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二百七十章.开眼

旧书大亨 第二百七十章.开眼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来逛商都古玩城“鬼市”的有三类人:收藏家,旧书贩子和“书迷”。这“书迷”当中,尤以教师学生为多。至少鬼影重重中,林逸看到的不是头发花白的学者,就是脸庞稚嫩的学子,也只有他们一个年纪大了睡不着觉,另一个年纪轻精力旺盛。

此时,林逸离开第一个得手捡漏的书摊,继续向前走去。这是一条直直的、东西走向、不宽的小路,两边是书摊儿,给行人走的路很有限。没走几步,漆黑中就听到一个女人的阵吆喝声:“甩货啦!5块钱一本!随便挑……”

5块钱一本在商都古玩城“鬼市”不算最便宜的,最便宜的地摊价是2块钱一本,如果书友有时间和耐心,在书堆里翻来翻去常常会有意外惊喜。

林逸顺着女人的吆喝声走了过去,只见她正在从她身后的铁皮书柜里往外扔书,一边仍一边大声吆喝着,吆喝声引来了不少人,林逸挤了进去,地上是一堆文史哲类的旧书,几本三联书店出版社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哲学》很显眼,林逸拿起一本翻着,里面有几乎中国当代所有顶级的大家写的文章,如梁漱溟、张岱年、任继愈等等。林逸心中窃喜,准备全部拿下,旁边一位脑门上绑着探灯,头发花白的淘书客把手中一本《中国哲学》放到了书堆上说:“可惜,不全啊!”

林逸这才发现《中国哲学》是一套系列丛书,只有第一、三、四、五、六、八、十、十一辑,其中第六辑还有装订错误。

看到这里,林逸也放弃这套书,要知道配书比买书还要花费精力和力气,何况看这些书的印量很大,也不是什么稀缺书,看看倒还可以,却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何况林逸刚才也是热血沸腾一下,一想起自己买这个大部头回去,不说别的,单单拎着就挺难受的。

想清楚了这一点,林逸又以淘金的心态继续翻着,一本中华书局1963年版的《中国历代哲学文选》宋元明编;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哲学辞典—中国哲学史卷》;中华书局的《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下;中华书局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念旧企新——任继愈自述》;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四书集注简论》……

对于林逸来说,这些大部分都是一些稀松平常的哲学类和学术性书籍,价格也都很便宜,一本顶多四五块钱,属于大路货中的干货,至少能榨出一些阅读价值来。

这些书都不是林逸的最爱,反而刚才那个放下书的老淘书客竟然宝贝似地林逸丢一本,他就捡一本,一本不漏,全都捡起来抱在了怀里,看那小心翼翼担心模样,生怕别人把它们抢去。

看他这模样,林逸不得不感叹一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自己不要的别人却当成宝贝,观念不同,价值就不同;又猜测这位老大大爷可能是个学者,再不济也是个教书的,因为只有这两种人才会喜欢如此专业性强的书籍,自己,却是看不下去的。

“走吧,看起来这书摊上也都是一些大路货,并没有我需要的书。”就在林逸以为这个书摊没什么好货,无漏可捡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却是被一本压在旧书堆中小词典模样的精装书所吸引。

准确来说,吸引林逸的是这本书的小巧可爱,品相玲珑。

对于书籍的装帧林逸以前是不讲究的,可是后来才知道,一本书的装帧,竟然可以决定它的价值。

是的,在版本属于一版一印,印刷量稀缺,以及名家名作的基础上,一本书的收藏价值,还被它本身的书籍装帧所决定。

不说别的,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喜欢民国的新文学?最简单直接的一点,民国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真的很有特色,甚至可以用“美轮美奂”来形容。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1926年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以及1928年徐志摩的《自剖》。这两本书的封面美感,绝对代表着民国封面设计的最高水平。

实际上,大文豪鲁迅一直都对书籍的装帧以及封面设计很重视,像他的代表作《野草》》《呐喊》等,封面装帧设计他都有参与。在1981年的时候,上海美术出版社为了几年鲁迅先生在书籍装帧方面的贡献,更是出版发行了一本精装本《鲁迅与书籍装帧》的美术书。

