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四百八十二章.名震寰宇

旧书大亨 第四百八十二章.名震寰宇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南都,林逸再次回到了南都。

他花重金打造的“墨韵余香”藏书楼正在建造中。

周围许多人正在围观,观看。

林逸也抽时间来到了这里。

巍峨的三层藏书楼,按照古代建筑模式建筑,雕栏画壁,红瓦飞檐,矗立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远远望去,让人心旷神怡,貌似是什么古代建筑。

人群里,几个貌似读书人正在对着这栋藏书楼发表自己的议论。

一个岁数较大的阿叔说:“我敢打赌,这座藏书楼迟早会成为我们南都的新景点,甚至新地标。”

另一个岁数小一点的后生则说:“你就吹你吧,怎么可能!这又不是什么市级文物景点。”

阿叔就笑道:“小伙子,你不要不信邪,阿叔我走过的桥比你吃过的面条还要多。不说别的,你知道这是什么楼吗?”

后生就道:“咋不知道,不就是藏书楼吗?”

“那你知道以后这里面都收藏一些什么东西吗?”阿叔继续问。

“阿叔,你考我呢,藏书楼当然是收藏书籍的地方咯。”

“呵呵,那你知道这些都是什么书籍吗?”

“听说是一些旧书。”

“旧书?是古籍善本!”阿叔发飙道,“小伙子,不知道古书收藏,你就多看点电视,多读些书。现在是什么年代?是古书收藏火热的年代,那些读书人文化人,有钱人都喜欢收藏那些老旧的古书。”

“你说的夸张了吧?”后生摸着头。

“夸张?一点都不夸张!你知道为什么这藏书楼要安装这么多安保系统么?不是楼主有钱闲得慌,而是因为这里面以后收藏的书太值钱了!”阿叔像是什么事儿都知道,对那后生说道。

他嗓门大,说的又是这藏书楼的事儿,因此很快就把周围那些人吸引了过来,听他说这些“内幕”。

阿叔情绪高涨,继续说道:“不说别的,这里面收藏有民国书,你知道不?”

“民国的?那些也值钱吗?”

“是啊,民国书虽然不常见,也不见得就值钱。”周围有人附和道。

也许在这些人眼里,所谓值钱的古书旧书,就是电视上那些线装的啥清朝明朝时候的书,至于民国书,年代太近了。

阿叔觉得自己有必要也有义务帮这些“书盲”普及一些旧书收藏的知识,尤其民国书收藏方面的。

所以阿叔就说:“你们啊,缺乏知识。知道啥叫民国新文学不?不知道吧。那我就告诉你们,就是民国时期那些文人写的小说,比如说鲁迅……鲁迅你们知道吗?”

“鲁迅?当然知道啦,俺上学的时候还学过他的课文,叫啥《故乡》,对了,还有一篇《记念刘和珍君》。”

“知道就好。那你们知不知道鲁迅先生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民国北新书局出版,初版毛边本,现在值多少钱?”

“多少钱?”

“一本就要9800块!”阿叔大声说,“这还算少的,他和他兄弟一起写的那本叫啥《域外小说集》,初版毛边本更是高达20万!”

此话一出,周围竟然有人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阿叔立马瞪大眼睛,问那发笑之人,“难道你不信?”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看模样和那后生是一起的,就讥笑道:“大叔,你说大话也不嫌闪着舌头。我朋友不和你争辩,你还真瞎吹起来。二十万的民国书,你以为我们傻呀!”

“是啊,”那个后生也说道,“二十万都能买一套房子了,有哪个傻瓜会买一本书,还是民国的!就算那鲁迅的书再值钱,也到不了那个地步。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周围人立马就起哄道:“是啊,这是什么瞎话,一本民国书就能卖二十万,说出去谁信!”

“你们信不信?”

“不信!”

“哈哈哈!”

……

这一下阿叔傻眼了,自己竟然被说成是骗子,并且没人相信自己所说都是真的。

孤立无援,势单力薄,还有独自一人难撑天---阿叔把所有的词汇都想到了,他甚至想像鲁迅先生一样来一次《呐喊》……

不过没等阿叔“呐喊”出声,一个声音道:“我相信这位大叔的话。”

所有人不由一愣,全都朝说话那边看去,然后就看见那说话的是一个模样俊秀,气质儒雅的年轻人。

阿叔激动啊,不,准确地说是感动啊,看着那年轻人,大有天下虽大,只有你是我知己的味道。

那个后生和他的同伴不乐意了,“你什么人啊,出来搅局。”

那年轻人并不生气,依旧一团和气地说:“我没有搅局,实际上这位大叔说的都是真的,并且那本《域外小说集》不是拍卖了二十万,准确地说带上百分之十的佣金应该是29.7万。”

“哈,越吹牛越大,还29.7万!你以为自己是谁呀,怎么让我们相信你这些话。”

“呵呵,不用你们相信,因为这些都是事实。”那年轻人慢悠悠地说。

“有什么根据?”

