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宫檐 > 第643章 盼着你们母子和好

宫檐 第643章 盼着你们母子和好

作者:阿琐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0:08: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后,臣妾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您一定又和皇上起了冲突。”元曦真诚地望着太后,“待事情过去后,您愿意和皇上促膝长谈吗?请您恕臣妾不敬,太后,您也常常不愿听皇上把话说完,皇上他就不敢再说。”

“元曦,我是不是把福临逼得很紧?”玉儿问,“他很害怕我,是不是?”

元曦点头,跪下道:“臣妾不是偏袒皇上,也不是不愿听您的话,非要纠缠着和皇上的情意,太后有太后的人生,皇上和臣妾,也有我们的人生。”

玉儿闭上眼睛:“你还想说什么,说吧。”

元曦横了心,郑重地说:“先帝幼年丧母,兄弟众多,无人扶持,注定要自强不息地长大,可皇上是被众星捧月着长大,再后来又不得不和您一起委屈于摄政王强权之下。您竭尽全力,为皇上披荆斩棘,让皇上前途顺畅,就势必使得皇上少受磨砺和挫折。这不是您的错,也绝不全是皇上的错,皇上从没有独立处置过任何事,因为任何事稍有差池,您和大臣们就急着将皇上推在一边,一次又一次,皇上的信心和雄心会被磨光,他害怕您,也害怕朝臣们。”

玉儿道:“所以他只能窝里横,在女人和孩子身上,做一些乾纲独断的决定是吗?”

元曦无话可说,不安地看着太后。

“元曦,难道我没有容忍,没有鼓励,没有放手吗?”玉儿说,“你说他稍有差池,我和大臣们就急着把他推开,为什么?因为关乎着江山社稷,关乎着数万万的人头,国家大事可以稍有差池吗?多几次稍有差池,你就不能活着在这里和我说话,我们都成了阶下囚,要去黄泉路上做伴了。”

“太后……”

“元曦,不要怪我狠心,我没做什么伤害他的事。”玉儿道,“别害怕,天塌不了,不论发生什么,还有我在。”

“太后,您也要保重。”元曦不敢再说了,她能说的话,说尽了。

这一日,离了慈宁宫,回去的路上经过承乾宫外,元曦隔着宫墙驻足相望,承乾宫里静谧无声,皇帝大概是睡了,他一定很累很累。

“小姐。”石榴在一旁轻声道,“咱们走吧,皇上一定不希望任何人看见他现在的模样。”

“石榴,我到底还是被比下去的。”元曦道,“太后娘娘是对的,我也的确早就放下了,可就是总忍不住,会在乎他心疼他。”

“皇上毕竟是您的丈夫,是三阿哥的阿玛。”石榴说,“谁不乐意一家子平平安安,高高兴兴的?”

“一家子……”元曦苦笑,带着石榴离开了。

隔天一早,如葭音所愿,太后没有软禁皇帝,没有阻拦他去乾清宫的路,福临对朝臣们说他昨日发烧,说的糊涂话,这一仗必胜,绝不会退回盛京。

然而前线的战况不容乐观,七月初七,郑成功与他手下的兵马顺利会师,在江宁内外城郭的观音、金川、钟阜、仪凤等门外扎营,共立八十三座营寨。在各处营寨都安设大炮,并准备了云梯、藤牌、竹筐、铁锹、凿子等攻城器械,随时准备攻城。

