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月待圆时 > 第183章 谢媒

月待圆时 第183章 谢媒

作者:怀愫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7:38 来源:小说旗

六十二四观莲节的这一日,栖霞寺里合完的八字送了出来,纪夫人跟吴夫人两个保媒,宋家一家送去十八只酱蹄膀两坛子谢媒酒,这媒就算作定了。

这时节没处寻大雁,沈家就送了一块鹿皮来,也算得是全了礼数,合过八字换过瘐帖,纳采纳吉一过,婚事就算定了。

这事儿太子还未知晓时,皇后便先知道了,吴夫人进宫看姐姐,皇后娘娘自然要问到妹妹病情,两人一处坐着吃茶,皇后问得一声:“六妹妹病可好些了?这些日子没见她,到有些想她了。”

“我看她气色好了许多,怕是成就一段姻缘,心里高兴的缘故。”吴夫人说得这句,皇后自然要问:“她不是病着,怎么还替人说起媒来了。”

吴夫人笑一回:“就是她病着,早年间六妹夫在蜀地为官时的同僚回来述职,打听着六妹妹身子不好,便来看她,可巧宋家的姑娘跟着母亲也来探病,两下里看着衬头,就要结亲呢。”

这自然是喜事,皇后一听微微一笑:“怪道她身子好许多了,我看这病,一半也是因着苦夏,我记着她在家时,就是怕热的。”

“可不是,就是看她这样高兴,我也凑了一份。”吴夫人笑盈盈道:“收她十八只蹄膀,两坛子谢媒酒。”

皇后自知纪夫人这病的根由是什么,她自家也是一样,那一个出去的也是儿子,怎么不惦记,再没成想,当了一辈子姐妹,竟有一日能当儿女亲家。

皇后心里自也明白长子求娶的事儿透着荒唐,二儿子还想在身边多留两年,给他娶了王妃,生下孩子来,再让他往藩地去。

祖制便是藩王非召不可入京,这一去,只怕就再没有见的时候了,心里自然是伤心的,哭过一回,还病了两日,一个儿子已经走了,余下这两个,总不能再失和。

晗哥儿打小身子就弱,当了哥哥也是高兴的,可看着弟弟能拉弓跑马,他还是风一吹就要病上一场,日头盛了便得中暑气,心里怎么好受。

一样是围猎,睿王箭箭不走空,年年父亲开弓之后,头一个中猎物的都是他,小时候只当是玩闹,越是年岁大了,这些越成了过不去的坎。

太子在母亲身边自来都是弱的,一年三百六十日,有个三四十日说身上舒坦,就已经是孝敬了,纵后头再有了两个儿子,这头一个还是心头宝,越觉着亏欠着他,越是得补给他多些。

哪知道竟把他越养越任性了,皇后叹一口气,对着这个妹妹到底说上一句:“这个孩子,到底是太任性了。”

吴夫人笑一笑,拉了姐姐的手:“等再大些就好了,大婚之后,有了孩子才成人呢。”心头却不住忧虑,圣人早早就立了太子,开蒙之后就入阁读书,跟着这么些人竟还没能学得聪明些。

头生子总是更得宠爱,何况皇后当年久无身孕,吃了多少哑巴亏,好容易生下个儿子来,于是她莫大的安慰,也就因着这份安慰,对这个儿子更是寄予厚望,又因着夺嫡凶险,这个哥儿生下来就身子不好,这才宠着爱着捧着护着,一直到今天。

树都已经长歪了,再想板正可不容易,吴夫人笑着饮一口茶,越发打定了主意要把儿子送去见识见识,东西是郑家那位先人留下来的,也该着郑家的子孙走这一回。

太子大婚虽是在明年,如今也得尽早预备起来了,吴夫人听着皇后说了许多琐事,看她眼中略带倦意,劝她道:“这些事自有礼部去办,娘娘何必事事过问,劳心费神。”

皇后却摇摇头:“我只盼着他好,还怕什么辛苦,成了婚能长大些,才好呢。”外头宫人送了鲜莲子来,吴夫人一见便笑:“还说他任性,这每日一碗的鲜莲子,可不是他亲手挑的。”

皇后听了心里高兴,嘴角微微一翘,还半带着埋怨:“他要是真个长成了,才是孝敬我呢。”吴夫人坐陪着说了许多话,直到出了宫坐上车,这才歪在车壁上皱了眉头,往后这些事,还不知道怎么了局。

余容定下亲事,沈大人沈夫人两个带着儿子上门拜会,宋老太太送信给宋老太爷时,他便把沈大人的卷宗调了出来,知道家底不厚,也就是这样的人家,结亲了反倒没顾虑,不似大家子千丝万缕,扯不清的亲眷关系。

沈大人原就要补知州,官阶虽是升了,却是属州的知州,宋老太爷看他官声不错,在任时也是办过几桩事的,拿出品评来,便从属州换成了直隶,两个品阶相同官位相同,手上握着的权柄却再不一样。