此书布面压花精装,护封 特制护封,精选74个民国书影,茅盾题签,钱君匋序,定价25.00元,无具体印量。

本书荣获1989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图书艺术展览会荣誉奖,如今在喜欢装帧题材的藏家圈内,销售价在400---700元之间。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认识,林逸一看看见这本厚厚的小书,就有一种想要“信手把玩”的亲切感。

很多人淘书客还都在翻看那些32开的书本,也许这本书“长”的太像字典了,以至于被很多老行家忽略过去。

此时林逸却拿了起来,一看,竟然不是什么字典,而是一本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影印本---《(分类)楹联宝库》。

扉页标明,上海广益书局发行;内容全部都是对联,分门别类异常细致,搜罗了古今名联不胜其数。从这两方面来看,绝对是一本很好的对联工具书。再看版权页,1989年仅影印了册。

册对于一般的书来说印量也许大了一些,可是对于这种特殊性的工具书,印量却是非常之小,毕竟中国14亿人口,在这样众多人口中,一万这个数额就小的太多了。

何况这本书小巧可爱,墨绿色的封面,仿民国的装帧,再加上完美的品相,可信手把玩的特点,使得林逸一下就爱上了它。

林逸将它拿到手里,不慌不忙地问女摊主:“多少钱?”

女摊主只是瞄一眼就说:“全都五块一本。”

林逸点点头,就递了五块钱过去,那女的瞅他一眼,“才挑一本呀。”

林逸扫一眼书摊:“没办法,爱好不一样。”

再看那位抱了一大堆旧书的老淘书客也正在跟女摊主结账,他一共淘了13本书,合计65元,就磨叽能不能优惠5元,来个整数60元,六六大顺。女摊主就说:“这价已经最低了,顶多给他优惠2元。”两人还在为两三块钱计较半天,林逸早已拿着那本在网上差不多价值150元的小书离开了这家旧书摊。

……

两个书摊,捡了两个“小漏”,虽不至于让人欣喜若狂,在这寒风瑟瑟的“鬼市”却也让林逸找到了一点慰藉,总算有点收获,没白起这么早,不是吗。

再看其他淘书客,此时也多有收获,很多人手提着的编织袋都是满满的,和林逸手中只有两本书相比,他们可以说是战利品多多。

尤其林逸发现,就在他刚才买这本《楹联宝库》的时候,又错过了一个大户,貌似他带来了些品相不错的古典文学还有平装网格,让一个书贩全点了。然后刚从包里掏出几十张唱片,另一个市场内的商贩没看就全要了。真是电光火石之间,战斗就结束了。

可是让林逸诧异的是,事实上“战斗“还没结束,刚才买网格的那人又把这个摊贩的几本老相册都包圆了,价格相当低。这会儿大家都围着这个商贩,等他打开带来的另一个箱子宝贝,结果不知道赌什么气,他就是不开,让大家都闪开远一点。

林逸不玩唱片,也不玩相册,却也知道这些东西现在炒作的也很厉害,不说别的,单单一张民国好一点的唱片,就能卖到大几千,甚至上万,比如说“金嗓子”周旋的一张78转老唱片《青春之歌》就卖到了3万元。

相册方面,民国,援朝,以及文-革和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四个时期的最有价值,往往民国时期的一张老照片就能值上百块,名人的就更是珍品,价格数千上万不等。援朝和越战时期的也很珍贵,几本上都是二三十元起步,文-革时间长,旧照片存在的多,反而没前面两个贵,现在基本上从三五块钱开始往上跳。

一群人脑门上戴着矿灯,或者手里拿着手电筒,对准了那个商贩。

那个商贩活像是偷情被捉奸,表情很是犹豫不决,他最后还是没忍住,众目睽睽下,打开箱子后拿出了几副扑克牌,隐约只看见“小熊猫”几个字,另外一个人跟商贩说,你有多少,都拿出来吧,我全要了,商贩好像不太情愿似的,就又拿出了7、8套,还藏了一套,被那人发现了,最后也乖乖交了出来。

林逸这才发现,这“鬼市”上玩啥的都有,连谁能想到连以前最常见到的“扑克牌”,竟也成了收藏品,并且价码不低,像这种五十年代的“小熊猫”扑克,一套竟然就要1800元……

第一次,林逸除了旧书外,又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收藏市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