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王大伦的演艺生涯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静(续)

王大伦的演艺生涯 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静(续)

作者:陈奔驰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4:47 来源:小说旗

范子怡回来也就三天的功夫,还说想在家休息两天,结果忙的象打冲锋一样,深更半夜回家,一大早就要出门,看的他怪心疼的,但这一切都看在钱的面子上。

话说她现在凭借两部还珠和少包第一部的热播,代言身价直线上升,这次拍一个饮料的广告,据说还要把她的照片印在包装上,一年的代言费用三十五万,几乎是翻着跟斗往上涨,一个广告就能把房子的贷款全还了。

去年拍的《那时花开》最初说是二月份上映,因为没有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需要修改,延期到四月份,后来又说八月份,但至今没有下文。

高小松那货现在的心思也不在电影上,曾经那段浪漫的闪婚,仅仅维持了几个月就宣告破裂了,用这货的话来说是“大崩溃”——婚姻崩溃,经济崩溃。而这段时间他麻烦缠身,前女友的自杀,也不知怎么的牵扯到他的身上,媒体热炒,前女友家属又不依不饶,搞的他狼狈不堪,直接躲美国去了。呃,话说这货现在也确实是美国人。

老贾却是因为《站台》的成功十分春风得意。如果说《小武》让他在所谓第六代导演中有了一席之地,那《站台》的成功已经使他挤进了名导的行列。

为了影片在海外的推广,他比王大伦推辞了几天回京,但一回来就直接扎回老家了。《站台》亢长的拍摄周期,让他找到了不少昔日的玩伴,原本关系冷落的亲戚又重新热络起来,这货还尤其热衷于老家的红白喜事。最近据说又鼓捣起要在老家开家面馆,有时会在电话里跟王大伦聊起他准备筹备面馆的情况,从找门面到面条种类、菜式甚至是配料的葱蒜都是头头是道。王大伦听着听着有时真有种错觉,敢情这货难道真的要不拍电影改开面馆了?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没过多久他接到了老贾的电话,这货又回京了。

电影学院边上的茶楼,这家已经开了三年的茶楼,因其独特的市口,如今已经逐渐演变为电影人沙龙的趋势,据说还有几部影视剧专门到这里来取景。

王大伦也算是这里的熟客了,老板热情的招呼,亲自把他带到二楼。老贾早到了,依旧头发乱糟糟,耷拉着眉头,正靠在椅背上打盹呢,直到王大伦进门才睁开眼睛,睡眼朦胧道:“来啦!”

“你这是昨晚没睡呢,还是干嘛呢?”王大伦随手把手包扔到桌上,在他对面坐下来。

“哟,老板强调挺浓的嘛!”老贾心情不错,笑呵呵的拿起他的手包看了看。

王大伦以前从来不带这种包啥玩意的,要是出门就除了行李箱就一双肩背的书包,这还是女朋友上次回来送给他的,据说是从魔都华亭路买来的A货。不过倒是挺好用的,钥匙包、香烟、手机全往包里一塞,省的裤兜里老是鼓鼓囊囊的。

“你这面馆啥时候开张呀?”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吹吹上面的浮沫,抬头问道。

老贾靠着椅背,悠哉悠哉道:“我现在就一想法,到底什么时候实施还没定。”

哟,电话里说的跟真的一样,结果就还一想法。王大伦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道:“那你这段时间干嘛呢,准备新电影?”

老贾摇摇头,拨弄着盘子里的瓜子,道:“我回老家就是想找找感觉,但现在还没啥头绪。上半年我不是拿了个韩国全州电影节的三人三色计划么,前段时间一直在忙电影的发行,没腾出空来,我想趁这段时间有空,好好琢磨琢磨,把它拍出来。”

全州电影节王大伦之前就听老贾提起过,才刚刚办了两届,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数字电影节,主要是推动数字电影的发展。他们有个三人三色的计划,就是每年从全球选三个导演,每个导演拍一个三十分钟的作品,然后组成一个片子。第一届没啥主题,这届给的主题叫空间,三个导演除了老贾还有台.湾导演蔡铭亮以及一个英国的导演。

