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四百四十五章.天价

旧书大亨 第四百四十五章.天价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话说一九七二年九月,金庸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在香港《明报》副刊上连载结束,之后,他将这块地盘让给古龙,宣告封笔。

从此,古龙在港台的影响日盛,他的不少作品被拍成影片和电视连续剧,迅速形成了“古龙热“。

到七十年代中、后期,古龙的创作高峰期已过,作品越来越少,无法满足广大“武侠迷“的需求。于是,几位成名的作家纷纷改变风格,竟相仿效古龙,希望写出更新更好的作品。

在此风尚下,台湾名家司马翎的《惊涛》、《飞羽天关》,柳残阳的《枭中雄》、《枭霸》等陆续问世,赢得一片喝彩声。

八十年代起,香港武侠文坛又跃起两颗以再现古龙风格为特点的新星--黄鹰和龙乘风。

黄鹰以接写古龙的《血鹦鹉》并完成《惊魂六记》的其余五部(《吸血蛾》、《黑晰蜴》、《水晶人》、《无翼蝙蝠》、《粉骷髅》)脱颖而出,又写出以云飞扬为主角的《天蚕变》、《天蚕再变》、《天龙诀》三部曲以及《大侠沈胜衣》等故事。

龙乘风则写出以“快刀浪子“龙城璧为主角的系列小说。均深受年轻读者的喜爱。

龙城璧是山东济南府龙氏世家的三少爷,北极异人风雪老祖对他特别垂青,在九十大寿那年将伴随自己大半生的宝刀--风雪之刀赠给龙城璧。从此以后,他仗刀扶弱锄强,拯善诛恶,名满天下,赢得“快刀浪子“的美名,成为江湖上最杰出的年轻刀客,并且与“杀手之王“司马血和“偷脑袋大侠“卫空空一起,被称为“武林三大奇侠“。

可以说,作者笔下的龙城璧并不是个独行侠,他与司马血、卫空空、唐竹权等一群侠士,有同等的胸襟,同样盖世的武功,同样超人的胆识,他们联合为一体,与邪恶势力作不懈的斗争。看到这一群肝胆相照的朋友,不禁使人想起古龙笔下的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感受到从古龙那里一脉相承来的侠义精神与生死不渝的友情!龙城璧的出刀杀敌在作者笔下是一种艺术,他把死亡带给敌人,同时也把从刀光血影中幻化出的独特美感展示给读者。

古龙不爱写连篇累牍的打斗和繁琐复杂的招数。他笔下的武功绝对有效,是地道的杀人的武功,而杀人的武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快“,一切美感都在这个“快“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一点上,林逸认为,龙乘风有过之而无不及。

……

此刻,林逸欣赏着这些“武林遗珠”,不禁感慨,看起来哪个行当都会有幸运儿和不幸之人。

幸运儿可以靠着一两本书就声名鹊起,继而笑傲江湖,不幸者则一直默默无闻,被人相忘于江湖。

他摇了摇头,从这一展区转向另外一个展区。

如果说刚才那个展区是“武林遗珠”的话,那么这一展区则是武侠界的“八大高手”。

作为港台武侠八大高手,他们分别是梁羽生、金庸、古龙、倪匡、温瑞安、卧龙生、司马翎和黄易。虽处于不同时代,但这八位作家却都属于“新派”武侠小说。

实际上林逸对武侠文化稍有了解,知道现代以白话文创作的武侠小说可分为“北派”、“广派”和“新派”。

“北派”自1920年代盛行于内地,由“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和赵焕亭奠定基础,之后还有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朱贞木和王度庐五位大家。自1980年广州《武林》杂志连载金庸《射雕英雄传》、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梁羽生《萍踪侠影》之后,“新派”作家征服了大江南北的读者,殊不知“新派”武侠小说是从“北派”作品中获取了不少创作的养分。而现在“北派”作家却很少为人道起。据称,《仙剑奇侠传》的背景来源就是“北派”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广派”是1930年代盛行于香港的武侠小说,早于“新派”武侠小说,内容着重表现功夫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人物所用招式必有依据,主旨统一,提倡习武风气。称之“广派”或因作品以“广府语”(即粤语方言)行文,而作者大多为佛山人。著名的“广派”作家有邓羽公、朱愚斋、念佛山人、崆峒和我是山人等,他们的作品有《黄飞鸿正传》、《黄飞鸿别传》、《广东十虎屠龙记》和《三德和尚》等,常以“南少林”为主题,故事围绕洪熙官、方世玉、胡惠乾及三德和尚等人。

“新派”武侠小说的诞生与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的比武有关,当时任《新晚报》副刊编辑的陈文统(梁羽生真名)前往报道比武,之后发现新闻报道反映不俗,总编辑罗孚请陈文统以是次比武为蓝本,于报纸连载武侠小说,这就是“新派”的第一部作品《龙虎斗京华》的来历。一年后,梁羽生的同事查良镛也被罗孚邀请来进行创作,查良镛遂以“金庸”为笔名创作了《书剑恩仇录》。

……

此时,看着眼前如此众多难得一见的早期港台武侠版本,林逸心中激动莫名。

据林逸所知,那位民国武侠大师“蹄风”的著作颇多,在网上也上拍过,基本上一套四五千,“我是山人”的小说流传的也较多,价格大致在一套三千左右,因为广东方言的缘故,受众不是太多,所以价格反而偏低。而作为新派武侠大师的“金梁古”,其小说价值最大的是古龙,其次是金庸,再然后是梁羽生。

为什么会这样?

林逸研究发现,金庸成名较早,因此他的武侠小说被珍藏的也多,出版发行的也多。虽然在名气方面古龙不如他,但是由于古龙出名要比金庸晚,所以早期他的武侠小说不受重视,以至于存世较少,应了“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古龙早期的港台版本武侠小说可以说是一本难求。

比如说台湾武侠春秋出版,1970年版本的古龙作品《铁胆大侠魂》(就是小李飞刀),一到三集,可以卖到元人民币。

武功出版社70年代的《桃花杀手》上下两本,可以卖到6000多元。

相比之下,武侠大师倪匡的旧武侠《万里雄风》三册全,1971年,武林出版社出版,一套才卖到3399元人民币。

梁羽生的旧武侠《七剑下天山》上中下集全,有插图,伟青书店出版也才卖到1319元人民币。

林逸也曾研究过这方面的原因,除了古龙成名晚,前期作品存世较少外,估计还源于他的英年早逝。毕竟在收藏界有这种传统,只要是名家的作品,随着他的离世就会水涨船高,越来越有收藏价值,收藏价码也不断地加大,以至于终成“天价”。

……

就在林逸看着这些武侠旧书心生感慨的时候,一个声音道:“朋友,看你模样也是同道中人,何不坐下来喝上一杯?”

林逸扭脸看去,却见不远处,设着一方酒桌,酒桌上摆放着“金门高粱酒”,两个中年男子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其中一人膀大腰圆,样貌威武,也正是他邀请的林逸。

林逸不认识人家,再加上酒量一般般,就准备拒绝,可那威武汉子却直接站了起来,并且让出座位道:“想请不如偶遇,你我都是大丈夫,何必推辞呢?”

林逸,无法再拒。(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