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最牛古董商内 > 第651章 大禹治水

最牛古董商内 第651章 大禹治水

作者:老三家老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2:0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豆穿越回去告诉三位老爷子暂时还无法确定穷桑到底在什么地方的事情,以免三位老爷子等的心焦。

三位老爷子对这一节似乎早有心理准备,他们知道唐豆就算把地图摆在舜帝等人面前,他们恐怕也无法指出确切的位置,想要确定位置,唯有等唐豆亲自到穷桑才行。

只是这桩困扰了世人数千年的悬案,他们实在想早一天解开,因为老天爷留给他们的时间实在已经不多了。

在老爷子们的催促下,唐豆再次返回崇堤。

大水未退,舜帝等人恐怕暂时是不会离开崇堤的,正好借着这段时间,唐豆跟舜帝等人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交流范围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等等各个方面,唐豆需要了解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而唐豆则为舜帝大禹他们敞开了未来的整个世界,只是舜帝大禹他们感到一切都那么的不可思议,未来世界的一切已经完全颠覆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三位老爷子虽然还没有得到穷桑到底在什么地方的确切消息,可是唐豆跟舜帝等人交流回来的这些信息已经令三位老爷子欣喜若狂,这可是绝对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研究尧舜禹汤时期的社会形态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段时间,唐豆绝大多数的时间全都放在了这个时期,尤其是对大禹,他更是倾尽了心力,他在帐篷里悬挂了一张最新版本的中国山川地貌全图,从基础地理知识开始给大禹讲起,循序渐进,终于使得大禹对于中国的地形地貌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在他的思想中,他依旧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他的固执令唐豆也束手无策,毕竟他不可能带着大禹去周游世界,更不可能带着大禹飞到天上去鸟瞰这个地球。

看来只能循序渐进了,为了使大禹对生存的这个世界了解得更加直观,唐豆特地花了一千块钱从淘宝网买了一个小型的中国沙盘地图搬了过去。

令唐豆意外的是,舜帝看到眼前沙盘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在熟悉了之后,竟然在沙盘上指出了穷桑的大概位置。

从穷桑向北走十日可以看到海,向南走十六日也可以看到海,向东走十五日同样也可以看大海,而向西走十五日则可看到附近最高的大山,按照他的指点,唐豆确认那就是东岳泰山。

唐豆知道穷桑在如今的齐鲁省境内,只是具体位置不详。

按照舜帝的描述,很显然穷桑正是处于齐鲁半岛,而且确定的位置就是在齐鲁省的中部地区偏北一些,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齐鲁省中部偏东北方向的鸢都以南地区。

唐豆兴致冲冲的将这个特大喜讯告诉给三位老爷子,可是他没想到却被三位老爷子劈头盖脸的臭骂了一顿。

鸢都以南地区有一万多平方公里,有四五个县市,聚居着几百万人口,难道要把这一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全都翻过来?

就算政府答应,也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将这么大的地域都细细的查勘一遍。

而且有很大的可能,在穷桑的遗迹上面如今就是一座城市,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想要在城市中进行这样大规模的考古作业,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十天之后,肆虐的洪水终于退了下去,鲧历时十五年修建的崇堤终于保住了一境的平安,不过却也已经变得满目苍夷岌岌可危。

跟舜帝大禹等人共同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十天,唐豆深深体会到,在这个年代,洪水所带给百姓的危害之深是如此的刻骨铭心。

连续几天的磅礴大雨,就算崇堤之内的那些地域,也已经变成了一片泽国,大水根本没有排泄的出处,那些原本长势良好的庄稼全都泡在了水里,等到水势终于退去的时候,这些庄稼基本上也已经死掉,就算是及时赶种秋作物,也预示着今年的收成将会锐减,这还要祈求上天不会在洪水过后伴生瘟疫或者蝗灾。

还好,现在的人口基数少,人们就算仅靠打猎、捕鱼,也不至于出现易子而食那样的惨况。

面对此景,本就胸怀根治洪水大志的大禹更是忧心如焚,几乎每天都抱着唐豆拿过来的那个地图沙盘研究。

唐豆虽然不是什么水利专家,但是周老却对水利颇有研究,而且周老当年教导出的学生中也不乏专业人才,这一回古今结合,周老根据舜禹时期面临的现状,很快为崇地量身定做,制作出了一套治水方案,以疏导为主,以封堵为辅,广建沟渠,将洪水引导进几条重要的主干流中,再配以数个大中型的水利枢纽工程,当可保崇地能够抵御五十年一遇的洪水灾害。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就算是放到现代,有那些现代化机械辅助施工,这个工程恐怕都得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完工。

这个工程交给大禹他们去做,且不说做,单只是想想,就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如果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这个浩大的水利工程的。

可是,唐豆把这个方案拿出来之后,鲧和大禹父子却如获至宝一般。

三年做不完,那就五年。五年做不完,那就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早晚有把洪水治住的那一天。

就是唐豆拿出来的这套水利工程方案,使得大禹这一生跟治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继承了父亲鲧的封地之后,一直都在为这套水利工程方案而努力着,终于在十三年后完成了这个看上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水利工程。

大禹在治水工程中获得了百姓的拥戴,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传说。

大禹治水有功,此时社会推行的是禅让制,天下当推有德者居之,已近垂暮之年的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使其成为了夏王朝的开国之君。

只是唐豆不太清楚,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跟自己这位大禹的亚父有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舜帝在禅位给大禹的时候,通过大禹邀请唐豆参加了他特意举行的禅位仪式。

大禹成立夏王朝,将天下九个诸侯封地划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大禹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合为九州,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帝丘。

从此,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也成为王权至上的象征。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此时的唐豆童鞋跟随着舜帝一起跋山涉水踏上了返回穷桑之路,在历经两个月后,唐豆终于进入到了穷桑,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定位仪确定了穷桑的地理位置。

虽然唐豆并非是一路片刻不离的跟随舜帝返程,可是这漫长的跋涉过程,依旧耗去了他在现实中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在进入穷桑的那一刻,一路上所有的艰辛却都被穷桑带给他的喜悦所冲散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