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最牛古董商 > 第241章 画中有画

最牛古董商 第241章 画中有画

作者:老三家老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08:58:58 来源:小说旗

秦彦培和周老两个人对着挂在墙上的那幅寇慎的字画研究了差不多有两杯热茶的时间,秦彦培微皱着眉头望着周老低声说道:“周老弟,你看出些什么来没有?”

周老皱了一下眉,若有所思的说道:“我感觉寇慎这幅字画像是重新装裱过的,可是仔细看的话,却又感觉有些不像,不过……”

“不过什么?”秦彦培开口问道。

秦彦培在三个人中年龄最长,退休时的职位也是最高,享受正部级待遇,若是论辈分么,更是实打实的比杨一眼长出了一辈,可是秦彦培对于古玩鉴赏的水平却是三个人中垫底的。

北杨南周这个称号可不是吹出来的,那是凭着独到的眼力被同行们捧出来的。

别看秦彦培是故宫博物院的老院长,毕竟他主要从事的是行政工作,古玩鉴赏水平虽然也是可圈可点,但是比起杨一眼和周复始来还是差了一些。

周老沉思了一下,拧着眉头开口说道:“寇慎这幅字画用的纸是夹江纸方细土连,按理说方细土连轻薄细腻,可是这幅字画却显得非常厚重,除非……”

周老和秦彦培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二老异口同声的说道:“除非是传说中的画中画!”

二老同时转向坐在八仙桌旁的杨一眼,而此刻杨一眼正在仔细的重新摸索那些摆在桌子上的画轴,却是以微不可闻的声音回了一句:“还不算是太笨……”

秦杰嗔怪的使劲扭了杨一眼一把,杨一眼这不是连秦彦培也一起骂上了么。

若是在她和杨一眼还没有结婚之前,杨一眼和秦彦培是朋友,相互之间调侃几句倒是无伤大雅,可是如今……

杨一眼自知再次失言。掩饰的干笑一声,继续展开那些画轴依次摸索着。

杨灯冲着唐豆莞尔一笑,刚才老爸还在狡辩没有骂外公。还诬赖唐豆听错了,如今秦杰也亲耳所闻。这一回可无可狡辩了。

秦彦培和周老走回八仙桌旁,也没有坐下,周老望着杨一眼开口说道:“名远,你的意思是说那幅画是画中画?”

画中画是收藏家以一幅价值并不高的画作装裱在收藏的真迹表面,掩盖真迹原本的面目,用这种方式将真迹保存下来。

画中画这种形式首先就充满了神秘感和悬疑,在揭去表面的画作之前,谁也不知道收藏家到底想要隐藏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作。

但是毫无疑问。有资格被藏家以画中画的形式掩盖本来面目的画作,绝大部分都是难得一见的传世佳品。

不过画中画一般只存在于传说之中,很多藏家一生恐怕也没有机会见到一次真正的画中画,更多的只是口口相传,更为画中画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面对周老的询问,杨一眼皱了皱眉,抚摸着手中的另一个卷轴,有些疑惑的喃喃道:“难道这幅也是?”

还有?周老和秦彦培二人不可思议的望着杨一眼手中的那幅画。

这幅画他们两个刚才也已经看到过了,画工虽然工整,可是却缺少了一些神韵。题跋和钤印都显示作画之人是个籍籍无名之辈,他们当时也没有留意,甚至都懒得品评。直接就把这幅画弃之一旁。

没想到此时杨一眼竟然怀疑这幅画也是神秘的画中画,一箱卷轴中出现两幅画中画,这太不可思议了。

杨一眼站起身,冲着一旁的人吩咐道:“把桌子清理出来。”

唐豆手脚麻利的将那一摞卷轴抱走放回箱子里,周老秦彦培等人也一起动手,眨眼之间已经把宽大的八仙桌收拾了个干干净净。

杨一眼将手中的画轴摊开在八仙桌上,头也不回的吩咐道:“打半碗清水过来,再拿一块干净的纯白棉布,不要有一丝杂色。”

杨灯飞奔而去。眨眼间打来半碗清水,手中还拿着一块纯白棉布。

这时杨一眼伸手抚摸着八仙桌上那幅画作画面和装裱部分的边缘。缓慢的抚摸了一圈,用手指指着画作的左下角头也不抬的开口问道:“钤印是不是在这个角?”

杨一眼目不能视。无法辨别画作是否摆的正确,只能开口询问。

“是”,周老在一旁答道,他已经知道杨一眼要做什么了。

杨一眼点了点头,退开一步,将八仙桌前的位置让了出来,开口说道:“你们谁来?”

