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和恪公主番外
和恪公主作为出身雍亲王府,作为亲王之女,她的封号本应该是郡主,而不是和硕公主。
不过谁让她赶上了好时代呢?
所以她在不懂事的时候,就占了大便宜,成为了和硕公主,这是皇帝的庶女才能有的封号,而且你还得有资本才能让皇帝封你为和硕公主。
否则的话,就只能呵呵了。皇家又何曾少了以多罗格格,也不是没有郡君封号出嫁的皇帝之女。
和恪出身亲王府,父亲为和硕雍亲王,母亲为王府侧福晋,这样的出身,除了长兄之外,和恪就是王府晚辈之中的第一人了。
因为她和长兄之间的年龄差距足够让长兄将她当闺女来疼了。
更何况,和恪是雍亲王的掌中宝呢?
和恪从小儿听着母亲讲述着外祖父的故事长大的,外祖父真是个神奇的人,这是年幼的和恪心中唯一的记忆。
当然了,她的阿玛也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尽管母亲并不认同这一点。
额娘尽管并没有在自己面前诋毁过阿玛半句,可是她的作为,无不在表明这一点,她的额娘真心是个奇葩!
哪里会有女人嫌弃自己的丈夫的?
尤其是阿玛还是曾经的和硕亲王。
不过现在的当家人,和硕亲王是自家大兄了。
至于其他的三位兄长,都已经分家分出去了,三位兄长要不然就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弘时),要不然就是在女色拎不清的花孔雀(弘历),再不然,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混蛋(弘昼)。
不过不管如何,她的兄长们对于自己这个最小的妹子还是挺不错的,不管是不是为了讨阿玛的欢心,她还是承情的。
时间慢慢地在自家额娘不停地嫌弃自己的长相中度过了,作为唯一一个被封为和硕公主的亲王之女,和恪的婚事显然不是王府能决定的。
当然,其实所有亲王家的格格的婚事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甚至是满洲贵女也是要经过选秀的,不过和恪更甚。
当然,十叔也不是什么尽善尽美的菩萨,也是有一大堆地让人看不过去的地方就是了。
不过这些,和自己无关,她也该是时候回家去了。
是呀,没了额娘,草原上才是自己的家。
带着几分茫然的和恪让阿尔斯楞心疼不已,这是第一次,看到和恪这般地脆弱,就连生孩子,和恪都能让人感受到她的勃勃生机来。
这是第一次,和恪脆弱地让人忍不住地想要怜惜,阿尔斯楞将和恪搂进了怀里,轻轻地拍着,哄着,让她在自己的怀里睡了过去。
不管如何,这个女人都是自己的妻子,是自己孩子的额娘,是部落的女主人,是自己的家人,是要陪伴自己一生之人。
和恪又开始回归之旅,这次的旅程仍旧是漫长的,夫妻俩回想着当初的旅程,彼此之间因为种种原因产生的距离,隔阂似乎又消失了。
回到了广阔的草原上,听着极远又极近的牧歌,人的心,似乎一下子就敞亮起来了。
草原上的日子自然不可能是永远都一帆风顺的,雪灾,暴风,暴雨,干旱,还有战争,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甚至比天灾还要可怕。
不过他们的部落却总能逢凶化吉,慢慢地壮大自己的实力,成为了远近的霸主,彪悍的儿郎们,先进的武器,都震慑着明理暗里觊觎,垂涎的目光。
和恪公主一生再也没有回过京城,阿玛去世之后,她也只是在热河祭拜了一番,京城对她来说,在失去额娘的那一年,就完全没有依恋的了。
她的阿玛,是个让她心绪复杂的人,不得不说,阿玛也是个能耐人儿,只是他们父女之间的理念不同罢了。
子不言父过,所以就这样吧,希望下辈子,阿玛能得偿所愿。当然,额娘也是。
和恪很是长寿,阿尔斯楞活了快七十死的,她呢,一直长寿到了快九十岁,这才阖上了眼睛。
子女双全,自己又长寿,是难得的有福之人。
朝廷在接到这位公主的丧信之后,派出了雍亲王府的世子和年家的嫡长子,随着皇家的使者一起去了外蒙,吊祭这位贡献极大的和硕和恪公主。
这一辈子,她有过幸福,有过甜蜜,有过雄心,有过伤痛,不过她并没有后悔,没有太大的遗憾,也算是完满的一生了。
如果有来世的话,她会选择做一个娇憨纯白的女子,幸福天真地活着……
————————————————————————————————
“爱新觉罗·和硕和恪公主,于十九岁和亲外蒙,这位公主以自己极大的智慧和才能征服了草原上的百姓,为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称之为是‘清朝的文成公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这位公主的作为,她是清朝公主中少有的得了善终之人,是和硕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的幼女,母亲是湖广总督年遐龄的爱女,是当时有名的才女,留下了许多的闺怨诗,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络上找找这方面的资料……”