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淘尽金陵

旧书大亨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淘尽金陵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卧室是向东开窗的,清晨的阳光,刺破了天际淡云的封锁,从云隙间一泄而出,拂照在林逸的面上。

林逸伸手揩了揩鼻子,将床单再次盖在自己的脸上,可是耳边却传来震耳欲聋的音乐声。

音乐是许嵩的《半城烟沙》---

有些爱像断线纸鸢

结局悲余手中线

有些恨像是一个圈

冤冤相报不了结

只为了完成一个夙愿

还将付出几多鲜血……

……

在林逸看来,这个歌手的特点和周董差不多,唱歌的那个婉约劲儿就是周董的劲儿,只不过唱出来的歌词要比周董清楚的多。不过再好听的歌曲,在大清早唱起来,也成了扰人清梦的噪音,因此林逸就使劲儿把枕头捂住了头。可惜依旧不隔音,那婉转哀怨凄凉的歌声还是源源不断地朝着他的耳朵输送过来。

林逸有些苦逼了,他坐起来,有些失魂落魄都发呆。由于换了新地方,他昨晚翻来覆去差不多折腾了大半夜,才好不容易有了点睡意,现在又被吵醒。

林逸想起了自己之前和女孩约定的事儿,于是就打着哈欠走了出来,然后就见扎着条头巾,一身运动短衫打扮的黄蓉已经打开了房门,开始在窗外的走廊上蹦蹦跳跳。

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活力四射的女子。

可是对于林逸来说,这却是一个灾难。

林逸伸着懒腰,活动着因为没睡美而懒散的腰背,只觉困顿无比。打了个哈欠,林逸对窗外的黄蓉道:“我说你有没有搞错呀,才几点就起来折腾!”

黄蓉推开窗,伸进俏脸来,道:“早起早睡身体好,你上学的时候老师没教你吗?!”显然早忘了和林逸的约定。

林逸挠挠头:“那也不用蹦达这么狠呀,地板都快被你给蹦塌了,还有,你什么脾性,听着这么缠绵悱恻的歌曲,还能跳得动?”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叫做苦中作乐,一种新的心理疗法。”

“哎呦,新名词啊---怎么着,你是干什么的,这么内行?”林逸应付着刷牙洗脸,抹着毛巾走到她身边,上上瞅了瞅。

黄蓉别过头去,冷声道:“你以为我是做什么的,像你一样,无业游民吗?”

“咦,我还没说,你怎么知道我是无业游民?”林逸假装诧异。

黄蓉瞟了他一眼,道:“这还用看,就你这德性,谁会请你呀!”说着停下了运动,道:“看在你我认识一场的份上,要不要我帮你介绍一下工作?”

“钱多吗?”林逸厚着脸皮道。

“总之饿不死你。”

“那就是不多了。”

“怎么着,就你这样还挑肥拣瘦?你是大学生?”

林逸摇头,“高中毕业。”

黄蓉嘴一撇,道:“那就是有技术了---厨师,理发师,汽车维修师?”

林逸笑笑,道:“都不会,也没学过,无一技之长。”

“没一技之长你还这么得瑟。”黄蓉冷笑。

“我没得瑟呀,是你要介绍活儿给我的,可是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你要介绍什么活儿……”

“开大门!”

“什么?”林逸摇摇头道:“这个我做不了,不能抢叔叔伯伯们的饭碗啊。”

黄蓉皱眉道:“你年轻力壮的,怎么就不能自食其力呢?”

“我也没偷没抢不是吗?”林逸笑道:“所以我的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还没说呢,你到底是做什么的?!”

黄蓉双眉一锁,道:“我是医生。”

林逸看她一眼,“不像啊。”

“哪里不像了?”黄蓉怒道。

“没那个气质。”

黄蓉气结,“你嘴怎么这么欠!”

“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不管是做什么的,本身都该有那种气质,教师有书香气,医生就该有药香气---你是哪个科的医生?”

