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局中迷 > 北上

局中迷 北上

作者:三两二钱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5:47: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地面上的生活总是枯燥乏味的,我跟老朱依旧是醉生梦死在敦煌,他是无家可归,独自一人了无牵挂,我是不想回去,回去干什么,当一个少爷, 但是就这么过着操蛋的生活也不是个事儿,上一次在出医院的时候,我们本來是要去找一个老人。

那个对铁棺材,阴兵都相当似乎相当了解的老人,名字叫什么來着, 郑碧山,但是因为上一次张天义來的突然,之后的一系列变故导致了当时无法成行。

我们就琢磨着,到底是现在出发去潼关,还是去找郑碧山呢。

后來我们就琢磨着,千佛洞我们一直走到了尽头,都沒有看到几个阴兵,虽然我们不知道阴兵去了哪里,而且大哥也基本上可以单挑一个,,,尽管这样,我们也不能忽略阴兵对我们实实在在的威胁,千佛洞我们是沒遇到几个,那潼关呢? 所以还是准备先去找那个郑碧山,当然,找他并不只为了阴兵,还有女尸所在棺材里的古字,还有就是,为什么他那么执着于找那个类似张家庄的铁箱子。

想到这里,我不禁道:老朱,你说我们以前,是不是根本就走进了一个误区, 总是以为真正的答案,是要靠我们去探索的,所以一步步的追寻着我老爹他们的足迹去找,可是你想过沒有,或许很多东西,被他们遇到之后,就沒了,属于消耗品,比如说粽子,他们遇到之后,肯定要干掉,那么我们跟着他们,就看不到那个粽子了不是。

朱开华若有所思的问道:那你的意思呢。

打开了这个思路,我闭上眼睛,从头开始梳理,末了,开口道:关于我老爹他们,目前知情的,我们知道的,一个是我女朋友娜娜的五叔,还有就是我二哥他们一直想要挖出來的那个隐藏于幕后的人。

五叔我就不用说了,整一个阴阳怪气的老头,幕后的人更不用提, 所以我们感觉,通过地面上,根本就找不到答案,但是转念去想,高手是在民间的,,我老爹他们是一步步的找线索,谁能保证他们去过的地方就沒有人发现呢。52网]

说到这里,我发现我无法去表达我的想法,就转换个思路去说: 也许,有另外的人,跟我老爹他们的目的一样,比如说你认识的那个郑碧山,甚至跟郑碧山类似的人很多, 我们可以找到他们,先去知道我父亲在追寻什么,知道这个答案之后再去找相对应的地点,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像个无头苍蝇一样。

我们两个都属于那种说干就干的性格,马上收拾行李就准备出发,因为朱开华跟那个郑碧山,也只是几面之交,他沒有那个老头的电话,好在他知道郑碧山的地址,只是不确定,那个金盆洗手的老摸金校尉有沒有搬家。

我在临走之前,给我老娘写了一封信,之所以不打电话而是写信,不只是怕我们的电话被监听,而是很多事情,沒有办法去用语言表达,就好像你让我现在去复述在整个千佛洞的经过,我只会感觉一团乱麻,根本就理不出头绪,只能用文字去生硬的记录下我们所有的经过。

做完这件事,我们去车站买票,辗转反侧,來到了北京,因为据朱开华所说,那个老头,在潘家园子里有好几个铺子。

到了北京之后,我们甚至都沒有去欣赏四九皇城的壮丽,风尘仆仆的直奔潘家园子, 说起潘家园子,这里就不多累赘了,但是抛开现在满地的假货仿古的古玩不说,我听老人们讲过,以前刨除好宝贝,很多人甚至是步行跑來这里卖,所以说这里就是倒斗者的天堂。

后來虽然假货多了,但是真货也不少,甚至很多仗着眼力劲儿來这里淘宝的,基本就是各凭本事,有点类似于赌玉,有可能几块钱买一个宝贝儿,也可能花几万买一个自制复古的陶罐,不过到了现在,基本上,说句难听的,想找一个真货,比大海捞针都难,但是这里依旧火爆,十有**就是坑那些对古中国文化痴迷的外国佬了。

闲话不多说,说多了难免有凑字数之嫌,我们俩是來找人的,所以虽然我有在遍地假货之中发现两个璞玉的冲动,还是沒有去逛这个号称最大的旧货交易市场,过了外围,我跟着朱开华走进一个铺子。

这个铺子倒是装修的古色古香,名字起的也雅致,鉴宝轩, 只冲这名字,就把大哥给我起的那个赵家古董行甩出去几条大街,跟人家一比,哥们儿那店名儿完全就是一土鳖。

走进去一看,里面的东西不多,但是摆的都很整齐,整个店面虽然不大,布置的却是相当的得体,我一看就看到了店子里放的一个青铜鼎,一下就好奇了,就问老朱道:乖乖,你说这玩意儿是真的不, 倒卖青铜器,抓到可是掉头的。

朱开华瞪了我一眼,也沒有吱声, 我们就站在店里,不一会儿就走出一个穿长袍,带了一个椭圆无框眼镜的黑瘦中年人,上來招呼我们俩道:两位爷,是自己看,还是我给介绍,小店里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

