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猎命人 > 第453章 求学于农

猎命人 第453章 求学于农

作者:永恒之火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义天送去热腾腾的饺子,其余人忙着分配粮食。

王家屯的许多人欢天喜地,只有负责库房的石管事愁眉不展。

今年北方的冬天格外冷,启远城格外冷,只有王家屯暖和了一点。

几天后,一个消息在启远城流传,王家屯以神弓派为首的几十个帮派,联手开了一个粥铺,赈济老弱病残,帮助百姓度过寒冬。

粥铺开放的第二天,一些传言在启远城浮现。

神弓派的粥里有沙子,不干不净的,不好吃。

神弓派投靠邪教,粥里有毒,已经毒死人。

有人暗中去烧神弓派的粮仓,被杀了挂在王家屯门外。

一些大粮商放话,不准镖局给神弓派运粮食。

神剑门、血衣门等众多门派宣布,神弓派行事霸道,门下弟子不得与神弓派来往。

启明书院的人听说了传言,暗中调查一番,最后查证神弓派是清白的,赈济百姓纯粹是义举。随后,启明书院效仿神弓派,每天定时定量赈济灾民。

接着,青山帮表示响应启明书院号召,赈济灾民。

启远城卖纸钱的,突然空闲起来。

腊月二十三,小年。

青山帮的大库房里,两百人整齐坐着,人人背着长弓。

这些人,齐齐摘下青山帮的青色头巾,换上红色头巾。

红色头巾绣着一个‘弓’字。

神弓派三弟子于小山,坐在在二百人之前,装束相同。

王家屯神弓派内,大家正在为小年的晚宴忙碌,热火朝天,

十四岁以下的弟子在一起,十四岁以上的弟子聚在另一处。

明明是喜气洋洋的小年,刘义天、徐芳、王守德、郑高爵等人却一身劲装,偶尔笑笑,神色大都凝重。

一辆马车停在王家屯南边的小南河的白桥边。

马车里,李清闲、盖风游与周恨静静坐着。

盖风游道:“县里的局势不对。”

“你也看出来了?”

盖风游点点头,道:“各大势力局势错综复杂,愈演愈烈,按照常理推演,恐生民变。不过,离你说的一县国运崩溃,还有差距。”

“城里城外,一个接一个死去,死完最后一个人,哪里还剩国运。”

“但目前还看不到。”

“能看到的时候,就晚了。”

“我不相信大先生敢窃取一县国运,他没这么疯狂。一旦做了,必然会被朝廷追杀。”

“朝廷追究了三百三十六座死魔地,还是彻查了魔门邪派,抑或追究望着万千坟头无动于衷的好官?大雪封门,路有冻死骨,人命关天,本地县令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沉默许久,盖风游道:“你还年轻,习惯就好了。”

“人族能走出蒙昧,一步步走到现在,站立在巅峰,与妖族对峙,凭的不是习惯,凭的是一代代的年轻人,不习惯。”

“伱是两府巡城使,这些事,你只适合提醒、劝谏和上报,不涉及修士与妖族,你不便直接出面。”盖风游道。

“你说的对,我们夜卫,只能管修士。”

“明白就好。当我在十六岁的时候,看到掌门师尊被天命宗的年轻弟子一巴掌抽在脸上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些事,我们做不到。”盖风游的语气格外平静。

李清闲望着窗外,取出一张请柬,道:“听说县令文斯言大年初三的生辰,初五就要离开本县。”

“他很会选时机,提早撤离。冬天冻死的人,永远不如春天饿死的人多,但人人只记得冬天的冷。”盖风游道。

“是啊,活下来的人,记不得别人的死,只记得自己的冷。”

沉默片刻,盖风游道:“你与他的弈命三局,可选好了?”

“选好了。”

“你心里有数就好,实在不行,打成平手,再做打算。那假庙门,非同一般,赠送你之人,对你是真好。”

“我只知道假庙门的作用是可以暂时伪装成强者。”

“上界神仙也是强者。”

“我明白了。”

盖风游突然取出传讯符盘,嘴角浮现怪异的笑容,道:“大先生传音与我,你猜他说了什么?”

李清闲摇摇头。

“他说,让我任选报酬,但要我在做保的时候,偏帮他。”

“你怎么回?”

“我说老主顾,我会适当照顾,但东西不能收,不然坏了誓言。”

“你如何做?”

“我可不想被赵首辅隔着万里,用一纸圣语杀死。”

“你们都认为赵移山已经超品?”

“我们都认为,赵首辅即便一品,也能力敌超品。”

“呵,他的命格是有点吓人,十六学士,坦荡敞开。”

“是啊,没有命术师看过赵首辅的命格后,敢生不敬之念。当年我看后,连做三天噩梦。”

“你怎么评价赵移山?”

“如圣如仙。”

“你说说赵移山的故事吧。”李清闲道。

盖风游想了想,道:“赵首辅最出名的故事,便是十年一考,考必榜首。不过,对我来说,他最有意思的事,很少人关注,也是他的书斋‘积一居’的来历。”

“哦,哪件事?”

“赵首辅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曾经讲述自己少年时期的故事,并将那个故事命名为‘求学于农’。”

“他说,他少年时期,家道中落,想要读书奋进,可不得其法,被同私塾的学生远远甩开。”

“一日,他愁眉苦脸走在田间,遇到同村的张叔,这是他当年的称呼,名字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张叔,是村里种田最好的,无论种庄稼、种菜还是养猪养鸡,他都是村里最好的,没人能比过他。那时候,赵首辅还是孩子,满脑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平日里,也只是和张叔聊几句而已。”

“那天他着实苦恼,走累了,就在张叔田地边的树下乘凉,张叔也正好忙完,一身大汗,在树下喝了竹筒里的水,又递给赵首辅。”

“同一片树荫下的赵首辅接过竹筒,喝了,然后就与张叔聊起来。”

“或许是赵首辅病急乱投医,或是求学意志坚定,或是信圣人的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聊着聊着,就问张叔,为什么他种的地收成比别人都高。”

“你猜张叔怎么回答?”

李清闲道:“这这个故事我没听说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