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宫檐 > 第579章 能为他打仗的,还是多尔衮的人

宫檐 第579章 能为他打仗的,还是多尔衮的人

作者:阿琐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0:08: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元曦用她自己的法子,留住了福临,纵然彼此身心疲惫无意寻欢,亦是肌肤相亲,依偎着度过了一夜。

元曦所珍惜的,并不只是这一夜的温存。

虽然,她不愿意听福临说对不起,可还能听见帝王的亏欠,至少证明自己在他心里,还能有个脚尖沾地的位置。

对于福临而言,景仁宫终究还是惬意之地,一夜安眠,翌日早朝去,与元曦分别时,说的也是:“自己要保重,伺候人的事,有宫女们来做,你只管陪着额娘解闷,不要累着自己。”

元曦知道他是真心的,皇帝温柔而善良,她一直都知道。

“皇上得闲了,来向太后请安吧,太后是嘴硬心软之人,最在乎的人,只有皇上了。”元曦为福临系好最后一颗扣子,退后福身道,“愿皇上保重身体,愿葭音姐姐亦平安康健。”

然而,原计划福临早朝后,送母亲出宫,南苑比邻紫禁城,并非遥远之地,这点闲暇总是抽得出来,结果一道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到跟前,福临如临大敌。

一不许人告知皇太后,恐扰太后养病,再则,便命吴良辅前去相送,道是皇上抽不开身。

玉儿并不在乎儿子是否相送,不是气话,而是不愿自己耽误福临的政事,但她深知儿子的脾气,这会子忙到不能来送自己出门,必定是要紧的军国大事。

苏麻喇接到格格递过来的眼神,便知道格格满心好奇,若不让她知晓,怕是这病也养不好。

于是不得不派人去打听,不问不知道,一问,连苏麻喇都紧张起来。

大清入关十几年了,最头疼的,依然是那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南明余孽。

朝廷年复一年投入大量军力财力,虽然比刚开国那几年强百倍,可能经历十几年纠缠而不灭的,如郑成功之流,便是南明势力中最强悍的队伍。

而眼下,郑成功的军队入台州,天台、太平、海门三地的汉军相继归附,郑成功已集结精锐之师,欲图北上。

“真要是打过来,福临能应对吗?”

玉儿到达南苑行宫,坐在临水的向阳之处,看着烟波浩渺,幽幽叹道:“大清眼下的国力,虽不至于被南明吓得腿软,但要知人善用,懂行军打仗之道,对福临而言,实在太为难。他毫无实战经验,而那些为大清开疆拓土的将领,老的老死的死,所剩无几。眼下大清的将才,青黄不接,满人不服汉人与他们平起平坐,汉人也不能甘心为满人打天下,着急啊。”

“打仗的事,交给将军们去吧,眼下您先把身体养好。”苏麻喇劝道,“身体不好,什么都白搭。”

玉儿说:“苏麻喇,你说我能活到大清真正强盛的那一天吗,苏麻喇,我实在不能把福临一个人丢下。”

话音落,听得奶声奶气的童声从老远的地方传来,玉儿和苏麻喇寻声看去,便见个小不点儿迈着小腿疯跑过来,是玄烨。

孙儿到了跟前,没轻没重一下撞进玉儿怀里,娇滴滴地喊着皇祖母。

才发了烧,浑身骨头酥软酸痛的玉儿,那里吃得住,可还是搂着宝贝孙子,爱不释手:“玄烨啊,皇祖母病了,你要轻一点儿好吗?”

玄烨立刻站好,小心翼翼地摸摸祖母的胳膊,满脸心疼:“玄烨摸摸,皇祖母就不疼了。”

玉儿见原本粉雕玉琢的小娃儿,脸上留了好些麻点,心疼不已,轻轻抚摸过玄烨的脸蛋,温柔地说:“玄烨长大了呢,是大孩子了。”

玄烨却软乎乎地说:“皇祖母,我还是小娃娃。”

玉儿被逗乐了,搂着说:“皇祖母的小心肝……”

“皇祖母。”玄烨轻声问,“额娘在这里吗?”