“根据就是---”年轻人娓娓道来。

话说2007年春末某晚,新文学第一善本东京版《域外小说集》(第一册),有如奇迹从天而降,由京城一书贩贴到旧书网上拍卖。卖主认不全陈师曾题写的书名,错写成“或外小说……”显然是不知道“或”是域的篆体写法,集字也用省略号代之。卖主贴了5张书影,封面、序言、目录页、版权页、内文页,各一张。而且,这么有名的珍本卖主只标了25元的起拍价。要说卖者不懂此书价值,为什么贴这么多图?

一般网上贩书,普通本子也就上一张封面,稍贵重的再上个版权页,带插图的上张插图,像这样把一本书的几个重要元素都展示无遗的很少见,说明卖主挺重视这书的。不管卖主是真不懂还是假装不懂,反正藏书圈是轰动了,跟帖者与出价者都创了新高。由于该网络拍卖设定的最高成交限价是元,所以《域外小说集》的出价到了元就进行不下去了,此时卖主也许醒悟到这本书是何等宝书---差点卖漏了,就把书从网上撤下来私底下交易去了。

一开始听说有人出价五万没买成,后又听说出八万还没成交,曾有一位藏家有机会在未上拍之前以3000元买下来,可惜这千载难逢的书运,他错过了。

为什么这本书会这么珍贵?究其原因还是“物以稀为贵”。

关于初版《域外小说集》存世的数量,一直以来大家都依据鲁迅的说法---“半年过去了,先在就近的东京寄售处结了账。计第一册卖去了二十一本,第二册是二十本,以后可再也没有人买了……至于上海,是至今还没有详细知道。听说也不过卖出了二十册上下,以后再没有人买了”。

按照鲁迅的原话来计算,《域外小说集》的存世量应是三十部左右,换个说法就是六十册(本)上下。可惜后来按照鲁迅所说“四五年后”存书全烧了,也就是说这部书基本上“绝版”了。

再说那本《域外小说集》,自3万元起拍,在15万之前有好几位竞标者,争夺可谓紧张激烈,叫价过了20万之后,只剩下两个人举牌了,一对一的较量到拍卖师喊“27万,27万,最后一次”,拍槌落下,全场掌声,最终这本珍籍加上百分之十的佣金,一共拍卖了29.7万元,自此震惊了整个收藏界。

……

所有人都傻了眼,呆呆地听着这位年轻人讲叙那本20多万民国书的故事。

因为对方讲的太仔细,太认真了,使得所有人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所以等年轻人一讲完,那些人就好奇地问道:“你谁啊,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年轻人笑了笑了,说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大叔说的都是事实,并且这新建的藏书楼中也有很多民国新文学藏书,并且还有很多是珍本。当然,这种民国书毕竟是这所有藏书中的一小部分,这座藏书楼之所以要建立,主要是为了收藏和保存一些古籍善本,其中包括宋代的,元代的,明代的,以及清代的古书。”

“这些古书每一部每一本都有它们自己的故事,并且每一本都价值连城。如果说你们对古书收藏还不怎么了解,那么我建议你们以后可以多来这里鉴赏学习,毕竟古书文化的传承,单靠建造一座藏书楼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记着一句话,我们收藏的最终目的不是把这些东西藏着掖着,不展示出来;相反,而是要物尽其用,让我们所有人通过这些古籍善本,去探索那漫漫的历史文化长河,能够从中收益,能够从中学习,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年轻人说到这里,就笑了笑,转身离去。

围观的群众看着他,有人嘀咕道:“装什么大神啊,说这么多以为自己是谁呀?”

这时候,人群中突然站出来一个大光头,那大光头摇头叹息,然后大声说道:“你们啊,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什么意思?”

“你又是谁?”

“你干什么的?”

“胡说八道些什么?”

……

“胡说八道?!呵呵,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大光头反问。

“是谁?”

“有什么了不起?”

“是啊,难道他还是什么大人物不成?”

……

眼看这帮人还这么不开窍,那大光头就又摇了摇头,然后用手指了指那栋正在建造的藏书楼,说道:“刚才那位,就是这座藏书楼的楼主!”

“楼主?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

脑袋机灵的立马就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在南都,甚至在全国古书界都大名鼎鼎,名震寰宇的人物,如今贵为最年轻的七品藏家……

一个姓名脱口而出,他就是---“林逸!”(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