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良田喜事 > 第一百零七章 过大年了

良田喜事 第一百零七章 过大年了

作者:花期迟迟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19:08:04 来源:小说旗

这一顿团圆饭直吃到天色将黑才算结束,董平不胜酒力,不过一碗苞谷酒就让他昏睡得如同小猪一般哼哼不断。好在董蓉小夫妻俩都未饮酒,王禄帮忙把董平抱上马车,三人就辞别王家众人回果园去了。

眼见马车走远,王家众人才关了院门儿。王禄惦记媳妇大着肚子,赶紧回屋探看。不必说,夫妻俩这一晚又失眠了。天色将亮的时候好不容易睡了一会儿,梦里却全都是整齐的青砖大院,成群的猪养,大片的苞谷地…

不提这夫妻俩如何憧憬美好未来,只说日子很快就到了小年。董蓉和柱子回了曹家跟着公婆祭了灶王爷,又吃了顿饭就又赶回山上整理账册和红封儿。

不必说张管事这大半年为家里做了多大贡献,只说刘嫂子、赵青山和梅huā等人也是忙前忙后,尽心尽力。如今到了年根儿,作为主家不论多少,怎么也要给个红包添添喜气。

刘嫂子等人要忙家里琐碎活计,还要照应流民们的吃用,甚至是草编生意,于是各个忙得都是脚打后脑勺。这一日突然听喜子跑来传信儿说东家有请,是几人都放下手里的活计,坐着马车到了果园。

董蓉听得山下动静就喊了屋里的柱子出来坐上主位,然后一边替他整理着衣衫一边嘱咐道“一会儿我说完话,你就挨个把红包递给张管事他们,也不必多说什么,嗯…就说一句辛苦了。记清楚了吗?”

傻柱点头,若是他当真痴傻,怕是到老也不会明白自家媳妇儿的好意。但他非但不傻,还万般精明,自然清楚自家媳妇儿这般安排是让众人不要忘了他也是果园的主人,不能因为他心智缺失而怠慢半分。

很快,张管事等人就爬上山来了。文娘笑着迎了他们,然后开门请众人进屋。董蓉笑眯眯等众人行完礼,这才请他们坐下喝茶。

刘嫂子出门时候家里婆婆正忙着蒸馒头呢,她又是个急脾气,于是说不得几句闲话就开口问道“东家找我们过来可是有什么大事儿商量?若是有事,东家尽管吩咐就是,大伙儿没别的本事,跑个腿儿,做个力气活还能成。”

赵青山也道“就是,东家有事尽管吩咐。”

倒是张管事猜到了几分,笑眯眯端了茶水喝着,不肯插话儿。

董蓉笑着点点头,这才说道“自从我在城里租院子卖冰开始,一直到买下果园安了家,大伙儿前前后后跟着我忙了大半年。虽然我平日不曾说什么话,但却把大伙儿的劳心劳力看再眼里。如今临到年底就打算给大伙儿发个红包,表表谢意。”

说着话儿,她就掀开了旁边蒙着红绸的托盘。托盘里整整齐齐放着五只红色赏封,每只上面还写了名字。

刘嫂子等人都是惊喜的瞪大了眼睛,楞了好半晌才齐齐起身说道“东家折煞我们了,我们干活拿了工钱,都是应该的…”

董蓉笑着摆手,应道“你们就别客套了,拿回去过个好年吧。明年开春儿活计更多,还要仰仗你们奔波忙碌呢。”

刘嫂子赵青山等人闻言又偷偷去看张管事,神色间颇有犹豫之意,但渴望之色更浓。

东家真心相送,雇工们也欢喜欲收,这样皆大欢喜的好事,张管事怎么可能拦着?他赶紧整理一下衣襟就带头跪了下来,恭声应道“谢东家赏!”

刘嫂子等人也赶紧跟随道谢,董蓉伸手虚扶了众人起来,末了示意傻柱发红包。张管事第一个,刘嫂子第二个,之后是赵青山、梅huā儿和刘二狗。人人都从傻柱手里领了红包,听得那句“辛苦了”别人虽然欢喜但也只是行礼道谢,唯有张管事激动的差点儿又跪了下来。

董蓉正同刘嫂子说话儿,倒也没注意张管事的异样。柳嫂子等人虽说卖冰结束之后就不再是董家的雇工了,但平日里也没少帮忙。董蓉秉承着宁落一屯不落一人的原则,除了先前应下的一人一块好棉布之外,又嘱咐刘嫂子给每家送五斤细面和十个果子过去,算是谢礼。

至于流民那里,年三十中午那顿饭也要准备的丰盛一些。大鱼大肉和饺子当然不可能上桌儿,就算董蓉舍得银钱,也要考虑到村里人的心情啊。但是多加些肥肉的大锅菜,两合面儿的馒头还是能让流民吃个饱儿的。

刘嫂子和梅huā原本来路上还商量着问问这事儿,如今听得东家发话就更欢喜了。而刘二狗和赵青山则一脸好奇的瞄着张管事手里的赏封,要知道张管事虽然来果园比较晚,但平日可比他们两人受东家倚重。就是不知他那赏封儿怎么看着薄薄的,反倒不如他们的鼓囊?

