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四百七十九章.搅局

旧书大亨 第四百七十九章.搅局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话说喜欢藏书的人,都喜欢在书上面留下自己的“藏书印”,标明这是谁谁谁的藏书。

实际上藏书印约始于宋。宋太祖有“秘阁图书之印”,宋徽宗有“宣和”诸印,这些印章大多钤于书法名画之上,有时用于图书专集。宋元以后,藏书印日渐风行,种类繁多,流传至今。

藏书印措词多样,加上印章精美考究,不但能给后人留下溯宗考源的线索,也可为书籍增辉。有时买到一本心爱的书,晴窗展读,觉得纸白如玉,墨润如脂,不由得不摸出你的印章,钤上一方朱红的印记。

明清时代,私家藏书日富,很多藏书家都有专用的印章,其中尤以表示藏书归属的印文为多。如明代藏书家毛晋,有“虞山汲古阁毛子晋图书”、“汲古阁图书记”、“毛氏正本”、“汲古阁”等藏书印数十方。清朱彝尊则有“秀水朱氏潜采堂图书”、“曝书亭经籍”、“竹土宅真赏”、“竹垞读本”等。叶昌炽有“五百经幛馆”、“吴郡叶氏访求乡先哲遗书记”等。这些印章,或作私人姓氏名号,或为自家斋馆和藏书楼之名,或一印兼有,间或也有标明书籍的版本及珍稀程度的。

藏书印发展下来,渐衍渐繁,花样百出,什么“子孙保之”、“子孙永宝”没更有甚者,直接用一首诗来当自己的藏书印。

近现代名人藏书也多使用藏书印。如傅增湘、袁克文等,他们的藏书印镌刻极精。新文人中,藏书印也很考究。据唐弢《藏书印》一文载:阿英藏书极富,大都只盖一方小型朱文私章,篆“阿英”两字。郑振铎对洋装书籍,往往只在封面上签个名,线装的才加钤“长乐郑氏藏书之印”。

藏书印大多钤于线装古籍第一面的右下角。印文采用朱文细笔、细边为宜,最好用那种具有圆转妩媚意味的“圆朱文”,不适宜用粗笔或大阔边的印。

此时,这方藏书印就印在了《三字经》扉页的右下角,字迹也属于妩媚的“圆朱文”,看起来非常的扎眼。

在座的专家学者,以及藏家教授可都是古书方面的高手,对这些藏书印当然也门清得很。一看到这五个与众不同的大字,立马就认出了这部书的原先主人,谁?大名鼎鼎的“二皇子”---袁克文!

袁克文是谁?就是袁世凯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民国四公子之一,有名的收藏家和藏书家。他的收藏主要有:钱币、古泉、印章、古籍、邮票等。

袁克文,字寒云,小时候就被称之为神童,六岁学识字,七岁读经史,十岁习为文章,一十有五能诗赋,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可惜此人不喜仕途,反而喜欢搞收藏。

袁克文生前收藏丰富,得宋代古籍善本29种116册,自署“皕宋书藏”,坐拥书城,有直驾黄丕烈‘百宋一廛’之上意。得宋刻巾箱本《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辟八经室储之。著有宋本书提要书稿,后由周叔弢先生为之刊出,题为《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集中体现了袁克文对古籍(尤其是宋版本)研究的成就。

袁克文在收藏的诸书上皆钤“皇二子印章”,不过对他尤其珍爱的宋版原刻本上面,则钤五个大字---“与身俱存亡”。顾名思义,说明了他对古书的痴与迷。

此刻,看着这枚传说中袁二皇子的私人藏章,在座的所有藏家学者,内心全都沸腾了。

为什么这样?

第一,袁克文是什么人?近代大名鼎鼎的藏书家,能够得到他的藏书,那本身就是一种荣耀。第二,众所周知袁克文擅长收藏宋版书,那说明什么,这部书是宋版珍本无疑。

想到这里,四大藏家的心就更火热了,直接和身边的军师们交头接耳,似乎在商议,接下来该怎么竞拍,把这部书赢到手。

而台上,刘教授继续介绍这部书,把《三字经》的内页打开,人们再次一愣神,看着那与众不同的内页。

要知道,一般的宋版书基本上都是大阔本,小版心,可是部书却是---蝴蝶装。

宋代书的蝴蝶装被誉为是古代最精美的书,以前大家也只是在图书上,或者博物馆看到过,可是眼前竟然出现了一部,不禁让人欣喜若狂。尤其看着书页打开,小板框左右分开两册,俨然如蝴蝶展翅,那种美感是难以叙说的。