“那你琢磨出来了没有?”王大伦从包里摸出烟来,递给老贾一根,随口问道。

“我打算拍个公共场所的记录片,比如候车室、公共汽车、娱乐厅、台球室之类的。我这段时间到各处转了转,感觉都挺有特色的。但我想把这片子放到冬天拍,冬天冷,人们都愿意待在室内,人气更足一些。”老贾一本正经道。

冬天冷,人气就足,那平时象候车室、公共汽车、娱乐厅之类的人就不多吗?反正他已经习惯了老贾这种神神叨叨的,吧了口烟,道:“那你今天出来找我什么事?帮你拍这个纪录片?”

老贾笑了笑道:“公共场所拍的是普通人,我没打算找演员。我找你来是还钱的。”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递给了他。

“哟,那你也不早说,我借条都没带来。”

“借条你自己撕了不就完了。”

“行!”

两人之间经过这么些年的合作,早就建立起的一种信任,老贾不在意,他也不矫情。

“里面一共三十五万……”老贾说到一半,见他要张口,摆摆手继续解释道:“五万不是什么利息,是奖金,我跟他们争取的,不单你有,其他人也都有……”

话说《站台》的海外销售形势一片大好,市山尚三和雅各布现在正满世界晃悠呢,第一笔款子已经打回来了,足以能让老贾收回投资还清外债,还有不少的盈余。听他这么说,王大伦也就心安理得的收下了。

“十一月底,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你去不去?”

《站台》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法国外交部和法国电影中心设立的“南部基金”七十万法郎的资助,不管是推销电影,还是还人情,老贾都挺重视这个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的。更何况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顾名思义,其宗旨就是介绍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同时又强调电影的艺术性和实验性。

王大伦这段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倒是挺想去的,但转念一想,十一月底正好是女朋友《少包二》杀青,能回来休息几天,两人现在难得有机会相聚在一起,想想还是摇头道:“我就不去了。”

“行,随便你吧。”

老贾本来就是个温吞水的性子,不太会劝人,听到王大伦说不去也就点点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磕了几粒瓜子,接着又道:“晚上没安排吧?一起吃个饭吧,庄庄导演也来。”

…………

一九四八年,费穆和他的《小城之春》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出现是寂静无声的,那是一个正在剧烈变动的时代,一个守着没有爱情的病丈夫的少妇周玉纹的幽怨在银幕上迂迂回回地宣泄着,显得那样的不合时宜。费穆先生没有想到他留给后人的会是一部登峰造极之作,犹如《红楼梦》是中国小说无法超越的集大成者,《小城之春》也成了一部时代越久远,光芒越为耀眼的中国电影。

王大伦早在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在学校小剧场看的第一部教学片就是《小城之春》。而且这部电影还影响了无数的中国导演,比如看了章明的《巫山**》,就能充分感受到《小城之春》所蕴含的东西;比如李乐的《赵先生》穿插了《小城之春》的若干片段,来表达对这部电影的敬意;而老贾则在《站台》的宣传册上写下了了意味深长的句子“死气沉沉的小城,春心荡漾的人们。”难以忘却的八十年代,春心荡漾的人们走出了禁锢周玉纹,包括戴礼言的“小城”。

而更为彻底的是田庄庄导演,据说他每年都要看一遍这部电影,而在他即将复出之际,更是打算重拍这部经典电影以示致敬。

在那天的饭局上,庄庄导演对王大伦在《站台》中的表演很是赞赏,甚至还流露出将来或者有机会能合作的意思。在酒桌上王大伦当然是表现的受宠若惊,来敬了庄庄导演一杯酒,但事后他也没放在心上,这酒桌上的话哪能当真呢?

