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侯府小姐的娱乐圈生涯 > 第三百七十八章 明末三

一路上,汤家人见到了许多的灾民,看着百姓们饿得凄惨的样子,林白妤拿出了空间的粮食和土豆红薯,让百姓们吃着他留下的少量粮食,种植土豆和红薯。这两样作物不挑土地,是这个小冰河时期最佳种植作物。

因为这一路的施舍,林白妤得了一个“汤圣人”的称号,名头一直传进了京城,连正为了各地灾情烦恼的崇祯也听说了。

“能够不挑地、抗干旱还能够大产量的新作物?”崇祯一听就惦记上了,如果有了这些新作物,即便天公再不作美,也能够收获粮食供百姓吃吧?这样不就解决部分饥荒问题了吗?

“承恩,让人注意城门,若是汤家人进了京城,你立刻去请那汤圣人进宫。”

“是。”崇祯身后一个胖胖的太监立刻躬身应道。

两天后,林白妤一行人终于到达京城,他们刚刚找到一间客栈住下,就看到小二慌慌张张地跑来找林白妤。

“这位公子,外面,外面有人找你。”小二哆嗦着,心想眼前这些人是什么人啊,竟然有太监上门来找。

“什么人?”林白妤问。

小二颤抖着回答:“是,是一位公公。”

林白妤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崇祯已经注意到他们了。

“麻烦小二哥了。”林白妤给了小二一角银子,走到客栈大厅,果然见到一个宦官模样的人。

“在下汤鱼,见过公公。”林白妤上前行礼。

“不敢,不敢,王承恩见过汤圣人。”太监立刻还礼。

王承恩?竟然是他!陪着崇祯在煤山自缢的太监。

林白妤的态度又好了几分:“王公公,请问找汤某有何事?”

林白妤暗中仔细打量着王承恩。明朝的太监实在奇葩,好的好顶天,坏的坏穿地,有三宝太监那样的能臣,有王承恩这样的忠臣,也有魏忠贤那样的奸臣。不过,不管好还是坏,明朝的太监统一有个特点:有血性!比那些瞧不起太监,满嘴“阉党误国”的书生强多了。面对满清鞑子,阉党中可没有一个投降的,而那些所谓的文人呢,面对侵略者的刀枪,那些礼义廉耻都忘记了,气节还不如一个普通的百姓,反而洋洋自得,认为朝廷亡了,可以换一家做,他们还是官,还掌握着整个国家的统治权力。这些人实在令人恶心。

“汤圣人,皇上想见你,请跟咱家一起进宫吧。”王承恩的态度也很好,而且对林白妤越来越满意。眼前这位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却不像其他读书人一样看不起他们阉人,眼里看待自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的人,他王承恩交了。

“王公公,能请你稍待一会儿吗?我去跟我的家人交代一声,再跟你进宫。”林白妤礼貌地问道。

“公子请自便。”王承恩属于“人敬他一尺,他敬人一丈”的人,立刻点头应承。

林白妤返回房间,叮嘱了汤家人一番。汤家人听说他要进宫见皇帝,皆担心不已。

林白妤安慰众人:“放心,你们忘了我的本事吗?”

众人恍然,对啊,他们家的“二儿子”可是跟神仙学了本领的。

安抚好家人,林白妤跟着王承恩一同进入皇宫。

紫禁城啊,还是熟悉的包装,还是熟悉的味道。林白妤感叹万千。

崇祯早就在书房等着林白妤,一见她的面,就问道:“朕听说你有能够高产的且抗冻抗旱的粮种?”

林白妤点头:“不但有粮种,还是一批粮食,足可以应付当前的饥荒。”

崇祯闻言并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怀疑:“你一个普通人,哪里来得这么多粮食?”

林白妤早就想好了托辞,说道:“粮食和粮种都不是我的,而是一位海外的爱国人士准备的。”

“这位海外人士本是中土之人,后来因为家中原因,去了海外讨生活。如今是海外某个国家的大财主。他听说国内这些年内遭灾严重,便在海外买了粮食和粮种送回国内。只是半道上遇到风浪,无法将粮食运达到陆地,就全部放在一座孤岛之上。草民是无意间救了一位船员,才知道这件事情。因为不能确定,草民先去了那个孤岛查探了一番,发现果然有粮食和粮种后,带了小部分粮食和粮种回到陆地。更不敢耽误地带着家人上京,想将这个消息禀报给陛下,帮助陛下排忧解难。”

崇祯闻言,有些相信林白妤的话了:“那个孤岛在哪里?粮食总量有多少?”

