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桂第二日觑空寻了个由头往郑婆子那儿去,郑婆子见是她来,对她有些不咸不淡,有意晾一晾她,石桂心里明白,手上不停,知道此时该服个软的,可却偏偏说不出软话来。
郑婆子看她闷头做事,心里原来也有些发虚,瞒都已经瞒了,这会儿再说出来也是没趣,半路出家,哪个一心向佛?咳嗽得两声,石桂搭了手,郑婆子疑惑着侧头看她,刹时冷了脸儿:“你出息了,就不把干娘放在眼里了?”
石桂忍着气,背了身替她调了蜜梨水过来:“干娘吃一盅,秋日里心口燥。”
郑婆子哼一声应了,石桂原来可从来不敢这样,疑心她是得了上房丫头的看重,若不然哪里敢这样行事,把冷色去了,吃了半盅儿甜水,咂嘴儿道:“里头如何?”
石桂是想软下来,可当时当刻又说不出软话来,只得笑一笑:“我才来,好多事儿还不知道,先让姐姐们教着。”
郑婆子越发觉着她攀上了高枝,春燕本就喜欢她,繁杏还许了她的假,这丫头看着实诚,却把眼心子全用在这上头了。
一时吃不准她叶氏院里过得如何,搁了茶盅儿,撮了烟叶子,擦上火吸一口,两年没沾,在别苑时想也无用,这会儿却馋得不行,吸上一口冲了鼻子:“这是你姐姐送来的,好些年没尝过这一口了。”
石桂静静站着不说话,郑婆子自觉得尴尬,咳嗽了两声:“你如今得用,可在那些个里出头,还得再挣一挣。”
一只巴掌伸出来,比了个五,石桂知道这是说她要出头还得五年,那会儿十三四岁,跟茶梅玉兰差不多大,能挣上二等,似她这样无根基的已经算上进了。
郑婆子能调到钱姨娘身边,也不全是葡萄的功劳,钱姨娘如今越发吃不下荤食,郑婆子素菜做得拿手,又会熬酱腌菜,钱姨娘在船上吐得晕天暗地的,叶氏这才把郑婆子调了过去,只说她做些合口的菜给钱姨娘吃用。
郑婆子得了这句话,进了门就跟着钱姨娘到了远翠阁,钱姨娘几回要推了她,郑婆子都只腆了脸笑:“这差事是太太给的,姨娘安生是姨娘的心,我却不能不办事。”
就算是赖在钱姨娘这儿了,郑婆子手上有本事,做的素菜钱姨娘确是能多吃几口,叶氏天天问讯,知道她能吃得下了,还赏了郑婆子一吊钱。
郑婆子这下算是咸鱼翻身,还当一辈子就在别苑了,哪知道她跟着回来不说,还到了钱姨娘这儿,钱姨娘原来就是叶氏身边得宠的大丫头不说,肚里还有一个宝贝蛋,可不是水涨船高,要是下个小少爷来,这一院子的人都跟着鸡犬升天。
她这会儿正得意,便不计较石桂的怠慢,原本就知道她念着回家,恹上两日就此断了念想也好,隔得山长水远,再过两年也就不想那回家的事了,等叫那些个二三等的丫头打压了,越发知道认个干娘的好处了。
石桂安静听她说,把那指桑骂槐话都滤过去,由着郑婆子把怨气都吐出来,等她吐尽了,又替她再续上一盏茶,郑婆子这才略平了气,睨她一眼,问道:“这几日那里头的可折腾你了?”
石桂摇摇头:“哪能呢,我又不是新进的,几个姐姐们跟前也呆了几月了。”郑婆子给她的人情,不送白不送。
叶氏这儿的丫头再不会缺吃缺穿,听得话音就知石桂是认了干亲了,门上廊下的婆子们也分得些,知道她干娘就是郑婆子还笑一回:“原是她,这么排着,你倒要叫一声姨。”
原来连同一批进来的丫头也你连着我,我连着你,石桂是后悔认下了郑婆子当干亲的,可若不是郑婆子,她也难立足。
捡了些福橘金饼儿,把干丝梅豆留给繁杏春燕两个,干丝是春燕爱吃的,梅豆是繁杏爱吃的,春燕笑一回:“见着你干娘了?”
石桂点点头:“干娘不放心我,特意让姐姐叫我了去。”郑婆子也确是用了心,春燕才吃一口就知道是南门湾观音庵里的做的干丝,笑着收了:“替我谢谢你干娘,这两日就能腾出空来,你先将就着睡,过两天自有你的屋。”
叶家姑娘人没到,信就先送了来,说是收拾了些姑娘要用零碎物件,要先送过来,免得到时候忙乱。
宋老太太虽没见过这位叶家姑娘,却待她很是上心,信该是送到叶氏跟前的,却直送到她这儿,看了信问一声把她安排在哪儿了,知道在幽篁里,点一点头:“你们家出来的姑娘错不了。”
宋老太太一面说一面笑,叶氏睫毛一颤,嘴角向上弯一弯:“哪里就似娘说得这样好了。”心里起了疑,却作不得准。
老太太拍了她的手:“只你们家我才信得过,说一句托大的话,若是没能选进去,再往家里来,岂不好。”
老太太才吃了茶,叶氏递了银唾盒,嚼了茶叶沫吐出来,盖上盒盖儿递给丫头,轻声软语:“娘说好,自然是好的。”
叶家必是想了女儿入宫的,可老太太打的却是叫宋荫堂再娶一个叶家女的主意,叶氏脸上喜怒难辨,甘氏听了全本,出来就笑:“这表姑娘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天仙人物了。”
甘氏同叶氏间的第一件恨事除了宋望海,还有便是进门时的嫁妆了,叶家自觉亏对女儿,满满一百二十抬,抬抬摆得满当当,运嫁妆的三桅船都开出来五条,载得满满的,从桃叶渡抬出来,到尚书后巷,渡头上东西还没全摆下来,第一抬已经进了宋家。
要是大房再讨一个叶家女,二房还不叫挤到角落里去了,甘氏想着自个儿的儿子,就一阵阵的心疼,一个叫荫堂,一个叫敬堂,敬的是谁?
宋望海当着人请罪,在老太太屋前长跪,可哪一回回来不是咬牙切齿,恨不是诅咒这老虔婆早日升天。
甘氏面上笑盈盈,弯着眉弯着眼,心里却明白,宋望海待叶氏比待她更好些,叶氏要是换一付性情,这家里哪里还有她立足的地方,这个叶家姑娘,不论如何都不能嫁进来。
叶氏回来便问春燕,人挑好了没有。
“挑了玉簪秋叶,素馨迎春两个,我看还是迎春更妥当。”春燕话还没说完,觑着叶氏微微蹙眉,低了声儿:“太太看看,加了谁去更好些。”
叶氏从来不曾见过这个侄女,性情模样俱不知晓,沉吟半晌,按兵不动:“且等等再安排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