便是这会儿,元曦已经得到消息赶来,老远见祖孙俩依偎着,还没走近,做娘的已是泪流满面,没能陪伴玄烨度过最辛苦的病痛,是她一生的遗憾和愧疚。

“玄烨?”元曦走近,哽咽着喊了一声。

小家伙噌地一下转过来,惊见母亲,欢喜得不行,立刻扑向元曦,可一进母亲的怀里,便嚎啕大哭,怎么也止不住。

元曦一面流泪,一面哄他,玄烨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襟,怎么都不肯撒手。

儿子还是老样子,一哭就没完没了,元曦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小人儿哄好了。

玄烨没有怪额娘为什么不要他,可他反复对元曦说:“额娘,我可想你了。”

岛上有了孩子,顿时热闹起来,玉儿少不得叮嘱众人,这里四面环水,千万看好孩子。

安宁清净的日子,固然叫人舒适惬意,可玉儿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地位,没有忘记她肩负的责任,纵然身处世外桃源,所思所虑,依然心系天下。

所幸,半个月后传来好消息,浙闽总督李率泰,得知郑成功率精锐北上,不慌不忙,乘机分兵攻陷了罗星塔和闽安镇,使得郑成功担心两岛有失,断了后路,只得暂时回师,放弃北上。

如此,解了朝廷危机,使得大清军队有时间得以喘息,调兵遣将,以攻郑师。

乾清宫里,福临大喜,散了朝,便奔向承乾宫,高兴地告诉葭音:“郑成功退兵了。”

葭音温柔含笑,但说道:“皇上大喜,不过阿玛曾说,胜仗之后,也最容易吃败仗,因为太过得意自信,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是千万叮嘱南边的将领,不可掉以轻心。”

“真盼着费扬古早日长大成人,成为大清的巴图鲁,大将军。”福临说道,“朕最大的遗憾,便是鄂硕早逝。”

但这话说出口,福临就后悔,担心勾起葭音的悲伤。

葭音却是坚强,反与福临说:“请皇上将费扬古丢入军营,从小兵小卒做起,阿玛说过,要他经历一切捶打磨炼,千万不可仗着父亲的功劳自以为是。阿玛的功劳,都过去了,费扬古要自己去闯出一片天,做大清的有功之臣。”

福临宽慰葭音道:“不必担心,你阿玛的部下们,会好好培养费扬古,再过几年,朕为费扬古选一门好亲事,一则为你们董鄂氏开枝散叶,再则,你弟妹的娘家也能助益他们的女婿。”

“多谢皇上费心。”葭音欠身道,“臣妾感激不尽。”

“你高兴,便是一切都好。”福临说着,看见葭音的肚子在翻腾,笑道,“朕听太医说,分娩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是啊,这些日子他动静大些,臣妾就很怕他要出来。”葭音说,“早些时候,还会想很多,这会儿只盼着,是个手脚齐全的孩子,就满足了。”

正说着话,南苑送来了皇太后的赏赐,说是知道皇贵妃临盆在即,送来玉如意,为皇贵妃镇神安眠。

福临说:“来的正好,朕也要派人,去告诉额娘这件喜讯。”

事实上,郑成功入台州欲北上这事儿,皇帝一直没向母亲提过,这会儿送来郑成功退兵的好消息,显然是报喜不报忧。

也罢,儿子不愿自己干预朝政,连问一问都会触碰他的神经,玉儿也没得再计较什么,母子之间,终究是她来让步。

可皇太后,有自己获知天下事的眼睛和耳朵,这事儿从一开始,她就关注着每一天的动静,比起福临更早知道南边的境况,连李率泰的祖上,都查清楚了。

李家是早年就归顺努尔哈赤的辽东汉人,李率泰的父亲李永芳,曾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手下悍将,他的次子李率泰亦非泛泛之辈,是当年跟随多尔衮和多铎入关,打败李自成的开国功臣。

“多尔衮昔日,将鄂硕、李率泰这些大将,都安插到南边,宛若插入山体的铜钉铁卯,能保山体稳固,千年不倒。”玉儿说,“不知福临有没有意识到,到现在,能为他打仗的人,还是多尔衮的人。”

苏麻喇说:“皇贵妃与佟嫔娘娘的父亲,都曾是摄政王麾下,可见皇上对摄政王,并没有太多敌意和芥蒂。”

玉儿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说的是,福临什么时候,才能有真正属于他的大臣和军队,他到现在坐享的,依然还是皇太极和多尔衮为他打下的江山。”

苏麻喇笑道:“这自然是一代代传下来,难道皇上弃之不用不成?您也太苛刻了。”

玉儿责备:“你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东拉西扯的。”

玩笑归玩笑,玉儿吩咐苏麻喇:“我一直想查的事情,正好趁此机会去查,豪格昔日也是能为先帝打胜仗的悍将,用兵行军之道,不差多尔衮,手下也是诸多骁勇善战之人。”

苏麻喇问:“您想知道什么?”

玉儿道:“去查一查,他手下还活着的人,如今都在哪里当差。他们大多是遭多尔衮抛弃贬谪,福临若重新启用,必定感激涕零,能为福临和大清效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