话,元曦也不知道是自己听见的,还是她想象的,可一直梗在心里。

她和巴尔娅姐姐早就发现,自从皇上决定裁撤内务府改立內监衙门后,太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她们也好久没再见到皇上和太后说说笑笑的光景。

巴尔娅问元曦,是不是为了静妃的事,毕竟皇上曾经也很喜欢皇后,难道皇上本不愿意废后。

可这些话,都是她们胡乱猜的,静妃的事更是随同她本人一起消失,没有人再敢对皇帝提起。

这日夜里,福临到景仁宫来,照规矩有孕的妃嫔是绝不能侍寝的,可景仁宫里的规矩早就与众不同,到如今也没人再计较。

“皇上……”元曦忘不掉宫檐下,太后那孤零零的身影,实在忍不住说,“太后娘娘这几日,好像不大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