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三年,六十二岁,正月,年遐龄自陈“年逾六十,衰疾日甚,恳请休致”,二月戊子得旨,特“准其原官休致”(按原官原级休致意为休致后仍享全俸,此为康熙加恩优渥之举),回京养老。
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王俊生有些哭笑不得。
年遐龄一生中,为官谨慎,说直白一点就是胆小怕事,可是正是因为这份儿胆小,这份儿怕事,老爷子从官场上全身而退,原官休致,善始善终。
至于年遐龄的功劳么,雍正皇帝有名的“摊丁入亩”便是他首创,最能为他表功的就是他的两子一女了,两位封疆大吏,一位宫廷贵妃,年老爷子的一生简直圆满的不得了。
当然,如果没有贵妃身死,年羹尧被杀,年希尧革职,十五岁以上的孙子(年羹尧一脉,年希尧只有闺女,没有儿子)俱皆流放这些变故的话!
这位活到了耄耋之年的老头子简直就是人人羡慕的对象啊。
可惜啊,可惜。
事情就坏在了他有个能干儒雅的长子,又有个彪炳战功,为人桀骜的次子,又有个在宫里受宠,飞扬跋扈的贵妃闺女。
外加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所谓“年选”(年选从康熙末年就开始了,到了雍正初年二年达到巅峰,然后雍正三年年羹尧就被neng死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大不敬”,总之,年家轰轰烈烈是不假!若自己是男儿身,不管是驰骋疆场还是官场争斗,她绝对都是不输二哥,不弱大哥的人物。不是年氏自傲,她就是有这个自信。
除了贴身伺候的几位之外,谁也没有发现姑娘的异常来。可见这位在娘家当姑娘时就是个人物了。
是的,年家是汉军旗,又在湖广任职,所以丫鬟称她为姑娘,而不是随旗人家的规矩,叫格格。
也是因为年遐龄不想忘本的另一个表现,他家祖上是明朝重臣。
只可惜——前事休提,还是说说现在吧。
老头子年遐龄(王俊生)看完了朝廷刊发的邸报之后,叹息了一声。
康熙四十三年,真是一个让他感觉复杂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四爷的嫡长子,自己曾经手把手教导过的孩子,弘晖就是康熙四十三年,八岁早殇。
同样的人物,不同的人生,年遐龄有些感慨其实也能理解。
当然,他刚刚才在上个世纪遭遇了个悲愤重生的中二女主,这次,又在这里遇到了个悲愤重生的诡异女主。
——————————————————————————————————
所以,悲愤你出来,我到底和你什么仇什么冤?
悲愤:特么的,这就是所谓的躺枪么?劳资终于体会了一回!
_(:3」∠)_
——————————————————————————————————
一切回到了□□,年氏觉得很新奇,也许还有些别的好处,那就是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骨子里的疲惫似乎消散了许多。
总归能再次地看见亲人,能随心所欲地撒娇折腾,年氏沧桑的心里还是挺满意的。
至少自己还活着。
年氏的母亲去的早,所以她算是被长嫂教导长大的,年羹尧的未来妻子是清朝大才子纳兰容若的闺女,纳兰明珠的孙女儿。
只是可惜,容若死的早,所以没有能在大将军王面前显摆过自己岳父的威风就是了。
年希尧的妻子外柔内刚,年氏深受她的影响,再次见到大嫂,能聆听她的教导,年氏几度落泪。
年家这里似乎并没有任何的波澜起伏,年羹尧继续地在翰林院做自己的学问,年希尧么,不得不说,这位其实也算是个奇葩。
尽管他当官儿也不差,不过真正的兴趣爱好却不是在官场,这位在艺术,数学,中医等方面皆有涉猎,而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应该算是个学术派!
年羹尧是个官迷儿,成天地在官场上钻营,年希尧正好儿相反,从衙门回来之后就躲进自己的书房,写写画画,也不知道到底在干嘛!
康熙四十三年,年家还是八阿哥的爱新觉罗·胤禩的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