但奇怪的是,郑成功在如此有利的战局之下,竟然没有主动攻城,两江总督郎廷佐趁此机会,安定城中民心,加强城郭防御,加紧储备粮草,置办武器,搜集整修船只。

七月中旬,苏州水师总兵梁化凤带领四千兵卒自崇明岛赶来,最先抵达江宁支援,随后江西、宁夏两路兵马也陆续赶到。

清军守备江宁的兵力已经大大加强,而郑成功屯兵围城之下不攻不战,士气难免低落。

七月二十二日晚上,江宁城里的满汉将士认为时机已到,派绿-营兵打头阵,由梁化凤率领部下骑兵五百余名出仪凤门、管效忠领兵出钟阜门,于次日黎明时分突袭郑军大营。

驻守在这里的郑军将士,连盔甲器械都来不及披挂周全就仓促上阵,很快被清军击败。

初战告捷,军心大振,之后八旗军队与绿-营相配合,改被动守城,为主动出击,连连攻打郑军,因此扭转战局,逼得郑军节节后退。

八月初,江南传来军报,郑成功已被逼退到崇明岛一带,正准备登岸夺岛。

在捷报频传之中,福临渐渐找回自信,这一日得到消息,便当众发令,决不许郑成功夺取崇明岛。

半个月后,再得到消息,崇明岛上三千绿-营军誓死守岛,郑成功登岛失败,损失惨重,不得不从海上向南退去,返回厦门。

这一仗,从春天打到秋天,足足纠缠了半年,清军一度被逼得无力还击,可郑成功之军不擅陆战的弱处,加上清廷将士团结一心,以及百姓没有出现叛逃的混乱,最终扭转了战局。

事后分析整场战役,才知郑成功围困江宁时,八旗将军喀喀木曾担心汉民叛逃,唯恐有人与郑成功里应外合,欲屠城杀害汉人。

幸得两江总督郎廷佐力劝,才没有发生屠城之灾,也因此稳定民心,有利于后续战事。

而这郎廷佐,正是昔日豪格部下,大清入关后,曾随豪格攻打四川平定张献忠。

但随着豪格被多尔衮除去,也曾一度落魄,这几年经朝中几位重臣举荐,与其他一些昔日豪格与多尔衮的部下一同,分散在南方各地任职,以对抗反清复明的势力。

此次守住江宁,逼退郑成功,论功行赏,郎廷佐居首功,福临亲自接见几位将军,为他们在太和殿摆宴,庆贺战功。

宫里不知多久,没听见过喜乐,妃嫔们在后宫里,纷纷走出殿阁,听着隐约从前朝传来的乐声炮声,纷纷合十祝祷,这一劫,总算是过去了。

陈嫔领着已经会走路的常宁,来慈宁宫向太后请安,门前的宫女却说,太后正忙,请她晚些时候再来。

便见元曦从门里出来,抱起五阿哥说:“皇祖母正忙呢,等一会儿,佟娘娘来接你好不好?咱们先去书房转转,五阿哥去看看哥哥们有没有乖乖念书。”

陈嫔道:“书房我可不敢去,请安几时都成,不敢耽误了皇太后的事儿。”

书房里,玉儿正和范文程说话,打郑成功的事儿,告一段落,玉儿并没有沾沾自喜。

大清的军队尚没有能力追到厦门去将他完全剿灭,那里是郑成功的地盘,去了一准吃亏,只能等将来,大清有了更强大的水师和军力,再想办法。

这会儿她更在意的事,朝廷与郑成功胶着激战时,各地藩王是什么表现,这也是玉儿在过去几个月里,让范文程严密监控的事。

“虽然朝廷下旨,要他们按兵不动,守住各藩地,可他们还是召集人马,随时准备作战。”范文程忧心忡忡地说,“但臣以为,他们绝不是为了能赶赴江宁支援,又或是北上勤王,他们……”

玉儿眼眸冰冷:“他们是等着郑成功打过来之后,坐收渔翁之利?”

范文程颔首:“三藩之势,早晚成为朝廷心头大患,可眼下为了四海安定,不得不捧着他们。太后,您和皇上要早做准备。”

玉儿道:“用汉人打汉人,就注定会有这个结果,可我满洲八旗军队,一到南方战斗力就下降,这是致命的。接下来数年内,把队伍拉到南方去历练,每岁更替,让所有的八旗将士都去踩一踩南边的土地。他们刚从北方来时,不习惯南方作战也罢了,入关都十几年了还不行,那就说不过去了。”

话音落,苏麻喇带着人来,说是将军们敬太后的酒,玉儿饮下,命苏麻喇取宫中窖藏犒赏众人,又对范文程道:“你去吧,我这里没什么事了。”

范文程退下后,苏麻喇道:“格格,皇上今日可高兴了,其实派人来请了好几次,想请您一同享宴。”

玉儿说:“我不去了,打仗和我们女人家,有什么关系?”

苏麻喇轻轻念了声:“何必矫情。”

玉儿瞪着她,苏麻喇忙笑道:“好几个月了,母子俩都不说句话,您要吓死我们吗?您仔细看看,上到皇后,下到宫女太监,宫里哪一个不是战战兢兢,都快闷死人了,就盼着你们母子和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