从九月中旬到十一月,差不多两个多月的时间,除了帮代言的服装品牌新拍了一个广告之外,王大伦一直闲赋在家,先前的忙碌让他一时还真有点不太适应。丁姐那边倒是帮他物色一个剧本,是一部主旋律电视剧,是根据某位作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我国沿海某城市,海关女关长杜欣平发现了海关查验官周某涉嫌放私的行为,她决心以此为契机,彻底揭露以东润国际集团总栽高锦林为首的走私犯罪活动,就在大功即将告成时,由于海关内部**分子的告密,使高锦林抢先一步抛出了替罪羊而逃脱了罪责,周海滨也从此潜逃外地,杜欣平并不灰心,更坚定了与走私分子斗争到底的决心,高锦林十分清楚要保证他走私活动的畅通无阻,必须要扳倒杜欣平这个绊脚石,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他的角色就是戏里的男二号,大反派高锦林。

这部电视剧跟之前拍的《三像》的合作模式有点类似,公司也有投资,同时会同七八家电视台联合摄制,这对于新宝源公司来说是桩稳赚不赔的买卖。由赵宝岗担任监制,导演则是《三像》里给赵宝岗打下手的汪军。

拿到剧本王大伦翻了翻,说实话他内心有些抵触,虽说在戏里他是演男二号,但是跟他之前演的建军、阿莱差不多是一个类型的角色,感觉没有挑战,而且自己如今在小荧屏上的形象似乎有些固化的趋势。

其实,他一向认为拍电视剧就是为了赚钱,真正演起来过瘾的,能给予他成就感还得是电影,尤其是这段时间他跟老贾、张远等人没事就混在一起,听多了他们开口闭口电影如何如何,让他在不经意间对电视剧有种排斥感。好在这部戏的筹备期挺长,差不多得小半年的时候,他也没有马上给丁姐回复,说是先考虑考虑再说。

这两个月里除了去无锡探了一次班,还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十月份孙丽从部队文工团退伍了,那次王大伦从无锡探班路过魔都专程去看了看她。小丫头那会正在家里等分配,还热情的请他在外面吃了顿饭。

按理说象她这样跳舞跳的很不错,在部队文工团也算是个小小的明星,还荣立了一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怎么得也会分配一个理想的单位。那天请王大伦吃饭的时候还在憧憬最好能分配到一个文艺单位,继续她的舞蹈梦。结果咧,等他回到京城没几天就接到小丫头哭哭啼啼的电话。在电话里孙丽哭的可伤心了,一问才得知,她居然被分配到魔都一家国营饭店当服务员。

一个多次获奖的舞蹈演员当服务员?连王大伦听的也是目瞪口呆。说实话,虽然他知道孙丽将来一定能成功,但她怎么成功的,他却一无所知。不过小丫头心气挺高的,硬是没去分配的单位报到,而是凭借着退伍费和在文工团时挣到的外快报考了一家魔都的民营艺术学校,继续她的文艺梦。

而另一件事更是让他匪夷所思。当他见到一身职业装谈吐大方的张璐时,还真是又惊又喜,一年多没见,没想到张璐的变化这么大,这还哪是他印象中胆怯、自卑的张璐老师呀,分明就是一个职场女强人。

张璐这次来京城居然是来跟外经贸部谈合作的,据说他们公司推出了一个“中国供应商”的项目,主要是面对全球的买家开展的b2b电子商务服务。

听上去绝对很高大上,逼格极高啊!说起来他到现在的只知道张璐在杭州的一家网络公司上班,刚开始很苦逼,老板是一个叫什么马老师的人。

再仔细一问,卧槽!这家公司居然叫阿里,那马老师岂不是马那啥嘛!

哎哟喂!王大伦当时一个叫心塞啊,自己怎么当初就没多问一句呢,早知道张璐工作的那家网络公司是日后的巨无霸,早就想办法入点股了,哪怕是几万块也好,要知道当时他们工资都发不出了。现在人家可是财大气粗了,年初刚刚获得软银两千万美元的注资,马老师正准备大干一场呢。

不过王大伦还是打心眼里为张璐感到高兴,这丫头现在不但找到了自信,而且将来绝对是一个富婆,正可谓是苦尽甘来。

至于后悔,他事后想想老天爷对他已经够好了,至于那种以小博大,一夜暴富,都是YY小说里的情节。现在的他要是再不知足,恐怕要被老天爷雷劈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