“你管不着。”黄蓉冷哼一声,说着用毛巾擦了擦脸,施施然走开。

林逸耸耸肩,在后面嘀咕:“不会是精神科的吧?看起来真像。”

……

南京旧称“金陵”,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历代的读书氛围都很浓厚,很多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读书、求学;正是由于读书、爱书人很多,南京的私家藏书风气自六朝至今一直很兴盛;同时,夫子庙、朝天宫等地历来是淘书一族的乐园,在国内古旧书交易市场颇有名气。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建设,南京城里淘书的地方越来越少,前人读书、藏书的地方也渐渐被淡忘。

旧时读书人大多爱逛旧书摊,那份乐趣大有鉴赏家之入古董铺,徘徊流连,乐而忘返。南京历史上的旧书市场很繁荣,太平南路的花牌楼、朝天宫的鬼市,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如今的古旧书业似乎成为“冷门”,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现在南京哪里还可以淘旧书?

对于林逸这个四品藏家来说,很快就找到了许多可以淘书的好去处。

首先在南京的淘书爱好者当中,提起“古籍书店”没有不知道的。“古籍书店”的前身是清宣统年间开在夫子庙状元境的萃文书局,当时在南京就赫赫有名,是夫子庙规模最大的古籍书店。这家老字号书店几经周折后,1962年才在太平南路站稳脚跟。两年前一场大修后,古籍书店恢复了1936年的原貌。

这一天,林逸来到杨公井附近的古籍书店。店门口“中华书局”的石制门额,青灰色的外墙,古朴风格的建筑风格显得与众不同。

踏上古籍书店的红木楼梯,阵阵书香迎面扑来。二楼经营线装书及特价书,大厅开架陈列的古旧书价格从十几块到几百块不等。而“好东西”藏在里间一个挂着“耕砚斋”牌匾的屋子里。线装书、民国旧平装、碑帖拓本等被锁在玻璃书柜里,黄色的纸张诉说着沧桑。

林逸大致看了一下,里面的古书全部明码标价,《黄帝甲乙经》六册4500元、《古文观止》六册3000元、《康熙字典》两册1400元。这样的价格几乎和网上价格持平,对林逸来说,等于无漏可捡。

那位胖乎乎的古籍书店经理得意地对林逸介绍道,古籍书店最初主营历代雕版、活字版、铅、石、影印本等,在全国享有知名度,“上世纪**十年代,可以说是‘门庭若市’。”“有一次,我们从北京进了一批线装书,对折销售,得到信息的读者每人抢了几摞,排队几十米,跟不要钱一样。”他笑着说。

2000年以后,书店生意逐渐冷清。“一方面因为珍贵古籍少了,外面几乎收不到好书,货源匮乏。”他介绍,店内有部分库存古籍,不乏珍品,但卖一本少一本,舍不得卖。镇店之宝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孤本《江宁县志》,世上仅此一本,绝对举世无双,至于它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堪称无价之宝,“哪个书库我都不能告诉你,任何人都不外借。”

对此,林逸只能一笑置之,“镇店之宝”之说自古有之,不过到底是不是宝贝,还要看对什么人而言。那位书店经理根本就不知道林逸是何方神圣,更不知道林逸手头有宋元刻本,明清古籍数不胜数,作为整个藏界的五品玩家和藏家,林逸的名气如今在整个收藏界都是很有名的,只是知道他庐山真面目的人少之又少,何况他看起来是这么年轻。

在这家书店,林逸用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十三本线装书,按照书店经理的话来说,“这些书都是好书,只是可惜品相差了点,如果修复的话又得不偿失,于是就便宜给你吧。”

十三本书,一共才花了300多块钱,对于别人来说这些都是旧书中的渣儿,但对于林逸来说,却是难得的“漏儿”,要知道,这些书只要用他的灵气稍微修复一下,就能够卖到3万块以上。

