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良田喜事 > 第四十九章 蝉、螳螂和黄雀

良田喜事 第四十九章 蝉、螳螂和黄雀

作者:花期迟迟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19:08:04 来源:小说旗

如此又过了三日,眼见租期就要到了,张老爷还是每日在院子里转悠,却没有半点儿动静。杜鹃夫妻每每见到董蓉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那眼神都是恨不能绑了她赶紧同张老爷商量续租之事。

其实,董蓉心里也有些着急,但她却不动声色的照旧说笑吃喝,末了又当着张老爷的面儿要杜鹃夫妻收拾一应用物。有时候,谈判就是谁先开口谁失主动,她就不相信张老爷眼见这日进斗金的买卖会不动心。

果然,这一晚吃过饭,张老爷没有立刻回屋,反倒迟疑着问起董蓉可找到了合适的院子。董蓉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却笑着应道,“还没有找到,我打算先歇几日再慢慢寻找。”

张老爷眼神闪了闪,又道,“不瞒曹娘子,我这几日一直有件事想不通。不知我这院子,何时在后院建了冰窖啊?曹娘子来此也不过两月,但这冰却是要去年冬日就储下的,这事可是有些奇怪啊?”

董蓉淡淡一笑,“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张老爷做不到的事,不见得别人就做不到啊。怎么,张老爷瞧这生意兴隆,想与我做个同行?”

张老爷也是哈哈大笑,末了正色道,“曹娘子,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知道你必然有夏日制冰的本事,而我这院子就是最好的遮掩之处。我从南方远归,正好没有生计可忙,如今我就用这院子入伙,同你一起经营生意可好?”

“张老爷既然猜到了,我也不多遮掩。不过,这生意日进斗金,张老爷凭一个小小的院子就想入伙,实在有些太过容易了吧?不如张老爷开个价,这院子我买了。张老爷有了银子自己开铺子做买卖,可比与人合伙要方便得多。”

张老爷微微沉吟片刻,到底还是摇头拒绝道,“院子是我的祖产,不能卖。曹娘子若是当真不愿合伙儿,那明日只能搬走了。”

搬?往哪里搬?董蓉暗暗皱眉,这几日她也随着中人四下看过几家院子,但都没有合心意的,若不然她也不会同张老爷费这口舌。

不过,因为一个合适的场地就要多一个合伙人,凡事受人家掣肘,她又绝对不会同意,说不得只能折中一下了。

“合伙是肯定不成!既然张老爷初回青县,无以谋生,又实在看好我这小小生意,不如就留下做个管事吧。院子的租金我照付,张老爷每日只管招呼买家、处置外事,每月我再付你五两工钱,可好?”

张老爷皱眉,开口就要拒绝,不想董蓉又扔出一句,“难道张老爷觉得自己连一个管事都不能胜任?那怪不得你去南边做生意会铩羽而归了。”

这话可是戳了张老爷的心窝子,他立时瞪了眼睛,反驳道,“我做生意折本是遭了小人算计,不是因为没本事!”

“哦,那张老爷就是绝对有本事胜任管事一职了。那好,事情就这么定了。只要你用心做事,银钱方面我绝对不会亏待你!”董蓉两手一拍,轻易就把事情定了下来。末了又喊了一旁的杜娟夫妻交代道,“嫂子,一会儿你就把账册交给张管事。以后前院诸事都由他料理,你和表哥只管在后院做活儿就好。”

杜鹃赶忙点头应下,末了偷偷瞧瞧张老爷低声又道,“妹子,你放心,我会死死看住后院的。”

董蓉笑嘻嘻点头,转身去了灶间准备吃食送去书院,董平这两日还不知道如何惦记呢,早些送信儿过去,他也好安心读书啊。

张老爷独自站在院子里,愣愣的看着院角的槐树,好似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是何时答应接下管事这活计的?但事情已然定了下来,工钱也不低,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董蓉躲在灶间里,眼见张老爷跺了跺脚就叹着气回了房间,于是笑得更是欢喜。不用搬家,不用分享秘方,只五两银子就买了个走过南闯过北的老商贾当管事,这买卖简直太合算了。

她这般欢快的想着,手下越发麻利的炸着油糕和小麻花。岂不知那进了厢房的张老爷,这会儿脸上不但没有半点儿懊恼之色,反倒自在的翘起了二郎腿,低低唱起了小曲。

而风尘仆仆奔驰在归途上的某人接了消息,更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螳螂从来不知道,她嘴里的蝉,也许正是某只黄雀故意扔下的…

城里这边大事抵定,董蓉就不愿再多留。毕竟果园正在大搞建设,离开这么几日还不知堆了多少事情等她决定。于是,简单拾掇了一下,她就同杜鹃夫妻告别匆匆赶了回去。

此时正是午后,天上的烈日烤得满山绿树都低了头,树叶蔫蔫垂着,偶尔随着微风动上两下。往日上蹿下跳叫唤的知了这会儿也不知躲去了哪里,更别提那些喜水的青蛙了。

董蓉出门时走得急,也没有戴只草帽遮阳,这一路晒得她头顶差点儿冒烟了。好不容易赶到果园脚下,眼见路边水渠里汪了少少的一捧水就赶紧捧起来浇在脸上,这才终于觉得好过了许多。