作为这部书的持有者,林逸当然明白此刻大家的心情,就像是痴汉看见了美女,恨不得把这部书直接吞下肚里。

林逸笑了笑,看起来已经不用再过多地介绍这部书了,单单“麻黄纸”,“袁克文”,以及“蝴蝶装”三样东西就可以把所有人忽悠的云仙欲死。

于是林逸就给刘教授使了一个眼色,刘教授明白他的意思,就说:“这部书成书与南宋年间,可是说是《三字经》的初版本,因此在世间是独一无二,极其少有的。现在底价依旧是300万,各位买家可以陆续竞拍---开始!”

这一句话,犹如体育场上的一声号令,四大藏家全都精神抖擞,紧张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相比之前那两部书,这部书更加珍贵,也更加值得拥有。

蝴蝶装!

南宋年间的蝴蝶装!

才300万的底价,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是个捡大漏的机会。不过,真是这样吗?不要忘了,这可是明价竞拍。

首先出价的就是丁七爷,“500万!”

紧接着出价的是张四爷,“600万!”

再然后是冯五爷,“700万!”

所有人都震惊了,这是什么?不是最低加价20万吗,这怎么变成了100万?全都是100万往上加,也太厉害了吧。

对了,还有陆三爷呢,看他会加价多少?人们都把目光看向了陆三爷。

毫不迟疑地,陆三爷出价了,“1000万!”

晕!

晕死!

谁也没想到陆三爷竟然会出这样巨大的价码,他竟然一下子提价200万,很明显,势在必得。

整个现场骚动起来。

谁也没想到这种竞拍竟然会如此激烈。可以说,激烈的程度已经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怎么会这样?

很快,大家心中泛起了一个念头。

为什么林逸不把这三部书一起拿出来拍卖,为什么他要拆开了来拍卖。

是人就都知道,收藏系列,要比收藏单本更有价值,如果从一开始林逸就把这三部关于儿童启蒙的宋代古书拿出来,那么会让大家竞争的更激烈一点,可是他没有,却是一部又一部地拿出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从一开始林逸就抱着让大家捡漏的心理来拍卖的,并且他定的底价也不高,三部书全部都是300万。是陆三爷他们自己,放弃了这种捡漏的机会。

现在,更是变成了疯狂的竞拍和疯狂的抢夺。

“1020万!”丁七爷首先忍不住了,竟然又加价20万。

“1040万!”

“1060万!”

……

价码还在不断地往上添加。陆三爷的霸气没有震慑住这些渴望得到这部书的三大藏家,相反,激起了大家的斗志。

不过不同意之前,大家加价都是一百万一百万地往上添加,这时候都是小心翼翼地变成了20万向上加码。

作为见证人和看客,那些专家学者,以及藏家们全都激动不已,终于看到了拍卖现场那种不断叫嚣不断加价的“盛况”。虽然他们只有四个人,却连轴转地不断加大砝码,让人热血沸腾。

加价已经持续了四五分钟,这部《三字经》的价码已经涨到了惊人的1200万。

现在出价最高的无疑就是陆三爷,他的1200万像一座高山,把另外三位藏家拦住了。

张四爷,冯五爷和丁七爷都开始了身边的军师交头接耳,似乎在商议对这部书的出价。

要知道,这部书之所以能被提高这么多价码,原因是它属于南宋时期的版本,并且是蝴蝶装的版本。

不过按照以往古籍市场上面拍卖价格的记录来看,1200万也的确已经到头了。

尤其那些军师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指尖飞快地敲击键盘,搜寻最新资料,和拍卖价格。

以至于整个现场气氛十分的诡异,只听见键盘啪啪啪的声音,还有一些人急促的呼吸声。

就在陆三爷以为自己大局已定,这部书差不多已经属于自己时,只听一个声音道:“我出1300万!”

所有人全都惊讶,因为这次出价的不是四大藏家中的任何一人,也不是在座的那些藏家学者,而是一直充当司仪主持人的刘玉刘教授。

只见刘教授紧咬牙关,像是做了莫大的决定,再次目光灼灼灼地重复自己的那句话,“这部书,我出价1300万!”

所有人都愣住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不是只允许四大藏家参与吗?

这老头犯了什么癔症,竟然也来搅局?

并且一口出到1300万,两个字---牛逼!(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