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二百一十六章.隐忍

旧书大亨 第二百一十六章.隐忍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事实上,林逸一直都对金石鉴赏和书画鉴赏很感兴趣,当初在香港的时候就跟着昌叔好好地学习过几天。可惜,昌叔毕竟有职务在身,又不是专业收徒传授技能的。林逸就算想学,也不好意思一直厚着脸皮蹭在人家身边。

何况,香港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这边他还有家人和老母亲要照料。林逸回到内地后,一直就有个心愿,那就是好好地学一番鉴宝知识,不能单凭异能吃遍天,就算你再厉害,总有遇到鬼的时候。

所以,林逸才会委曲求全呆在这家典当行,跟着两位老头学习鉴宝。如果说以前他只是收入升级,那么现在就是技能升级。

如今,学有所用,林逸没靠自己特殊的异能,仅靠这几天跟着康叔学习的金石鉴别知识,竟然很幸运地就看出来,这两枚印章是窃国大盗袁世凯的私印。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只要对历史掌故稍微熟悉的人就都知道,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

这还不算,如果仔细研究他的历史,就会发现,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年幼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他怀疑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至死),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凯的官职,袁称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袁在此期间韬光养晦,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等待时机复出。被解职的袁世凯回到了河南安阳的洹上村,过起了赋闲垂钓的生活。并写了名为《自题渔舟写真二首》的两首诗,其中的一首“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请注意,这首诗中的“野老”两字,正是袁世凯自嘲的称谓,再加上“安阳”这个地点,以及袁世凯当时那个状况,这本手抄《金刚经》无疑就是他的。

所以,心中有了主意,林逸就不紧不慢地又翻看了一下这册经文,不得不说,袁大头的毛笔字真的很好,气势磅礴,大方豪迈,很有一代枭雄的魂魄。

如果单凭这毛笔字,谁也不会相信,那个被称为“卖国贼”“窃国大盗”的家伙,竟然能够写出这样漂亮的字来。

毕竟从书法角度来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是和人品有关的。但往往也有例外,比如说宋朝大奸臣蔡京的字,就是公认的好,可他的人品就太……那个啥了。

不过说起袁世凯,倒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因为现代很多学者发现,以往对于袁世凯的历史评价一般以负面居多,但是这些负面评价是否公允也被质疑。

袁世凯有任事之才、治军之能,实为清末一务实干练的能臣,自小站练兵至接掌北洋,还有他建新学的学校,主张废科举,引进西方学说,又成立一支警察部队,令中**警分离。袁世凯对中国的军事和工业化,有很大的贡献。

然而袁氏当国时期,为巩固个人独裁权力,不守约法、解散过国会,使刚诞生的中华民国失去在制度下健康发展的机会。但也有人认为民智未启的当时中国,选举要达到目的需要人民素质的提高,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袁世凯宁可压缩军队,也要推广全部免费的国民学校,即四年制初级小学。他反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凡一国之盛衰强弱,视民德民智民力之进退为衡。而欲此三者程度日增,则必注重于国民教育。”他还批准了一个试验计划,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对成人进行识字教育。有人指袁世凯是暗杀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的元凶,但实际元凶可能是其他人;而无论袁本人是否曾授意杀宋,此事成为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讨袁的引爆点,结果造成了中国的南北分裂。

1915年袁世凯在日本外交压力下,接受了形同干涉中国内政的“二十一条”要求中部分条款,使其政绩蒙上污点。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在东亚地区因欧战爆发而陷入国际权力真空之际,面对日本一国独强的巨大压力,袁世凯及北洋政府对于抵抗日方二十一条要求,实已尽最大之努力,以此深非似欠公允。

嗣候袁氏违背民国公意,称帝登基,遭到全国反对,至此袁氏之威望彻底破产。称帝之举堪称袁氏政治生涯中所犯之最大错误,虽然是君主立宪制度的尝试。

有人认为,袁氏是一个投机分子。在光绪帝委以大任时,他却投靠慈禧太后一党。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掌握了清廷军事大权,本应平定革命的他,反过来为自己的利益,支持革命迫使清帝退位而得任民国总统。这全是选有利益的一方投靠的行为。但也有人认为袁世凯是推翻满清的功臣,晚清他主张立宪就从制度上瓦解了清朝贵族权力,后来直接逼宫,清帝退位,中国当时避免了南北分裂的局面,袁世凯本人堪称中国的拿破仑或华盛顿。另外,袁世凯时期对教授和知识分子充分尊重,人民生活基本安康,舆论也比较自由,反袁言论在报纸照样发行。而袁世凯去世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稳的住中国的统一局面,中国陷入了几十年军阀混战状态。

所以,袁世凯为人还是要“一分为二”来看的,至少在书法方面,林逸就觉得袁大头的字当之无愧一个---好!