赵青山正带了杂工们栽植灌木,远远见到东家回来就迎了上来,笑道,“东家,可把你盼回来了。这‘一窝蜂’马上就要栽完了,塘泥也清干净了,之后再要打桩建栈桥和八角亭还得东家发话请木匠啊?鸡场那边建房子也需要石头打地基,买木料时最好一并买回来…”

董蓉如何不知他是借禀告之机行邀功之事,她心里虽然略微有些厌烦,但夸赞之言又不需银钱,何必吝啬,“我才走了几日,没想到果园已是大变样儿。多亏赵管事打理得力,大伙儿也是辛苦。这样吧,今日是赶不上了,明日中午让刘嫂子炖锅大块肉,给大伙儿加菜!”

“谢东家!”两人说着话已是走到了杂工跟前,杂工们听得有大块肉吃立时都是笑欢天喜地行礼道谢。董蓉一个女子,不好在众多男人堆里久站,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干活儿然后就上山回了茅舍。

刘嫂子和梅花正坐在门前洗刷碗筷,突然见她回来就露了笑脸儿,打趣道,“东家,你可真是放心,一走就是三五日,你也不怕大伙儿把果园都搬跑了?”

董蓉走去葡萄架下的石桌旁,狠狠灌了几碗凉茶这才应道,“有嫂子帮我看家,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刘嫂子听得欢喜,还要再说什么的功夫,梅花却是进灶间端出一碗豇豆炒肉、两个馒头送到董蓉跟前,笑道,“东家,赶紧吃饭吧。我就怕您什么时候回来肚子饿,每日都留些饭菜在锅里热着呢。”

“哎呀,我还真有些饿了,多亏梅花姐惦记我。”董蓉装作没有看到刘嫂子瞬间僵硬的脸色,伸手接了饭碗就大口吃起来。对于主家来说,手下做活儿的人有些小矛盾反倒是好事,毕竟有竞争才有进步。若是做活儿的人抱成团儿,凡事齐心合力同主家闹,那才是大麻烦呢。

果然,刘嫂子不甘心被梅花抢了风头,刚刚洗完手里的碗筷又拎了筐子去割蒿草,直嚷着晚上要董蓉放在窗下点烟熏蚊子,省得被咬得满身大包。

董蓉笑笑也不多言,吃过饭就赶紧去查看她的“聚宝盆”。先前选定的几棵苹果树已是用草绳圈了起来,树下又盘了与树冠等圆的土围,这几日她不在家,刘嫂子也按时拎了泉水浇灌。所以与旁边那些略带蔫色的同伴相比,这几棵苹果树长得格外茂盛,叶色碧绿,掩在叶下的小苹果也足有孩童拳头那般大小了。

董蓉绕了一圈很是满意,正站在树下琢磨要剪去多少果实的时候,梅花却走了过来,一副有话要说又很难开口的模样。

董蓉不愿她发现这几棵苹果树的特别之处,赶紧迎上前招呼道,“梅花姐,你找我有事啊?”

梅花搓着衣襟犹豫了半晌,这才说了一件事。

原来梅花的娘家在四十里外的刘家铺子,她有个同族堂兄叫桂生,自小没了老爹,全靠老娘做绣活儿养家,所以老太太年纪不到五十就累得差点儿瞎了眼。幸好这桂生极孝顺勤恳,长大后更是学了一手好木活儿。

按理说有手艺不愁饭,他们娘俩的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可这桂生是个少见的大孝子,自从老娘有一次起夜摔了腿之后就从来不肯让老娘一个人在家过夜,所以他接的活计都是在临近几村。

但农家人过日子,除了娶媳妇嫁闺女谁舍得花工钱打个桌椅板凳啊,活计真是少之又少。城里倒是活计多,但富贵人家又多嫌麻烦,不肯让雇工带着老娘进宅院做活计。于是,娘俩的日子照旧过得紧巴巴。上次梅花回娘家,刘老太太拉着她的手哭了半晌,直说是她拖累了儿子。

梅花心软,也跟着哭得眼睛通红。这几日赵青山念叨着要找木匠建栈桥和鸡舍,她听在耳里就活了心。若是堂兄能接了这活计,起码两月之内不必再犯愁吃喝了。但她又怕东家嫌弃老伯娘,这才犹豫着不知该不该开口。

董蓉听完倒是很为这慈母孝子感动,左右果园的木匠活儿请谁都要给工钱,不如就交给这桂生,也算做件好事儿。

“你这桂生堂兄的手艺如何?”

“手艺好着呢,十里八村凡事请他做过活计的人家都是夸个不停。”梅花一听董蓉这般问,自觉这事大半能成,就赶紧拍胸脯替堂兄打包票。Z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