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四百三十七章.卖弄

旧书大亨 第四百三十七章.卖弄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没让大家久等---

只是一盏茶的功夫,就见那陈大少爷匆匆忙忙进来,手中似乎捧着一样东西。

陈老太爷把那东西接在手里,用手抚摸了几下,似乎有些依依不舍,然后说:“还是打开让大家看看吧。”

陈天朗就道了声:“是---”于是就把那东西捧向了众人。

仔细一看,竟然是个书函。

不是金石,不是瓷器,玉器,难道是书?

虽然大家期待的心稍微有些降温,毕竟古籍收藏还没金石,瓷器那么火热,但是众人全都期待已久,还是很好奇这书函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古籍?

陈大少爷也没犹豫,直接就把那书函打开了,然后一册古籍呈现在人们面前。

古色古香,书香飘逸。

好奇的众人放眼看去,只见那古籍竟然是难得的清代精刻古籍《宋徽宗御制道德经解》。

看这部古书的牌记,赫然是“二酉斋”刻本。这个“二酉斋”在刻本作坊中可是很出名的,要知道,大藏书家叶德辉在他的著作《书林清话》中有说,历代刻本可分为“官刻”,“坊刻”,以及“私刻”;而这个“二酉斋”就是清代大名鼎鼎的京都最著名的坊刻商号。如果是收藏古书者,没有不知道这个名号的。

既然众人都是玩家,并且还都带着拍卖行的鉴定师,那么无疑,在欣赏的时候,就忍不住让鉴定师们对此藏品进行“鉴定一下”,发表一下意见什么的。

陈老太爷也说了:“这本是我家的祖传古籍,从清朝传下来差不多三百来年了,家祖曾经说过,此古籍价值连城,不可轻易出手,我多年来也没琢磨透,却不知道这部古籍究竟珍贵在哪里……各位都是行家里手,还请帮忙鉴定一下。”

毫无疑问,这是个发挥才华的机会,因此那些被邀请来的鉴定师们全都跃跃欲试。

其中,台湾鼎权公司的那位鉴定师,王金水先生先发话道:“那么在下就先献丑了。嗯哈,对于古籍我所知不多,不过却也知道如今宋元刻本不可得,明清刻本却还是很多的。尤其清刻本,价值高的无疑就是殿本和官本,不过像这种坊刻的也有很多不错的好东西。这部《宋徽宗御制道德经解》就是其中之一。”

“我观这部古籍的纸张,刻字,以及整体品相,觉得属于私人订制那种,说白了,就是在清朝的时候,有人专门找到这二酉斋,告诉他说,给我刻一本这样的书,因此所用笔墨纸张什么的都很高档。尤其这墨香,显然是上等端砚碾出来的徽墨。再看这纸张却也是白如蝉翼,桃花朵朵开的开化纸。众所周知,这种纸张流行于明代时期,作为贡纸乃皇廷大内独享,因为做法独特,现在已经失传;而清代所用开化纸最常见的时期就是清代康熙年间。并且这种开化纸不是一般人能够用得起的,往往是那些大门大户刻印佛经才用到。”

不得不说,虽然这位王先生作为鼎权公司的高级鉴定师,说出这番话有故意卖弄的嫌疑,不过评鉴也算中肯,尤其纸张属于难得一见的“开化纸”,也算是让人们茅塞顿开,怪不得这纸张看起来和一般的古籍不一样,薄如蝉翼,像棉纸又像宣纸,却是传说中的贡品---“开化纸”。

台湾三大拍卖公司top公司的鉴定师孙德利先生也不甘示弱,就站出来笑眯眯地说道:“老王说的不错,不过我还是要补充一点。这开化纸为什么会失传呢?因为作为产地的浙江开化县在清咸丰同治年间,成了清政府与太平天国在浙江西部的重要战场,从而导致‘纸槽荒圮,工匠流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造纸的核心原料枯竭。据我考究所知,这种贡纸除了基本原料外,必须添加一种野生的植物皮,这种植物皮能使纸质变得薄而坚韧。到了清末,干皮竟然卖到两块大洋一斤,后来悄然绝迹了。因此这世上就不复再有开化纸。而开化纸刻印的古籍就水涨船高,成了古籍收藏中的香饽饽……不知道我所说的这些是对也不对?”