宋老太爷指了图录:“我看你十来年就在这块打圈,想必事务是极熟悉的。”指尖点一点,吏部定下的地方透露给了沈大人。

沈大人这许多年难有寸进,倒不是官当得不好,不会交际,实是上头无人,他家里原来不过是开豆腐坊的,不出五服的亲戚连个读书人都无,考上了举人出来当官,总比进士差着一层,怎么也升不上去。

凭他当官多年,办事仔细官声优良,也还得给补的进士让出缺来,这回扬眉吐气,虽是沾着宋家的光,可自问并不差些甚,也知道是替宋家顶了雷,两边甘愿。

余容屋里一箱箱的抬进缎子来,媒人还送了一张纸来,上头写着婆母白氏的衣裳尺寸,余容得替沈夫人做一套衣裳。

这事儿若是缓着办,这会儿怎么也差不多得了,两家自纳采开始,小娘子就先开始做起来,这会儿纳吉都过了,她才刚落手,怎么不急。

这桩亲事是叶氏替她想了法子才落定的,余容自知若不是沈家,她就得进宫去,叶氏着人送了料子来,还告诉余容;“沈家是差着些,可你委屈,老太太都是知道的,落着实惠,比要个虚名好得多。”

姚姨娘已经替叶氏跪起经来,屋里请了菩萨,晨昏一柱香,又把私房全掏出来给余容:“那家底是差着些,你过去了,也万不能一气儿就全贴补出来,细水长流才是道理。”

余容哪会不明白这个,做了点心炖了汤去谢叶氏:“母亲说的我都明白,心里再不会起不平之意,这事儿得来不易,我自会好好珍惜。”

余容的事定下了,宋家给下人发赏,老太太有意补给余容的,既有喜事,给丫头婆子一人做一身新衣,还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钱。

她这口气打赵三太太那会儿就憋着,好容易叹出来,捡点了箱子给余容添东西,还告诉余容,沈家要去的是北直隶,大兴府的知州:“你干娘还在那儿呢,你多走动走动也好。”

老太太这是看顾她,也是看顾娘家,余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必去拜会的。”还由叶氏出面,只等着沈家上任了,就把信给送过去。

赵家也是这许多年的地头蛇了,沈大人去了总得跟当地的富户宴饮,正好赵家能挑这个头,老太太越发得给余容作脸,把年轻时候戴的一顶冠子给了她,金子打得金枝模样,里头一块块宝石虽不大,嵌工却极精美,拿出去也很能看了。

紫楼回来就要请石桂的东道,她手上也替余容做着绣活,沈家人口简单,可也是有大姑子大伯的,给婆母做了一身,也给大姑子做一身,一并送了去,全了礼数。

石桂反带了鲜鱼鲊西瓜杏子来:“这会儿正是忙的时候,等得闲了,再请我就是了。”紫楼说什么也不肯,满面都是喜意,院子里人人喜气洋洋的,恨不得碰面就念一声佛,拉了石桂的手:“我念着妹妹的好,必得立时还了,我才心安呢,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请你吃面。”

置了酒菜,知道石桂猫舌头最怕烫,请她吃冷泉面,虽是吃面,却有十七八样浇头,做得细致,菊花鲊,鲜鱼脍,虾丸子,小黄鱼,鲜蛤蜊,酥炸小螃蟹,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有了,一样样在院子里头的石桌上,石桂看了直乍舌头:“这哪里是吃面,分明就是吃宴席呢。”

这一顿是余容拿的银子,不独请了石桂,把春燕几个都请了来,说是吃面,又端了热菜上来,松风水阁这许多年头一回吃大荤,又炖了雪耳汤给她们下火,几个都吃得有了醉意,这才回去。

夏日里白天热,夜风一吹还有些冷,石菊提着灯笼,淡竹倒是个胆子小的,挨着石桂,只肯走回廊,不肯往假山洞子里头钻。

石桂掐掐她的脸:“原来是只纸老虎,平日里嘴巴叫得响,这会儿倒没胆子了?”院子里头树荫花影,又有虫鸟夜鸣,她紧紧挽了石桂的胳膊:“我夜里瞧不清楚,这一团团的黑影,这才有些害怕。”

五六个人她才好些,靠近鸳鸯馆,这才松一口气,进了屋一躺,这才说起来:“二姑娘的事儿定了,这下子可该轮着大姑娘了吧。”

余容的亲事落定了,可那两盏宫灯却还在宋家手里,太子那儿虽得看两位姨母的脸面,心里却必然不好受,欠了他一桩,就得再倍还过去。

老太爷老太太早前思量好了,芍药宫灯送了来,这意味说明白也明白,说含混也含混,不如就装糊涂,只当太子看中的是宋之湄,留得她在家,那头不开口,宋家也不会上赶着。

宋之湄这下子也不能说亲,甘氏如今倒是自请回乡了,老太太盯着她看一回,阖阖眼儿:“如今你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