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五百二十五章.潘家园

旧书大亨 第五百二十五章.潘家园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林逸可没时间去理会光头老曹对自己捡漏的感叹,他很奇怪,老曹和老黄怎么会过来?又不是过年,来这里也不是拜年,时间点有些太怪异了。

似乎看出了林逸的疑惑,老曹就对海棠说:“麻烦,借你男朋友一用。”然后就把林逸拉到了一边,悄声嘀咕起来。

海棠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就把目光看向了和他一起来的黄教头。

黄教头见此,就说,“你想知道什么,我全都告诉你。”

……

那头,老曹拉着林逸说道:“知道我今天来这里找你有什么事儿吗?”

林逸摇摇头:“不知道。”

“好事啊!”老曹眉开眼笑。“听说没有,京城的潘家园要举办‘淘宝大会’,已经给各大藏家卖家发了英雄帖,这一次可是群雄荟萃,听说天南地北的大玩家,还有大卖家全都会去。”

“潘家园?”听到这个名字林逸就来了兴致。

“没错,就是潘家园!”老曹吧嗒一下嘴,然后说:“这事儿我也是才知道的,下周就开始了,先去先得,说不定还能找到好宝贝!”老曹一副跃跃欲试模样。

林逸莞尔,“你可以自己去呀,找我做什么?”说完看了一眼海棠。

老曹就哎呦一声,说:“你就别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了---现在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是备战江湖,大战潘家园的时机。”老曹吐沫星子横飞。“当然,我也知道,你和女朋友难得聚在一起,不过这次机会难得……而你又是我们这里大名鼎鼎的捡漏大神,只要跟你在一起就能大杀四方,战无不胜……没有你,我们去潘家园也没意思,甚至会被人笑话,所以我和老黄已经打定主意,这次一定要和你一道去!”

林逸无语,这明显把自己当成了“幸运符”。

“可是我这边真是没空闲。”林逸不得不推辞道。

“你是不好意思跟海棠说吧?这个事儿让我来做,我告诉她,我想她一定会体谅咱们的!”老曹一点都不开窍,硬着脑袋说道。

林逸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边是朋友,一边是红颜知己,自己该怎么做?何况从心底来说,林逸也对潘家园仰慕已久,很久以前就想去看看了,现在好不容易逮住个机会,他也真的不想放弃。

就在林逸左右为难的时候,那边海棠走了过来,笑道:“好了,看你为难的模样,你就别纠结了,我放你去还不行吗?”

林逸:“……”

旁边老曹已经一蹦三丈高,道:“理解万岁!”

……

这得要去潘家园了吗?

林逸心中有些忐忑也有些紧张。对于很多爱淘书,爱收藏书的人来说,潘家园简直就是一个“圣地”。

没错,对于无数藏友和藏家来说,南京夫子庙,上海文庙,以及北京潘家园,被誉为中国三大淘宝圣地。

而在这三个地方,最出名也最有知名度的就是“潘家园!”

潘家园出名到什么程度?以至于连很多外国人来到北京,都喜欢去潘家园淘宝。其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篮球巨星乔丹,以及好莱坞明星汤姆克鲁斯等等。

可以说,如今的潘家园驰名中外,作为一个淘宝圣地,已经成了一个品牌。

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要去潘家园了,林逸的心中就是一片火热。

当晚,老妈炒了一桌子的饭菜,林逸和老曹,老黄等人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喝多了,老曹开始大肆吹牛,说自己和老黄就是林逸身旁的“哼哈二将”,有他们在林逸身边,就能保证林逸鸿运高照,畅通无阻,去了潘家园一定能淘宝到手软。

有些晕乎乎的,老曹就又拿着酒杯问林逸,“你知道潘家园是怎么由来的吗?”

林逸笑了,要是不知道这个,那还称得上是什么藏家,于是就详细地做了解释。

说这潘家园原先不叫潘家园,解放前只是北京城外一个小小的村落,当时被称为潘家窑。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于是窑场以窑主的姓氏而得。

据传这潘窑主是位山东济宁人,年过五旬,原是烧琉璃瓦出身。当初来到这里,他本想开家烧制琉璃瓦的窑场,但烧了几次之后,便不再烧了,因为这里的土质疏松,不宜烧制琉璃瓦,于是改烧小方砖。

因为烧窑的缘故,这里被挖得坑坑洼洼,还有很多大坑,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北京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这个“园”字,便是“家园”的意思。

1992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而今,“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老曹没想到林逸对“潘家园”解释的这么清楚,就晃着脑袋说:“你一定是拿手机百度了---呵呵,不过你说的那些是正史来着,我知道的潘家园却是野史,并且还和《水浒传》有关。”

老曹这么一说,林逸就奇怪了,连带海棠和老黄也很奇怪,心说这“潘家园”怎么又和《水浒传》扯上了关系。

老曹呵呵一笑,摇头晃脑道:“一看你们这表情,就知道你们不知道了---想知道不,想知道的话就帮我把这杯酒满上,老哥我慢慢给你们细说端详。”