除了唐豆童鞋以外,就连秦彦培和周老二人都跃跃欲试。

周老呵呵一笑掩饰着紧张说道:“这并非揭画,谁来都一样,要不还是让这个臭小子来吧。”

唐豆急忙摆手,嘿嘿笑着说道:“那啥,我紧张,还是师父亲自动手吧。”

周老笑道:“没事的,就是用棉布蘸些水,避开表面画作的钤印题跋,把宣纸浸湿,看看这幅画下面是不是还会有钤印出现,没有太大的难度。”

杨一眼不爽的打断了相互退让的周老和唐豆师徒,冲着杨灯说道:“磨磨叽叽的,丫头,你来。注意点,棉布蘸饱水之后要把水挤出去,保留潮湿即可,不要擦,要轻轻的蘸。”

杨灯毫不怯阵的按照杨一眼的吩咐将手中棉布蘸饱水挤出,轻轻按在画作的左下角空白处,当她手中的棉布拿起之时,只见****的宣纸钤印旁边隐隐的又显现出了一方殷红的钤印,看轮廓竟然比表面上的钤印大出了好几倍。

“果然是画中画,天呐,钤印竟然有这么大,谁会用这么大的钤印?”周老惊呼出声。

呆立着的杨灯被秦彦培毫不客气的推到了一旁,秦彦培手中的放大镜已经探到了****的宣纸上方,头也不抬的招呼周老:“周校长,你来看看。”

钤印表面还盖着一层宣纸,模模糊糊的,看看又能看出什么来?只能证实此画果然是画中有画。

自己的推断得到了印证。杨一眼有些得瑟的开口说道:“小子,把那幅画也给老子取下来,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那幅画后面是否也是别有洞天。”

“好嘞”,唐豆应了一声走向挂在墙上的那幅寇慎的山水画。至于这幅画是否也是画中画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因为这两幅画中画都是他一手炮制出来的,就是为了让那两幅绝世孤品以一个名正言顺的方式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验证,首先被杨一眼挑出来的这一幅寇慎的山水图果然也是一幅画中画。

一箱字画竟然出现了两幅画中画,三老断定这个出售字画的藏家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个秘密,否则的话又怎么会以这么低廉的价格将这一箱字画打包卖给唐豆。

唐豆对此的解释也合情合理,而且一个移民之说,也使得对于这箱字画的出处失去了追寻的根源。

三老的注意力都被画中画所吸引了。谁会真的在乎根源,只是随口一问罢了。

杨一眼此时更加懊悔自己当年自残双目的冲动,不然的话他恐怕此刻已经动手亲自拨开真相了。

在三老的催促之下,唐豆次日亲自开车前往扬州,把周老相熟的那位裱画师父从扬州接了过来,经过整整一天细致的剥画之后,画中画被掩盖的真迹终于显露在了三老面前。

两幅字画都是传世孤品,一幅是五代时期佛像画大家曹仲达唯一的传世之品《南海观世音佛像》、另一幅是宋神宗赵顼填写的《瑶台第一层》,那个比寻常钤印大出数倍的钤印正是宋神宗赵顼的御用藏印,虽非诏书所使用的国玺。却也是大气磅礴。

三位老爷子并排站在墙壁前,目视着悬挂在墙壁上的这两幅传世孤品,周老轻声咏着宋神宗赵顼的《瑶台第一层》:

西母池边宴罢。赠南枝、步玉霄。绪风和扇,冰华发秀,雪质孤高。汉陂呈练影,问是谁、独立江皋。便凝望、壶中珪璧,天下琼瑶。清标。曾陪胜赏,坐望愁、解使尘消。况双成与乳丹点染,都付香梢。寿妆酥冷,郢韵佩举,麝卷云绡。乐逍遥。凤凰台畔。取次忆吹箫。

相比起曹仲达的那幅孤品画作《南海观世音佛像》来说,宋神宗赵顼的这幅《瑶台第一层》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唐豆试探着询问了一下这两幅字画如果送拍的话大概可以卖到多少钱。结果可想而知,三位老爷子险些一起动手把他暴揍一顿。

小兔崽子。如此国宝级的孤品竟然也敢卖了换钱,不是欠揍是什么?

至于这两幅字画为何会以画中画的形式流传下来,现在已经是无法推敲的事情了。

杨一眼猜测这两幅画作恐怕是当年广平知府寇慎的私藏,依据是那幅《瑶台第一层》表面覆盖的是寇慎本人所做的诗画,再加上当年李自成农民军攻陷长安后,李自成军曾经将已经告老还乡的寇慎抓获囚禁,后来闻知其为官清廉,这才放他回家。

杨一眼推测寇慎也许是担心这两幅传世之作被李自成军毁去或者是收缴,所以在李自成军到来之前提前将这两幅画装裱成了画中画。

当然,杨一眼的推测已经无从考据,却也算得上是有板有眼,得到秦彦培和周老的认可。

面对岳父老子的这个推测,唐豆童鞋笑得肚子疼,古人的事儿无从考据可不就凭着蛛丝马迹一点点的推敲出来的,也许跟事实真相南辕北辙,可是只要依据充分,还是能获得一部分人的认可,谁又能想到唐豆这个制造画中画的‘古人’此刻就站在众人面前?

推测吧,越扑朔迷离越好,把人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反而没有太多的人再注意到是谁把这两幅画中画拿回来的了。(未完待续。)

ps:感谢汤姆狗等朋友的打赏支持,鞠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