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二百九十四章.蛟龙

旧书大亨 第二百九十四章.蛟龙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中午时分---

林逸和老姐林雪一家正在吃饭,门铃响了。

“谁呀,大中午的过来。”老姐林雪起身,去门眼里看了看,然后就招呼老公赵刚,“你快来看看,是不是出了事儿?”很紧张的样子。

赵刚也起身。

林逸也站起来,不知道外面是谁来了。

打开门,外面站着黄燕跟一男的,还有他们的宝贝儿子杨天赐,杨天赐手上还打着石膏,模样怯生生的。

林雪和赵刚心头就是一寒,心说,难道对方还不肯放过自己,亲自找上门来。

就在大家猜测的时候,却见那男人上前一步,第一句话竟然是:“请问林逸林兄弟在吗?”

是来找小弟的?林雪楞了一下。

林逸就走出来道:“我就是。”

“哦,你就是林逸啊,久仰大名,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对方这样的态度把林逸也搞糊涂了。

不是来兴师问罪,难道是来赔不是的?

“对不起啊,林兄弟,我老婆不懂事儿,孩子也小,出了事情就瞎掺和,现在我是亲自登门赔不是来了。”男人笑容可掬地说。

林逸:“……”

竟然还真被自己猜对了。

不用说,眼前这个男的一定就是那位局长大人杨建国了。

只见这位杨局长丝毫没有局长大人的架子,反而从一旁拎出了水果等慰问礼品,死活要让林雪一家收下,又说自己如何教导不严,家里才会闹出这样的事情,作为人民公仆,自己责任重大,以后一定会尽量把好关,必将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赵刚和林雪都快被这位杨局长“客气”糊涂了,他们当然明白自己没这么大的能量,让杨局长登门道歉,不用说源头还是出在小弟林逸身上。

林逸却知道,估计这杨局长的“把柄”太大了,提心吊胆,害怕姜立夫捅出去,这才委曲求全过来登门谢罪。一个局长大人,如此低三下四,混的也太憋屈了。

再看那黄燕,从头至尾都苦着一张脸,也不知道是心里委屈的慌,还是被老公修理怕了,竟然一句话都不敢插嘴,与之前的嚣张跋扈判若两人。

反而他们的宝贝儿子杨天赐,小孩子天性,早没了记仇这事儿,和宝儿又玩到了一起。

在门口寒暄了差不多十分钟,让杨局长进去,对方却死活不进去,说不能打搅他们吃饭,又说了一些客气的话,这才对林逸说了一句,“还请林兄弟在姜记者面前美言几句,其它的也不多说了。”

林逸当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一点他还是懂的。

……

杨局长一家子来的快,走的也快。

赵刚和老姐林雪万没想到一个偌大的官儿会登门“谢罪”激动的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甚至说这杨局长也是个好人,看言谈举止也是个讲道理的人物,自己宝儿也有做错的地方,以后定要让宝儿和小胖墩杨天赐好好相处云云。

林逸耳朵里却听不进去这些,他现在考虑的只有一点,什么才是人的资本?

金钱?

地位?

名气?

“也许,我该做点什么了。”林逸默默地想。

……

“我就知道你会答应的。”当林逸再次见到姜立夫的时候,姜立夫如此说道。

“我只是希望自己的这个决定没有错。”林逸说。

“不会错的,张爱玲有句话叫做‘出名要趁早’,现在的时代就是这样,网红,小鲜肉,体育名人,文化名人,大家都在消费知名度,都在利用知名度,而作为旧书爱好者,我们干嘛不挑起这个重任,让所有人知道,传承历史文化,传承古籍文化,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儿。”

“我可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伟大,我只是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儿,让自己做到于心无愧。”林逸如此回答。

“好吧,不管你怎么想,林逸,从今天我就要好好包装你,把你打造成文化界的明星---相信我,日后的你,一定会照耀整个藏书界!”

“但愿如此!”

……

这是一个清幽的地方,远处是高山,绿林,近处是青草流水。

摆放着两张古色古香的竹椅,竹椅中间则放着两杯香茗,不远处,拍摄轨道已经搭建好,摄影机也调好了焦距。

作为著名记者,姜立夫邀请林逸坐过去,自己则坐在另一边。

整个录制现场十分的恬静,很有融进大自然的氛围。

林逸一开始还有些不太适应,没想到拍摄采访会这么麻烦,从大老远跑到这荒郊野外,在空旷无比的山脚下,做出这种情景造型,看起来做什么都不容易啊。

倒计时开始---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爱克什---!”