卖弄!

又一个站出来卖弄的。

不过这两位鉴定师一直都在纸张上打转,却不深入重点,就像隔靴搔痒一样,不解渴,根本没去说明这古籍到底有多少价值。

要知道,对于这部古籍,陈老太爷可是事先说过的,说是祖传的,价值连城。

眼看所有人都不吭声了,作为佳士得最顶尖的鉴定师,迈克李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不过在站出来之前,他还做了一件事儿,就是朝着自己的竞争对手,曾经打败过自己的林逸做了一个挑衅的眼神,那意思是,你瞧好吧!

……

迈克李站了出来,先是咳嗽一声,然后说道:“两位说的都很好,不过好像没说到实质问题上,那就是,这部书到底是什么内容,它到底有什么价值?”

定下了基调,大鉴定师迈克李就又道:“众所周知,宋徽宗名赵佶,自幼养尊处优。古典名著《水浒》对这位风流倜傥的‘端王’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其实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宋徽宗作为一位风流才子,精书法,善诗词,比起众多宫廷王子来说,还是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可惜的是,他局限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能够亲身体会民间的疾苦,致使他以不才之身坐到了他不该坐的位置。靖康二年终为金人俘去,北宋灭亡。”

“凡事有因必有果。宋徽宗的命运,也可以说是历史的‘造化’,也合于‘自然之道’。而本人,他对《道德经》就有过《御解》。首先,作为一代帝王,宋徽宗忘却的恰恰是帝王之道。通观《御解》全文,几乎看不到一句完整的关于政治、时势、吏治、民生的阐释内容。即便有之,也是‘就字论字’,泛泛而谈,不着真章。其次,言行不一,失信于民,终使其成为亡国之君。翻阅史册,我们所看到的宋徽宗,则完全没有‘爱民’、‘知足’之心。他在位期间,搜刮民脂民膏,设‘花石纲’,建名园,真乃奢侈无度,以致烽烟四起,国已不国。最后,作为一名虔诚的道教徒,宋徽宗其实没有‘悟道’。宋徽宗政和三年诏求道经于天下,次年置道阶道官二十六等,他自己请法师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可见他真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然而他所沉缅于道教的并非治国方略,济世利民。毕生的追求就是长生久视,成仙了道。”

“所以,这部《宋徽宗御制道德经解》实际上就是一个皇帝为了沽名钓誉的游戏之作,内容无半点可取之处。因此在研究价值方面也就……呵呵,大打折扣了!”

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大鉴定师迈克李却是在告诉大家,这部《宋徽宗御制道德经解》除了纸张值些钱,年代久远一些,刻本精细一些,实际研究价值却不是太大。

陈老太爷算是听懂了这些鉴定师们的意思,一句话---人家说他这祖传宝贝不值钱!所以老爷子的脸色难免有些阴沉和难看了。

陈天朗一直都很孝顺爷爷,见爷爷脸色不好,就呵斥迈克李等人道:“你们胡说些什么?这是我们祖传之物,难道还有假的不成?”

迈克李不慌不忙地笑了,说道:“陈少爷息怒,i\'m-not-aimingat-any-ssis-ss!哦对不起,我这人喜欢说英文,意思是我不针对某个人,我只是就事论事---按照市场价值来说,像这样一部清代康熙朝开化纸精刻的《宋徽宗御制道德经解》最多只能卖到50万到80万。至于价值连城,这一点倒是有点夸张了,呵呵……”

看着迈克李得意的嘴脸,陈天朗气得脸都红了,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这个家伙。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道:“依我看,这部古籍绝对是个宝贝,并且真的是价值连城!”

靠,都到了这时候,竟然还有人敢和三位鉴定师唱对台戏!谁啊,这么大胆子?!

众人忍不住朝那人看去,却是一直都没怎么说话,显得很没存在感的林逸!

“竟然是他?”迈克李笑了,好啊,你这个该死的家伙,想要刷存在感是吗?那么好,我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