我以前就是做这行的,当然不会相信他的鬼话,更不会去跟他争,就算我看出哪个玩意儿是假的,也说不得,坏人家买卖是大忌,我看朱开华不说话,我道:我不买,只卖,你们掌柜的呢。

那个带眼镜的狐疑的看了我一眼,警惕的道:小店里的东西,都正规的渠道,这里不收,两位爷要不到别处去看看。

说完就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意思是请我们俩出去。

我一琢磨,看來这在皇城脚下做生意还真得小心翼翼的,可是这场面我见多了,他请我们出去,并不是不要,而是谨慎。

我就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盯着他的眼睛道:真不要,小爷这东西要放出去,绝对抢破脑袋你信不信。

说完,我对他故作意味深长的一笑,拍了拍背包,道:带泥的。

这句就是行里的黑话,意思就是刚从斗里挖出來,泥巴都沒洗干净呢?这也是变相的提醒他,我们是正经的想卖东西,不是条子。

果不其然,我一说完,这个黑瘦中年人马上换上一幅笑脸,问道:敢情两位小兄弟一是行家里手, 怎么称呼两位。

我就道:我叫赵三,这位叫王四,别的不说,赶了几天路了,怎么着,到老哥儿这,连个茶水都不管。

他歉意一笑,一摆手,又是一个摆手的手势,只不过这次,是请我们俩进里屋,这里面又是自成一个小天地,我们刚一坐下,就有穿着旗袍的小妹來给我们倒茶,那个小妹长发披肩,穿着快开到大腿根的旗袍,两条雪白的大腿,好悬沒把我眼珠子给晃下來。

妈的,差距啊!回头我的铺子里也得请这么个妹子,不对,要请一群,穿黑丝的,旗袍的,制服的,比基尼的。

可能是哥们儿长时间沒有碰过女人了,就那两条大腿就把我晃的眼花,朱开华咳嗽了一声把我惊醒,我一看,黑瘦中年人,跟倒茶的小妹,都看傻逼似的看着我。

我讪讪的咳嗽了一声,沉声道:这位兄台,把你们掌柜的请出來吧。

说起这个,还真有意思,在老北京这边,还保留着满清时候的传统,老板不叫老板,叫掌柜的,先生不叫先生,称爷,甚至外面很多饭店都还存在店小二,还有老北京传统似的吆喝,甚至我还曾看到一个段子,说的就是在老北京传统店里吃板鸭的故事。

话说张三李四來到一家烤鸭店里吃烤鸭,进门小二就吆喝道:两位爷,楼上还是楼下,大堂还是单间。

两个人就坐了大堂,点了个烤鸭,小二就吆喝道:好叻,四号桌客人点了烤鸭一只。

两个人看着这小二的形式,还感觉蛮有意思,等烤鸭上來,两人吃完,喊小二结账,四十九块八,张三就对小二道:两毛钱不用找了。

谁知道小二一吆喝,道:好叻,四号桌两位爷打赏小费两毛。

顿时,全店里都在看他俩,他们俩只感觉无地自容,张三就道:哎呀,算了算了,这不是消费,两毛钱找我吧。

这时候,小二又吆喝,道:好叻~ 四号桌两位爷又把两毛钱小费要回去啦。

好了,闲话不表,我要见掌柜的,无非就是有些话不方便当着外人说,可是或许是因为我刚才的表现太怂了,竟然盯着人家大腿失态。

这个黑瘦的中年人就笑着道:这位小哥儿,有什么东西,先拿出來看看,要是老哥眼拙不认识宝贝,再叫掌柜的出來也不迟。

我一听就坐蜡了,这个人明显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可是我们俩这么出來的仓促,哪里有什么宝贝, 千佛洞里的青铜剑要拿过來,我保证能吓死他,可是问題是那玩意儿被埋在了废墟里了不是。

可是这样坐着多尴尬,沒准等下人家还以为我们俩忽悠人就赶出去了呢?再加上端茶小妹实在可人,我也不想丢脸,干脆从口袋里一摸,掏出那个画有线条脸的铁条子出來,这玩意儿我倒是随身带着的。

我手半捂着铁条子,递到中年人脸前,露出來一条缝,笑道:老哥,这玩意儿,见过沒。

我本來想着就是身上沒拿的出手的,随便掏出个稀奇玩意儿忽悠下,谁知道这掌柜的看到一眼,不等我缩回手,就脸色巨变,一把抓住我的手,紧张道:这位爷,能让我再看一眼不。

我一听这家伙对我的称呼都变了,心里也是一惊,莫非这厮认识这玩意儿,。

说不得我直接拿出來,在他眼前晃了晃,笑着看着他,道:看清楚沒,值几个数。

他的脸几乎都贴在了铁条子上,看清之后,脸刷的一下白了,浑身颤抖,几乎站都站不住。

他对那个端茶的小妹道:去把大门给关上, 说完转身看着我,抹了抹脸,问道:这位爷,说一句实话,你跑遍北京,能认识这玩意儿的也超不过三个数,我斗胆问一句,这东西,哪刨上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