姜立夫身穿西服,西服的领子上插着无线麦克风,他面对镜头说道:“近年来,古籍善本收藏日益走俏,市场成交额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拍卖市场中尤其以一些品相完好的精品类善本价格上升最为迅猛,其中以宋版书价格最为珍贵。究竟当下哪些古籍善本更值得收藏?未来古籍善本的投资潜力如何?记者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南都业界最有名的旧书大亨,林逸先生,与他一起聊聊发生在旧书淘宝,以及古籍善本圈里圈外的那些事。”

接下来,作为林逸参加的第一个正式专访,在姜立夫的提问下,主要谈论了很多藏家最关心的话题---古籍版本的鉴定。

话说古籍鉴定入门容易,但真正吃透却绝非易事,需要藏家着手研究许多历史和文化知识。刻书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它的风格面貌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风尚。书籍校勘的精粗、开本的大小、版式的规制、刀法的精拙、印纸的优劣、墨色的好坏、字体的风格、装帧的特点等,都可以透露出社会的时代气息。掌握一个时期刻书的风格特点,对于版刻的考定和版本学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

宋代刻书的特点:

宋代刻书从版式上讲,前期多白口,四周单边;后期仍多白口,左右双边、上下单边,少数四周双边。宋代刻书的字体,是将唐代诸位大家的字体运用于刻书了,如唐代的大书法家褚、颜、欧、柳诸家在书法上的较大成就就是把楷书推向了高峰,而刻书的字体又恰恰需要这种端庄凝重的楷字。宋代刻书的用纸,过去搞版本的人多称为白麻纸、黄麻纸和竹纸。近年来,有关研究造纸术发展史的专家多次取样分析鉴定,认为过去人们所讲的白麻纸或者黄麻纸,是说纸的纤维形似。事实上,当时人们造纸多为就地取材,原料为树皮和竹子。

元代刻书的特点:

元承南宋遗风,元初的某些刻书风格特点与旧书无大差异。但纵观整个元代刻书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黑口、赵字、无讳、多简。“黑口”:即指每版中缝线的上下两端为宽粗墨印的黑条子。“赵字”,是指元代刻书的字体大多数都模仿找赵孟頫的字,此为元朝刻书的又一明显特点。“无讳”,指元代刻书见不到讳字的迹象,不像宋版书那样,皇帝的嫌名庙讳处处可见。“多简”,是指元朝的刻书多用俗体字或简体字。

明代刻书的特点:

明朝刻书分为早中晚三期,风格不尽相同,粗略概括起来,大约是明初至正德时期的刻书仍然为“黑口赵字继元”;嘉靖至万历时期为“白口方字仿宋”;天启至崇祯时期的刻书又表现为“白口长字有讳”。

清代刻书的特点:

清代刻书的特点从来很少有人去归纳,其实要将整个清代刻书和前几代相比较,还是有其自己的风格的。

清代刻书的字体,在清初时尚沿袭前明旧习,至康熙时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种非颜非柳也非赵的“馆格体”。至嘉庆年间,刻书字体也失去了旧日的舒展圆秀,而变成呆板乏神的样子。清初和元朝一样,没有避讳的习俗,但随着政治统治的日益强化,开始实行了汉族文化中固有的避讳旧习。清代刻书的用纸名目繁多,有罗纹纸、棉纸、竹纸、开化纸等等。

……

在总结完这些后,林逸又与姜立夫谈论了一下旧书淘宝的有趣故事。比如发生在财神庙,鬼市,以及其它旧书摊上他淘宝捡漏的故事。

这些故事被林逸描绘的绘声绘色,十几块钱淘到价值上万的古书,几百块换来几百万的珍本古籍,奇迹一个接着一个,连现场负责拍摄的工作人员也听的入神。

直到拍摄完毕,大家伙这才清醒过来,一起鼓掌。

姜立夫感谢了林逸一番,然后又看了拍摄样片回放,最后对林逸说:“效果很棒!相信我林逸,这档节目会让你红的,很快南都就再也容不下你这条蛟龙,京城,金陵等地,才是你龙腾四海的地方!”

蛟龙么?!

林逸,含笑不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