林白妤回道:“小岛在东海之上,距离江浙一带很近,草民给其取了个名字叫做钓鱼岛。岛上的粮食,不算粮种,有一千万石。粮种有两百万石。”

崇祯闻言那个乐啊,一千万石,一千万石粮食啊!还有粮种!有这些粮食和粮种,饥荒的问题就能够顺利解决了。到时候,自己就能够抽出精力处理那些造反的流寇了。哼,等大多数百姓都有了粮食吃,谁还会跟着流寇造反?

“朕给你一个船队,你立刻带人去岛上把粮食运回来。”崇祯对林白妤道,“等粮食真的运回来了,朕绝对重重封赏你。”

“多谢皇上,还有一个问题得须皇上提早处理才行。”

“什么问题?”崇祯问。

林白妤道:“贪官当道,即使有粮食,重重剥削下,发到百姓手中的还剩几分?”

崇祯闻言升起怒火,身上腾起浓浓的杀意:“那些硕鼠,谁要是敢伸手,我就剁了谁。”

林白妤满意了,崇祯为政还是颇为乾纲独断的,他既然这么说了,那些贪官们就惨了。

出宫后,林白妤立刻将汤家众人接了出来。

“二弟,你带我们去哪里?”汤大哥代替大伙,疑惑地问道。

林白妤微微一笑道:“皇上赐了我一个府邸,以后我们在京城也有家了。”

汤家人闻言高兴无比:“太好了!”

崇祯赐给汤家人的府邸是原本一个贪官的府邸,五进的大园子,比汤家在杞县的家大了一倍。汤家人高兴得嘴都合不拢,在府邸里面走来走去欣赏着他们的新家。

“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咱们现在的府邸比在杞县住的大多了也漂亮多了。”汤大嫂满是喜悦地道。

“就是有些地方太破旧了,老大,你明天去找工匠将屋子修一修。”汤父道。

汤大哥爽快地应承。

汤小弟带着汤家小豆丁在园子里面跑来跑去,乐得不得了。

林白妤看到众人的反应,觉得浑身一阵轻松,那属于原主的执念,这一刻消失了一大半。

三天后,林白妤跟着船队出发了,有她做向导,船队很快找到钓鱼岛。一到岛上,林白妤就让人将她让人刻的石碑安放到岛上。石碑上刻着三个一尺来长的大字:“钓鱼岛”,石碑左下角又刻着几个拳头大小的字:“大明崇祯十一年立”。

呵呵,这钓鱼岛可是华夏的国土,有这个石碑在,还有哪个国家恬不知耻地说钓鱼岛是他们的国家?

“汤公子,请问粮食和粮种在什么地方?”跟着林白妤一起来的锦衣卫千户凌腾云询问林白妤。

“跟我来。”林白妤早在之前就飞到钓鱼岛做了布置,将空间中的粮食全部放到岛上。此时带着一行人前方存放处。

“哇,好多粮食。”即便事先知道自己这些人是来搬运粮食的,但看到如此多的粮食,众人还是忍不住惊呼出声。这么多的粮食,足够全部的百姓吃了吧?难怪会让他们这么多人来搬运粮食呢。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搬粮食。”凌腾云最先反应过来,呵斥众人赶紧行动,皇上还等着这些粮食赈灾呢!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一天功夫,粮食全部搬上船,众人带着喜悦的心情返航。

崇祯收到飞鸽传书过来的消息,更加兴奋不已,他加快了行动,从上到下狠狠地惩治了一批贪官,吓得许多人都收起了爪子。

崇祯宣布赈灾,安排了许多官员从事赈灾工作。

朝廷众官员一派懵比:赈灾可行,但是皇帝陛下,赈灾的粮食从哪里来?

皇帝陛下一咧嘴:过两天就有粮食了。

众官员:皇帝压力太大,疯了吧?那么大一批粮食,会凭空冒出来吗?

皇帝陛下:呵呵。

两天后,运粮船到岸,众人才知道皇帝得到了一批数量巨大的粮食和粮种。有了这些粮食和粮种,赈灾工作飞快地展开,粮食和粮种有效地发到了百姓的手中。

有了粮食,还有了据说能够高产的粮种,百姓们不再流离失所,不再被人轻易地忽悠加入所谓起义队伍。而且皇帝陛下还派发了防止蝗灾和治疗蝗灾的办法——都是林白妤告诉崇祯的——生活有了盼头,谁还愿意造反?

各地的农民起义逐渐平复,崇祯下令只抓那些有名的造反头子,其余从者并不追究罪行,这就使得许多“义军”成员纷纷脱离组织,回到家乡做回小农民。全国如今只剩下除了李闯和红娘子等少数的顽固起义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