……

按照自己打造的南京淘书地图,林逸接下来又来到“唯楚书店”。

来到这家书店时,林逸立马被门头上的四个字怔住了,书法遒劲有力,品位不凡。相比于其他小书店,这家的空间算是很大了,书架上挤满了书,十来个顾客在埋头挑书。

老板告诉林逸,他姓汤,三十多岁,湖南人。小汤老板从事旧书店经营已经6年多了,刚开始时是在南京打工。起初书店较为破旧,空间较小,图书堆放拥挤。最近他把隔壁的沧海文学网书店收购了,书店环境比以前好了许多。

正想继续深聊,汤老板一脸歉意地说,要出去进货了,便匆匆离开了。林逸于是就在店里面随便转悠,见有几个老顾客,大家又都是爱书之人,于是就闲聊开来。

“老板人很精明的,也很勤奋。书店刚开张时并不起眼,能够生存下来,说明汤老板确实有自己的一套。他几乎每天都出去收书,有时也去上海文庙,所以该店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好书,价格也还公道。每当汤老板从上海进货回来,总有书友等着看他拆包选书。”老顾客张先生明显是个话痨,对林逸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搞得林逸差点都没空淘书了。

首先林逸见书架边上有本包着书皮的书,没写书名,去掉书皮见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话本选》,因有书皮保护,品相很好,于是问书店伙计,“怎么就一本?不是两本吗?”

“边上还有一本”。

一看,也是书皮包着,打开来看看正好一套。

伙计说,“这书可就贵了。”

“多少?”

“30,老板自己的书”

“20元吧。”

最后20元要了《话本选》。一半原因是冲着品相才买的。

再之后陆续分别买了:

1.《形意拳器械技击功法》,林逸本来一直对武术兴趣不减,这本又是作者签名本。5元。

2.《中国笑话大观》,都是文言文的小故事,想着以后闲来没事翻翻,起码自娱自乐,5元。

3.《大观—北宋汝窑特展》,这是今天淘的最喜欢的一本,2006年故宫博物院出的,印的相当精美,书是精装本的。开价50,还价30,最后30拿了。

林逸也是转了几圈无意中才发现这本书的,奇怪竟然没被早早抢走,还能说啥,缘分!

之后林逸略一查询,就这本书市场价最低价也要350多,看起来也算是个“漏儿”。

……

在青岛路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隔壁,林逸找到了这一带资历最老的“学人旧书店”。比起“唯楚”它稍显简陋,店面狭小,但人气一点不差,下午三点多,顾客络绎不绝。这里的图书多且全,品位也较高,分门别类地摆放,十分醒目。每本旧书最后一页都用铅笔标了价格。

老板姓阚名炜,是一个帅小伙,瘦高个,戴个鸭舌帽。通过闲谈,阚炜告诉林逸,“刚开始我只是在朋友书店帮忙,做着做着就来了兴趣。总觉得能在自己手里找到别人一直在寻找的书,或是补缺一本书,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卖古旧书与卖新书不一样,读者为什么要到旧书店来找一本书?他会告诉你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慢慢积累下来,我们自身素质和书店的进书质量都会得到提升。”

阚炜很健谈,他讲了一件有意思的事。2002年,他在朝天宫地摊花一百块淘了一本中央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目录,书上有校长、教务组长和图书馆长的签字和盖章,因此这本书就有了收藏价值。“后来这事不知怎么的传到了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耳朵里,他就天天来店里找我,先是劝我捐给学校,颁一个荣誉证书给我,我不答应。又说要我卖给他,我不想卖,真正喜欢的书哪舍得出手啊?这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通过闲谈,林逸知道,这位小老板阚炜对版本目录很有研究,什么书卖什么价他门儿清。因此想要在他这儿“捡漏”估计很悬。

结果也的确如此,林逸一本“漏”,没捡到,只不过买了三本书话类的,一本《书情书色》,18元;《茶店说书》,21元;《听橹小集》,10元。

……

走出这家书店,抬头看看天空,夜色已暗,竟然一眨眼又过去了一天。

背着满袋子沉甸甸的书籍,林逸心中却觉得无比的充实。不过仔细一想,看起来想要淘尽金陵所有书店,看起来任重而道远。

继续努力吧!林逸给自己打气。(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