张管事心里有数,于是只安静喝茶,假装没有察觉两人的小动作。很快,几人禀报过琐事就告辞下了山。

不说刘嫂子和梅huā儿常跟在东家身边伺候,就是赵青山和刘二狗也不是傻子,早清楚东家不喜张扬的脾气,如今领了赏钱,虽然人人都激动的恨不能嚷得满村皆知,但却都极力忍耐着快步回了家,然后关起门来同老婆孩子暗自欢呼庆幸不已。

新年到,放鞭炮,穿huā衣,戴huā帽!

农人们一年里最期盼的节日—年,终于在一众孩子们大声欢呼笑闹中来临了。家家户户一大早晨就把族谱挂到了堂屋正中,富庶人家给祖宗们供了果子、点心、鸡鱼,穷苦人家也会尽一切能力的折腾些馒头腊肉一类摆上供桌。大人孩子穿戴整齐之后就跪下磕头,禀报一下家里过去一年的琐事,然后再祈求祖宗保佑明年丰收,老少无灾无病。

曹家因为娶了个好儿媳,今年的贡品尤其丰盛,整个猪头,整鸡,整鱼,各色果子,点心,甚至还有城里买来的一篮子“金元宝”统统送去给曹家的列祖列祖们,让他们在阴曹地府也过个肥年。

曹婆子一等曹老头儿带着儿子祭拜完,就迫不及待的穿上新袄新裙子出门闲话儿去了,至于家里团圆饭的酒菜完全扔给儿媳和闺女不理会了。曹老头儿原本还想骂两句,但想想今日过年也就不计较了。末了也穿了新袄,拿起儿媳孝敬的新烟袋锅儿出门去了。儿媳说这烟袋锅的杆子是玉石琢磨的,这可得让几位老兄弟“帮忙”掌掌眼才行…

董蓉一边在灶间忙碌一边惦记着心不甘情不愿回董家去祭祖的都弟弟,这会儿眼见公婆喜滋滋出门了,心下真是无奈又好笑。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她一文钱没有,想同婆家人甚至乡亲相处好,那难度可大了。好在她前世为了生存做过的杂活儿极多,哪样儿琢磨一下都能在这时空赚点儿辛苦钱。银子不缺,日子自然也就顺遂自由了。

曹二姐儿也穿了新袄裙,水红色的小袄衬得她的小脸也更红润了几分。这会儿小丫头系着围裙正认真的切着酸菜,预备着半夜接神时的那顿饺子。董蓉从来都是拿她当亲妹妹待得,不时指点她如何拌馅儿才美味。小丫头早就羡慕嫂子的好手艺,认真点着小脑袋,惹得头上那朵斜插的珠钗叮当响动。

很快,曹老头儿和曹婆子都笑眯眯的回来了。董蓉麻利的煎炒烹炸,很快就把酒菜都端了上去。

一家五口团团围坐,曹老头儿这大家长腰背挺得笔直,当先说了几句话,无外乎家和万事兴之类。当然重点夸赞了儿媳的孝顺能干,曹婆子难得没有反驳,董蓉起身谢过公爹褒奖,然后众人这才开始吃喝。

早起过来之前,董蓉在藏窖里拿了一坛子果酒,入口味道香甜,酒味极淡,曹二姐儿喝着喜欢,几碗下肚儿就迷糊了。曹婆子本就是个贪心的,如此好酒好菜自然也没少往肚里划拉,于是饭桌未等撤下,这娘俩靠在一处就疯言疯语说开了。

曹二姐儿还好,顶多哭诉几句卧病在床的苦痛。曹婆子却是对着族谱大哭起来“列祖列宗在上,我曹李氏也想给曹家生下男丁续香火啊,但我没那个福气啊。老爷领了柱子回来,我心里难受啊,真想把他掐死,但我还是把他养大了,没打他没骂他…”

曹老头儿本来正端了酒碗喝的高兴,一听老婆子这话,脸上渐渐也漫上了一层悲色。董蓉还以为老爷子是对老太太有些心存愧疚,赶紧劝道“爹啊,我娘这是喝醉了。您别往心里去,我这就扶她回去睡一觉。”

说着话儿,董蓉就架起曹婆子送去了内室。末了出来又送了曹二姐儿,待得好不容易安顿好这对儿酒鬼母女,酒桌儿旁却不见了曹老头儿。董蓉望着满桌儿狼藉,真是好气又好笑,于是走去傻柱身边说道“帮我拾掇了碗筷,咱们去看看冯叔吧。”

傻柱掩了眼里的复杂神色,点头应下。小夫妻俩麻利的拾掇了碗筷,又严严实实掩好大门,这才去了东山脚下的冯家小院儿。

不知是猜到他们小两口要过来,还是清风偷了懒,冯家的酒桌儿尚且没有摆上。董蓉给冯老先生行过礼就系了围裙下厨帮着清风张罗酒菜去了。

(刚下火车,好在早起的时候码出来,修修就可以发了。打了两趟车,外加一趟火车,两趟客车,折腾死我了,终于回来了。谢谢大家支持,我晕啊,先睡会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