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贵妃每天只想当咸鱼 > 第951章 以死明志

贵妃每天只想当咸鱼 第951章 以死明志

作者:大果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09:09:50 来源:小说旗

萧兮兮一边吃菜,一边感慨。

“也不知道李妃和姚婕妤现在在做什么?紫云庵里应该没有螃蟹和月饼吧?”

洛清寒:“我已经让人给紫云庵里的太妃们送去了月饼,李妃和姚婕妤也有份。”

萧兮兮:“太庙那边呢?”

自从上次太皇太后伙同洛延之造反失败后,太皇太后跟皇帝之间的关系就彻底闹僵了。

如今太皇太后仍在太庙中养病,看起来似乎跟以前没什么区别,然而她身边的人都被洛清寒给换掉了。

就连跟随她多年的孔女史,也已经被送去一个偏远的庵堂,成了个六根清净的出家人。

至于甘福,则被派去看守皇陵。

如今的太皇太后完全成了个空架子,身边全都是皇帝安排的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监控之下。

不仅如此,皇帝还将陆家的嫡长子杀了,以此来抵消太皇太后的谋逆之罪。

太皇太后听闻此事,气急攻心,当时就病倒了。

这次是真病,并非装病。

可皇帝却没有来看望她,只是让太医好好地给她诊治。

就连中秋节,洛清寒也没有要接她回宫一起过节的意思。

洛清寒淡淡地说道。

“我已经让人给她送去了月饼和桂花酒,并准许华安长公主去探望她。”

以前太皇太后若是想见华安长公主,只要让人去知会一声就行了。

可如今,必须要有皇帝的准许,别人才能进入太庙。

如今整座太庙都处在禁卫的严密监控之下,太皇太后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勾连外人,企图谋逆造反。

今天的华安长公主一大早就出门了。

她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礼,乘车前往太庙。

太庙里外都有重兵把守,哪怕华安长公主身份尊贵,进入太庙的时候仍旧要经过重重检查,确定无误之后才能见到太皇太后。

当华安长公主终于见到母后时,却被她那苍老的模样给吓了一跳。

太皇太后的年纪其实不小了,但因为保养得当,所以看起来颇为年轻。

可最近经过连番打击,她的心绪和身体都受到严重影响,头发几乎全白了,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眼皮往下耷拉,看起来比以前老了好几岁。

华安长公主一看到母后居然变成了这副样子,心疼得不行,眼眶登时就红了。

“母后,您还好吗?”

太皇太后靠坐在软榻上,扯动嘴角,露出个充满讥讽意味的冷笑。

“哀家好不好,你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吗?”

华安长公主握住她的手:“您千万要保重身体啊!无论什么事情,都比不上您的身体重要。”

太皇太后看着自己被握住的手,忽然说道。

“哀家一直有件事想问问你,当初哀家让你进宫去找痨妃,结果你却告诉哀家,说你没能见到痨妃。”

华安长公主心头一跳。

她勉强稳住心神:“母后怎么忽然说起这件事了?”

太皇太后:“你是真的没有见到痨妃?还是在故意对哀家撒谎?”

华安长公主:“我是真没见到痨妃,请您相信我,我不会骗您的。”

太皇太后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直接就笑出声来。

“呵呵。”

她将自己的手抽回来,神情变得格外冷淡。

原本她是非常相信华安长公主的,毕竟是她的亲生女儿。

直到她从洛延之口中得知了一些事情,这才开始怀疑华安长公主。

这也是为什么她故意借着生病的理由,怂恿华安长公主进宫去赵黄娣,而不是将实话全部告诉华安长公主。

因为她不相信华安长公主,她在提防自己的亲生女儿。

华安长公主心里发慌。

她不断地为自己辩解,试图让太皇太后能够重新相信她。

太皇太后却不无所动。

她冷冷地说道:“哀家对你很失望。”

华安长公主红着眼眶哽咽道:“我真的没有背叛您,求您相信我!”

太皇太后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是想说些什么,余光瞥见门口站着的两个嬷嬷,她只能闭上嘴,不再说话。

之后无论华安长公主说什么,太皇太后都是沉默以对。

华安长公主别无他法,最后只能心事重重地走了。

太庙里的这些事情被一字不落地转述给了皇帝。

洛清寒听完后,大概能猜到太皇太后的想法,她应该是想利用华安长公主的愧疚心理,逼迫华安长公主转投她的阵营里。

但因为身边全都是他的眼线,太皇太后怕被他察觉到,最后只能把想说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洛清寒让人继续盯紧太皇太后,不要给她跟外界联系的机会。

经过皇帝的一番血洗,盛京城中实力比较强的世家都已经名存实亡。

剩下的那几个世家,要么不成气候,要么就如恒家这般,早就站在了皇帝这一边。

朝中那些识时务的官员,这回不敢再跟皇帝呛声,生怕自己也被打入逆贼一党。

只有少数跟世家牵扯极深的官员站了出来,对皇帝的铁血做法表示反对。

他们反对的结果,就是被调去偏远外地任职。

原本他们都拥有大好的前程,没想到转眼间,他们的前程就没了。

其中有个性子刚烈的文官,当即就撂挑子不干了。

他当众脱掉官服和官帽,转身走出议事殿,随即就狠狠撞向旁边的石狮子!

他要来个以死明志!

虽然这人最后被救下来了,性命得以保住,但此事却被传扬出去,坊间的文人墨客们都在议论此事,他们不敢说得太直白,只能用一些隐晦的话语去表达对皇帝的不满。

在他们看来,皇帝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排除异己的做法很不可取。

身为明君,理应胸怀宽广,海纳百川,怎能因为一点怀疑就将人打入叛党?

也不知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这些文人的话被传了出去,并在坊间引起了很大的波澜。

很多不知情的百姓们都听信了这些话,以为皇帝是在假借谋反的罪名,故意排除异己,打压良臣,中饱私囊。

就在谣言传得越来越厉害的时候,《盛京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内容是关于那几个世家除了参与造反之外,还干过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每一件事情的证据都被罗列出来了,写得言简意赅,清楚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