才没人给他斟酒呢,一肚子话憋在肚子里又难受的很,于是老曹就厚着脸皮自己给自己斟满酒,说道:“话说这《水浒传》是咱国的四大名著,谁写的呢,施耐庵。可是这施耐庵也是个有意思的人,为啥这么说?因为这位大哥很有脾气,尤其对姓潘的女人,那是一黑到底。”

这老曹颇有些说书的能耐,竟然引起话题,让大家好奇的不得了,不明白这施耐庵为啥要黑姓潘的女人。

老曹吞下一杯水酒,扯着酒兴就车开嗓子,忽悠起来。他说,大家看过《水浒传》,知道这是一部雄性小说,写的都是男人的故事。有一个版本的外文翻译,直接翻成了《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实在是水浒这个词太难翻译,只好按第一印象来,这个故事就是一百多个男人跟三个女人的故事。

这三个女人还全是女汉子,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这两位就是说她们是女汉子都感觉有点勉强。古龙说,人的名字可能会起错,但外号绝对不会起错。所以母大虫真的是母老虎,母夜叉真的是拿叉的少妇。就是扈三娘好不容易漂亮点,作者施耐庵还把她配给了矮脚虎王英。这特么把潘金莲配给武大还要凶残。还不如配李逵呢。李逵至少还有一把饥渴难耐的板斧啊。

除了下笔对女性吝啬,施老先生还有意对一个姓进行了饱和式的攻击,这个姓就是潘姓。

大家很容易发现《水浒传》里面,两个坏女人都是姓潘的,一个当然是武大的老婆,撩得一手好汉子的潘金莲,另一位则是擅长偷男人的潘巧云。

这两个人可以说承包了一半仇恨,看到潘金莲勾搭土豪西门庆,害死武大,读者咬牙切齿,一半人在喊,打死这个贱人,另一半人在喊,放开西门大官人,让我来!

如果说一个负面女主姓潘还情有可原,两个都姓潘。那就不是巧合了,毕竟潘姓也不是大姓。

为什么这两个女的都姓潘呢?姓潘得怎么得罪作者施耐庵呢?

据说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说话施耐庵先生是元末明初的人,早年中过举人,还跟刘伯温同榜,算是同门师兄弟,到了后面,元朝的官也不好做。施耐庵就辞职回家。很快,元末的农民大起义来了。读书人势必要选边站。

有大视野啊,光盯着家门口的企业是不行的。张士诚这个人没什么大的理想,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满足了。施耐庵提了点意见,也不见采纳,就此归隐江湖,然后专心写水浒传去了。

后面,朱元璋大战张士诚。朱元璋的大将徐达炮轰苏州城,守城的是张士诚的女婿,恰好就姓潘,叫潘元绍。

潘元绍是山东人,一向自诩骨头硬,一看城守不住了,就跟七个老婆们说:“我受国家器重,管不了你们了,你们赶紧死了算了,不然会受羞辱,到时候会被人家笑话。”

七个老婆确实挺忠烈,听了之后,果然一个一个全部自杀了。

可是,没想到的是,口口声声说义不顾家的潘元绍最后竟然投降了,同时投降的,还有他的大哥潘元明。最终导致张士诚大败身死。

这个就太过份了,你投降干嘛忽悠老婆先死啊。

另外一点,张士诚这个人虽然没什么理想,但为人比较厚道。对老百姓对下属都不错。后面,朱元璋当了皇帝,到南京城溜跶消食,还能听到有老百姓叫张士诚为张王,而称朱元璋为老头儿。这当然让朱元璋大怒,马上抄家,把这些人贬到云南去支边。

而对施耐庵来说,他对潘家兄弟也是很痛恨的,认为其节操还不如一群大小老婆,所以故意在小说里把不顾廉耻的两个女子都写成潘姓。

……

说完这些,老曹就又吞了一杯酒,然后说道:“你们也需要问了,我扯这么远,到底《水浒传》和潘家园有啥关系?关系就是,你刚才所说的那个山东来的潘窑主,就是那个潘元绍的后代!”

扑哧,林逸差点把嘴里的茶水吐出来。

老黄也差点呛住。

扯犊子吧,怎么可能?!

老曹还在狡辩:“别忘了,《水浒传》上面写的可都是山东好汉!那个叛徒潘元绍也是山东人。”

林逸无语了。

“至于你说的那个潘窑主,恰好也从山东来,还开了窑子,又姓潘,你说巧不巧?”

林逸觉得这是在作死,要是在坐的有姓潘的,一定会把老曹揍死。

林逸这话还没出口,就见老黄黄教头突然站了起来,然后一拳打在了老曹的脑门上,老曹咣当一下,直接晕倒。

林逸看着他。

海棠看着他。

黄教头活动一下拳头,然后说:“我娘姓潘,她是山东人!”

林逸,海棠:“……??!”

唉,历史总是有很多巧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