见林逸端详着手抄《金刚经》不说话,德叔就有些暗自得意,他还以为林逸没办法看出来这手抄本是谁写的。

也是,这么深奥的鉴定学问岂是你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想要跟着我学,就要先学会怎么吃苦,怎么尊重老人,不要再筋骨懒散目无尊长。

“怎么样啊,小林子,这本手抄,你可看出什么名堂来了吗?”德叔提高嗓门,一副拿大的姿态。

林逸笑了笑,将那手抄本递还给德叔,恭敬道:“学生未曾看出,还请老先生指点。”

德叔哈哈一笑,就更加趾高气扬,说道:“平日里叫你多学习,你就是偷懒,现在卡住了吧?这做人啊,跟做事一个道理,要懂得分寸。”

林逸笑笑,点头称是,不再说话。

德叔端着架子,然后就拿起那手抄本,开始指点江山,“看到没有,这两个小印章,容庵,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号,是谁号‘容庵’,纵观历史风云人物当然就是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了!不信吗,再看这后面的安阳,野老,以及袁家宝藏印章---”

讲到这里,德叔就有开口问那烤串大哥,“袁家宝是你何人?”

烤串大哥:“俺就是安阳人,袁家宝是俺祖父---”

“这就对了嘛,毫无疑问,这手抄本就是袁世凯的!为什么这样说,且听我慢慢分析开来---”

紧接着,德叔就非常卖弄地开始和大家伙讲袁世凯的历史,讲他被雪藏,变身安阳野老在乡下钓鱼隐居,然后又讲他出山,如何如何推翻满清政府,如何建立民国政权……

不得不说,德叔老人家不仅眼光犀利,口才也是很好,至少讲起这段历史来像说书般抑扬顿挫,**迭起。

一直等到过完瘾,德叔这才吐一口气说,“所以,这手抄《金刚经》,就是袁世凯写的,至于是不是他的真迹,需要再对比他以往的书画字帖……现在还不能妄下定论。”

德叔这番话让林逸点头不已,老成持重,这才是作为朝奉该说的话。换做自己,可能就沾沾自喜,不做对比,早下了判断。

不过那烤串大哥明显有些心急,就催促道:“那这书是不是真的呀,值多钱?”

德叔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说:“如果是真的少说也值个上万,不过就看你是活当,还是死当了。活当的话价格稍微低点,死当就能给你多一些钱。”

“啥是活当,死当?”

“哦,说直白点,就是问你以后还要不要赎回去,不赎的话就给钱多一点。就这个意思。”

“按明白了,俺不赎回去,那些古玩商人都是大骗子,卖给他们才给两三百,还说给高了……幸亏来你们这里。”烤串大哥愤愤不平。

德叔呵呵一笑说:“我们这可是正规公司,岂是那些地摊小贩可比?再说了,我们这里经常抵押的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东西,又怎么会贪墨你这小小的手抄本?”

烤串大哥忙赔笑,“那是,那是。大公司就是有大公司派头,呵呵。”

搞定了这位烤串大哥,德叔一脸的得意,然后瞅着林逸,说道:“好了,你还是去扫地拖地吧,这里用不到你了!”

林逸也不说别的,笑笑,下去。

德叔看着林逸的背影,越发的得意。

回头,德叔又叮嘱了烤串大哥几句,这才完成抵押交易。至于这本手抄本最后能抵押多少钱,还是要先看是真是假。字迹鉴定后才能有结论。不过德叔推测,如果是真迹,死当的话,最少能当两万左右。当然,交给公司拍卖,可就不是这个价儿了。

见抵押人和林逸都走了。

德叔这才哼着小曲,重新坐下,捧起自己泡的茶水,竟然还是热乎的。

康叔见他这样,就有些看不下去,说:“小林子是个好孩子,你干嘛要如此为难他呢?”

“不是我为难他,是他学艺不精,又没什么本事,刚才你也看到了,我只不过稍微考校他一下,他竟然什么都不会!”德叔撇嘴道。

康叔看着德叔,忽然说:“你真这样认为吗?”

德叔见康叔表情奇怪,就道:“哪还怎地?”

康叔就说:“本来我是不想说的。可是忍不住了---知道吗,我昨天才刚教过林逸如何鉴别印章……”

“你偷偷教他这些我都知道,那又如何?”德叔鼻子冷哼道。

康叔盯着他:“你说巧不巧,我教他的恰好就是袁世凯的‘容庵’两字!”

“扑哧”一声,德叔嘴中茶水飙了出来,“什么?”

康叔不理会德叔那副糗态,自叹道:“林逸是个好孩子啊,他明明知道这是袁世凯的手抄本,在外人面前却给你面子,什么都没说。可是你呢,你又做了什么?自鸣得意,以为很了不起!可事实是这样吗?”

德叔脸蛋子一阵红一阵白。

“如果你还有良心的话,就收下这个徒弟,你我好好教导他,我相信,凭借他的天分,定会成才!”康叔撂下这句话,就什么都不说了。

只剩下德叔,老脸通红,无比尴尬。(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