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二百三十二章.改写历史

旧书大亨 第二百三十二章.改写历史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在中国,只要是上过学的人,基本上都应该听过《梦溪笔谈》是一本怎样的书,林逸当然也听说过,因为在学历史的时候,这本书的时间和作者,是历史考试中的必考内容。

《梦溪笔谈》乃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体著作,从内容上说,《梦溪笔谈》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如《技艺》正确而详细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国际文化史界重视。“辩证“门谈韩愈画像条,使后人了解从北宋就产生并沿袭下来的一个错误:把五代韩熙载的写真当成韩愈的画像。

此外,北宋其他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人物,也赖本书之记载而得以传世。如记载喻皓《木经》及其建筑成就、水工高超的三节合龙巧封龙门的堵缺方法、淮南布衣卫朴的精通历法、登州人孙思恭解释虹及龙卷风、河北“团钢““灌钢“技术,羌人冷作冶炼中对“瘊子“的应用、“浸铜“的生产等,均属科技史上珍贵史料。因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他所记述的科技知识,该书基本上总结了北宋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

林逸曾经看过一本关于“版本学”的书,其中就有关于《梦溪笔谈》这本名著的介绍。据流传本考订,可知《梦溪笔谈》最初刻本为三十卷,内容比今本要多,但都失传了。北宋有扬州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本今皆不存。

《梦溪笔谈》,现所能见到的最古版本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305年(元大德九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此本据南宋乾道本重刊,尚可窥宋本旧貌,其开本很大,极为铺陈,而版框很小,装帧为当时流行的蝴蝶装,在元代刻本中独具特色。

该元大德刊本流传有序:元代曾藏于元宫中,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得到,并赠送给太子朱标,后又归宫中“文渊阁“。清代,从宫中流出,为汪士钟的艺芸精舍、松江韩氏先后收藏。后为近现代著名藏书家陈澄中收入囊中。陈澄中于解放前后移居香港,1965年,有意将包括这部《梦溪笔谈》在内的一批珍贵善本出让,周总理为避免珍贵文物外流,亲自过问,责成文化部指派专人前去洽办,最终在国家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斥巨资购回,成为书林佳话。1975年,文物出版社曾影印出版。

林逸手中就有一本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的版本,可惜,这批都是平装的,定价1.60元,没有具体印数,单从网上的售价来看,印量应该很大,因为这么好的书品相好的才50元左右,

除此之外,《梦溪笔谈》的线装版本主要有三个---

1928年,民国戊辰年,渭南严氏刻本,白纸精印,大开六册一套,如今这套书的价格在9300元左右。

1934年,民国涵芬楼景印明刊本,商务印书馆出版,一套4册全,如今这套书价格在1500元左右。

2004年,国家图书馆,中华再造善本系列中影印元刊本,一函六册,当时定价为2380元,如今售卖价是4200元左右。

正是因为对这套书的了解比较深,林逸手捧这本残缺的《梦溪笔谈》,就诧异了。

因为手中这本残缺的线装书,怎么看,都像是宋版本!

那么如何鉴别古书是不是宋代版本?林逸的老师傅德叔曾经教过他一些方法,具体来说,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版式

从版式看,北宋刻本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或四周双栏,也有一些早期刻本采用四周单栏。南宋中叶开始流行黑口,多见于建本。版心中往往标出书名、卷次、页码及刻工姓名,有的还标出字数。官刻本卷末一般镌刻有校勘人衔名,坊刻本则多有书耳和牌记。

传世宋刻本有不少讲究字大悦目,行格疏朗,如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周易注疏》、《尚书正义》、《周礼注疏》、《礼记正义》和绍兴府刻《春秋左传正义》等,均止八行款式。也有些宋刻本行格较密。清人江标著有《宋元行格表》,可为鉴定时参考。

二、书法字体

宋人工书法,崇尚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字体,风气所尚,也影响到版刻事业。北宋早期盛行欧体,后期逐渐浒颜体和柳体,但各地区刻书又有分别。川本颜体居多,间架开阔,字形丰满,建本柳体居多,笔画刚劲,字硬如骨;浙本则多欧体,纤细秀雅,字形略瘦;江西刻本既有柳体,又有欧体。明人谢肇曾说:“宋刻有肥瘦两种,肥者学颜,瘦者学欧。“这是前人的经验之谈。

三、用纸

宋代造纸技术较为发达,印刷用纸品类繁多,大致有竹纸和皮纸两类,建本多用竹纸,色黄而薄,时间长了还会变黑;浙本、川本多用皮约纸,即以桑树皮和楮树皮为原料制成的纸张,色白而厚,两面光洁。此外,不少地方还用麻纸印书。宋代刻本中还有用公文纸背面印书的,如黄丕烈《菱圃题跋》所记,《北山小集》用乾道六年簿籍印成,《芦川词》用收粮案牍印成。这种“公文纸本“流传较少,但较易鉴别。

此时,林逸正是从这三方面着手,仔细地研究了一下手中的残书。无论是版式,字体,还是纸张,几乎全都是宋代的风格。

“难道说,这本书比国家珍藏的那本元刊本还要早?!”林逸大胆地得出了一个推测。而这个推测让他热血沸腾,因为他知道,倘若这个推测正确的话,那么将会改写《梦溪笔谈》的版本历史---而他手中这本残书,将会成为《梦溪笔谈》最早的版本。

历史创造出来就是让人改变的。淘书的最高境界就是用一己之力去改变已知的历史。比如说在淘书中淘到可以佐证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儿子的资料,淘到西楚霸王是否焚烧过阿房宫的杂记,或者淘到关于雍正皇帝到底是不是篡位的秘辛,亦或者是淘到鲁迅有没有偷看弟媳洗澡等讯息,这些,都可以改变历史。

淘书,犹如考古。

考古为什么会吸引人?为什么那么多人对挖掘古墓那么热衷?因为每挖开一座名人的古墓,就等于在悄悄改变着历史。

淘书为什么会吸引人?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淘古书,旧书,名人字画和信札?因为每一个小小的旧纸片就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林逸深吸一口气,把眼前这本残本捧得紧紧的,虽然此时,林逸还不敢断定这本书的具体价值,但是可以肯定,这绝对是一本好书无疑。

旁边,李为民没注意到林逸的举动,换句话来说,就算他注意到了也不会有什么想法,因为在他的意识里,这一大堆破书都没有什么价值。像林逸之前所说,把这些古书卖掉筹集修建学校所需资金,看起来完全是异想天开。

可就在李为民收拾这些烂书破书的时候,却似乎发现了什么。

“咦,这是什么?”李为民不禁好奇。

听到李为民的惊讶声,林逸也不禁凑了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