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四百九十章.陪葬品

旧书大亨 第四百九十章.陪葬品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那张博远张队长明显是看到了林逸那惊愕的表情,知道他被吓着了,就安慰林逸道:“难以想象吧,这种情况在古墓中并不多见,要知道,殉葬这种恶毒的陋习,大多出现在秦汉朝代的古墓中,要么就是一些皇帝的寝陵内,寻常人家是见不到的。”

林逸知道张队长所说非虚,殉葬一般出现在秦汉时期,还有更早的夏商周等朝代。例如,西汉时,出了一个“盗墓大王”---广川王刘去,刘去盗了等级很高的古墓。其中有一座是周代最后一位帝王周幽王的墓。

周幽王的墓修得十分高大,墓门打开后,往下全是白垩土,这土实际是一种石炭岩石,有一丈多厚。刘去的手下费了老大的力气,才挖去白垩土。再往下又看到了大量的云母石。再往下挖了一尺多深,意外地看到了100多具尸体,纵横交错,相互枕靠,叠压在一起。其中只有一个男的,其余全是女的。有的坐着,有的躺着,有的站着,身上的衣服款式和活人穿的一样。无疑,那一名男人就是周幽王,其他的百余女子则是殉葬的妃子和侍女。

实则,人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丧葬恶俗,一般认为出现于父系社会。父权家族把自己的妻妾孙女侍仆,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其有生杀权力。既然金玉珠宝都能随葬,人这种财物自然也难免。

在秦汉以后,统治者感觉这种制度不人道,就基本废止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后来考古学家在明代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么死的呢?

按照林逸所看的杂书记载,“待这些嫔妃们睡着之后,旁边的太监们便将她们的头部切开一块,执行人手持铜勺,往切开的部位里面倒水银,待倒入一定量的水银之后,再用针线将头部缝好,待一切做好后,这些陪葬的嫔妃再也没有存活者。”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关于“殉葬”的掌故,林逸才更加惊愕这墓主的身份,到底是什么人,能够这么狠心,殉葬如此多人。

张队长也道:“不仅你好奇,我们更是好奇,所以才请你来帮忙的---来吧,看看这些古籍上面,到底记录了什么。”

在张队长的招呼下,林逸就走了过去,后面那考古队员叶秋说道:“这些书都破碎了,有的更是沤成了烂泥,就算再厉害的鉴定师也鉴定不出来这里面的内容……张队呀,我咱们又白费功夫了。”意思是不相信林逸能帮忙。

林逸不理会这位叶秋同志的冷嘲热讽,蹲下身子,去看那些古籍。

只见那些古籍应该是放置在墓穴的陪葬品之内,零星的还有些银器首饰,以及其它古代的日常用品,原本装置古籍的木箱已经腐朽。因为墓穴潮湿的缘故,那些古籍到底有多少本,根本就看不出来,因为太破碎了,有的更是和泥巴混在了一起,分不出哪些是黄泥,哪些是黄纸---这种情况,估计就连那些古籍修复专家也束手无策。

张队长看着这些宝贵的文字资料,叹息一声说道:“看看,都成泥土了,还怎么修复啊……我们考古队都不敢轻易动这些东西,要是把这些带整块泥地,托底全都搬运出去,又怕经不起来回折腾---真是让人发愁!”

林逸当然清楚,这些破烂的古籍不禁经不住第二次第三次折腾,甚至都已经化成泥土了,还折腾个屁呀。

不过对于那些修复专家,还有考古高手来说,这种古籍已经破烂的无可挽救,但是对于林逸来说,却是可以拯救的,不要忘了,林逸可是拥有利用灵气修复古籍的异能。

当然,林逸可不会在这种地方这种时间这种场合利用灵气修复这些古籍,他可不是傻子,万一被人发现捉去做实验怎么办。

所以林逸只是大致看了看那些古籍的残片,看样子,这些都是墓主比较喜欢的一些书籍,可惜烂的太狠了,只能零星看出几个简单的字迹。

林逸有些心急,忍不住想要伸手去触摸那些古籍,旁边张队长忙说:“别。”阻止了他。

于是林逸就让人帮忙,取来了考古专用的毛刷和小镊子,清理了一些沙石泥土,然后用镊子把一些比较“完整”的残片整理出来。

终于,林逸看清楚了上面的一些字样---“御史杨戬侍侧.……”

看了上面字样,林逸首先看到了“杨戬”两字。

杨戬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两个名人,准确地说,其中一位是神仙,就是二郎神杨戬,《封神榜》捉了梅山七妖,捉了土行孙,《西游记》中住了孙悟空。

另外一个杨戬则是宋朝的一个宦官,与童贯两人一文一武把持着朝政,成为大宋王朝的一种悲哀。

另外,林逸记得清楚,这宦官杨戬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也颇多,不过都是那种讽刺和嘲笑成分的。比如说在小说家凌蒙初的《二刻拍案惊奇》中就有一个艳情短篇说的是杨戬府中的侍妾与歌姬非常多,她们年方少艾,而杨戬又是个阉人,空闺难守,就设法把一名在馆中作门客的青年男子留在内室。后来杨戬发现秘密,把那男子抓获残酷地阉割。杨戬做阉割之活做得很漂亮。可见己所不欲则施之于人也。在《金瓶梅》中西门庆也是仗着杨戬的威风鱼肉乡里;《金屋梦》中也有他的影子。

另外杨戬的确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宋朝的御史,因此林逸断定,这个御史杨戬就是那个宦官杨戬。而这部书很可能是关于宋徽宗时期的。

有了这个大致方向,林逸继续用镊子取来那些可以断定字迹的来看,很快,断断续续半猜半读,就能凑出一些话来---

“帝顾高俅等曰: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适间听……”;

“不觉铜壶催漏尽,画角报更残,惊觉高俅、杨戩二人……”;

“陛下若摆动銮舆,则出警入跸,左言右吏,市井肃清...”;

……

时间慢慢流逝。

林逸不知道,他为了看懂这些字,已经蹲在原地差不多一个小时。

他沉浸在文字考古中,周围人包括张队长都不好意思打搅他。

那考古队员叶秋则觉得林逸这样难免有些“装”,连修复专家都没办法的这堆破古籍,他又能鉴定出个什么来。靠,装模作样,谁不会呀。

墓室内的光线越来越暗,因为距离村子较远,墓室这档的雨棚上面没有搭线安装照明工具,只是在墓室内摆放了一些蓄电池维继的日光灯,随着天气转黑,这些日光灯毕竟光线有限,不能把整个墓室都给照亮,以至于原本就幽暗潮湿的墓穴,显得更加阴森恐怖。

张队长一伙人,虽然是做惯了和死人打交道和把古墓当自己家的勾当,但也禁不住周围那十几具白骨森森的殉葬尸骨,因此心里多少都有些发怵。

尤其那队员叶秋,毕竟年纪轻,经历少,一开始还能忍着假装和大家伙有说有笑,尤其他见林逸还在研究那些古籍,没有丝毫害怕的样子,就不认输地硬撑着。

可是渐渐地,也不知道是风声吹响了墓穴哪个方位,发出幽幽的鬼叫声,让他肚子里打鼓,眼珠子乱转,其他人也有些疑神疑鬼了。

张队长经验老道,知道这时候最好让大家离开,释放一下,于是就准备催促林逸,问他情况进展的怎么样。

谁知,没等他开口,就听啪地一声,林逸猛地站了起来---幽暗的灯光下,只见他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喜道:“我知道这是什么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